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能传道——《论语》悟读【291】
高风亮节能传道,见贤思齐可正身。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忧虑鲁国多盗,求问于孔子。孔子对道:“只要你自不贪欲,纵使悬令赏民行窃,他们也不会去盗窃的。”
【悟读】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语自《后汉书·列传·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用自身行动教育人,别人就服从;用语言来教育人,别人就争辩。此言强调的是身教重于言教。
“上行下效”,汉·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西方谚语说,政府是最好的老师,也强调了为上者之榜样楷模作用。
本章夫子论及从政为官之道,阐释的是为政者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主张为政中的道德教化,所谓“高风亮节可传道”是也。
盗,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居心不良;《说文》:“盗,私利物也”。需要区分的是盗与窃之差异,盗有轰轰烈烈明火执仗之味,窃有偷偷摸摸不见阳光之嫌,故有江洋大盗、欺世盗名、窃国大盗、小偷大盗等之说。
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强调通过自我的实现以达人生之升华,无时不刻皆突现着道德的价值。“上行下效,以身作则”是夫子强调的一贯之思想。“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德行如风,小人德行是草,风吹草上,草随风动,强调了领导垂范表率的重要性。
对于夫子这一思想,孟子作了很好的传承。滕国太子即后来的滕文公死了父亲,他曾在宋国听过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的宣讲,印象深刻,故托人向孟子请教如何办理丧事。孟子的意见回来以后,太子发出“三年丧礼”之令,遭到群体反对,“虽令不从”;太子问计于孟子,孟子强调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原则,希望太子率先垂范。结果,丧事办得非常成功,“不令而行”。
胸怀坦荡是榜样;气度恢宏乃楷模。
榜样是力量。家庭教育中,大人也须做出榜样,切忌言行不一,言不由衷。家长告诉孩子不可贪图享乐,自己却总是花天酒地,孩子就会失去上进的理由;家长告诉孩子要孝顺父母,自己却对老人不敬不孝,孩子就难懂孝道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