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蓝玉死的冤不冤?蒙古王妃受辱自尽足以说明
拜将封侯之路蓝玉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因为这层关系,蓝玉最开始的时候是跟随常遇春从军征战。仅有常遇春的照顾是不够的,蓝玉本身也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战绩基本全胜。姐夫常遇春经常向朱元璋夸耀蓝玉的本领,因此蓝玉的职位也越来越高。
从洪武四年开始,蓝玉进入人生快车道,跟随大将傅友德征伐四川,隶属徐达北征沙漠,亲自率军攻破兴和,与沐英共同平定西蕃叛乱。洪武十二年,蓝玉被封为永昌侯,朱元璋格外恩赐世袭爵位。在朱元璋派兵征讨云南战争中,蓝玉表现尤为突出,俸禄增加到三千石,并且将蓝玉的女儿嫁给明太祖朱元璋第11个儿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妃。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发兵北征元太尉纳哈出,冯胜担任大将军,蓝玉担任左副将军,蓝玉看出纳哈出的诈降计谋,设计生擒劝降纳哈出。由于冯胜在北征期间获罪,所以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北上破元成就巅峰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决定对元朝残余势力进行彻底清除打击,蓝玉被任命为统帅带兵15万北上寻找元朝皇帝所在位置。因为在之前,在徐达打击下,元朝皇帝已经被迫退回至草原,甚至连固定的都城都没有。
根据密探回报,元朝皇帝在捕鱼儿海,蓝玉率军抄近道直扑目的地,结果一无所获。就在蓝玉想要下令撤兵时,定远侯王弼对蓝玉说“我等受命率大军出征,深入大漠却毫无收获,这样回去如何向皇帝交代呢”蓝玉听后深感认同,随即命令大军隐蔽探敌,功夫不负有心人,元朝皇帝果真被蓝玉找到,借助当时天气优势,突袭敌军收获丰厚。元朝皇帝慌乱之间逃跑时只带上太子,其余皇子以及嫔妃公主全部被蓝玉俘获,蓝玉派出骑兵追击元帝和太子,可惜未能追上。经此一战,元朝的职官管理体系被彻底摧毁,失去与朱元璋对抗意图东山再起的机会。
此时的蓝玉也达成人生的巅峰成就,但是蓝玉立即做了一件大蠢事—霸占蒙古王妃。元朝皇帝逃跑后,众多妃嫔公主全部被俘虏,蓝玉得知抓到蒙古王妃,亲自前来验看。蒙古王妃是元朝第十七任皇帝的皇后,已经生育两位儿子且已成年,但仍然风韵犹存。蓝玉见到蒙古王妃容貌姣好,一时之间虫虫上脑,就强行霸占蒙古王妃,没想到王妃性情刚烈不屈,受辱后竟然选择自杀明志。此事传到明太祖耳中,朱元璋对此非常不满。蓝玉为何敢霸占王妃按照惯例规矩,大将在外俘虏重要人物是需要快马奏报皇帝,请示如何处理,而蓝玉竟然强行霸占王妃,最后闹出人命。到底是什么让蓝玉如此胆大妄为?一是性格狂妄、恃宠而骄。蓝玉本是粗狂武夫,在性格上存在明显缺点,他与常遇春对比非常明显,常遇春居功不自傲,从来不曾伸手向朱元璋邀功请赏,而蓝玉正好相反,他喜欢到处宣扬夸赞自己的功劳,并且对朱元璋的封赏经常感到不满。蓝玉在西征回朝后,朱元璋将他封为太子太傅,但蓝玉认为自己功高,不应屈居人下,于是对朱元璋说“我难道不够资格做太师吗?”
