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之变(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一)

先前,还是在武则天时期,长安城东有个叫王纯的居民,他家的水井往外溢水。溢出的水慢慢形成一个占地数十顷的大池塘,这个池塘被称为隆庆池。相王李旦有五个被封为王的儿子的宅第并排建在隆庆池以北。善于望气的人说:“这里有盛大的帝王之气,近来这种帝王之气尤为强劲。(常郁郁有帝王气,比日尤盛。)”景云元年四月乙未(十四日),唐中宗专程来到隆庆池,在这里结楼大宴群臣,并在池中泛舟游戏,希望以此来抑制这里的帝王之气。
相王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此前已被免去潞州别驾的职务。他在京师暗地里招募智勇双全之士,谋划着匡复大唐社稷。当初,唐太宗选拔官户和蕃奴中骁勇之人,让他们身穿绘有虎皮花纹的衣服,使用绘有豹皮花纹的马鞍,每当太宗巡游狩猎时就让他们随侍在鞍前马后一同射杀飞禽走兽。这些人被称为百骑。武则天时代百骑逐渐增为千骑,隶属于左右羽林军。唐中宗时期又把这支部队称为万骑,并设置专门的官员统领。李隆基对万骑兵中的豪杰之士都深相结纳。

兵部侍郎崔日用一向依附韦皇后及武氏集团,和宗楚客的交情也很好。当他得知宗楚客的阴谋后,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于是派宝昌寺僧人普润秘密地去向李隆基报告,并劝李隆基尽快发难。李隆基于是和太平公主及她的儿子卫尉卿薛崇、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策划先行举兵发难,铲除韦氏集团。

韦播、高嵩二人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时常鞭打万骑兵,从而引起万骑兵对他们的怨恨。果毅葛福顺和陈玄礼向李隆基诉说此事,李隆基暗示他们应当诛除韦后集团。两人听后都精神振奋地表示愿效死力,万骑果毅李仙凫也参与了具体谋划。有人建议李隆基应当把这件事告诉他的父亲相王李旦,李隆基答道:“咱们这些人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才干这种事的,事成之后福分归于相王,万一事情失败了咱们自己为宗庙牺牲也就是了,不必因此而连累相王。如果告诉了他,他同意这样做,就等于让他也参预这种极为危险的事;若是他不同意这样做,那就只会坏了大事。(我曹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归于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启而见从,则王预危事;不从,将败大计。)”于是李隆基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其父相王李旦。

庚子(二十日),申时,李隆基身穿便服与刘幽求等人进入禁苑之中,到钟绍京的住所集合。此时钟绍京已有后悔之意,想将李隆基拒之门外。钟绍京的妻子许氏对他说:“为了国家大事而不计个人安危的人必得神助,再说你平常就一直与他们共同谋划这件事,现在即使你不去亲自参加,又哪里能够脱得了干系呢!(忘身徇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钟绍京听完后急忙开门出来拜见李隆基,李隆基拉着他的手与他一起坐下。这时左右羽林军将士都驻扎在玄武门,等到夜色降临之际,葛福顺和李仙凫都来到李隆基处,求问起事的信号以便行事。将近二更时,夜空的流星散落如雪,刘幽求说道:“天意如此,机不可失!”葛福顺拔剑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然后高声喝道:“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凡是长得高过马鞭的人一律斩杀;拥立相王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胆敢首鼠两端帮助逆党,要罪及三族。(韦后耽鸩杀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马鞭以上皆斩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怀两端助逆党者,罪及三族。)”羽林军将士全都欣然从命。于是葛福顺将韦璿等人的首级献给李隆基。李隆基在灯下确认过之后,便和刘幽求等人一同走出禁苑南门。钟绍京率领着二百余名工匠,手持斧子锯子跟在后面。李隆基派葛福顺率领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派李仙凫率领右万骑攻打白兽门,双方约定在凌烟阁前会师后,随即大声鼓噪。葛福顺等人分别杀掉守门的兵将攻入宫中,李隆基率兵守在玄武门外。三更时分,听到宫中鼓噪声之后,即率领总监及羽林兵冲入宫中。在太极殿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听到鼓噪之后,也全都披挂整齐响应李隆基等人。韦后惶惑之中逃入飞骑营,结果被飞骑兵斩首,首级也献给了李隆基。安乐公主这时正对着镜子画眉,也被冲进来的士兵斩杀。此外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

当初,上官昭容举荐她的姨母之子王昱为左拾遗。王昱劝上官昭容的母亲郑氏说:“武氏已被上天废弃,是不可能再次复兴的,现在婕妤依附武三思,是自取灭族之祸,希望姨母认真考虑清楚!(武氏,天之所废,不可兴也。今婕妤附于三思,此灭族之道也,愿姨思之!)”郑氏于是把这些话告诉了上官昭容,但上官昭容根本不听劝告。待到太子李重俊起兵讨伐武三思的时候,也曾四处搜捕上官昭容,上官昭容这时才感到恐惧,于是想起了王昱曾经说过的话。此后,上官昭容才倾心依附唐中宗,和安乐公主各自结成帮派。中宗驾崩后,上官昭容起草遗诏,将温王李重茂立为太子,由相王李旦辅政,不过后来诏书内容被宗楚客、韦后改掉了。当李隆基率军进入宫中时,上官昭容手执灯笼率领宫人前来迎接,并把她起草的中宗遗诏的底稿拿给刘幽求看。刘幽求为她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没有答应,仍下令将上官昭容在旗下斩首。

