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水平面上一柄壶
7∶5∶1 法则营造隽美空间
“将厨房视为家里的主角”一直是我的理想。“食”构成了生
活的中心,那么提供“食”的厨房,不应藏于后台,而要大大方方地在最受瞩目处公开亮相。
与过去的日本住宅不同,最近设计的住宅,厨房常被配置在最明亮的地方,与客厅、餐厅连为一体的开放式厨房也不再稀奇。但遗憾的是,大多厨房依然难成家居主角,这是因为厨房难以管理维护,常常杂乱不堪。滤水筐里塞满厨余垃圾、肮脏的抹布四处乱挂、
焦黑的锅铲七零八落、尚未清洗的餐具堆满水槽……每每在杂志上看到国外的家居厨房,很多人会望图兴叹:“为什么有那么多用具却看起来非常整洁漂亮?”这是因为所有用具
都使用得当。让使用者与用具间产生关系,就是维护保养工作见了成效。
如果你发现厨房难以维护保养,那就只能减少用具数量。
“扔掉不用的东西!”
事实上,从我提倡“断舍离”以来,就一直呼吁这一点。
我在英国的厨房里曾见到这样的布置:水平台面上仅有一把烧水壶。顿时感觉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厨房的模样!厨房里烧水壶以外的用具全被收拾干净,就算摆放出来,也仅有几件精挑细选后赏心悦目的用具,使人在这样的厨房里做什么都轻松畅快。
说到厨房设计,很多人最先提及“动线”(活动路线)。为追求最短“动线”,他们常会以不移动身体便能解决问题的空间设计为目标,但如此做造成的后果则是摆在外面的物品泛滥成灾。
因此,我丝毫不在意这“动线”,而是考虑取出物品时的动作次数,因为多做动作就是多费工夫。根据取出、收拾物品所费工夫,我构建了“一个动作”的体系,使大家能够合理使用厨房空间,节约时间成本,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水平台面清洁齐整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水平面上一柄壶”的厨房。
合理的美的厨房,看不见的收纳要占七成,看得见的收纳占五成,展示在外的收纳占一成,即“7∶5∶1 法则”。
凸显物品之美
这柄因其优美的形体曲线而吸引我购买的烧水壶,是价值一万日元(约合600 元人民币)的礼品。我将其单独摆放在空无一物的厨房空间,使日常用具也如艺术品般被凸显出来。
物品触手可得
事先费点工夫,以后操作轻松
动作即工夫。我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动作次数,尽量用一个动作就能将物品取出。
在此,我们具体清点一下做每件事所需动作的次数。比如,从餐具柜里取出一个大盘:①开门,②先取出摞在上面的小盘,③取出大盘,④放回摞在上面的小盘,⑤关门。用完大盘
洗净后放回柜子时,还需要五个动作。动作次数越多,人越觉得麻烦,最后往往将大盘摞到小盘上关门了事。
所以,为在开门后用一个动作取出大盘,重点是严格控制餐具数量。仅留必要的个数、必要的种类,且将能珍惜使用的物品置于手边。并且,收纳进橱柜时,不同餐具尽量不要重叠,就算重叠也仅限少量同种类、同用途的盘子。
置于冰箱内的食材和调料也应一触即得。以盒装的汤汁料为例:买回来后,先用剪刀剪开盒子上盖,再将盒内连成串的小袋也逐一断开放入冰箱。这样,急用时拉开冰箱取出小袋,一个动作就能实现,不需要开着冰箱门,又开盒盖又扣盒盖等动作。
另外,密封没用完的食材或调料袋口时,不要用费工夫的橡皮筋,可用仅需一个动作就能密封的夹子。夹子不用时,还可置于冰
箱门搁架上待命。
还有我家厨房里的纸巾,也被我从袋中取出,预先放在架子上或抽屉里,万一什么时候急用,总能触手可得。
由此可见,要做到触手可得,就要“事先费点工夫”。不要吝惜从袋中取出小袋、撕下盒盖等这类“费工夫”的动作,先费了工夫,后续操作一下子就顺利起来了。减少动作次数就等同减少了一次次的紧张感,让生活更从容。
以上文章选自 《简单断舍离生活》一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