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此翁死,千金求不得

陆游一南宋杰出的行草书大家,

都知道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著名词人,其实他也是一代书人。

陆游书法温润洒脱,沉雄郁勃,充满了生机,观之有一吐为快之感。

陆游(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具有文化传统的家庭。其父陆宰,是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陆游自幼好学,“万卷纵横眼欲枯”,也有抱负,“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有
杀敌报国之志。曾身着戎装,戌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

临终时,他写了一首千古名诗《示儿》,教育和鼓舞了无数后来者。

书品即人品,陆游的高尚情操铸就了诗人的伟大人格,尽管诗名掩去了书名,但陆游的书法仍然光照古今,足以抗鼎古今书法名宿。

从《山阴陆氏族谱》中可得知,陆游家族一支源于晋唐时陆氏一脉。陆家人才辈出,藏书丰富。陆机《平复帖》书史有名,祖辈留下了大量先贤笔札,可供学习临摹,他又大量收集碑拓墨迹。

陆游的书法,结体以杨凝式为本,参欧之险势,体态天真稚拙,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其结字多为长方形。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经常错位安排。意在离与不离之间。

其草书学杨凝式《神仙起居法》,频有意趣,其晚年诗中谈到过自己的学书渊源:“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暇日弄笔戏书》“;

以《纸阁帖》等为代表的自书诗迹,反映了他草书艺术上的成就,纵逸而洒脱,有法度而不失自家风神,随意而不失精妙,下笔不同凡响。

他的经典之作《怀成都十韵诗》书于54岁,厚重外不失灵动,轻灵时不显单薄,字字独立却气势连贯。此幅作品加入了章草的成分,古拙中含妍媚,风韵独具。这种朴拙主要来自钟繇。

陆游才气超迈,平生作诗一万余首,在中国诗坛是很少见的。以诗论,陆诗意境豪迈清新;以字论,奇拓劲逸,姿态横生。

陆游在书法取法和学习较多的是张芝、二王笔法。同时他还受当时去逝未久的前贤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的影响。陆游从小就十分用功,到了晚年更是无一日闲过。他的书学思想与苏东坡相类似,书无意佳而佳,“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作书并不是在玩技巧,更多是用书法作抒写自已的感情和理想:酒为旗鼓笔刀槊,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唐人折钗股……直用毛锥惊杀汝。(《醉中作行草书纸》)。

陆游作书不随潮流,不以媚态迎合俗世,自谓“老蔓缠松”“瘦蛟出海”,对自己的书法非常自信,他常说:人愈笑我,我愈练习。“世间谁许一钱直,窗底自用十年功”。“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明人李日华在见到陆游自书《大圣乐》后,就认为:“陆放翁词稿,行草烂漫,如黄如米,细玩之,则颜鲁公、杨四师精髓皆在。(《六砚斋笔记》卷一)。后世杨维桢书法风格的形式构成主要来自陆游,只是陆偏于行好,杨偏于章草。

我们可以说,陆游的书法与他豪放的人格,爱国主义的情怀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此,他才能落笔如势从天降,着纸若蛟龙入海,有“气吞残虏”之势,纵横驰骋之态,横扫千军之雄。满腔热枕充于笔端,一扫忧郁之情,把生命溶于笔墨中,让人惊叹不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