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
这是我们哈工大毕业的项目总在2020年的时候对我们内部的一个训话,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他坐在小会议室中间机关枪似的叭叭叭不停地讲,我们啄木鸟似的不断点头。
起初听着觉得没什么,甚至感觉有点烦,但现在回过头看看当时记下的东西,发觉还是有不少收获。
事情的背景是项目上的土建质量检查成绩不理想,作为项目总要赴公司检讨,检讨前给我们开了一个内部会,让我们好好分析下为什么这么差劲。
对于我们的分析他并不满意,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图:

这是项目总在会上对着我们直接噼里啪啦说出来的,会后我简单整理了一下做成了一个PPT并且打印出来贴在了座位上,很有用。
作为一名底层的工程师,面对一件事情,无非就是类似于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个步骤:打开冰箱门、塞进大象、关上冰箱门。
至于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只不过是支线任务,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所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工程师,其实也就三步: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下面的这12点就够了。
1)明确完工状态以及完成的标准。
进度优先还是质量优先,材料到场就行了还是要把活也干完,对于上级交代的任务揣摩清楚,如有疑惑保持沟通,明确一个完工的状态就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2)距离完工还有多少工作。
当前的现状是什么,还有多少活没有干?心里有个大致的数。
3)清单列了吗。
大致摸排后要有成果文件,有了成果文件才能避免划水漏项,才能指派监理去干对应的活。而清单除了有事项列表外,还得有下述的第4、第5、第6条内容。
4)做法明确了吗。
对应的活有对应的图纸、标准、方案,单独地列一个文件夹,明确这些做法。
5)谁来做明确了吗。
也就是单位有没有明确。就比如要做一个卫生间的装饰工程,结果卫生间的墙地防水不在土建单位合同内也不在精装修单位合同内,这就得提前摸排提前规避。
6)什么时间完成明确了吗。
关门时间是什么时候,是否在关键线路,会不会对下一道工序、其他专业有影响?
在5月初回项目接手土建工作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参照上面的要求,列了一张剩余工作的梳理表:

以上是一个目标的明确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而以下是一个执行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
7)现在的进度正常吗。
要有计划,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和计划做比对,不断地剖析进度是否正常。
8)不正常施工单位有措施吗。
如果不正常,是否要求施工单位采取错频措施?施工单位是否采取了纠偏措施。
9)可控吗。
面对施工单位的措施,其纠偏措施下目标的实现是否可控?
10)不可控怎么办。
不可控的话是否采取了措施?面对这个不可控事件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11)我能做什么。
你可以做什么以规避自身责任、降低项目损失。
我在下头特意标注了“发文”。是的,在这个时候,如果目标的实现已经失控,那必要时需要发文、发函明确责任,用以规避自身风险。所以其实对于发文,我个人觉得是比较谨慎的一件事情,只有不断地和施工单位沟通仍无效后才到发文那一步,但我就发觉现在的好多项目都是图省事,少了前期双方沟通那一步,直接发文发函,如此是省事了,但却无形中增加了沟通成本。
12)我需要领导帮我做什么。
这是最后一步,在自己已经无路可退的时候,那只能寻求领导的帮助,希望借助他们的地位、资源来处理作为小工程师无法推动的事情。
所以,在我心目中,一个好的领导,面对寻求帮助的下属,首先他会问工程师之前做了哪些工作,然后把活揽下来、提供意见、给予帮助,而不是很不屑地先把下属臭屌一顿质疑他为什么这点事都搞不定。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当你想批评别人时,请记住,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的那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