这时,少帝住在太极殿。刘幽求对众人说道:“大家约好了今晚上拥立相王为帝,现在为什么不早一点儿定下来呢!(众约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李隆基急忙制止了他,下令将士们捕捉宫中和把守宫中各门的韦氏族人,平常得到韦后信任重用的人也一起斩首。天将破晓时,宫内外均已平定。辛巳(二十一日),李隆基出宫拜见其父相王李旦,为自己起事之前未能告诉相王而叩头谢罪。相王李旦流着眼泪抱住李隆基说:“大唐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全是你的功劳!(社稷宗庙不附于地,汝之力也。)”李隆基于是率军迎接相王李旦入宫辅佐少帝。

韦皇后心虽大,但手却还不够黑。虽然夺了相王等人的辅政之权,但却认为韦氏宗亲已掌握全局,而忽视了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隐藏的实力,结果自己小命不保。

(0)

相关推荐

  • 上官婉儿之死:一个弱女子在权力面前的苟且,终被薄情抛弃

    也许多年以后,上官婉儿还会经常想起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场景.那时的她还是一个罪人,一个小小的奴婢,但武则天给了她第二条生命,让她的生活重新光亮. 武则天赏识她的才华,而她也竭尽全力的奉献了生命中最好的年 ...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出身名门.受女皇宠幸,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 ...

  •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用正史去评价她呢?

    太平公主是一代女帝武则天的女儿,因她性格沉着冷静,聪明而有谋略,武则天认为她最像自己,所以在众多子女中最喜爱她.武则天经常有意让她参与政事谋划,让她历练一番,然而她畏惧武后的威严,不太敢恃宠生娇,招揽 ...

  • 扒一扒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两三事

    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绚烂历史下的一笔浓墨重彩,其与太平公主的轶事也为考古学家们津津乐道,她们两个的关系一直被认为是两个阵营,直到上官婉儿墓被被发现时才浮出水面. 初识 麟德元年,上官仪草拟废武则天后位诏 ...

  • 是你该如何评价唐玄宗?这位功过都很突出的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睿宗李旦第三个儿子,为人英明果断又多才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虽然早年为唐朝的繁荣盛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他晚年时也给唐朝百姓带来莫大的灾难. 唐隆政变 在武则天去世后,李显事事 ...

  • 三筑高城众敌降(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一)

    景龙二年三月丙辰(二十三日),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边上修筑了东.中.西三个受降城. 当初,唐朔方军和突厥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有一座拂云祠,突厥在即将进犯朔方军时,每次都要先到拂云祠中祈祷,在作好各 ...

  • 辛拾遗谏中宗宠女(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二)

    安乐公主(韦后幼女).长宁公主(韦后女)及韦皇后的妹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上官婕妤的母亲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等人,全都仗势专擅朝政,大肆收受贿赂,为行贿者请托授官 ...

  • 讨娑葛损兵折将(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三)

    景龙二年十一月庚申(初二),突骑施酋长娑葛自立为可汗,他杀死了唐朝的使者.御史中丞冯嘉宾,又派他的弟弟遮奴等人率军进犯唐朝边塞. 当初,娑葛父亲乌质勒死后,娑葛已经取代了乌质勒统领各部人马,然而乌质勒 ...

  • 唐中宗赦罪突骑施(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四)

    景龙二年十一月癸未(二十五日),牛师奖和突骑施娑葛在火烧城交战,唐军全军覆没.娑葛乘胜攻陷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切断了唐廷和四镇之间的联系.取得胜利后娑葛派遣使者入朝上表,向唐中宗索要宗楚客的头颅.宗 ...

  • 国㸙窦从一(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五)

    景龙二年十二月丁巳晦(二十九日),唐中宗下敕召中书.门下长官与学士.诸王.驸马入内殿守岁.在宫中摆好了用于照明的火炬,布置了酒宴,还安排乐队奏乐助兴. 酒兴正浓时,唐中宗对御史大夫窦从一说:" ...

  • 姚廷筠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六)

    御史中丞姚廷筠上奏,说:"近来各有关部门不是依据朝廷律令所规定的权限办理自己的事务,而是不论大事小事都一率奏请皇帝裁决.臣听说过君主任用臣下,臣下则应依法履行公务.陛下日理万机,纷繁的政务堆 ...

  • 侍宴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七)

    唐中宗喜欢和近臣举办宴会,还爱在宴会上让每个人都出节目助兴.有一次宴会上,工部尚书张锡跳了"谈容娘"的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跳了"浑脱"的舞,左卫将军张洽跳了&qu ...

  • 韦嗣立上中宗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八)

    景龙三年三月戊午(初一),唐中宗任命宗楚客为中书令,萧至忠为侍中,太府卿韦嗣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崔湜和赵彦昭也同时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崔湜和上官昭容私通,所以上官昭容向中宗举荐他作了宰 ...

  • 公勿杖杀,将使公遭忧(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九)

    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一同执掌选任官吏的大权.他们偏袒和依附有权势的达官显宦,肆无忌惮地贪赃受贿,在名额以外授官,授官的名额不够,便预先占用以后三年的阙额,朝廷官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