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辅导孩子作业发愁?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在年轻一代的家长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出轨,不是家暴,而是陪孩子做作业,一不小心就老命不保了。”

不写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一片祥和:

一写起作业,河东狮吼,怒火攻心:

那么问题来了,辅导孩子学习究竟有多难

有的妈妈为了忍住不动手打孩子,一头扎进冰箱让自己好好“冷静”。

暑假作业里有这样一道题:

一家三口人,用六根筷子是否正确?孩子坚定的回答:不对,我用勺子。

爸爸心头的怒火难以平静,又舍不得打孩子,只好狠狠锤了一下桌子,结果,骨折。

还有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动作磨蹭,10点半还未完成作业,在辅导的过程中大动肝火,诱发中风。不过心大的妈妈遇事不慌,做手术前先发个朋友圈。

诸位家长用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辅导孩子一定要冷静,要克制,不然伤害的还是自己。

年轻的家长们一想到下班回家还要花这么多精力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而明明应该像自己一样冰雪聪明的娃还经常在一些题目上绕不开弯,以至于家长们又急又气,积郁成疾,得上“恐辅症”

如今辅导孩子都这么困难,那么在“文盲率”远高于今天的古代,家长们又是怎么让孩子在学习中成才的呢?

古人也有拼音

要认字,首先当然是要会说,在没有拼音的年代,人们照样可以给汉字注音。最常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

直音法就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学英语时在书上写的“号啊尤?”一样,直接用另一个字的读音来标注一个陌生的字的读音,久而久之,会说的字就越来越多。

感受一下清代编写的《英话注解》,是不是以为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英语课本。

而反切法就是用一个字的声母去切另一个字的韵母,北宋时期官修的《广韵》一书就是官方的“拼音教材”。

比如“冬”字叫“都宗切”,也就是用都的声母“d”,加上宗的韵母(带声调)“ōng”,就形成了冬“dōng”的读音。

说起这些注音法的起源,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存在。

看图说话

学文化,光知道怎么读可不够,还需要“认识”字。

眼光长远的古人早早意识到了编写一本识字启蒙书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明·谢环《杏园雅集图卷》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对于士大夫们而言,自幼就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类蒙学读本,自然不存在不识字的问题。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识字这一块仍是空白。

到了宋代,人们发现全民识字率对于社会发展的速度有着很好的积极效果,于是出现了一种与“三百千”相辅相成的读本——“杂字”

“杂字”不讲孔孟之道,也不谈程朱理学,而是选取俗字俗语,针对农家子弟、市井平民的生活来设计内容。

明代修订的《新编对相四言》

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这类读本只为消除日常阻碍,而不为科考仕进,因此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十分接地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相四言》

“对相”不是“对象”,而是今天“看图说话”的意思。

《新编对相四言》

书中收录了308种常见之物,甚至还配有算盘的入门使用说明,是语、数结合的标准启蒙读物。

文房四宝之外,还需要啥

认识了汉字之后,自然还要会写。孟母三迁,只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古人书写汉字,除了笔墨纸砚之外,对书房里的文人家具也十分重视。

明·陈洪绶《歌诗图》局部

古人制器,特别强调“材、工、神”。也就是说,仅仅材料好、工艺精还不行,还要有“神”在,尤其是能够达到出神的境界!这个“神”,就是文化内涵

如何来理解这个“神”呢?

以茶和点心为例,不为解渴饱腹,单纯的只为生活的享乐。

又譬如我们在阳台上栽些盆花、书房内挂些书画,它们本身并非日用必须,但是,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快乐

宋·刘松年《山馆读书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学习自然刻苦,但是也讲求愉悦,文人家具就成为了他们学习中的“快乐源泉”

如何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首先自然要让人觉得舒适,也就是古人所言的“适用”

艺尊轩 高扶手南官帽椅

高扶手南官帽椅为例,其靠背特高,背板三弯而贴合人体骨骼,既传承明式风韵,又令倚靠休憩更为舒适。

坐在这样一把纹美而韵佳的椅子上,学习写字的主动性也会随之提高。

艺尊轩 鸿运相伴班台椅

“简朴”也是文人家具所追求的目标,要做到“饰必有用”,而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

艺尊轩珍藏 黄花梨·独板面架几式大画案

以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花纹华美的红木来制作这类家具,一方面是为了结构上的稳固,还有一方面就是希望以自然之美来点缀生活

艺尊轩珍藏 黄花梨·独板面架几式大画案

案面部分欣赏

删繁去奢、毫无火气的环境,也能叫人学习时更为专注,不会分心于外物,同时也可减少目力损耗,保护我们的眼睛。

陈设有致

在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下看书写字,当然比起一个杂乱的环境要更能静下心来。

古人将理想学习环境总结为:疏朗有致、方位有序、去繁求简

艺尊轩 方圆之缘书房

须知人的精力有限,难以涉猎万象。对学习环境的用心营造,其实也是自身品味与境界的体现。

元·王蒙《春山读书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尚天然,去雕饰;

崇简约,舍繁缛;

求古雅,勿堆砌。

给孩子营造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家长想得“恐辅症”都难了。

艺尊轩创始人

包天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木雕艺术大师

上海海派红木艺术博物馆馆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