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本思想及在施行仁政和王道时的具体措施;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和施政宣言及保民的主张。

教学重点: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

卷一  梁惠王上

【导读】

本卷共七章,除第六章对梁襄王、第七章对齐宣王外,其它各章都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心内容在于阐述和发挥仁政学说。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

开篇之章首先提出“义利之辨”,主张在政治上把仁义放在第一位,把功利放在第二位。一切施政措施都要符合仁义的准则。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章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魏罃,魏武侯之子,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评析】

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战国时期。战国和春秋时期一样,全中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春秋时封建有一百多个国家,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国。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除七雄外,小国有周、宋、卫、中山、鲁、滕、邹、费等,后来都先后被七国所吞并。

孟子即在当时接受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并带着这些思想游历各国,希望各国能推行“仁”道、王道,寻求最佳行为方式,减少战争,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孟子推崇的“仁义”即仁爱与正义。仁爱,就是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正义即公正。仁义的意思就是说看到别人有难,能伸手帮一把,能具有一颗宽仁公正的心对待他人。

本章是孟子去见梁惠王的一次谈话。作为七雄之一的魏国国君,梁惠王关心的是如何有利于他的国家,然而孟子告诉梁惠王只讲“义”而不讲“利”。孟子分析弑君弑父的根源就在于只讲利而不讲“仁义”。如果寻求到最佳行为方式,能与其他人其它国家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减少战争,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国君的利益也就在其中了。所以孟子说,有“仁义”也就够了。

因此,孟子认为,上下交相征求利益,那么,国家就有危险了。因为利益这个问题,有短期利益,亦有长期利益。如果仅仅是追求短期利益,或是看得到的那一点点利益,采取强行抢夺的手段,就会引起相互间的战争。而战争的发展和持续,只会导致国家力量的衰弱,从而导致国家的消亡。

当然,强有力的武装力量会抢夺到所需要的财富,但那只是短暂的,不可能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所以孟子认为是不可取的。推崇“仁义”,即实践仁爱与正义。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对他的亲人就更是相互亲爱;只有提倡“仁义”,才能涵盖众人的共同利益,使社会得到安定。具有“仁义”道德的人,其行为方式首先就是尊敬他的国君,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只求有利于或是有利益,没有“仁义”的道德观念,就会发生斗争和战争。要实现和谐社会,在与人相处时,往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帮助和成全他人,损己利人。如果是损人利己,就象那些造假卖假的人一样,最终也是害已的。

第二章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⑧。幽鹿濯濯⑨,白鸟鹤鹤⑩。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故称《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小雅、大雅、颂四类。此章所引为《大雅·灵台》。

②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③攻:建造。

④不日:不几天。

⑤亟:急

⑥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⑦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⑧幽鹿:母鹿;攸:同“所”。

⑨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

⑩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⑾灵沼:池名。

⑿於(wu):赞叹词;轫(ren),满。

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

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

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

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评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指出,君主只有体恤下民,与民忧乐相通,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否则,纵然物质条件优越,也无快乐可言。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宋代的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对这一思想的最好总结。

“与民同乐”对我们现在来说就是“与人同乐”,这对于人们立身处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通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和奋斗,钱倒是挣了不少,可是晚景凄凉,并没有亲人乃至知心的人来与自己分享。相反,穷家小户虽然清贫,但“人亲喝口水也甜”,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也融融。

第三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河内:指黄河以北的今河南省沁阳、济源、博爱一带,当时是魏国的领土。

②河东:指黄河以东的今山西省西南部,当时是魏国的领土。

③兵:兵器。

④数罟(cù gǔ):密网。洿(wū)池:大池。

⑤庠序: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

⑥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梁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评析】

孟子认为,仁政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而且,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梁惠王自认为对百姓很尽心,而且在言语之中还有些埋怨百姓“不识抬举”,辜负了他的用心。在孟子看来,梁惠王说的那些小恩小惠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和邻国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固然与年成的好坏有关。如果官家的狗吃老百姓的粮食而不加以检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打开国家的粮仓加以赈救,这样的国家人民就不会拥护,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对人民生死的冷漠,是古今很多官员的通病。孟子的话,对我们应有启发。

