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关于法隆寺的笔记旅行

因为这学期《中国建筑史》的结课作业是模型制作【我们组选取了位于奈良的法隆寺金堂】,要求包括参考文献和不同角度的实景照片,就打算闲暇的时候搜集一下研究的论文和实景高清大图,这就是本文的缘起。

论文倒是很容易搜集,在知网以法隆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再按照被引量进行排名,很容易就得到了如下结果。

再加上以前略有印象的张十庆先生的《日本玉虫厨子与东亚早期建筑样式》,这些论文里的资料已经足够本次的模型制作了。

再用谷歌搜索尽可能高清的图片,只是图片虽然清晰度尚可,透视并不是标准的两点透视,让略有强迫症的我有些不满意,接着我打开了Pinterest进行搜索,在点击一张图片之后,我竟然进入了法隆寺官网。

官网页面素雅简洁,很有日式美学的味道。

点击第一个标签“法隆寺珈蓝”,就进入此次旅行的核心景点,迎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全面的介绍。

再往下拉,是法隆寺的主要建筑,选取了建筑学生最爱的两点透视视角进行拍摄,赏心悦目。

法隆寺是7世纪初年由日本佛教僧侣所建,建于日本国当年的首都一奈良城附近,是木结构建筑,寺的立体部分是进了南大门之后的一个迴廊围成的方形院子,南迴廊的正中设中门,中门之内有金堂和五重塔,分别布置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讲堂设在北廊之外,钟楼和经藏在它的前侧。这种布局方式,日本叫做“百济式”。法隆寺初建于中国的隋代,约公元607年。因而它的金堂和塔可反映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木构建筑,可惜该寺的金堂、塔、中门和廊的一部分在公元708年毁于一场火灾,重建以后,不幸于19年又罹火灾。所以尽管火灾幸留的木柱上标注着公元670年,实质上已是1949年后所建,多次遭灾重修,很可能已非当年原形。

闻奇.日本奈良的法隆寺.2002.10.15

飞鸟时代的寺院, 伽蓝的配置有几种形式。一种是飞鸟寺式, 一种是四天王寺式,一种是法隆寺式。前两种寺院的建筑格局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寺院营造法则。即把主要建筑摆在建筑群的南北中轴线上, 附属设施安置在东西两侧。而法隆寺式则打破了这种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的伽蓝布局的平衡。法隆寺的伽蓝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对称”的格局, 也就是说构成了一种“不对称”的美。这种建筑上非对称性美的结构一直影响到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样式。而这种“不对称美”的认识正是飞鸟时代的日本人通过吸收大陆文化, 并且在设计、营造法隆寺等寺院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

林岚.日本的飞鸟文化与法隆寺.1999.3

但是,法隆寺伽蓝内的建筑,建成年代及其复杂,所以在简单参观了几栋之后,我去维基了一下日本的历史断代。

简单来说:

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即位为初代天皇、并创建日本国

587年,豪族苏我氏的头目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又在592年暗杀崇峻天皇、立女皇推古天皇为帝,圣德太子摄政,日本进入飞鸟时代

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暗杀苏我入鹿,掌握政权,是为“乙巳之变”。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推动大化革新等改革,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此时称为白凤文化。

【白凤文化是645年(大化元年)大化改新~710年(和铜3年)平城京迁都的飞鸟时代的文化,介于以法隆寺的建筑・佛像等为代表的飞鸟文化和以东大寺的佛像、唐招提寺的建筑等为代表的天平文化之间。白凤是日本书纪所无的年号私年号)之一(但是,存于续日本纪的记载。)】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今奈良西郊)日本进入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后期,政局动荡,律令制松弛。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现在的京都),是为平安时代日语假名以及国风文化在此时代成形

1192年,武家首领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创建镰仓幕府,并展开600余年的幕府统治,是为镰仓时代

后醍醐天皇掌握大权以后,并没有满足武士层次结构的期望。大军阀足利尊氏成为所有武士的代表,于1336年攻陷京都,扶持两统迭立中的持明院统光明天皇即位。大觉寺统的后醍醐天皇把持着日本皇室的三神器逃到吉野山中,坚持自己才是正统,足利尊氏则在京都创建室町幕府,于是出现京都(北朝)和吉野(南朝)两个对立的朝廷。南北朝的征战持续将近60年,1392年,足利义满逼南朝的后龟山天皇让位,由室町幕府拥立的北朝后小松天皇成为天皇,也终止长达57年的南北朝时期。总体来说,是为室町时代

室町幕府末期发生应仁之乱,标志着日本进入长达148年战国时代1573年,大名织田信长,亦是当时最强悍的诸侯,攻下室町幕府所在地二条御所,将足利义昭流放到河内国,室町幕府灭亡,日本进入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至1603年)。

1600年,封地在关东地方的大名德川家康获取关原之战的胜利,基本上获得全国军、政上的优势。1603年,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1615年,德川家康在大坂之役中完全消灭丰臣氏的势力,实现了日本的统一,江户幕府也成为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是为江户时代

