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瓦屑坝,南方人朝圣的梦里故乡
在很多姓氏的族谱上都可以看到“瓦屑坝”这个字眼,有的是"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等等,有的则是"饶郡瓦西坝""江右瓦西坝"等等。
瓦屑坝
那么“瓦屑坝”到底是什么呢?
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在明初成了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不能回迁,很多移民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只有将记忆定格于"瓦屑坝","瓦屑坝"便成了他们的迁出前的原居地,更是他们思乡的寄托。
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
所以才有了:“北有山西洪洞大槐树,南有江西鄱阳瓦屑坝。”一说。除此之外,还有“枣林庄”、“苏州阊门”、“珠玑巷”等等。这些地方,变成了古代移民心中的“寻根地”。
鄱湖渔船
江西瓦屑坝遗址
那么,“瓦屑坝”到底是怎样成为江淮一带无数人的根源地呢?
瓦屑坝,寻根问祖地
瓦屑坝祭祖
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大败陈友谅,为大明王朝的建立打下了最坚实的根基。
鄱阳湖畔
几年后的洪武二年(1369)三月,又是在鄱阳湖,明朝第二批移民从这里的小码头“瓦屑坝”启程。
一段悲壮、哀伤、愤恨、无奈地“离乡曲”在这里演绎。
官方的说法是: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后,为了治理国家,对因战乱、灾荒逃离,人口锐减的地区进行大移民。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当时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饶州人民向朱元璋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帮助朱元璋在这一战中夺取了胜利。
一方面他感受到饶州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了政权危机,所以要削弱这里的力量。
于是,江西百万移民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出发迁涉到湖北、安徽等省,位于莲湖乡的瓦屑坝也成为明初我国两大移民集散地之一。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及大量家谱记载和《中国移民史》专家考证,洪武年间江西向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共移民二百一十余万人。
洪武七年:迁江西饶州移民14万人到凤阳。
洪武九年:迁江西饶州府,九江府移民约5千人到凤阳。
洪武廿一年:迁江西移民30万人到黄州;迁江西移民12.2万到武昌府;迁江西移民9.1万人到德安府;迁江西移民10.7万到汉阳府、沔阳府;迁江西移民16万人到荆州府;迁江西移民1万人到襄阳。
洪武廿二年:迁江西饶州、九江府移民27万人到安庆府,20万人来自瓦屑坝;迁江西饶州、九江府6.5万人到池州府;迁江西饶州府移民约6.4万人到庐州府。
洪武廿五年:迁饶州府徽州府农民及商人24万人到扬州府各县。
洪武卅年:迁江西移民21.9万人到湖南常德、武陵等十县;迁江西移民2.6万人到常德府;迁江西移民1.1万人到岳州府;迁江西移民15.2万人到郴州、永州、衡阳府;迁江西移民9.4万人到宝庆府;迁江西移民15.4万人到靖州辰州。
洪武年间,江西总计移民214万人,其中饶州移民近百万人。江西移民绝大多数是饶州鄱阳瓦屑坝迁出的。
百年已过,“江西瓦屑坝”五个大字,将多少代人的辛酸和思念,都凝固在了这里!
瓦屑坝祭祖
瓦屑坝寻根
从此出发,落地生根
从此迁出的移民,遍布各地。据文献载,移民的祖先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插草为标,划地结庐,劈山开田,子孙繁衍至今已近2亿人。
移民后人中也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后裔中举人、进士、宰相、将军、民族英雄、文学家、科学家、银行家、企业家……如瓦屑坝星空上群星璀璨。
据多地县志、宗谱、名人传记记载:
明晚期,文学史上的“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清朝时期,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北洋重臣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合肥“一门九进士”的外交世家龚鼎孳、龚澎,清代“国朝第一”的书法家邓石如......
近现代,邓石如的六世孙—“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泰斗叶笃正,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美籍历史学家唐刚,民国开国元勋黄兴、宋教仁,著名作家丁玲、姚雪垠,义门陈氏“三奇士”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还有多名副国级以上的领导人……
他们的先人都是从瓦屑坝登船离开故土的。
江西瓦屑坝遗址
甚至,因时代久远,记载遗失,还有很多从瓦屑坝离乡的后人的信息找不到。
瓦屑坝
瓦屑坝
这些统计到、有记载的,瓦屑坝则成了他们世代流传的“精神家园”“根源地”,尽管他们其中有很多已经忘记了自己具体的祖籍地在何地,但出发地“瓦屑坝”,他们不能忘记。
这就是为什么瓦屑坝在无数移民以及移民后人心中的重量。
瓦屑坝,从一个默默无名、不起眼的小渡口,摇身一变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根源地”。这其中,到底历经了多少辛酸,我们不能从历史的洪波中探寻到什么。
但是几百年前,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从此出发离家的场景,我想我们应该能够联想得到。这种一走,就不能“回迁”(当时朝廷下了“禁止回迁令”)迁移,与生离死别又有什么区别呢?
瓦屑坝移民文化馆
瓦屑坝,见证了这些,也承载了这些。历经数百年,她承担了无数移民精神重地的任务。几百年后,无数移民后人到此祭祖时,不知这片曾让他们先祖饱含热泪的土地又是否会跟他们讲述那百年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