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的孩子自杀:是压力太大,还是孩子太脆弱?

每一段时间我都会受到一些中小学的邀请,去校园给孩子开展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当然,有很多的邀请函是在学校发生了学生自杀事件后送来的。在我的心理咨询中心,有相当多比例的孩子都向我表示:“他们现在压力大得不得了,就快崩溃了!

与之相对比的是,很多家长在和我谈话的时候,很不理解孩子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压力: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是孩子太脆弱,还是家长确实低估了现代儿童和青少年真正面临的压力呢?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的压力这么大?

先说我的结论,绝大多数的家长低估了孩子面临的压力,而且他们对这种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无所知。这里我要用实证告诉你三个原因:

  • 原因1:孩子正处在人生中的压力敏感时期

经过脑神经认知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发现,我们人的大脑会在三个阶段对压力最为敏感:

首先是产前阶段,压力感受较高的孕妇倾向于生出对压力反应更敏感的孩子;

第二个阶段,是儿童早期(2-6岁)。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尤其强;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心理学家强调,一定要在6岁前建立好亲子之间的安全感就是这个原因。包括我们也曾经强调,6岁前不要给孩子讲一些过于血腥、残酷的故事,更不能看有恐怖情节的电影。

第三个压力敏感阶段在青春期,这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特点往往是既强大、又脆弱。

除了刚出生的头几年外,青少年孩子的大脑在12~18岁比在其他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发育得更高效。但是这个年龄有一个问题,孩子的大脑的结构基本成熟,但是他们前额皮质控制的决策判断功能要直到25岁左右才会最终发展成熟,情绪控制功能成熟得更晚,大约需要到32岁。而他们面临的生活挑战,已经接近成人。这就相当于每一个孩子都在用一匹小马在拉一辆大车。因为相比于儿童或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被压力影响。只要是正常的青少年,就算没有遭遇什么特定的压力源,都会对压力有过度的反应。

所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一直到整个中学期间孩子的自杀率相比其它年龄更高,就完全能够找到生理和心理基础的。

  • 第二大原因:我们的社会在剧烈变化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上学,同学之间的家庭状况都差不太多。周末也不用参加太多的兴趣班,首先是兴趣班本身很少,其次是家长也不会要求,或者说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了很多的可能性。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下,每一位父母从朋友圈看到了更多熟人,他们的娃都在学什么。

这无形之中就把大家都卷入了一场覆盖整个互联网的相互攀比之中。不管这样的比较是不是有意义,但不敢落后就是人的天性——但父母的不甘落后,造就了孩子的鸭梨山大。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社会,都发现了现代儿童压力提升的明显证据。

玛德琳·勒文(Madeline Levine)的研究发现,越是家境富足的儿童和青少年中,焦虑、情绪困扰和化学品滥用等与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就越是高发。在既富足又竞争激烈的硅谷,有80%的高中生报告自己的焦虑程度正处于中度到重度的水平,同时有54%的普通高中生报告自己的抑郁程度也处于中度到重度的水平。

所以,千万别拿自己小时候和孩子比。上两代人的物质条件艰苦,反而可能是当时儿童压力的保护因素。

  • 原因三:孩子承受了过多的“毒性压力”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将压力归为以下三类:正向压力,可承受的压力和毒性压力

压力有好有坏,下面,我们分别讲一讲。

三种不同的压力,有好有坏

(1)正向压力能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更能够承担风险,并表现得更出色。比如,一些排练好节目的孩子,他们在等待上场。这时候,小朋友一定会有一些压力和紧张。但是,当节目表演完,他们最终还是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这种压力里包含着不安、兴奋和期待的成分。这种适当的紧张时可以让孩子面表现得更好的,除非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好表演。正在体验正向压力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有着足够的掌控力。

(2)第二种,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增强韧性的。这种压力,能不能对孩子有好处,关键在于是不是有成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

我举个例子啊,如果有一个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不良少年,他被欺负了。但只要这种霸凌不持续太久,这个孩子也不会经常遇到这样的事,而且回到家里得到了爸妈的安慰和支持。即便是从字面上来看“霸凌”很可怕,但这样的压力对孩子来说,还属于可承受的压力。

(3)但是,第三种毒性压力,对儿童来说就是毁灭性的。它意味着孩子缺乏父母的支持,他们的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毒性压力事件包括:目睹了严重的侵害事件,家庭暴力、犯罪现场等等;长期受到同学的霸凌或者老师的不公正对待;学习找不到乐趣,却仍然被强迫完成自己不愿意完成的认为等等。这些,听上去好像不难,实际上很多父母都没有能做到保护孩子不受毒性压力的侵害。