1867年,末代江户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迫于情势主动大政奉还,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正式成立,江户时代结束

了解了这些,就能分清楚各个建筑的时代:

金堂  飞鸟时代

金堂是重檐歇山顶佛堂,上层无楼板。金堂的斗拱称为云斗、云肘木,是多用“云”形曲线的独特款式,望之恰似云气漫卷。此外,二层的卍字形高栏(扶手)、将其支撑起来的“人”字形叉手等做法是仅能在法隆寺金堂、五重塔、中门;法起寺三重塔、法轮寺三重塔等处才能见到的样式,是日本飞鸟时代建筑的特色。
这些建筑具有统一的风格和共同的手法, 如柱身作梭形, 柱头栌斗下有皿板、 出跳栱作云形栱、第1层泥道拱上散枓作云枓、 泥道栱上重叠多层柱头枋状如井干 、平坐补间铺作用叉手等。 这些特点比中国唐代建筑和日本受中国唐代建筑影响最大的奈良时代建筑更为古老,故日本学界公认,飞鸟式建筑反映了中国南北朝时代后期的建筑特点。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 1992.10
金堂(或称主殿)和塔(或称佛塔)是法隆寺两处最著名的建筑物。
塔为五层,总高32.45m,
自底层至4层的平面为方形,宽三间
(底层总面宽为10.84m) ;
第5层也为方形, 宽度缩小为三间,层层出檐,底层出檐达4.2m,外观颇为轻逸。金堂外观为两层,其实为一层,其底层平面尺寸为18.36m×15.18m,
各分为五间(面宽)及四间(进深),
柱高4.5m;
在4.5m标高以上的平面尺寸(约14.68×11.37m〕,其屋顶为歇山重檐,出檐深度达5.6m,显得深远飘洒,很有气势。
闻奇.日本奈良的法隆寺.2002.10.15
金堂:即佛殿。在西院庭院中偏东,和西面的五重塔并列。
金堂是全木构建筑,两层。
下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分内外槽,外槽为迥廊,内槽供佛像。
上层面阔四间,进深三间,分别比下层减去一间,上下层柱不对位。
上层无楼板,不能登上。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 1992.10

此外,傅熹年先生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计算推演,但由于文章引用格式的限制(单次不得超过300字)只得以正文格式引用,傅熹年先生写道:

金堂的底层尺寸以日本通行的曲尺计 (1曲尺=0.30303米) :

1层面阔为7.12+10.68+10.68+10.68+7.12=46.26曲尺

1层进深为7.12+10.68+10.68+7.12=35. 60曲尺

上述实测数据都是零头尺寸,可知金堂设计时不以这曲尺为单位。经日本学者反复研究,现已公认,法隆寺金堂是用当时日本盛行的通行的高丽尺为单位设计的。

1高丽尺=1.186曲尺=0.359米。以此计算:

1层面阔为6+9+9+9+6=39高丽尺

1层进深为6+9+9+6=30高丽尺

上述尺寸都是整数,证明金堂确是以高丽尺为单位设计的。但用高丽尺换算2层尺寸时,又出现了问题,所得又都是零头尺寸。

面阔为5.25+8.60+5.25=27. 70高丽尺

进深为5.25+8.26+5.25=18. 76高丽尺

结合上下层尺寸,经日本学者反复推算,发现金堂1、2层平面尺寸都是0.75高丽尺的倍数。

法隆寺的金堂与五重塔东西方向并列,是一座横向宽5间( 日本计量单位, 指建筑物中柱子与柱子之间距离, 一间等于 1.818米) 、纵向宽4间的双层建筑。在整座金堂的建筑中, 字形花纹的栏杆、云斗拱、云形肘木等被认为是受中国南北朝文化影响的飞鸟时代建筑手法的特征;而金堂内entasis ( 卷杀) 形状的圆柱则被认为是希腊建筑样式传来的结果,由于entasis 形圆柱是古希腊早期建筑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所以有的日本学者认为, 法隆寺的建筑亦是“希腊美术东渐的一个证据”, 也是“远东建筑史上难得的一幅缩图。”
林岚. 日本的飞鸟文化与法隆寺.1999
五重塔  飞鸟时代

中门 · 回廊  飞鸟时代

经藏 奈良时代

钟楼 平安时代

大讲堂  平安时代

圣灵院  镰仓时代

东室  飞鸟时代

三经院 · 西室  镰仓时代

上御堂  镰仓时代

梦殿  奈良时代

法隆寺内耸立着梦殿,这座八角形建筑建于公元740年,即在法隆寺的建造者圣德太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菩萨(神秘佛陀)以后所建。殿中竖立着佛陀的塑像,每年的春秋两季才开放梦殿,供人朝拜。

闻奇.日本奈良的法隆寺.2002.10.15

绘殿·舍利殿 镰仓时代

伝法堂  奈良时代

西円堂  镰仓时代

南大门  室町时代

东大门  奈良时代

食堂  奈良时代

网封藏  平安时代

筑地塀  桃山-江户时代

这些古建筑给人的第二个印象是遗物众多,时代衔接,在现存飞鸟时代遗物中,在前后四十年间(约672~706年)有6座遗构。在相当于我国唐前半的奈良时代, 在约70 年间 (710~788年)保存有19座遗构,通过这些遗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段时期内日本建筑的发展演变脉络。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 1992.10

