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自己一无所有,你会怎样?

文/大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小夜

你肯定听过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有的人20岁就死了,只不过80岁才埋。”

这里的“死亡”肯定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死亡——在医学上,脑死亡才算是真死亡,伴随着瞳孔放大,脑电波消失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停止……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把人的认知水平当成一个生命,也就能够深刻理解罗曼·罗兰这句话的涵义了。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人对于外界的反应不再升级,对于善恶的判断不再更新,对于自我的认识也不再迭代……这就意味着他的认知生命已经停止了。从更高的维度来看,他已经“死了”,只不过是个“活死人”罢了。

生活中,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

无论是有形的车子、房子,还是无形的观点、看法,当“拥有”它们之后,我们往往会过于高估它们的价值。

比如,开了3年的车子舍不得卖;住了10年的房子不忍心出租;始终觉得新歌不如老歌悦耳;坚持认为电视剧老三国比新三国优秀……

实际上,在人类的本性中,始终有三大非理性“怪癖”在作怪:

相比获得,我们更害怕失去;

一旦拥有,便更加迷恋;

我们总是假定别人和我们想得一样。

依据这三个“怪癖”,甚至很多商家以此来制定自己的营销策略。

比如,淘宝店铺的“先领券再购物”、“添加到购物车”、“七天无理由退货”;宜家的“沉浸式购物体验”——把各种家具按照家的样子摆放,允许你触碰使用,让你不自觉地就想像这些家具放在你家中的样子……

你投入的时间越多,你的购买概率就越高。稍微观察家里摆放的各种东西,我们就会意识到买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了。

上面这种状态,在行为心理学中叫做“所有权依恋症”。

秉持这种思想当然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用到飞速变化的职场和商业层面,就很容易让人出现错误的判断。

比如,在前段时间的大公司中高层裁员的事件中,就存在着这么一批职场人,他们很可能在2000年就从名牌大学毕业,直接进入了那些当时牛气冲天的大公司,期间跳槽了两三次,收入也翻了几番。眼看着互联网浪潮从波涛汹涌到风平浪静,裁员的“噩耗”竟然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定睛一看,自己已经40岁了,又要被重新推到职场之上。

但如果重新反思过往,其中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一个事实:

基于“名片简历”的跳槽往往是缺乏竞争力的,而很多人却“乐在其中”,甚至把这种“名片简历”幻想成了自己的“技能简历”。比如,他们在面试时,经常说出的句式是:“我原来是某公司的某职位,所以我来应聘贵公司对应的这个职位。”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实际上,把“所有权依恋症”用在职场上,就是过于依赖自己的存量。从这个角度,我们会发现:

其实很多人早就“破产”了,只不过是活在了没有“破产”的组织里。

不仅是职场人,在商业史上,公司往往也会面临“所有权依恋症”。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英特尔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一批硬盘公司异军突起。自1985年起,英特尔公司的财报收入出现了连续六个季度的下滑……

当时,英特尔的总裁是安迪·格鲁夫,董事长是戈登·摩尔。

面对公司的窘境,格鲁夫突然问摩尔:“如果我们被赶出公司,接手我们的人会怎样应对当前的困局?”

摩尔思考了一会说:“他们很可能会完全放弃硬盘的生意,转而去做处理器。”

格鲁夫反问摩尔:“既然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英特尔成功战胜了“所有权依恋症”,放弃了“硬盘”这个“存量”,转而成为了“处理器”这个“增量”的巨无霸。

顺着格鲁夫和摩尔的思路,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能够战胜“所有权依恋症”的途径。

对于个人来讲,就是不断逼问自己:“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哪件事情是我目前必须要做的?”

找到这件事情,然后立刻去做。

对于团队来讲,就是不断逼问自己:“假如团队已经一无所有,现在一定要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找到这件事情,然后立刻去做。

面对“增量”,我们都是一个初学者。而“增量”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程序员不妨学习些心理学,写出的程序有可能更懂人心;医生不妨多涉猎文学名著,面对患者,治疗方案可能更具人文关怀……

查理·芒格曾经说:“一旦你掌握了跨学科的学习方法,你将既往不恋,永不回头。”

实际上,回到2005年,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过一句话: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字面上的意思是: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更为流行的翻译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面对“存量”,面对“所有权依恋症”,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假装自己一无所有,假装自己一无所知。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