我看到很多孩子,在学校里遭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甚至羞辱,回家后不但得不到家长的安慰和支持,反而得到一顿臭骂;明明孩子已经在学习上压力巨大,并且表示不想上学了。而很多家长找到心理医生的第一句话却是:“老师,你如何帮助我的孩子重回学校?”而不是:“老师,你能帮帮孩子缓解他的压力吗?”。甚至他们直接把爱玩游戏的孩子扔到那种军事化的戒网瘾学校,去接受近似虐待的所谓训练。而经常做这种事情的父母,他们却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制造毒性压力。

青春期的孩子在受到了毒性压力后,会比其它年龄阶段更难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一旦这种压力导致了抑郁,很可能在大脑中留下“疤痕”。当然,这个疤痕是打引号的啊。说的是,只需越来越小的压力,就能触发孩子的抑郁情绪一次次地发作。最终,抑郁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挥之不去。

新的研究发现,人们只要在青春期经历过一次突发的抑郁体验,在长大后就更有可能在工作、人际关系和享受生活方面出现长期问题。即使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完全摆脱抑郁,他们也更有可能出现一些程度轻、持续时间长的症状,比如悲观消沉、睡眠问题和饮食问题,同时这会让他们日后更容易陷入抑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应该被成人密切关注的原因了!

怎么帮助孩子疏解压力?

讲到这里,我想只要认真听了前面内容的家长,都会对孩子压力这件事情引起重视了!新问题来了,对于处于压力敏感期的孩子,到底有没有解药呢?有!这个解药的名字叫做——控制感

控制感就是应对压力的解药。所谓的压力,都来自我们未知的、嫌弃的和惧怕的事物。对我们来说,小到感觉有点失衡,大到为生命而战,都和压力有关

事实证明,控制感对缓解压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甚至比你实际的行为更重要。如果你有可以影响局面的信心,那么你的压力就能降下来。相应地,缺少控制感则可能是天底下最让人感到压力大的事情了。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可能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正因如此,你在开始一项艰巨的工作前,会先把桌子整理干净;大多数人觉得开车要比乘飞机更加安全(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认为在开车时更具控制感;我们平时碰上交通堵塞,感觉到压力大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你可能在亲子关系中体验过控制感的作用。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或是碰到了很大的难处,而你发觉自己无能为力,那么你的压力水平很可能会上升。就算是一些没那么让人纠结的事,比如第一次看到孩子独自乘车出行、参加体育竞赛,或者在戏剧中登台演出,也会导致你感觉有压力。这时你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除了希望孩子诸事顺利、平平安安之外,你也做不了别的什么。

而毒性压力造成的正是这种“失控感”——我明明感觉不舒服或者担心,但是我却无能为力。你可能会想,普通孩子哪有那么多事让他们失控啊?!你想象一下,现在的学生过的是什么日子:

他们必须坐在自己没法选择的班级里,必须听被随机分配来的老师授课,还要和恰好被分配进同一个班里的孩子相处;

他们必须整齐列队、服从安排、有序就餐,就算想上个厕所,也要看老师今天有没有允许他们去的好兴致。

你也可以想想我们是如何评判他们的——不是通过他们付诸实践的努力程度,也不是通过他们进步和提升的幅度,而仅仅是通过上周六碰到的别人家孩子是不是比自家孩子成绩更好,特长更多。

我们不评估孩子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程度究竟怎样,倒是更重视他们在一系列设置并不合理考试中的得分。

很多孩子会对此颇感无力,随之而来的沮丧和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会告诉孩子,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课外活动甚至交友情况进行细致入微的全方位管理。或许我们该告诉孩子真相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他们说了并不算,我们说了才算。不管怎样,我们这样做都让孩子深感无力,如果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亲子关系会逐渐瓦解。如果你早早的意识到这点,也许你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可能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转变。

你会明白,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自主权可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当你两岁大的孩子说:“我自己来!”而他四岁的时候,一直说:“凭什么要听你的!”你绝不会阻止或者愤怒。你可能会冒着迟到的风险,哪怕会花掉两倍的时间,也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可能会每天在做早餐之前,就问一问小朋友是吃掉鸡蛋三明治牛奶还是豆浆加包子呢?

你需要明白的是,自我控制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不断培养的信念。如果每个家长在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的时候,再多想一个问题——这件事情到底是听我的更好,还是让孩子选择对他更有利呢?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你可能就会在育儿过程中,给孩子留下更多的自主空间。不知不觉的,他们对自己的控制感就会越来越强。这些控制感,将会帮助他们,面对将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雨和挫折,也可能是防止各种心理疾病入侵的保护伞。这么好的东西,不要给孩子准备一把吗?

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并不是要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之定下的道路,而是要帮助他们成长,进而让他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终究还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小本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