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外沙洲地名的历史变迁

在新近的地图上,江苏中部海岸外新绘出了一片引人注目的沙洲群。依其位置、形态和地理类属,这片沙洲的标准名称叫“江苏岸外辐射状沙脊群”,其巨大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和海洋研究价值,在国际国内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江苏海岸外众多沙洲及其地名的存在,历史相当久远,但沙洲群长消迁移年年有变,其名称也随地理实体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变化多端。至今一些地图还在使用时过境迁的地形和地名资料。本文着重对沙洲地名产生发展的变迁过程做一粗线条的描述,以供《中国历史地图集》修订和其他新图绘制时参考。

据所知,最早画出江苏岸外沙洲的地图是南宋黄裳《地理图》,此图系北宋王朝政治地理图,约制作于1189~1190年。图上在今江苏中部海岸外绘有六七条沙洲,均呈长形,南北向,与海岸平行双重排列,无地名。

元代首开漕粮海运,江苏岸外沙洲正当其道,漕粮深关朝庭根本,沙洲引起了官方重视。《大元海运记》写道:“自扬州崇明州兰沙、黄连沙投西,过地名料角等处一带,沙浅连属千里,潮长则海水弥漫,浅深莫测;潮落则仅存一沟,寸步万险;若船料稍大,必致靠损,难记里路。”面对这种情形,不进行调查研究,根本不可能完成海运,于是主事者在大船队之前“先用十数船,付与驾驶,给与月粮,逐一访问居民、捕鱼渔户、煎盐灶丁、行船家长,俾其沿海港汉山岛,沙石多寡,洲诸远近,是何地方,可行则行,可避则避,可止则止,立为标识,画图开款,以立沿海水程”。这样有组织的调绘活动,使民间通行的地名被官方纪录了下来,当时文献中记载的地名有万里长滩、陆家沙、扁担沙、大洪等十数条。据元时著作《大元海运记》,元代漕运初期航线为沙洲所苦,“沿山求岙”历时半年,经过航海实践,“踏开新路”,找到了避开沙洲区较为简明安全的远岸航线,“不旬日而达于京师”。

明代也曾行漕粮海运,据明梁梦龙撰《海运新考》,当时曾悬赏白银一百两,寻访元代航路。由于初期继承元代远岸航线,后期主要航线又是从灌河口至山东半岛,均不经过沙洲区,所以明代文献中记载的沙洲区地名与元代大同小异。

元明时期没有留传下来详细记载沙洲区地名的地图,连以详载沿海形势著称的《筹海图编》等书,在江苏岸外沙洲区也仅注地名“乱沙”、“过沙”或“海门岛”,皆未得要领。因此,元明时出现的沙洲区地名,位置难以确定,也没有广泛流传。我们只能推测,万里长滩可能与今如东县的长沙港(港口)有关,陆家沙可能与后来的冷家沙谐音,扁担沙可能与今扁担港口有关,大洪可能即今如东县岸外的大洪水道一带。料角一在今吕四一带。

清道光名臣陶澍、贺长龄在幕僚魏源的积极辅佐下,力排众议重开海运。为探明海道,他们“每遇熟悉海洋之人,详加询问,证以记载、得其径道。”并“就西岸对出之州县汛地,比照核计,不相径庭”,绘制了《海运图》。此图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雍正八年间成书的《海国闻见录》的图文资料,一方面补入了不少新掌握的现势资料。《海运图》及其所附航道说明,它是我国数千年帆船沿海航行的总结,其史料代表性不下于《郑和航海图》。在江苏沿海部份,此图较系统地标绘了沙洲的位盆、形态和地名(见附图一)。总计沙洲23个左右,多为垂直于海岸的长形,沙洲地名18条左右(各种版本略有出入)。从南至北大致顺次为:板沙、五南沙、荘家沙、葫芦沙、楼子沙、冷家沙、陈家沙、火焰沙、拖子靠沙、棍子沙、阴沙、白沙、腰沙、阴沙、蛮子沙、陈家沙、五条沙、大沙。对于大沙,图内注曰:“大沙古云万里长沙”,这就是元明时的万里长滩。另外,有些沙洲的形态采用因名象形的画法,如棍子沙形如短棍,葫芦沙形象葫芦,火焰沙形若火苗,反映了图作者对地名含义的理解。应当指出,这种处理未必与地名真正含义和沙洲真实形态相符,因为,若是以形象命名,一般情况下命名者不是取图上平面形态,而是取海上直观形象。《海运图》来自“熟悉海洋之人”,可能有少数地名记音写名有误,但它纪录了当时民间通行使用的沙洲地名系列。

