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友明/我与林非老师的书信情缘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王友明
2008年12月13日,作者(左)与林非在北京合影
林非老师是著名学者和散文大家,在鲁迅研究、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领域有着不凡的建树。说句心里话,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今生今世能够与林非老师有一段至真至纯的书信情缘。
2009年元旦来临,我给林非老师写信,随寄了一张贺年卡,以表示节日的祝贺。未曾想到,我很快就收到了林非老师的来信,里面装有一张精美的贺年卡。上面写道:“敬祝新的一年健康快乐、工作顺利、创作丰收,并阖府大吉!《心灵有约》写得很好,祝愿在不断体察人生与广泛读书中,反复揣摩修改,一定会愈写愈好,让许多作品留在更多朋友的心中!”一张薄薄的纸片,承载着一腔浓浓的情意和一份深深的祝福。
除夕之夜,我给林非老师打了拜年电话。他首先说了句:“你好,我是林非。”我兴奋地说:“林老师,我是王友明,给您和全家拜年了!”他热情似火地说:“谢谢,我也代表全家给你们全家拜年!”随即,他问我:“信和贺年卡收到了没有?”我受宠若惊地说:“收到了,林老师,以后您可不要给我回信和寄贺年卡了。”他爽直地说:“不管谁给我写信,我都会回信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激动万分,含着泪水,声音颤抖着说:“林老师,真诚谢谢您!”最后,林非老师还提到《心灵有约》一书,又及时给予我肯定和鼓励。他柔声细语地说:“文章写得不错,情真意切,很是感人。”放下电话,我激动得不能自已。那一刻,充满我心头的除了感激就是感动。
2010年5月24日,作者(左)与林非(中)、肖凤(右)在北京合影
年底,我在阅读《散文世界》第6期杂志时,得知林非老师在召开“2009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与发展”研讨会前,患了一场大病,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深切的牵挂之情。于是,我多次往他家里打电话,结果始终无人接听。
2010年1月8日,我给林非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真挚的问候!没有几天,我就收到他的亲笔回信。随信,还寄来作家李相老师发表在《作家文摘》“忆文撷英”专版上的文章《文坛大家,做人楷模——我的老师林非先生》、著名散文理论家李晓虹老师发表在《羊城晚报》“花地·名家”专版上的文章《“我写故我在”》。来信是这样写的:
友明局长:新岁安康!
接到热情与诚挚的华翰,十分感动。
我是于去年8月22日,参加《人民日报》组织的河北承德森林公园参观访问活动,在山上突然头脑昏眩,跌跤受伤,当即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与抢救。正好肖凤也参加这一活动,有家里人在场,自然就照顾得更方便了,现已大致痊愈,但伤了元气,精神远不如前了。
你的散文写得很好,盼不断探索,愈写愈好。多揣摩人生,多思考,多读古今中外的书籍,以借鉴散文名篇,多修改写好的初稿,注意文字与艺术技巧的多姿多彩。这样,一定会写出几篇受到众多读者击节称赞的佳构。
盼多多电话联络。
顺颂
阖府大吉!
林非
2010年1月16日
2011年7月29日,作者(右)与林非倾心交谈
捧着来信,我顿时惊呆了,一字一句全部是用黑色圆珠笔书写出来的。望着那洁净的信笺,隽秀的字迹,一股热流从心底里升起,弥漫到全身,泪水也禁不住溢出眼窝,林非老师可是大病还未痊愈啊!
数次与林非老师见面对话,数次与林非老师电话交流,数次令我深深感动。于是,我写出一篇情感散文《亲近林非》,相继发表于各类报刊上,我及时写信将样刊寄给林非老师。不久,我就收到了林非老师的第3封来信:
友明先生:近好!
收读10月26日之华翰,一股诚挚的情怀,使我深深感动。
您写我的这一篇《亲近林非》,对我鼓励极大,我会永远记在心中。文中流露出来十分深沉的情愫,这是散文创作中最珍贵的因素,这样才会长久地打动阅读者的心灵。希望您撰写散文时,始终洋溢着这样的激情,一定会写出卓越的篇章来。
上个月,广东潮州文联主席黄国钦先生寄来《潮州文苑》双月刊,有他的《重读林非》,写得很有思想。广州有位朋友打电话来,提及此事,因我耳朵有些聋(从前年病后的遗留),好像听说是在《羊城晚报》上读到。又,山东一位年轻的文友孙永庆先生,寄来他发表在《春城晚报》10月31日上面的《追读林非,品味散文之美》的长文,抒写他“追读”的过程,也很有特色,但均与您的洋溢着一股激情不同。
我和肖凤身体都还可以,稍稍写些文字,高高兴兴地打发每一天。
盼您在工作取得成绩之余,缓缓地构思与挥洒出佳作来。一年写成两三篇让读者引起兴趣的,就是很好的成绩了。
一定要注意“健康第一”。
肖凤嘱代问候阖府安康!
顺颂
文祺!
林非
2010年11月18日
2011年7月29日,作者(左)向林非赠送寿礼
这封信,林非老师不仅称我为先生,用了“您”字,而且字里行间,充满着肯定、激励、鞭策、关怀的话语,令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为让我好好读书,丰富知识,不断提升散文创作水平,林非老师亲笔签名,相继将散文集《读书心态录》《思想者的心声》《生命的意义》《无关岁月》邮寄给我。林非老师亲笔签名,4次赠书于我,这是一种莫大的鞭策与鼓励,我感到十分幸运。捧着赠书,我激动地泪盈双目,热血沸腾。我真的特别感激林非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这一份温暖的真情!
