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百年青龙桥:闻名于世的“之”字形铁路,不是詹天佑发明的!

火车迷们有一句名言:“没到过青龙桥,算不上真正的火车迷。”青龙桥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秋,是京张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站点,也是目前保护最完整的一座百年老站。京张铁路最富创意的“之”字形铁路,就隐藏在青龙桥站旁的群山之间,成为不少游客必须打卡的网红地。

早在2008年,青龙桥站就已被首都博物馆确定为工业遗产;2013年,青龙桥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张铁路多年来一直被当作一个政治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符号,它本身的风景和故事却经常被忽略。教科书上提到,詹天佑设计了一段“之”字型铁路,用水平距离换取垂直高度,以解决火车在山区爬坡的问题。“之”字的“顶端”有一座车站,叫青龙桥车站。当时京张铁路上的所有列车,都要在青龙桥车站“车尾变车头”,调转方向继续前行。

当年为什么要修京张铁路呢?京张铁路是沟通西北的通道,不仅可将西北的皮毛、驼绒和牛羊与内陆的茶叶、丝绸、纸张等交换,且对镇守北疆也很重要。修建铁路的好处已经显现,不仅方便捷达,而且赚钱不少。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决定修京张铁路,俄英日等列强虎视眈眈。英帝国认为,反正中国修铁路一定要向他借钱,不愁控制京张铁路;俄帝国则想,中国人肯定修不了京张铁路,还得向他们求援,有的外国工程师扬言,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在众列强的纷争中,詹天佑挺身而出,顶着重重压力在众列强的嘲讽中承担了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重任。

北京至张家口相距近200公里,军都山横亘其间。特别是自南口至八达岭的十几公里路程,属关沟路段,这一带山势极其险峻复杂。詹天佑率领勘测人员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发现工程施工的难度远超出想像。“三十尺高一尺”,用铁路部门的专业语言说,就是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这是修筑京张铁路的最大难点。按照 1999年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在地形条件最差的三等线路上,使用牵引力最大的电力机车,区间线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二十五,即使是“加力牵引”,也不得超过千分之三十。而詹天佑所要设计的京张铁路,是在此技术管理规程下达的90多年前,那时就是蒸汽机车也刚在国内出现不久,其牵引力与现代机车不能相比。

为了避开这段地形条件最差的路段,寻找相对理想的路径,詹天佑前后勘测了三条线路。但经过反复比较,最后决定采用关沟线路。但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如何解决?詹天佑选择了“之”字形线路。在纸面设计“之”字形线路容易,但在连绵的军都山间,去哪里找这样一处完全符合要求的理想之地呢?老天爷真的为詹天佑准备了这样一处地方,那就是青龙桥。它的天然地形恰好适合于修筑这样一个供列车折返的场地,而它在整条线路中的位置也刚好合适。这里原先是明代长城的一处隘口,青龙桥隘口,车站因此得名。

多年来,人们一直传说是詹天佑发明了“之”字形线路,实属谬误。“之”字形线路最早出现在南美洲一些国家森林或矿山铁路的设计中,美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时为了减少投资,最先将这种路线应用于干线铁路。而詹天佑的伟大,不在于是否发明了这种办法,而在于将当时的国外技术及时地引进来,并巧妙运用了这种办法。其实把这种线路说成是“人”字更准确一些。这是一个横放着的“人”字。列车为了达到上面那条“撇”的顶端,需要先顺着下面这条“捺”行进到“人”字的“头部”,然后再掉过头来继续上行。“之”字形线路不是最先进的筑路方式,缺点是因为坡度大,容易导致运输通过率低,但这一设计方法运用到京张铁路的设计,使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减少了一半,工期缩短了两年,还节约了资金。后来,詹天佑也在自己的日记中提醒后人:“之”字线路总不如螺形环山路线优越,除非万不得已,不要采用京张铁路的关沟段那样的路线。

由于八达岭一带地势太过险要,所以詹天佑决定引进国外大马力机车,采用“双机牵引”,就是使用两台机车,一台在前面拉、一台在后面推——到了“之”字的头部,火车无需掉头,原先在前面的机车变成了车尾、由拉变推;原先在后面的机车现在变成了车头、由推变拉。其实,使用两台机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大牵引力,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掉头折返的问题,在载重量小的时候,仅用一台机车也可以办到。但是在火车的载重量大时,一台机车就不够用了。

千年古道、百年铁龙、不变的交叉,凝结着中国人智慧的“之”字形铁路,100多年后的今天一直还在使用。如今青龙桥站已经不再办理客运业务,列车进入车站后停车不开门,换方向后开走。游客到此,都想亲身走走这百年的“之”字形铁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自已建造的动车组列车将会从他设计修建的“之”字形铁路上驶过。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