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麻痹,左手意外完成后期佳作——高凤翰《甘谷图》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老人,山东胶州人,久居扬州。他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便在文学、书法、篆刻及绘画等领域颇有造诣。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畅,直至45岁方才谋得知县之职,55岁时又受牵连入狱并被罢官。被罢官后不久,他右臂又因风痹症恶化而无法作画,遂以左手行艺事,用“尚左生”“左手髯高”等为号。高凤翰的左笔之作备受推崇,时人认为他“病废后,用左臂,书画更奇”(郑板桥《咏高凤翰》)这也导致大多后来的美术史著作过分地强调高氏左笔的新奇性而忽视了对其病变之前作品的论述。
现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甘谷图》通景屏(见上图)为高凤翰作于雍正二年(1724)的作品。此作为通景屏(共十二幅)纸本设色,纵101.5厘米、横600厘米。画屏上有山东安丘望族张氏一门七人的题记画幅部分自第一幅至第六幅依次有张在戊、张在乙、张扶舆、张重舆、张在辛、张敬舆的题跋;诗塘部分题跋为两段,有张在辛题《甘谷记》及张谦宜、张在乙的题识。画屏最后一幅有高凤翰自书诗文“画家无小品,文家无小笔。只争落笔前,眼界与胸次。画菊以菊求所得有何味?点染离落间,蜂蝶当小致。昨从琅琊回,海山挟奇气。泼为《甘谷畔》,卓荦写大意。削避洄长川,飞瀑破空翠。花叶缀晚香余始及细碎。壁如画传人,气骨尚雄贵。磅礴出谨严,变尔作游戏。嗟嗟弄笔之,花卉勿轻易”,还有“雍正二年,岁在甲辰祀灶日,高凤翰画并题,为青霞老弟亲家屏供”的题识,钤朱文“南村”、白文“高凤翰印”、朱白文“西园”等印。其中张在辛在《甘谷记》中写道:“南阳郦县有甘谷,谷水甘美,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人饮其水者,上寿百二三十中寿百余岁,下寿犹七八十。见《风俗通》。高西园兄写此图为青霞长兄寿。”据此可知,此作是高凤翰以南阳郦县之甘谷为本而创作的一组带有延年益寿寓意的祝寿作品,受画的对象为其亲家王青霞。
高凤翰的自题诗作为我们欣赏《甘谷图》通景屏提供了极佳的指引。根据诗意可知,画家是经外出采风后,将景致默记在心中,并在落笔之前便已构思好画面。此作的基调非小品画可比所取的是磅礴之势,展现出恢弘的气度。在一片开阔水域和浅滩的导引下,画面自右向左延展至深谷。水岸边悬崖耸立,连绵不绝的崖面将画面的上端封闭起来,形成了一种撼人的压迫感。为避免景致过于单一,画家在岩崖之间穿插进数段飞瀑既丰富了描画的节奏变化,又增加了险峻之势。在第七、八幅画屏之间的崖面中,画家特意留出一个“洞口”,山泉由洞中流入河谷。此举就像是在令人窒息的封闭崖面上打开一扇窗户,让人得到个喘息的机会,极大地缓和了上部画面的紧迫感。同时,“洞口”的出现也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使人产生山崖之下浅滩之后便是幽谷胜景的想象。丛丛簇簇的菊花散落在平坦的石面间,那些看似峭直光滑的崖面上亦有顽强的菊花生长。
此作同时展现出高凤翰在山水、花卉两种画科上的修为。在山水方面,他以泼写为主,利用长而粗实的线条来强调石块外形的整体效果和连接秩序,在处理细节时并不过分迷恋皴法,而是直接使用墨色大面积擦写,以墨色之轻重来表示石面的转折,通过纵逸的用笔彰显出奇崛朴拙的画面效果。画家有意选择此种描绘方法,与其注重表现实景的绘画观念有关,是对“昨从琅琊回,海山挟奇气”的视觉印象的直接表现。菊花的描画却工细谨严,与山石画法形成对比。花叶以写意没骨法描画,深深浅浅、叶叶分明。花瓣则采用双钩填色法。画家运笔凝重沉稳,染色轻快而灵动,以质朴的笔致将菊花疏放的形态轻松地呈现出来。画幅中虽题字甚多,但题写者有意挑选在崖面的空白处题写,字的书写排布与崖面的走势融合甚恰,形成了一种摩崖石刻的错觉。
高凤翰在《甘谷图》通景屏中展现出的既博采众长又注重写实的创作态度与绘画实践,能让人清晰地认识到其更为完整的绘画面貌。
——摘自《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