施行仁政需要坚持和政策的连续性,需要统治者先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历史车轮滚滚,在当下的中国,孟子思想的光芒依然闪耀,孟子仁政的理念真正迎来了施用的土壤,仁政与政党、仁政与民主、仁政与科技的结合需要重新阐述和运用。

第四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为其象⑧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① 安:乐意。

② 挺(ting):木棒。

③ 庖(pao):厨房。

④ 厩jiu):马栏。

⑤ 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

⑥ 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

⑦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⑧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评析】

孟子认为,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如果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用木棒杀人和用刀刃杀人没什么不同,用刀刃杀人和用政治杀人也一样。

孟子此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爱民与杀民。孟子之举例,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惠王的霸权政策、行为方式就是在杀人。

从现代考古所知,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人祭的手段包括砍头、肢解、焚烧等。被杀者多为俘虏,此外还有仆人及少数的妾等。殉葬这个陋习在周初已经改为用陶俑来代替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然而在春秋时期,这种用活人陪葬的风气又有死灰复燃,所以孔子不得不扼腕而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人民。

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制作陶俑来陪葬的这种传统,是应该有继承者的。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也是他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

【学习札记】

义利之辩作开篇,提倡仁义应招贤。

重义轻利守道义,与民同乐舞翩跹。

上下交征易生变,率兽食人酿危险。

经始灵台恤黎民,亲爱和睦水也甜。

《孟子》研读第二讲学习小结

第二讲我们学习了《孟子.梁惠王》上篇的第一至四章。

第一章里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第二章孟子阐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第三章孟子阐述了民本思想及在施行仁政和王道时的具体措施,可看作是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施政宣言。第四章孟子提出了保民的主张,从侧面批评了当时诸侯的暴政对百姓的凶残和危害。

(0)

相关推荐

  • 《孟子》导读(二)——梁惠王章句上(1-2)

    一.梁惠王章句上 1.何必曰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

  • 语音版《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第三单元 义利之辨 第一节 各位网友,第二单元"论人性本善"讲完了.孟子肯定人之性善,一是着眼于人与禽兽的区别.他认为,人有&quo ...

  • 说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今有一句很流行的名言,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据说这句话的来历是形容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已经成为国与国相处的根本性原则.因此,当谈论两国之间的关系时,人们常常引用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国君爱好仁义,天下就没有对手了. 赏析 这是孟子在讲反战时说的一句话. 有人说:我善于陈兵,我善于作战.这在孟子看来都是犯了大罪.好战的国君,没有一个好国君. 他 ...

  • 《孟子》原文诵读音频 -- 梁惠王上

    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

  • 《孟子》:梁惠王上

    看来很多人对此比较感兴趣哈,所以,我也决定在知乎开个中国文化专栏了. 在开始分享之前,先容我介绍一下孟子,他名轲,字子與,战国中期皱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也是儒家重要的代 ...

  •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译文分析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译文分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第五至七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理想和依靠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治 ...

  • 《孟子》研读第4讲:梁惠王(下)解读1

    <孟子>研读第4讲:梁惠王(下)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一至四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了解孟子对人君田猎以时.钟鼓有节.与民同乐的观点:理解&q ...

  • 《孟子》研读第5讲:梁惠王(下)解读2

    <孟子>研读第5讲:梁惠王(下)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五至八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了解什么是"王政"及王道和仁政的内涵: ...

  • 《孟子》研读第6讲:梁惠王(下)解读3

    <孟子>研读第6讲:梁惠王(下)解读3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九至十二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用贤图治和依靠专家并让专家学以致用:实施仁政才能得民 ...

  • 《孟子》研读第7讲:梁惠王(下)解读4

    <孟子>研读第7讲:梁惠王(下)解读4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十三至十六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国际关系中小国要自强自立,要争取独立自主:治国要练 ...

  • 潘波涛 | “仁义”“利”与“国危”:论孟子应对梁惠王之问的政治逻辑——兼论《孟子》首章主题

    一."国危":孟子与梁惠王共话国家治理 <孟子>首章,历来受到重视.因其重要性,及行文需要,现全文引录如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