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大司天与小周期

老鹿曾在公众号写过一篇文章

运气变化对张锡纯治疗思路影响

公众号:寻医鹿张锡纯的运气思想

分析张锡纯医学思想的变化过程

当时看到《驳方书贵阳抑阴论》

他明确赞同朱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思想

只觉得不愧是张石膏,也没多想

近来再看《医学衷中参西录》

发现他引用了不少陆九芝的论述

才想到这可能也与大司天有关

说到陆九芝(名懋修)

就不得不提到“六气大司天”学说

陆九芝认为“欲明前人治法之非偏,必先明六气司天之为病”

将黄帝起至光绪年间

每隔60年(一甲子)立一大司天

标注司天在泉之变化

据此分析各家学说形成原因

后章巨膺在著作中

将大司天与历史上部分名家的学术思想相对应列表

其中提及陆久芝喜清热泻火

他与张锡纯处同一时代

用药思路亦有相近之处

陆九芝将1864-1923年

归为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之大司天

按张锡纯生卒年1860-1933算

正处于此燥火周期中,

其一生重视养阴清热之法

也就不难理解了

张锡纯曾感叹:

历代名医用药各有所偏

是以偏性应运气变化

与陆久芝思想一脉相承

“此诚以天地之气化又有转移,人所生之病即随之转移,而医者之用药自不得不随之转移也。由此悟自古名医所着之书,多有所偏者非偏也,其所逢之时气化不同也”

但大司天中有小周期之变化

张锡纯虽重视养阴清热

其用药仍有阶段性不同

细微之处当注意揣摩

他还从运气思想辨析

伤寒与金匮的差异

认为伤寒与金匮方虽同为张仲景之书且时隔不远

小青龙汤却已有加减石膏的差异

是因天地之气运,数十年而一变

“仲景先成《伤寒论》,小青龙汤一方,加法甚多,而独不加石膏,盖其时无可加石膏之证也。后著《金匮》则小青龙汤加石膏矣,其时有其证可知。”

反对执定古人之方以治今人之病

认为有变通才是善用古方

张锡纯一生重视中西合参

认为中医之较西医所优之处

即在重视阴阳气化之理

人身之气化与时序之气化相通

倡导治病用药当善查运气

值得重视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鹿

带你一起中医,一起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