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药:2.知母

从前有个孤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主。由于她不图钱财,常把药草白送给生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到年老体衰不能爬山采药时,她只好沿乡讨饭了。老太婆终日愁眉苦脸,这倒不是因为苦日子难熬;她担忧的是,自己认药的本事无人可传,一旦自己闭上了眼睛,谁给乡亲挖药治病啊!想来想去,老太婆决心找一个可靠的人传授本事。于是,她逢人便说:“谁认我做妈,我教他认药草。”

过了些日子,有个贵公子知道了,心想:“我要是学会了治病,不就多了一条巴结官宦的路子吗?”他把老太婆请进府中,说:“老太太,我愿意给你当儿子,快告诉我什么药草治病吧!”

老太婆瞥了贵公子一眼,说:“急什么?先看看你怎么对待我这个'妈’再说。”

贵公子立刻命人把正房腾给老太婆,又给她换上新衣,端来可口的饭菜。可是,一连过了十几天,并不见老太婆提起药草之事。贵公子忍不住了,假惺惺地喊了一声“妈”,说:“该传药给我了吧!”

“时候还早。”

“那得等到什么日子呀?”

“等个十年八载的吧。”

“什么?”贵公子气得跳起来:“还得养活你十年?哼,滚你的吧!别想骗吃骗喝啦!”

老太婆冷笑一声,换上原来的破衣裳,不慌不忙地走出公子家门。她又边沿街讨饭,边嘴里念叨着:“谁给我当儿子,我教给谁认识治病救命的药草!有谁愿意给我当儿子呀?……”

这天,被一个商人听见了。他一琢磨:“卖药材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呀!”商人急忙招呼老太婆说:“我愿意认你当妈!”

老太婆便住到了商人家中。商人好吃好喝地侍候了老太婆一个月,也憋不住地问:“你真的认得药草?”

“当然认识啦!”

“那就教我吧。”

“现在不是时候。”

“还得等多久啊?”

“等我死了……”

“啊?”商人气得浑身颤抖:“你个死老婆子,拿我当猴耍呀!走,快讨你的饭去吧!”

“是你请我来的呀!”

“哼,算我瞎了眼!”

老太婆又被赶出门外,还是边讨饭边嘟囔:“谁认我当妈,我教谁认药草……”

日久天长,人们都把老太婆当成了疯子,谁也不再理她。

有年冬天,老太婆走到一个不大的村子,摔倒在一家门外。这家里的主人是个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中,问道:“老太太,摔坏了没有?是不是病啦?”

“病倒没有,我这是饿的。”

樵夫急忙叫媳妇煮了锅稀饭,端给老太婆,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先趁热喝点吧。”

老太婆吃了稀饭,浑身也暖和了,就要走。樵夫两口子说:“这大冷的天气,你上哪儿去呀?”

“嗐,”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啊!”

两口子闻听,十分同情,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

老太婆也不推辞,就住在樵夫家了。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老太婆对樵夫说:“老吃你家的饭怎么行?还是让我走吧!”

樵夫说:“你老没儿没女,我们又没有老人,咱们凑成一家人过日子不是挺好吗?”

老太婆叹息道:“实不相瞒,过去我会采药,认识许多治病救命的药草。我本想认个儿子,把本事传给他。可现在老糊涂了,什么药草全认不清啦。你养活我,我没法子报答你呀!”

樵夫说:“都是受苦人,图什么报答?反正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你,别出去讨饭啦!”

“好吧,那我就拿这儿当家,拿你当儿子啦!”

“行啦。”

从此,樵夫和媳妇就把老太婆当做母亲。老太婆吃饱了饭也不闲着,常帮媳妇看孩子、做家务。媳妇也挺疼爱老人,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太婆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

夏天到了,老太婆已经八十岁了。这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我想上山看看。”

“妈这大年纪了,可别累着。”

“我闷得慌,想逛逛山景。”

“那我背你去吧。”

樵夫背着老太婆上了山。老太婆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指指点点,累得樵夫汗流如雨;但樵夫一点也不抱怨,嘴里还不住地说些逗趣的话,想让老太婆开心。

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太婆让樵夫站住,她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形叶子、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去,把它挖来!”

樵夫走过去扒开土,挖出一截儿黄褐色的根子。他问:“妈,这是什么?”

老太婆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

樵夫想了想说:“妈准是要找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才传药给他,怕心怀不良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

老太婆笑道:“我找寻了多少年,也没碰见一个可信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的心思,这药就叫'知母’吧!”

