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听雨楼

听雨楼
闲暇时就读读书,看看废报纸,偶尔也拿起笔记下“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的伤感与欣喜;“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的憧憬与迷茫。生活并没太多平平仄仄的诗韵,我一半走在红尘陌路,一半落在墨香梦幻。
(一)
山西平遥古城的听雨楼,我没有去过,无法感受到它的文化底蕴。一个人的阅历在偌大的世界里就是一粒飞尘,你纵然坐飞机飞遍全球还有太空没有去过,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不知道,也无需知道更多的,生活就是一份充满智慧的叙事诗。最初见到“听雨楼”三个字还是在上初中时,那时我偏爱着中国象棋,免不了要到镇上的小书店去看看纸本的棋谱。在清代三乐居士编的《百局象棋谱》的序言结尾中见到了行书的“听雨楼”。几十年过去了,那本古谱被老鼠啃碎了。我将那些残碎的纸片和依稀可见的“听雨楼”保存了很多年后才扔进垃圾桶。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逐渐波及到了我的家乡。到了九十年代初,中学毕业回家务农的我,就和父亲商议要在村头闲地建房开小卖部,父亲认为是农商集合,符合兴家的思路。于是,父亲耕种田地,我负责做小买卖 。小屋旁有一条小河。从坝堤上冲下的水流,每到夜深人静时,你若醒了,就会感到窗外仿佛在下雨。身居屋里就有一种楼中听雨的清雅之乐,一份安然的心境,属性就一直把自己的小屋当成听雨楼了,在尘世中尝试着当回文人雅士,自我慰藉。
文人雅士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奢侈的、遥不可及的。在这个市场经济活跃的时代,在这个网络大爆发的时代,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为了生存得有意义,不得不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不得不俗了又俗,有时还得做些违心的事,这就是现实,让你愁绪满天纷飞。这或许就是人生的无奈吧。文人雅士是对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美誉,不是看他有多么丰富的物质基础,而是看他的为人处世的谦逊礼仪是否得体,或者说还有一份清高的孤独。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思绪,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内心求索。翻翻过往留下的文字,看看注脚的日期,写作已经有些年头了。能拯救世界的是伟人,能拯救自己的是俗人。回眸这些年,为了生存还坚持断断续续地写作,不知不觉嘴角还是漏出了微笑。我写作的时间,就像四季变换中家乡这条小河中的流水,有缓有急,有时充盈有时干涸。夜深人静的听雨楼里,感受着一切,用自己的逻辑在春夏秋冬里抚慰着自己的灵魂。
小屋的墙坯一半是乱石砌的一半是红砖开斗的。那年代用水泥砌墙在家乡还算少之又少的,涂墙面用的还是石灰和细沙的混合物。这样的小屋是九十年代初农村建房的简陋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家乡建房的已经用框架结构增加内涵了。小屋在漫长岁月中重新粉刷了几次,青瓦换成了暗红的琉璃瓦,里面的白炽灯换了节能灯 ,节能灯换了还是换成了节能灯。就在这样的小屋里收藏着我青春年华的点点滴滴,爱与被爱的微弱世界。南北朝的陶弘景因为有才而不愿而为才写下了:“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不为名利所动而以淡泊宁静居住山里保持一颗童心的快乐!我不是他,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但还是保持着一份童心,在自己的小路上奔跑着。
随着小屋边的小路拐个弯踏坡而上,在小屋的东南方就是我的家了。此时的栀子花开始在被父亲修剪后发出嫩嫩的枝叶中打蕾了,栀子树旁的花池里有两棵紫薇树,正好在我家门前的两侧,依着两棵紫薇向背而行的有金丝菊雪海墨牡丹黄香梨紫龙卧雪等等不同的菊花,还有映山红百合花美人蕉鸢尾花等等的花多在池中不同的季节展露不同的身段和微笑。花池的围埂上放大小不一的花盆,有不同系列的兰花海棠花月季牡丹仙人掌仙人柱金铜钱……总之我家花的品种有几十种。花的品种多,有相邻和朋友的提供,有亲人留心的贡献,有父母的细心培植。每到鲜花开放时,我心底总是涌起一股温暖的爱意:和睦相处的一家,无需别的奢望了。钱多钱少有名无名都是一生,我就这样一直在父母面前长大进了中年……春去夏来,此时你若来我家首先入眼的应该是淡黄和深黄的枇杷,你的视角若能微调一下就会发现还有枣树桃树杏树梨树柿子树等等果树,偶尔翻飞的麻雀还在呼叫着什么。
(二)
坐在小屋里。看着一拐一拐走路的一位大叔,他的肩上还背着从市场上买来的一担粪桶,我想就是盛满清水两只桶的总和应该有一百多市斤吧,一个一瘸一拐的人担着一百多斤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是一个什么样的身影呢?
