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在中陶会学术会议上交流

2021年5月29--30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湖州师范学院主办,中陶会乡村名校长工作委员会、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承办,主题为“乡村振兴与美好乡村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学术会议在湖州师院举行。来自浙江、江苏、广西、安徽、江西、东北等地的陶行知研究会、乡村学校、幼儿园的专家、老师,以及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美院、杭州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10多所高校的研究人员200多人参加了学术研讨。

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洛和副会长张惠元、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秦玉友、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剑虹、浙派名师研究院院长童富勇、中国美院原党委副书记胡钟华、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舒志定、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俞晓东等。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已经进行了近十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的“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区域研究项目在会议上交流分享。俞晓东院长在“课程支架: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杭州探索”主题报告中总结了杭州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经验。

俞晓东院长在报告中指出,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学校的美丽,乡村学校的美丽需要建设美丽的乡村学校课程。但是,在我们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课程改革的声音在城市,问题在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城市有高校和专家可以借力,而乡村学校基本只能靠自己。乡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有三大需求: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需求;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力的需求,提升学校课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应该针对问题和乡村学校的实际,加大专家支持和专业的帮助力度,更需要学校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发展。杭州市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以杭州市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联盟为依托,以课程支架为载体、工具,实施了为期近十年的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项目研究。

俞晓东院长的主题报告围绕课程改革联盟的工作推进,课程支架的内涵,课程支架运用实践中形成的“一张图(杭州探索新样式框架图)、三张表(工具支架、平台支架、团队支架三大课程支架内容和运行表)、一机制(课程支架运作机制)”进行了阐述。结合这个核心内容,他还介绍了杭州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历程和主要经验。他在总结“杭州新样式”经验时指出,要进一步推进乡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我们在制度设计时应该要更多地考虑给乡村学校以机会、给乡村学校以指导、给乡村学校以发展。

杭州的“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区域研究项目的实践成果、俞晓东院长的深度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观点和主张在会议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一些专家、校长纷纷利用会议的休息时间与俞晓东院长进行了交流,进一步了解杭州推进乡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