唐山培仁里,国内首个沉浸式历史文化街区,冀东地区完全女子中学的鼻祖
1911年,清朝的最后一个年头,法国天主教会仁爱会的修女白松林从外地带来一些孤儿和儿童,在唐山成立了“仁爱孤儿院”。这个后来成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培仁女中如今就深藏在唐山市路北区大城山南麓的培仁里小区内。1921年9月1日,“仁爱孤儿院”改称“私立培仁女子小学”。1927年8月,因添设初中班,校名改为“私立培仁女子初级中学”……直至1941年,她是冀东地区唯一一所完全女子中学,可称为“冀东地区完全女子中学的鼻祖”。
培仁女中的主楼是一幢典型的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楼道地板镶砌着棕红色14.7厘米见方瓷砖,紧靠墙壁边处为黑色同样大小尺寸瓷砖。据考,这些彩色水泥地砖系清末启新瓷厂(即后来的唐山陶瓷厂)生产的中国最早的彩色墙砖和地砖,地面尽管历经百年磨损,但除少许局部略有修补外,这些彩色瓷地砖依然平整、光滑如初。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整个楼宇南北共有大木窗36面和20余面小窗。考虑周密的设计者,将两扇窗子相交处做成一凹一凸,当两窗关闭时,窗棱咬合紧密,严丝合缝,风雨不进;每个窗扇的下方都做有雨档,雨雪天时,水不会浸到窗内,惊叹之余又令今人感到无比汗颜。
唐山古旧建筑很少,尤其是在市区,原因主要是由于建制时间相对较短,是一座仅有百年历史的沿海新兴重工业城市。史载:晚清“洋务运动”兴起,光绪三年(1877年),在唐山发现煤矿,同年设开平矿务局。随即,1878年建乔屯镇,1889年改名唐山镇,1925年建市。再加上战争破坏、1976年那场大地震毁坏和近些年的大面积拆迁,超过50年的建筑可谓凤毛麟角。培仁女中整个建筑物却经历战争与唐山大地震浩劫毫发未损,成为唐山市区内仅有的一座保存最完整的、最古旧的多层建筑。原因是学校楼房建在大城山南侧,基础坚硬,再加上二层地面均为木质地板,重量相对较轻,各种因素结合,让这座老建筑得以保留。
培仁女中历经教会办学、私立学校、国办学校等多种兴办教育的办学模式,毫不夸张地说,她就是唐山的一部教育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山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女子有机会得到学校教育,使得女性的身心从封建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大大增强了她们作为新女性崇尚自由、追求自由的能力。1968年,学校开始兼收男生。当时在这所学校就读的男生不敢也不愿意说出校名,被人问急了就把女子学校的女子合并在一起说就读于“好”学校。
培仁女中,现称培仁教育记忆馆,作为培仁历史文化街区的开街起点。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由6栋新建建筑和培仁教育记忆馆组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加上现代装饰设计将城市历史与文化传承巧妙结合在一起。整个街区划分为文化知识体验区、明星主力餐饮区、网红娱乐美食区、休闲游乐打卡区、乐享生活文创区、直播带货体验区六大功能区。
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内首个沉浸式历史文化网红主题街区。什么是沉浸式?就是当你走进这条街就感觉自己穿越了!不仅是时空的穿越,也是突破次元的穿越!在复古的街区场景中,数十位身穿民国服饰的模特进行快闪走秀,她们身姿曼妙,款步姗姗,尽显女性端庄、温柔的魅力。大碗茶馆、乐亭大鼓、沿街商贩、报童、黄包车等民国元素为核心的标签也在街区中全新融合,再现民国时期老唐山热闹的城市街景,为游客带来全景沉浸式体验。
地摊往往最能体现出人间烟火气!培仁历史文化街区入口两侧设置了多个摊位,包含胭脂、油纸伞、拨浪鼓、糖人儿等多种业态,再现了民国时期老唐山热闹的城市街景。特别推荐唐窝窝文创店,店内展有各类极具唐山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为街区展现时尚光彩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让你在感受唐山地域文化的同时,领略“北方瓷都”等各类陶瓷文创产品的魅力。
总有一些画面似曾相识,历经百年仍不掩其风华,记录寸寸光阴,依然能够与它相望,回溯这段过往时光。培仁历史文化街区与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汉斯·昆德故居博物馆、培仁教育记忆馆、金达记忆馆共同构成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产业集群,成为展现唐山近代工业文明的一扇窗口。百年培仁里,唐山新地标,相信你在这里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对唐山的独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