在这小屋一住就是几十年,在这期间有过外出闯闯的机遇,有过出去走走的想法,但随着父母的渐老,弟弟妹妹的外出打工,我一直没有外出家中需要劳力,就这样我一直过着半农半商的生活。有人说,你没有“突破”。我说,你看看同村里的人,有很多人为了父母,放弃了在外的优越的环境和工作,这是亲情的温暖和宝贵,能让父母搬迁出家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般很难做到的。“有多少粉,就做多大的粑。”一个生命有一个生命的价值,有的人在创造为更多的人谋利的价值有的人只有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快乐的一点价值。身处何位就得谋何事。过着这样平庸生活的我不觉得丢人现眼,知足常乐。就像卞之琳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想想七十岁的母亲上山拔小野笋兑钱。弟弟妹妹打电话或开车回家,他们轮番的苦言苦求也改变不了母亲继续上山的现实。我的写作一直坚持到现在就是为了记住要身边的宝贵财富,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要活出一个人的滋味。望望山上参差不齐的树木,你就会知道:粗有粗的用途,细有细的作用;长有长的长处, 短有短的适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是有大境界人的思维。谁不想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谁不想仗剑天涯,遏美收台稳香港?在这大好时代里我觉得自己还是简简单单做事平平淡淡做人的好,就是一个“不是金钢钻不揽瓷器活”的主。雨果曾说过:“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应该做到的。”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诗意才是最好的选择。
谁不想杯底繁华赏星月,眼前富贵混闲历?现实往往就是差一点。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坚强与软弱、高贵与卑微永远存在。抛开那些没有完成的梦想,甩开那些无法保持自律的岁月。认清现实直面现实,这些年除了“贫穷”追随自己,还有书香韵润着心田。境由心造,内心的清贫是一生的苦难,在有缘人身边或在书籍中寻觅自己的精神食粮来丰盈自己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个人保持笑口常开的常青树,尊重生活的基础。晋人失牛、孔子失国、老子失天下……心无归宿,就是失意与流浪;心有归宿,就是快乐与幸福!
(三)
瓢泼大雨的夜晚。风声雨声声声入耳,私事家事事事关心。无法安静的夜晚,已经不知道坝堤上泻下的流水声有何节奏了,外面的世界一切变得那么模糊与神秘。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很少有风掀瓦的时候,在上世纪的1983年,担心广德口水库会破坝,那年全村村民都搬上附近的山丘上搭棚住上了,那时还没有我的这小屋。后来由于政府不断的出资修筑,广德口水库下游的村民没有丝毫担心会受到水灾的威胁了。闭上眼睛继续睡觉,等待黎明的到来就行了。
初夏的早晨来了,母亲养的公鸡在远处长鸣着,香樟树上的鸟儿在高歌着,新栽的绞藤花和羊奶果开始发芽长新叶了,小屋旁路边的玉簪花姜花一串红凤仙花等等的多在蓄势待发,展现自己的妖娆。已经起床的我,听着望着熟悉的场景,摘几朵栀子花闻闻浓香,安然的时光,惬意的岁月。过着安逸的生活久了,不免要想想当代社会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多元化的道德体系,不同价值观道德观才呈现出千姿百态融入自然界形成纷繁复杂的社会。想做某方面的佼佼者是多数人的愿望,少数人的如愿。想成为翘楚的人是否承受得起漫长岁月的洗礼,这不光靠你的聪明和坚定意志,还有外在的因素的影响。所以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才是不负美丽人生的旅途。理性的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才是山有山峰的高度,水有水底的深度。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善待自己的最诚的回报,快乐一生。
读一读:
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听雨楼
刘克庄
共极堂中听雨楼,
谁知华扁有源流。
追攀应物并和仲,
友爱全真与子由。
老监情尤种冢嗣,
放翁语亦本前修。
文忠百世之标准,
更向韦苏以上求。
我在小屋里一边迎着四方来客几十年为生计,一边读着八方散文几十载为修福。“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宋代蒋捷的这首词,道尽了人生各个阶段的风雨。听雨楼,身边哪来的古朴韵味的实体?它只不过是我内心的一份宣泄与承受的憩息之地。雨落在楼外,自己可以在屋里检讨与悔改;雨落在楼里,自己可以在屋外欣喜与自新。自己的听雨楼就注定了自己的角色,庄子的“学海无涯”是告诫我们要懂得知足。傅昭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廉莫善于止贪。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好自己想做该做的事就是福。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听雨楼三个字很富有诗意,它一直伴随着我很多年了,为了保持一份内心的渴望,付诸于行动,多读多写是自己的一份爱好,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好运: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想借助写作增进自己的修养的一位农民。
SPRING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