接着,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药草,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记着老太婆的话,像老太婆那样为穷人治病。

药名:知母

别名:连母、货母、芪母、提母、毛知母、光知母、知母肉、野蓼、地参、水参、水浚、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昌支、薛、穿地龙、大芦水、兔子油草、蒜瓣子草、羊胡子草、马马草、妈妈草、羊胡子根、老娘脚后根、老娘脚后跟、孝梗。

药性: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 本品味苦甘而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

2.肺热燥咳 本品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3.骨蒸潮热 本品兼入肾经而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4.内热消渴 本品性甘寒质润,能泻肺火、滋肺阴,泻胃火、滋胃阴,泻肾火、滋肾阴,可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肠燥便秘 本品功能滋阴润燥,可用治阴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用药法象》:“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3、《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临床应用

1、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

2、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服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3、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4、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5、治阴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相关配伍

1、知母配黄连:知母苦寒泻火邪,质润能滋阴润燥;黄连大苦大寒,可泻实火、解热毒。二药同为苦寒清热之品,相须为用,清热泻火之力增强,尤侧重于泻心胃实热;且一燥一润,清火而不伤阴。适用于肺胃火热亢盛之咳嗽痰多、口臭牙痛等,及内热津伤之消渴证。

2、知母配天花粉:知母上能润肺泻火,中能清胃热,下能补肾阴、泻虚火,对虚实之热均有效;天花粉有生津润燥止渴、清热化痰之功。二药相须为用,善清肺胃实热而生津止渴。适用于热病伤津之口干舌燥、烦渴,消渴证,肺痿干咳等。

3、知母配黄芩:知母既能清肺火,又能润肺燥;黄芩能除上、中焦火邪,善泻肺火而解肌热,为肺经之药。二药相须为用,清泄肺火之力增强,且有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肺有实热之咳嗽、痰黄等,也可用于肺热移于大肠之便秘、腹胀等。

4、知母配黄柏:知母性寒质润,上能清肺热,下能泻肾火,中能清胃热,具有滋阴润燥的特点;黄柏苦寒沉降,长于泻肾家之火,清下焦湿热。二药配用,具有滋阴润燥退热、泻火解毒除湿的作用,尤善清下焦虚热。适用于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等,相火妄动之梦遗滑精,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大便泻而不爽、妇女带下黄浊等,及男子“阳强”、女子性欲亢进等。

5、知母配地骨皮:知母苦润清热滋阴,上能润肺泻火,中能清胃热,下能补肾阴、泻虚火,故对虚实之热均有效;地骨皮性寒清热凉血,甘淡而不伤阴,具有清热降火、凉血除蒸之功,对虚热、实热均可应用。二药配用,可相互促进,功效更著,清热降火而无苦燥伤阴之弊。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喘咳、阴虚骨蒸潮热盗汗等。

6、知母配酸枣仁:知母清热滋阴而降心火;酸枣仁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二药配用,心肝并治,共奏养心阴、益肝血、安神定志之功。适用于阴虚有热、虚烦不寐、心悸健忘等。

鉴别用药

石膏与知母:二者皆性寒、归肺胃经,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都能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两者常相须为用。同时,二者皆可用治肺热咳嗽。不同之处在于,石膏辛甘大寒,泻火力强,重在清解(清热之中并能解肌),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故邪热郁肺之气急喘促、咳嗽痰稠、发热口渴(肺热咳喘),以及胃火上炎之头痛、牙龈肿痛等,石膏多用。同时,石膏煅用有清热收湿、敛疮生肌之效,又常外用于疮疡溃烂、久不收口,湿疹湿疮,水火烫伤等。知母则苦甘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之力较强,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并能滋阴润燥),偏重于滋润肺胃之燥,故阴虚燥咳、干咳无痰,以及阴虚消渴等,知母多用。同时,知母又长于滋肾降火,并能润肠通便,又可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心烦,以及阴虚肠燥便秘等。

一.代表方剂

1.白虎汤(《伤寒论》)

组成:石膏30g,知母9g,甘草3g,粳米6g

功效:阳明气分热盛。

主治: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2.知柏地黄丸

组成:知母4g,黄柏4g,熟地黄16g,山茱萸(制)8g,牡丹皮6g,山药8g,茯苓6g,泽泻6g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3.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30g,黄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6g,葛根4.5g,五味子9g,天花粉9g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治消渴。

