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存在的逻辑是动态平衡

文丨鹿彬 · 主播丨苏木

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是生命体的生理需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是摄取食物、繁衍生息与自然物质之间的周期性循环;同时也是心理需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是内心的耻辱、正义、自尊、价值实现与他人之间的相互认同。

自然与社会环境在宇宙的宏大进程中不断变化,生命体也需要具足时空张力与凝摄自身的力量,不断调整自身的姿态与之相适应,所以,生命的存在必然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才能持续地“在”。

生命达到动态平衡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喜悦,这种喜悦是浸透在骨肉、意识与灵魂之中的。例如,《论语》中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大意是说一个人在三种不同境遇的三种精神状态:在学习时体验到喜悦、在与朋友交往时感到快乐、在被人误解时内心平静不起波澜。这三种境遇是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场景,每个人都要学习——面向自身(单向维度),交友——面向已知的人(双向维度),与陌生人交流——面向无知的人(多向维度)。一个人要能够自如的穿行在这些由生命的信息交织出的维度中,才可以是适意的存在。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生命在认知上的动态平衡。

在《论语》这句话的表述中, “学”字的本义是孩子在房间中摆弄算筹,表示心灵与自身投射的世界进行交互,“时”字的本义是太阳在运行,表示要善于把握时机。“习”字的本义是幼鸟在巢穴上扇动翅膀,表示通过身体体验飞行技能。“悦”字的本义是向神祷告时说的话,表示内心的欢喜。

如此看来,学习是根据生命的周期规律,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并且由思考、想法、意念向实践、行为、体验进行过渡,最终完成思考与身体之间动态平衡统一的过程,生命因之而喜悦。

2.人类认知结构的预设

学习并不是外在刺激与心理反应间的联结,而是学习主体通过顿悟,能动地构造完形的过程。每个人的学习都是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人类的认知结构是“心灵主体——外在世界——心灵投射的外在世界”的多元逻辑的动态交互组合,这种逻辑是共时性存在,但是认知过程中却是有次第的。心灵先有自我意识,然后认识外在世界,最终认识到外在世界是心灵的投射物。

3.学习是心灵对自我进行认知

在学习时体验到喜悦,是生命由于学习对象的激活,将旧有的心灵状态瞬间转换为新的心灵状态的那一刹那,涌现出的灵感与永恒存在感。是心灵对于它投射的世界有所把握而产生的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在这样的动态平衡中,心灵回溯到自身的本体,以心印心,与自身进行交互,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确认。

4.学习是思维向体验的转化

这种心灵进行自我认知过程并非单一的由思维完成,而是由思维与身体的共同完成,首先,在一个人学习的历程中,他并不是把各种概念、事实信息等简单地堆积在自己的记忆中,各种知识之间是充满纵横交错的联系的,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其次,知识最终要向体验完成一种转化与跨越,大脑思考与身体体验合而为一,知行合一,才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生命在社会交往上的动态平衡。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形成朋友关系?

首先,朋友的形成基于平面关系网络,基于个体共同的属性是基于利益?还是性格气质?还是价值观等思想因素?

其次,朋友的形成基于立体关系网络,基于全体人类的先天因素,是人类天然的有着形成组织的生物特性?

再次,朋友的形成基于空间区域属性,在发达城市、小镇乡村、生活社区,会决定朋友的数量与质量。

然后,朋友的形成基于时间周期属性,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社会角色会有面相不同的各种朋友。

最后,朋友的形成基于社会文明的进程,文明程度的高低会决定上述交友的全部条件以及性质。

但是,又有哪些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呢?这里谈一个交友悖论的问题。

社会交友悖论

请注意,你或许正在经历一次都市成功学的慢性中毒——你走路和吃饭的节奏越变越快;你一次又一次地不停按电梯按钮;你总抢别人未说完的话说;你总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你着迷于数字,以获益多少来衡量成功;你假期不知道干什么;你把新东方或疯狂英语当励志班;你把同事叫对手不叫朋友……到最后,你开始盲目相信效率就是金钱,患上时间强迫症的你,将掏出手机看时间变成每15分钟必然重复一次的习惯动作。

心理学家将一副急功近利的孬样的你,称为“A型人格”;社会学家则把你生存的这个“生活匆匆忙忙、事事要竞争、时时要抓紧机会、随时会落伍失败”的城市,称为“A型城市”。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勒范恩认为步调最快的A型城市,可吸引并制造出更多A型性格的人——A型人类和A型城市是物欲城市里最大的恶性循环,而中国的一线城市,已不知不觉被新移民贴上A型城市的标签。

城市越大,朋友越少。急功近利的你,深喑熟人社会的潜规则,却不过活在友谊虚假繁荣的“扮熟人社会”中;争强好胜的你,背着最大的压力,拥有最少的知己,渐渐成为忧郁症的最佳候选人。

正如所有身处市中心生存大挑战中的人一般,你要获得真正友谊,必须挑战A型城市所设置的7个“不友好界面”:扮熟人社会的孤独感、虚高的友情CPI、不稳定的安全感、新移民的恐惧、残酷的CBD地理、消失的公共空间、昂贵的时间成本——渴望友谊的你,一向漂移于都市生活的悖论之中:你既诅咒这些人口动不动超过1000万的庞然大物不够人性化,却又仍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老友,只为进入一个没有归属感的无根之城。

由此可见,美好的朋友到来的场景,先在条件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城市的人文环境,城市的文明形态,将会决定“朋友”这种社交因素的出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两个生命形态一样的人,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一起产生音乐般的共鸣。

这样的共鸣,需要有着多元和谐的文化维度,不至于产生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各种经济要素的分配也相对均衡,不至于产生仇富心理。有个人的小空间,也有左邻右舍的公共空间;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与发现别人;有道德因素的支撑,不至于突破心理底限,陷入不诚信的泥沼。这样的充满张力的文明形态,产生的是无边界效应,自然能够出现许多的朋友,共鸣并快乐着。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生命在心理上的动态平衡。

虽然被人误解,心中却没有产生愤怒的感受,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升迁失落,往往使人失去理智……意外的收获使人惊喜,意外的失落使人愤怒。喜与怒总是与一定的人生际遇有关。感情是可贵的,但不能感情用事。如果说感情能骤然爆出事业成功的力量,那么理智则是通向事业成功的桥梁。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约束,不免会把人带入失败的深渊。

怒,是人从心里到生理的情绪反映。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紧张,很快进入“应激状态”;在怒气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变化,肌肉紧张度增高,毛发竖起,鼻孔开大,横眉张目,咬牙切齿,紧握双拳,做好临战状态。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此刻,人绷紧了每一根神经,调动了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储备,能迸发出比平时大得多的力量。通常情况下,发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给我们的身体乃至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

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愚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尽量不发怒的人是聪明人。聪明人的聪明之处,是善于运用理智,将情绪引入正确的表现渠道,使自己按理智的原则控制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以平和的态度来摆事实、讲道理,要比大喊大叫更能让对方心服口服,而宽恕和谅解有时比伤害、侮辱更能震撼人心。

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学会控制怒气的正确方法,他人肯定会对我们的道德、修养以及理智、大度感到由衷地佩服。那时,我们自会达到“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的全新境界。

参考文献:

黄俊杰.城市越大,朋友越少——物化社会的交友悖论。《发现》2009年第4期。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