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宜昌路上历史建筑
宜昌路位于普陀区东南部。东起昌化路,西至吴淞江东岸。长1108米,宽11.5~12.5米,车行道宽8.5~9.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工部局地图上已标有此路,以湖北宜昌命名。沿路为住宅,有工厂。
建国初期,在潭家渡建造长50米、宽4米的7孔人行木桥,桥名归化路桥,后改名为昌化路桥。1974年,昌化路桥改建成长48.98米、宽13.7米的钢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桥,车行道8.6米,两侧人行道各为1.5米。2000年再次拆旧建新,为使新桥能与建成后的新住宅小区景观相匹配,新昌化路桥在人行道板、灯光照明以及色彩上将采用新型材料,成为苏州河上独特的景观桥梁。主桥长49米,桥面宽24米,其中车行道为16米,两侧各为4米宽的人行道。2001年9月建成通车。 宜昌路起始昌化路桥。
梦清园利用苏州河的一个大拐弯、三面临水,占地面积8.6公顷。2004年7月建成开园,2005年6月苏州河梦清馆开馆。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之一。苏州河在整治前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两岸环境脏乱。上海市政府在位于苏州河曾经污染最严重的宜昌路段,动迁了居民754户,搬迁了上海啤酒厂等18家企业,投资5亿多人民币而建成的。它是苏州河整治中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场馆、水环境整治工程措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项目。集中体现了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发展观。 宜昌路130号上海啤酒厂旧址
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
原 名 |
现 名 |
地 址 |
118 |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上海啤酒厂 |
上海啤酒有限公司上海啤酒厂 |
宜昌路130号 |
建于1912年的第一座上海啤酒厂(即斯堪脱维亚啤酒厂)原址就在现今梦清园内。该厂房是1932年请上海当时最有名的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厂房融进了邬达克独特的构思,充分体现了其设计风格。那时,苏州河水清澈甘甜,挪威人便在河畔建造起了斯堪脱维亚啤酒厂,水源取自苏州河,以此啤酒口感清冽,销路很广。
宜昌路130号梦清馆上海苏州河展示中心2号楼
原上海啤酒厂灌装车间,诺大的生产厂房,居然整个结构采用的无梁楼板。这种现代没有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理所当然被保留下来。灌装楼改造成展示苏州河历史和整治成效的梦清馆,酿造楼改造成会所,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所有调整,外观基本保持原貌。上海啤酒厂旧址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现址1933—1934年建造,1935年建成投产,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两个大型工业建筑之一,由利源和营造厂承建。 宜昌路上江宁路引桥
20世纪20年代后期,闸北一带工厂林立,商业亦渐繁盛,交通骤增。戈登路(今江宁路)底苏州河北岸的中央造币厂,因水上运输不便,屡请架桥。上海市工务局于民国18年就近建5孔木桥,名造币厂桥,俗称洋钿(银元)厂桥。后因年久失修,木桥朽损,车辆经过,桥身摇动。民国38年4月,在老桥西首约20米处重建木质排架简支梁桥,全长50.62米,宽5.49米,梁底标高7.08米,限制载重H-8吨,改名江宁路桥。翌年拆除旧桥。因木桥无人行道,人车混杂难以保证安全。1953年,在木桥一侧加宽2.13米作人行道,并进行加固修理。木质结构终究不能适应日益繁忙的交通运输需要。
1968年,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等设计,上海市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建造钢筋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重力式桥台,钢筋混凝土桩基础立柱式桥墩;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正桥3孔,跨径组合16.1+36.1+16.1米。全桥25孔,引桥南跨西苏州路和宜昌路,北跨光复西路。梁底标高7.13米。1969年4月竣工后,拆去木桥。江宁路桥始建于1968年,南连江宁路,北接光复西路,已运行40余年。江宁路桥于2002年经检测被认定为危桥以来,考虑到其在周边区域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为确保桥梁的运行安全,在各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市政部门每年对其进行加固维修,2012年4月开始新桥建设,2012年12月恢复交通。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旧址,宜昌路216号,俗称宜昌路消防队,1932年日商集资,公共租界工部局建造。大楼由兼作办公、住宿和车库用的四层大楼(后局部加盖为六层)和火警瞭望塔两部分构成,占地约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30平方米,均为钢混结构。
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
原 名 |
现 名 |
地 址 |
115 |
宜昌路救火会 |
消防三支队宜昌中队 |
宜昌路216号 |
大楼为现代派风格,竖向线条构图,内廊式,窗间墙上下通贯,长方形窗户,褐色面砖饰面,局部砖墙加白色勾缝。塔高40余米,方形,向上逐渐收拢,四周设竖向窄长窗,顶部为八角形敞亭。如今,该大楼车库和部分楼层仍为消防队使用,部分楼层为居民住房,瞭望塔因功能退化已停用多年。1999年公布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04年公布为第一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镇坪路桥位于江宁路桥和武宁路桥之间,于2007年开始兴建。建成后主要解决了普陀区与静安区的过河交通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市中心西部地区苏州河的桥梁密度。镇坪路桥全长660米,其中桥梁长度200米,共分5跨,主跨47米,一跨过河。桥宽25.6米,设双向4车道。南北引桥东侧各设置一座人行梯道。桥型为梁桥 。2009年8月1日起,镇坪路桥迎来了首批公交线路过桥。
江苏药水厂旧址,位于在建的镇坪路桥西南堍,宜昌路550号原同济大学二附中校园内。江苏药水厂1874年由英商美查开办,是上海第一家化工企业,1907年开始迁至现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占领,战后由英商收回,1954年改地方国营,1963年关闭,结束了其90年的历史。现已改造的沪上著名棚户区药水弄就是因附近的江苏药水厂而命名的。现江苏药水厂旧址仅剩原先作为办公之用的二层砖木结构洋房一幢。该洋楼坐北朝南临河而建,面阔5间,设有宽阔的门廊,饰多立克柱,青瓦坡顶,红色清水砖外墙,故有小红楼之称。屋面曾有烟囱数根,现已不存,门廊亦有所改动,建筑东侧因建设镇坪路桥拆除一间,但基本保持原有历史风貌。江苏药水厂旧址2009年6月公布为第二批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宜昌路北门澳门路660弄花园里弄住宅,建于1920年代,原由日资内外棉株式会社财团,为日侨管理人员建造的花园里弄。 该住宅区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有砖木结构二层房屋32幢。建筑为典型的和洋折衷日本近代集合式住宅,外观主要表现形式为英国式,内部平面布局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日本传统风格。2005年公布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宜昌路751号,紧贴苏州河。由多栋错落式20世纪30年代的厂房组成,上世纪70年代是诚孚动力机械厂的原址,后为上汽集团的零配件仓库。 园区拥有长达80多米的水岸线,轨道交通、内环高架呈怀抱之势,交通便捷。现已有唐人电影制作公司、三圣建筑设计事务所、人英网络等多家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文化推广企业入驻其中。 E仓名字背后其实有这样的两种解释:E仓位于宜昌路,E仓又与宜昌谐音,恰巧表明了园区的位置;另外,以英文字母“E”打头,也表明园区的是以进入电子商务时代的创意产业为特征。 宜昌路西至吴淞江东岸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