4.二母散《急救仙方》

组成:知母 贝母各等分

主治:主喘急咳嗽,痰涎壅盛。

二.代表中成药

1.大补阴丸

组成:熟地黄,盐知母、盐黄柏、醋龟甲、猪脊髓。

功能:滋阴降火。

主治: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耳鸣遗精。

2.清肺抑火丸

组成:黄芩、栀子、知母、浙贝母、黄柏、苦参、桔梗、前胡、天花粉、大黄。

功能: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主治: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3.养阴降糖片

组成:地黄、玄参、枸杞子、玉竹、葛根、知母、黄芪、党参、五味子、牡丹皮、虎杖、川芎。

功能:养阴益气,清热活血。

主治:用于气阴不足,内热消渴,症见烦热口渴,多饮多食,倦怠乏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4.清胃黄连丸

组成: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栀子、黄柏、黄芩、赤芍。

功能: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0)

相关推荐

  • 一味中药,“上则清肺,下则润肾”

    有一种滋阴保湿的中药,它可以清热降火,是治疗上火,阴虚,体液不足等问题的常用药材之一. 它就是知母,五味为苦味.甜味.四气属寒.归肺经.胃经.肾经,具有清热清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 ...

  • 廖医生带您认识:中药中的知母!

    每日一分钟,让您真正走进中医药! ▶ ▶ ▶ - Best for you - 知母与石膏常常相须为用,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其性味苦,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肾润燥之功.知母能治疗以下 ...

  • 芝味本草——第53期(知母)你家门口随处可见的药材你认识吗?

    芝味本草--第53期(知母)你家门口随处可见的药材你认识吗? 九芝堂2021-02-07 10:41:00 知母这味中药名,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感觉,字面上看起来好像和母亲有关,那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一则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药:8.决明子

    从前,有个老秀才,还不到六十岁就得了眼病,看东西看不清,走路拄拐杖,人们都叫他"瞎秀才". 有一天,一个南方药商从他门前经过,见门前有几棵野草,就问这个草苗卖不卖?老秀才反过来问: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6.青黛

    李时珍曰:殿,石殿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也称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淀漫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呈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其搅起浮沫,拧出阴干,谓之靛花,即青黛. 历史上曾经传说着这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5.板蓝根

    东海龙王和南海龙王在从天宫返回龙宫的路上,看见人间尸首遍野,又惊又疑.经打听,原来是瘟疫流行造成的.如果不控制,还会蔓延到海里去.两位龙王急了,连忙商量对策. 南海龙王有一儿子叫青金龙.他听说要到人间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4.大青叶

    相传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李世民刚刚平定天下,但是残兵流匪仍流窜乡里,祸害百姓,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时,中原地区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官府派官员前往疫区监督疫情的控制,但是由于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3.穿心莲

    相传达摩祖师跋山涉水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佛法,遍历我国的大江南北.一日,达摩祖师及其弟子游历到我国的广东岭南地区时,路遇一老农倒在路边痛苦呻吟,奄奄一息.便上前询问到:"老乡,你这是怎么了?&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解毒药:2.连翘

    很久以前,摩天岭的山岙里住着大牛和莲巧这对相依为命的兄妹.有一天,莲巧去山上给哥哥送饭,走到一个山坡上,忽然看到一条大蟒蛇缠住一个孩子.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搬起一块石头,用力不停地向蟒蛇砸去.蟒蛇疼痛难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7.白鲜皮

    在长白山一带,有一个叫"拔毒牛"的传奇故事: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从长白山流下一条弯弯曲曲长有几百里的河,河的下游有个河弯子,这里有八个用木头垒起来的木屋,住着八户人家.有种地的,有打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4.龙胆草

    相传,大洋山曾村有个穷孩子叫曾童,长年替财主放牛过日子.一天,曾童牵牛上山,见山坪的水塘中有个美女在洗澡,就躲在柴丛里张望.一会儿,那美女洗完澡,走上岸来,忽然变成一条大蛇,盘在塘边呼呼睡去,口里还吐 ...

  • 听故事学中药清热燥湿药:3.黄柏

    从前,长安有个富商,叫王善夫,小便不通,成中满(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病)以后,大腹便便,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肿胀,破裂出黄水,双睛凸出,吃不下,睡不得,苦不堪言.求李东垣治,李东垣询问了病因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