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思维的区别
战略是方向,战术是方法。方向对,就是战略对,有了对的方向,靠好的方法(好的战术),成功就更容易。想法,方向错了,战略错了,战术再强,也会越走越远。
今天和学员聊到,战略与战术的话题。
提到我们家有几个搞工程的亲戚,他们任何技术都不会。比如我自己小舅搞工程十几年,他从来没做过木匠,瓦匠,油漆活,贴地板砖,打混领土。只是初远门时挖过土方。
但他照样可以做包工头,领导上百人。而很多会这些技术的,反而都去给人打工,这就是一个思维的区别,也就是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会木匠的手艺人就一心只想着,我今天努力多做扇门,或者油漆工想着我多刷几处油漆,这月可以多赚几百元,他们没有看到更辽阔的天空。
不敢去想承包工程的事,这是思路的局限。只是用自己的勤奋努力换得一份收入,而不懂去复制、去批量,去让别人给自己赚钱。
文友玲子说,她一直梦寐以求地去想在纸媒发表文章,想去学法律,学财务,学平面设计。白天还要上班,业余还在写作,每天时间不够用,越来越焦虑。
学会了又怎么样呢?有没有思考过这问题,世间的手艺,技术成百上千,你都要一样样去学习吗?
还是要打破思维的天花板。花这么多精力去学习,投入的成本过高,学出来依然是廉价劳动力就没有意思了。
综合评估自己的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以一两样主打,其他为辅,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精力,而不是看别人学什么就去跟风。
很多会技术的反而在给别人打工,因为他埋头自己的技术,只顾埋头拉车,忘了要抬头看路。
他们的思维被束缚,没有看到更为广阔的天空,错过了很多发展。
有个远房亲戚我喊表爷,他是70年人,婚后去沈阳打工,做油漆活,他为人处事实在靠谱。
表爷又擅于与人沟通,拉关系,不忙的晚上就喜欢和东家或者本地人聊聊天,带烟发给别人抽,东家有知道的油漆活会乐意介绍给他。
久而久之,在同去的安徽老乡里,表爷的活最多,总是做不完,大家都很羡慕。他就热心地把活分给同村老乡做。
他说那时候,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去包工程接活,从中抽成点,把业务做大做强。
比他晚两年去沈阳的几个人,却成了大包工头,后来开了建筑装潢公司,表爷反而给他们打工。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格局不同。有人能看得更远,有人却只能看到眼前,还有种人是害怕自己的能力智慧驾驭不了,没有尝试的勇气。
人的格局和眼光,由他出身家庭环境,性格,阅读量,接受教育,所接触的人以及见识都有关系。
在九几年,很多私企老板包工头学历,论学历并不高,但他们胆大果敢,有勇气,我小舅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当年我在泉州晋江打工的那家大服装厂,老板就只有三年级文化,但他却很成功有魄力,在村子里算是佼佼者,2002年资产就过亿。
这与他的战略眼光,战术方法,还有他所处的沿海区域有关,又赶上改革开放的红利。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我相信他们村子里有很多人比他更精明,更应该成功,最后却很平庸。
写作这条路也一样,有的人文笔极好,却只顾埋头写作,不懂运营,不懂时下趋势,纸媒纷纷式微,他们还不屑于自媒体。
当年红极一时的《收获》杂志,是行业类的标杆,多少人以发表上为荣,如今也是沦落成月销售寥寥无几,还是自己内部人所购买。
南方都市报出身的黎贝卡、咪蒙等人就是早早从纸媒转型到自媒体,并且非常成功,粉丝千万级别,赚得盆满钵满,她们都是顺应了时代潮流。
那些不积极面对当下趋势,活在自己狭隘的想法里,不与时俱进,必然会被时代抛弃。
战略和战术都是同样重要。愿我们有方向也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