我国唐代建筑迄今只发现4座,数量远不能和日本的25座相比。4座中, 最早的是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32年),约当日本奈良时代后期,和25 座中最晚的几座约略同时。 实物、特别是较早实物的缺乏,给我们研究南北朝和唐前期建筑造成很大困难。但如果我们能对日本现存飞鸟、奈良时代遗构进行分析探索, 发掘出在其中含蕴着的中国南北朝至唐代的建筑特点和规律, 对于补充中国国内遗存实物不多的缺欠,充实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建筑发展水平的认识,实在有莫大的助益。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映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 1992.10

忽然想起前几天看到过的一段应县木塔文章下的评论“很多人跑到日本去寻找所谓的大唐建筑,却不知真正的唐风遗存就在山西”,可能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学者要去研究日本的古建筑呢?傅先生的这段话应能解答这个疑问。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兼容并包的,我们也不应没有这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文化自信。

(0)

相关推荐

  • 中日建筑的关联与区别,你知道吗?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建筑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风格 表现在材料.样式.造型等多方面 甚至和政治宗教都密不可分 日本建筑与中国就有着许多差异之处 但也有些许关联存在 那么日本建筑是怎样的发展史呢? 我们可以从这些 ...

  • 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什么|唐招提寺探秘

    上一篇:比京都更古老的是奈良,比奈良更古老的是白凤文化|南都七大寺之兴福寺和药师寺 前文说完西天取经的玄奘,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寺庙与唐朝另一位名僧有关,他就是东渡授戒的鉴真(688-763).鉴真本是扬 ...

  • 法隆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群

    从奈良去法隆寺,有JR火车直达,车程约十几分钟. 出了法隆寺火车站,提示步行到法隆寺需要约20分钟. 有一趟72路巴士到法隆寺,不过我们选择走路. 从火车站穿非常干净的小街巷,大约15分钟,就到了法隆 ...

  • 今日直播课 | 日本古建筑简史

    内容概述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其地理上的孤立性,使得日本在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都展现出与大陆文明十分不同的面貌.史料中日本与大陆文明最初的接触始自西汉时期.公元六到七世纪以后,这种接触变得更加 ...

  • 最全的中国省市地图资料,收藏起来吧!旅行时有用

    亲爱的朋友,出去旅行,怎么能少得了地图资料? 本文有最全的中国省市地图资料,我非常辛苦做出来的,看看吧. 如果觉得有用,就收藏起来,说不定旅行时能用上哦! 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34个.其中包括23 ...

  • 2021年高考生物必背资料,回归教材笔记,带你最后冲刺

    https://m.toutiao.com/is/JW8oVWy/ 2021年高考就在眼前,140多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不管别的学科大家复习得怎么样,高中生物必须要回归教材了,为高考最后的冲刺做准备.想 ...

  • 我如何查临床资料、做学习笔记?

    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经常需要查阅资料来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更好.更快的查阅医学资料?我们能够利用哪些工具来查找资料.做学习笔记? 笔者在浏览B站时经常会有很多up主毫无保留地 ...

  • 知晓山居的旅行笔记

    河南旅行攻略|吐血整理2⃣0⃣个旅行地❗    河南旅行怎么玩?看知晓给你整理的20个地点➕玩法

  • 在远方的阿伦的旅行笔记

    光盖山 甘南洛克之路精华30公里从囊黑卡(那黑卡)以西的30公里是甘南洛克之路的最精华路段(红色段),同时也是无手机信号,路况最烂的路段.根据一份地质考察资料,据说最盛时期,这里的冰川有120m厚.古 ...

  • 盖亚(GAIA)的观测资料中意外发现旅行在星系之间的恒星

    当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太空总署(ESA)盖亚任务的最新数据来寻找从银河系中被踢出的高速恒星时,意外地发现可能来自另一个星系的恒星正在冲向银河系内. 2018年4月,欧洲太空总署(ESA)的盖亚巡天计划发布 ...

  • 【流年·岸】旅行笔记:时光,重叠在一片湖上(征文·散文)

    一 七月,我来到泸沽湖.穿过一个个城市,绕过山路十八弯,只为遇见一片湖,只为遇见你. 在泸沽湖的那个早晨,我有短暂的恍惚.雨后,天气微凉.穿着白裙子,我在湖边走,像是被昨日的云托着身子飞,像是置身于一 ...

  • 【流年】旅行笔记:从前开始的地方(散文)

    一 是在乌镇,风景被接踵而至的人群淹没,我们从拥挤的东栅西栅逃离,一脚踏入人迹稀少的南栅. 若不是在那个午后,在飘着浮萍的水边,意外邂逅一位有着文学情怀的刘姓老人,那属于乌镇的宁静时光便终将会流泻在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