地名多产生于民间,但要使地名得到广泛通行和长期留传,则有赖于有组织的调查整理。政府关心海运,方使沙洲地名得以纪录留传。

鸦片战争后,外国军舰、商船成了中国沿海的“常客”,他们比清朝官方更关注沿海航路地形,做了大量的实测和搜集资料的工作。英国海军海图局所编《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系1845至1894年“西船驶行时所记,有本于中图者,有访诸各方人士者”。此书修订前的中译本名为《海道图说》(简称《图说》),1894年修订本的中译本名为《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简称《图志》)。由子江苏岸外沙洲群地形复杂,《中国海指南》序言中也承认,“惟扬子江汇入于海处,迤北滨岸,由纬线赤道三十五度平行起算,迄淤黄河(即废黄河口,在今江苏滨海县海岸——贺注)以北,虽有海图,尚未全备,及今一千八百九十四年,吾人所知仅有限,亦一憾事,姑纪其粗,以俟来者”。可见,对于江苏岸外沙洲地名,英人记载入图书的主要是依据中国的资料和口碑。但从旧版英国海图上和《中国海指南》记录中可知,英人在这一地尽进行了一些点位实测,因此所绘沙洲地形的准确性高于中国舆图。

《中国海指南》中的地名,两中译本的译者深感“良难反本归原”,所以采取“有义者译义,无义者译音”的原则。《海运图》地名系列虽为民间所通用,但译者未曾接触,这样,译写沙洲地名就失去了中文原名的依据,只好或译音或按主观理解“译义”。《图志》所开列的沙洲地名如下:

一栏为英文名,二栏为《图志》中译文,三、四栏为附后辅名。其中第三栏与《图说》的中译文相同,可见是引《图说》中译名作为辅名以备考。此外,《图志》还开列了“原书失录”的九沙滩名:庄家沙、得自高沙、暗沙(两座)、满子沙、瑶沙、毕沙、长沙、五指沙。估计这些沙名录自其他英国海图,因为在一些旧版英国海图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些沙名的英文名。

对照《海运图》可知,被错误“反本归原”的地名有:板沙误为平沙、半沙;五南沙误为乌南沙、淤南沙;陈家沙误为程家沙、新加沙、金家沙。如果“原书失录”的九沙滩名译自英图,则还有:拖子靠沙误为得自高沙,蛮子沙误为满子沙,腰沙误为瑶沙,白沙误为毕沙、北沙,五条沙误为五指沙。当然,此九沙滩名可能来自中国舆图,其中一些地名是中国人自己记音写名时所误。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对本国地名记音写名不至于出现这么多音变、字换、义失的错误。

《图说》为江南制造局丛书之一,《图志》译者为“洋务委员”并为“振顿海军”将书再版复印,这两本书中的沙洲地名因而广泛流传。《海运图》地名系列随着《江苏海运全案》、《七省沿海全图》、《海运全图》等书的刊刻,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流传。因此,民国时期国内各种地图中的江苏岸外沙洲地名,虽然地形的画法都是依据《中国海指南》及各种外国海图,地名则是既有两译本的译名,也有图作者的自译名,又有《海运图》地名。由于各图相互转引,不少地名发生了形近讹误。如:金家沙误为金字沙,又误为金子沙,长(长)沙误为良沙,又误为狼沙、狠沙。以至于到后来地图上沙洲地名交相错讹,莫衷一是(见附图二)。最典型的是原蛮子沙音变为满子沙,民国时又形讹为蒲子沙,有的图竟然将蛮子沙和蒲子沙两名并取各指一沙。

如果说《海运图》可能存在个别记音写名的错误,那么“反本归原”的译名则大量存在受到外来影响而“音变、字换、义失”的讹误,民国时期则又由于失察而造成不少形近讹误。最终抄洲地名面貌全非的现象,一直影响到本世纪八十年代,甚至到目前为止,一些制图者还未能全面了解和正确处理这种混乱现象。

从《海国闻见录·沿海全图》(约1738年)绘出,或《中国海指南》(1894年)修订完成以来,100一250年左右时间里,沙洲群在海洋水流动力作用下,地形发生了极大变化,新的沙洲群形态已完全不同于古旧的中国舆图或英国海图,旧地名也早已为数倍于前的新地名所代替。经过六十年代水产部门渔业图的调绘,七十年代测绘部门的实地测量和八十年代的地名普查,沙洲现势地名将被载入正式地图,以满足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见附图三)。

现势地名虽与过去地名大不相同,但经过调查考证还可以看到一些《海运图》地名的遗迹。如由音近和位置相近可知:五南沙(淤南沙、乌南沙、勿南沙、湖南沙)即今乌龙沙,火焰沙即今火星沙(普查时了解到,火焰沙或火星沙本名应为火烬沙,此沙附近海面,因含磷生物富集,秋季夜晚水面有如火烬发光,故名),蛮子沙(满子沙、蒲子沙)即今毛竹沙(方言蛮子沙和毛竹沙音近),楼子沙即民间所谓卵子沙(今已标准化处理,不取)。有的现势沙名如铁板沙、葫芦沙、冷家沙、小阴沙、腰沙等,是源于《海运图》沙名,但因民间地名使用和图上地名标注的变化,已被移用于别的沙洲。参见《江苏岸外沙洲地名变迁表》。

(0)

相关推荐

  • 跨江大桥、华为都来了,这个板块要火!

