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无石不雅

  • 古典赏石 2019-08-29
  • 明人陆绍珩谓:「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知己者,有如高山之于流水,这是一种志趣相投的精神共鸣,其如叔齐之采薇、陶潜之莳菊、米芾之拜石……以物为知己者林总万千,而赏石却是最显性情之物。因其磊落堂堂,嶙峋有骨而少媚态;以其朴雅穆穆,玲珑有格而无俗状。当先人以石为友、与石同居,乃至日夜盘桓,心手摩挲,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自然安放,若胸无烟霞,何以为友?

    以石为友,以石入室,无论古今,于外是生活方式的凭寄,于内是精神境界的追求。庄子所谓:「中心定,则外物清」。石中有清意,与石为居,虚庐朴拙无华;石中有清意,与石为雅,轩室意幽境旷。他山之石,不应只是大自然的造物,它更应该入室登堂。

    山石入室,有它的哲学溯源。孔子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儒家是经济入世的思想。老子谓:「天地有大美,万物有成理」,道家是逍遥出世的精神。到屈原则谓:「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最初的山水崇拜,上升到了君子的精神寄托、品格象征。随着赏石阶层由士大夫阶层向文人阶层的扩散,赏石便上升为一种精英群体的审美活动。

    先人所谓「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悠悠顽石,结天地灵气而生,静置案上,虽不能言,却能成功将你引入一种心境。室如云林,避绝喧嚣;斋若山房,无畏清秋。赏石之境,源自对造物的认识,「天地无弃物,而况山骨良」,无论以古今观之,还是于中外而言,赏石在居室空间中的真趣,都显得意旨深远。

    随着时代的演进,建筑、居室、家具、器物等都在不同的设计理念下迭代革新,当赏石成为新语境下的陈设、装置艺术,在一间间精雅适意的现代居室中,它有着新的表达与诠释,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该探索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