在常遇春和徐达死后,蓝玉备受朱元璋重视,曾经多次派他统兵出征,同时也经常得胜归来,朱元璋对蓝玉的恩赏颇厚,正是圣恩日隆,蓝玉也开始恃宠而骄起来。蓝玉在自己府邸养了很多的庄奴,并且收了不少的义子,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是收了不少义子,并且都在日后为自己立下战功,而蓝玉的义子却借蓝玉的名势横行霸道。蓝玉以势欺人,霸占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一怒之下将御史扫地出门。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虽是草根出身却能够统御众多大将名士,面对蓝玉的日益骄横逐渐心生怨念。二是战功赫赫、目无礼法。蓝玉在朱元璋建立明朝过程中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国功劳簿上理应有蓝玉功劳,实际上也确是如此,朱元璋对蓝玉重赏厚恩。蓝玉率军北上打击元朝皇帝获得成功后,朱元璋非常高兴,对于这位帮助大明王朝平定边疆的功臣,朱元璋从不吝啬赏赐。
朱元璋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诏书已经拟好交给宣封使启程,但随后朱元璋就收到蒙古王妃受辱自杀的奏报,朱元璋敕令将宣封使追回,将梁国公改为凉国公。这一字之变,足以窥见朱元璋对蓝玉的态度。面对蓝玉的胡作非为,朱元璋仅仅是改变册封名号,但并没有改变册封的级别。肆意妄为的蓝玉干的出格事远不止这一件,蓝玉率军班师回朝,一路上自然是志满意得。当蓝玉来到喜峰关时,天色已晚,负责守卫关卡的将士不明来人底细,所以详细进行盘问,未能及时打开关口迎接蓝玉入内,结果惹怒了蓝玉。
蓝玉命令所率将士攻破关卡,纵容士兵肆意毁坏关口建筑,蓝玉入关彷佛是攻占敌军城池一般,此事被朱元璋知道后,更加对蓝玉心生不满。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已经不再是昔日打打杀杀的勇士,而是要从国家大局出发考量。朝代更迭变化,新皇帝亟需笼络人心,笼络人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厚待前朝遗臣。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蓝玉强行霸占蒙古王妃致其自杀身亡,这无疑是对元朝的侮辱,非常不利于朱元璋稳定朝局。历代皇帝都对武将手中的兵权非常忌惮,朱元璋同样如此,并且他深知蓝玉的战斗力,蓝玉率军攻破喜峰关让朱元璋感到后背发凉。今日你攻破的只是小小喜峰关,如果明日你不满赏赐或者萌生二心,攻破的就是大明的都城了。蓝玉还不明白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尤其是功高震主的臣子应该如何自处,从朱元璋对蓝玉的态度转变,已经暗示着蓝玉将来的结局。三是皇亲国戚背后关系硬。能够与皇帝联姻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作为臣子更应感恩戴德,明白皇帝的良苦用心,而不应成为骄横的资本。朱元璋能够建立明朝,徐达与常遇春两位功不可没,而蓝玉除去自身的赫赫战功外,还有与常遇春的亲属关系,这也让蓝玉更受朱元璋宠信。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宠信,所以朱元璋将蓝玉的女儿指婚给自己的儿子,朱元璋和蓝玉成为儿女亲家,自然关系亲密。
更为关键的是,蓝玉一直都是支持太子朱标的。朱元璋与常遇春也是儿女亲家,常遇春的女儿嫁给太子朱标,因为朱元璋非常重视朱标,所以这段关系非同寻常。由于蓝玉是太子妃的亲舅舅,所以蓝玉与朱标的关系非常近,而蓝玉一直将朱元璋和朱标视为自己的主子,蓝玉是太子派武将中的核心人物。朱元璋有意培养朱标,将来传位于他,因此在下意识地帮助朱标建立属于自己的圈子,朱元璋将选中的武将基本都配备给太子朱标,一方面是为朱标建立威信稳固政权,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北元势力反扑,能够抵御北方外族入侵。
洪武二十四年,朱标受朱元璋命令到陕西巡查,结果朱标回到都城不久就生病了,次年4月,朱标病重不治而亡,朱元璋伤心欲绝。太子朱标病亡对蓝玉来说也是分水岭,朱元璋再也没有心思容忍他的骄横跋扈。朱标在世时,朱元璋看在蓝玉对朱标忠心可鉴的份上,为太子长远利益考虑,姑且容忍蓝玉。朱标死后,朱元璋决定让皇长孙朱允炆继位,由于皇孙年幼,朱元璋为保江山永固,对朱标的武将集团进行疯狂屠戮,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也要为孙子铺平道路。面对这样的形势变化,蓝玉并没有觉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明朝史上大惨案即将来临。蓝玉下场为何这么惨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太子朱标去世的第二年,朱元璋收到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的报告,随即将蓝玉关押审问,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蓝玉处以剥皮酷刑,抄家灭三族,因为蓝玉而受到株连的达到15000人之多,史称“蓝玉案”。在蓝玉事件中,朱元璋确实存在私心,他想要通过杀掉一批人来强化自己的中央集权,这也是蓝玉案牵连人数众多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蓝玉来说,这样的结局其实并不奇怪。大多数人会将蓝玉案的罪魁祸首归咎于朱元璋心狠手辣,上演鸟尽弓藏的戏路,这样是不够客观公正的。在天下未定之时,蓝玉等大将纵横疆场,平定天下,在天下大定之后,昔日战场勇士能否继续谦卑做人,这是历代开国功臣要面临的转变。蓝玉显然没有做到谦卑恭让、急流勇退,反而是邀功请赏、志满跋扈,从这点上就注定蓝玉下场会很悲惨。蔡东藩评价蓝玉时曾说道“明虽负徳,蓝亦辜恩”,对蓝玉的评价相当中肯。纵观整个历史,像蓝玉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其中的道理对今人仍有帮助,仅仅知道并无用处,重点在于是否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