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314)《颜渊篇》第21章,“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tè)、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zhāo)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原文朗读】

【注释】

樊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36岁,孔子晚年的学生。樊迟名字中有个“迟”字,人如其名,反应迟钝,说话鲁莽。但他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在孔子死后继承孔子兴办私学,终成一代大家,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重要人物。樊迟在《论语》中的出镜率很高,因为樊迟可以代表我们大部分普通人。

舞雩():古代祭天祈雨时在郊外高地搭起的高台,这里指登高望远,沐浴春风的和暖。论语中共两次出现“舞雩”,在《先进篇第十一》中,曾点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修慝():改恶从善。修,治,改正。慝,隐匿的邪念与怨恨。

:做事,努力做事。

:指责,批评。

忿:忿怒;忿恨。

:至,殃及,祸及,连累。

【白话翻译】

樊迟跟从孔子在舞雩台下游览,说道:“请问老师,应该怎样做才算是崇尚弘扬有德?又如何消除隐匿的怨恨并辨析遇到的疑惑呀?”孔子说:“问得好哇!先做事,后计得,辛劳在先,享乐在后,这不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崇德吗?专攻击自己的过失,不去攻击别人的过失,这不就消除了心中隐匿的怨恨吗?耐不住一时的气忿,便逞匹夫之勇,不顾自己的安危,以至于殃及到了父母和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解读】

在本篇前面的第10章中,子张曾经问“崇德辨惑”。到了本章,樊迟也问“崇德修慝辨惑”,只不过樊迟的问题多了一个,那就是“修慝”。

孔子历来是因材施教,对于素质天赋不一样的学生,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子张性格张扬,棱角分明,看得上的人怎么都好,看不上的人什么都不好。所以他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告诉子张要以“忠信义”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德,另外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这一次换成了樊迟提问,他问的是“崇德修慝辨惑”,樊迟悟性比较低,为人老实木讷,反应迟钝。所以孔子针对樊迟的个性和不足,告诉他什么是“崇德”,什么是“修慝”,什么又是“辨惑”。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修己治人”,尤其强调个人修养。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个人修养的三个方面,崇德、修慝、辨惑。“崇德”是充实自己的修养,“修匿”是改进自己修养,“辨惑”是不糊涂、有智慧、看得清楚。要提高个人修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去做。

首先,何谓“崇德”?在《雍也篇第六》中,孔子在回答樊迟所问“什么是仁”时,曾告诉他“仁者,先难而后获”,此处又告诉他弘扬盛德的办法也是“先事后得”,首先的是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利益。不同的回答都揭示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仁心和盛德是收获,但仁心和盛德的修养是需要耕耘的,而且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其次,何谓“修慝”?就是如何消除自己对别人的怨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孔子的办法是“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樊迟所问的“慝”指的是隐匿在心中的怨恨,人生在世,谁没有遇到过憋屈的事呀?表面上假装无事,但内心的忿怒怎么也放不下,不平之气是压不住的,这种隐匿在心中的怨恨就是“慝”。君子该怎么做呢?凡事不仅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还要深挖自己身上的恶毛病,不去攻击别人的短处,不去揭别人的疮疤。这样一来,自己心中的怨恨平息了,也能缓解别人心中的憋屈和怨恨,这就叫“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这就达到了“修慝”的目的。

第三,何谓“辨惑”?如果总是去“攻人之恶”,就会引起纷争,甚至大打出手,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害自己,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为了一点小事,就不顾身体性命去与人拼命,从而酿成大错,还会连带父母妻子子女都受罪。如果我们心中随时都能想到亲人,重视亲情,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小事,都不能引起我们的愤怒,更不会让我们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来。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