    跨江大桥.华为都来了,这个板块要火! 历史性的一天. 昨日(12月25日),连接金沙洲与广州城区的过江通道--广佛大桥(原大坦沙大桥),正式动工. | 广佛大桥开工现场 来源:南方+ 按照规划,整个工 ...

  • 《天净沙》《绿岸抒怀》《等待,我愿意》诗词五首|贺敬强

    天净沙·渭河随思 残阳孤树横桥, 长河旷野归鸟, 高塔崖岸绿涛. 信步畅聊, 风景这边独好. 5月24日 感怀 风自耳边过,念逾心中浓. 飞步越台阶,怎迈情相通. 纵隔伤怀事,难阻几重重. 若是道安康 ...

  • 洋口港

    洋口港是位于江苏省如东县长沙镇及其外海的一座离岸型深水港.其位于长江口北翼,利用古长江入海口水道通向黄海国际航路.目前由阳光岛海上作业区.长沙镇临港工业区及黄海大桥等陆海配套设施组成.洋口港在如东县社 ...

  • 用2000年,造出三分之一个江苏!

    编辑 NO.275,月灵/文 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江苏北部云台山脉还属于海中孤岛,南部的如东.南通.启东等地也仍然属于水域 . 编辑 校/傲慢的上校 画/听风者 图/地缘谷 江苏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 ...

  • 从北京的地名看历史的变迁

    通过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城门可以了解更多北京的变迁和历史.确实,北京作为一个从金元明清到新中国几个连续朝代的首都,在历史上很罕见.对于近代史来说,北京城绝对值得研究.当然,小生不是搞历史的,只是想通过地 ...

  • 见证了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林西地名

    最初,地名只是作为一种语言代号,只有音和义,文字产生之后,地名便有了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名由少增多.由简至繁,传播的范围也由远即近,由小而大了. 任何地名的产生和传承,都离不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 ...

  • 河南省县市地名的地理因素及历史变迁

    小雪 [摘要]本文选取战国.西汉.唐代及现代四个时期,通过对河南省县市地名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了河南省县市地名的命名规律及其历史变迁特征.研究发现,(1)河南县市地名的命名同时受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 ...

  • 李宗仁北平行营因何改称“行辕”?详解蒋政权军事机构的历史变迁

    行营为什么又改称行辕了呢?1946年5月,从广州国民政府成立时期就已组建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寿终正寝,按照美国人的建议,整体改制为南京政府"国防部",部长白 ...

  • 水果“史话”:见证历史变迁

    . 水果"史话":见证历史变迁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史军 日期:2021-05-10 全世界苹果的祖先都是新疆野苹果.图为山东国际苹果节上的苹果展品. (1/1) ■史军 我们的 ...

  • DC多元宇宙框架的历史变迁

    DC多元宇宙框架详解(一) 前几天小祸写了<漫威多元宇宙框架详解>系列共四篇文章.其实一开始小祸并非想写漫威宇宙,而是想写DC宇宙的基本框架,但是DC宇宙经历过很多次重启,每一次重启基本框 ...

  • 1538-1956年,老地图看尽保定城市历史变迁

    地图大概是平面时代最能够反映某个时期的城市地理.规划.社会状况的历史物证.地图的全面和所容纳储存的巨大信息量,比如区域的基本地理状况.那些走向与名称传承至今的街道还有那些历经岁月与动荡,城市是多层次. ...

  • 西班牙:科尔多瓦,承载着千年历史变迁的大清真寺

    2021-04-03 06:39:11 转载 原文地址:[西班牙]科尔多瓦,承载着千年历史变迁的大清真寺作者:周明陶 真的很难想象一座建筑能够承载一方土地如此厚重的历史,真的很难想象一方人民能如此包容 ...

  • 瓷中瑰宝:钧瓷艺术中的历史变迁(文末附多图赏析)

    钧瓷独产于河南禹州神垕镇,因有夏启举行开国大典之钧台而得名.<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曰:宋朝五大名窑:"官汝哥定,器皆单色,而钧窑则众色参互,五彩缤纷",钧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