激动兴奋感激之余,我怀着感恩之心,围绕着林非老师赠书,写出一篇情感散文,相继发表于多家报刊。我马上写信又将样报样刊寄给林非老师。谁知,林非老师在收到样报样刊的当天,就给我写了第4封信:
友明先生:
敬祝新的一年健康、快乐、丰收,并阖府大吉!
拜诵华翰,快哉!快哉!文章也已仔细阅读,写得真好,谢谢!
工作繁忙中,亟盼注意“健康第一”。好的身体,美的意志,是形成自己一生幸福欢愉的根本所在。
如有机会来京,当然要详谈一次,文友间的交流,是最愉快的事情。
肖凤嘱代问候全家安好。
顺颂
文祺!
林非
2011年1月1日
2010年1月16日 至 2011年12月3日,林非给作者寄信时亲笔书写的5个信封(上图);2009年1月17日,林非寄给作者的贺年片(下图)
话语不多,却言简意赅,充满着关爱之情,鞭策之意,我被林非老师体贴入微的深情所感动。
一晃,数月时光已逝。刚刚跨进冬季的门槛,我就收到林非老师的第5封来信:
友明先生:
敬祝秋末冬初之际,身体健康,阖家大吉!
附上《天鹅》一诗,请看看究竟好在何处?我对于“5.4”后的新诗,以及翻译的外国诗,往往看不出文好在什么地方。读唐诗时,觉得领会得好一些。
对古今中外的散文,觉得还能看出其出色的抑或是缺点所在,这样就愈益爱读散文了。因而,造成了阅读方面的偏颇。
另附上一篇沃尔夫的散文,觉写得极好,含意深沉,令人联想不止。请仔细阅读一遍,不知是否有我相似的印象?
我于去年回了故乡一次,当地报纸发表了一篇采访记,请参阅。
祝在“健康第一”的原则下,写出佳作。
林非
2011年11月8日
虽然已进入了冬季,可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春天般的温暖。那一刻,恰似一缕春风,在我的胸中鼓荡着、温暖着……这不是一封普通的来信,分明是一份关爱与信任的深情。我知道,林非老师说:“对于'5.4’后的新诗,以及翻译的外国诗,往往看不出文好在什么地方。”“ 因而,造成了阅读方面的偏颇。”这里,呈现出来的是他老人家的谦虚态度,目的是在激励我的学习和提高,这份良苦用心,我深切领悟了。由此,我想起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体味着林非老师来信的深意,我打心底里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林非赠送作者的文集《生命的意义》
工作之余,我反复阅读《天鹅》和《远和近》,并将我的粗浅见解写信汇报给林非老师:“据我的愚见,《天鹅》一诗的确写得不错。一是大巧若拙,看似很通俗,却意境很深,通过对天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飘逸、悠闲的心境;二是富有动感,诗中'滑行’、'抖颤’、'弯曲’、'蜿蜒’等词句,均动感十足,尤其是'消融’二字,十分巧妙,动感之中令人心生怜惜之情;三是寓意丰富,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传递出了借此喻彼的丰富寓意。以上理解,不知正确否?恳请老师赐教。沃尔夫的《远和近》,的确含意深沉,读后有种联想不止的感觉。单看题目《远和近》,是一种物理的距离概念,似乎非常一般,仔细品味,却极具哲理。内容中的情节算不上曲折委婉,却于平常的小事之中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人性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生活就是这样,我们都渴望美丽、美好、和谐,但在很多情况下,现实往往又会给予我们一些炎凉、虚伪、欺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近’的看'远’,把'远’的看'近’。某种程度上,某种环境下,只能是距离产生美,有些事物也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看。当今社会,之所以会出现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孩子被车碾后无人去帮的现象,我觉得,从远和近的距离概念中,可以折射出一些值得认真思考的社会问题。读完《远和近》,举一反三,我联想到了许多事情,也思考了许多问题。我想,只有处理好主观想象与现实存在的关系,才会让幸福美好的感受永远留存心中,让失望感伤的情绪永远抛到脑后。您说是吗?”
林非赠送作者文集上的签名
时间不长,我就收到了林非老师的第6封来信:
友明先生:
敬礼!冬日健康!
收读11月11日华翰,太高兴了。对于《天鹅》之评析,读后甚多启发。对于《远和近》的点评,也具有很精辟的见解。像这样阅读后融汇于自己心中,一定会不断引起审美境界的升华。
大作《流光碎影》收到后,即拜诵一遍,很好,尤以写亲情之篇章极佳,写父母之两篇,十分动人,确为佳作。
我身体尚可,以休息为主,读些爱读的书,高高兴兴地抵挡老年必有的小疾。
你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不要太劳累。“健康第一!”切切。
顺颂
阖府大吉
林非
2011年12月3日
从此以后,每到新年,我再没有像往年那样给林非老师写信,邮寄贺卡,而是打电话问候。我解释说:“林老师,不是我吝啬,而是我真的不愿意让您因回信劳神费力啊。”林非老师听完,哈哈一笑,用了一个时髦的词:“这样好,低碳。”随后,林非老师告诉我说:“我每年都要收到100多封贺卡,也要回寄100多封贺卡。”我不无担心地说:“林老师,您就不要一一回寄了,这样太劳累您了。”林非老师还是那句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林非老师尊重别人的举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林非老师的来信,我一直珍藏着;林非老师的来电嘱咐,我一直牢记着。与林非老师或书信或见面或电话对话交流过程中的那一种诉说、那一种情感、那一种心境、那一种感受,历久弥新。
只因我对散文的热爱,才幸得林非老师的关怀、鼓励、鞭策和牵挂。这份难得的书信情缘,我倍加珍惜,用心收藏。
作者简介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临西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新锐散文》《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黄河文艺》《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有散文入选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儿童百科·课外读物。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