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语:一个物理老师的旅行日记

物理不止有实验和习题,还有浪漫堪寻,点击上面蓝字,关注“堪寻”

行万里路,悟书中理,然后与学生分享旅行中收获的点点滴滴。

--题记

文/白雪玲

2019年的暑假即将结束,新学期就要开始,我有幸送女儿上大学,出趟远门,体验一下高科技,经常听“外面那么大,好想去看看”,但实际是 “钱包那么瘪,只好窝家里”的现状,致使我这几年根本不能体会科技的发展。这次怀抱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女儿远走高飞的失落的五味杂陈的心情,我想慢慢地体会这次难得的旅行。

首先是走进我曾经熟悉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大学三年我生活的地方,现在太多太多的生面孔,由原来记忆中的破旧火车站早已搬迁新址,并修建一新,我努力的寻找物理的亮点儿,看看那段道路为啥做成光滑的,为啥做成坡路?方便推拉拉杆箱,那段又做成粗糙的台阶状?等等奇怪的问题。身份验证,车票取验等为什么?磁卡,芯片,存储信息的功能怎样实现的?像列车时刻表,八年级上册一开始就讲,而且也讲了N遍,好多学生身处农村,根本没见过。这次我都来个实际的,运动那块儿经常给孩子们说速度,各种速度与提速涉及到的高科技,流体压强,人要站着安全线以外。但我却真没见过安全线,想想都可笑,机械式地传授,那些我也只是听说的东西,我这次尽量体会,尽力挖掘,一路上给孩子普及了一下破窗锤以及安全知识、光的知识;高铁里为什么不让吸烟,不仅是健康的问题还有扩散的知识;见到外国黑人时孩子很好奇,为什么他们那么黑,我从人种到礼仪,到晒黑与肤色黑的不同,一点点儿解释。

第一次坐高铁,我一直看着窗外,体验了一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录制了第一手视频资料,圆了我一直找不到合适资料的梦。第一时间发圈,得到了好几个好友的点赞与认同,下车后立马到海边,细细体会了一下海陆风,晚上再次到海边重新体会一下陆海风,再将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来了个亲身体验。

我们一家入住海边,特别便利地一天三探沙滩与海水。早起的清凉,上午九点半左右,孩子就喊着沙滩烫脚,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沙子凉凉的挺适宜的温度,不管是海水还是沙滩都不觉得有温差了。一天一万五、两万多步的疲劳,脱了鞋子,觉得沙滩好软,好舒服,没有了鞋子的束缚,与鞋底的压强的折磨,脚可以最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再有疼的感觉了。

再联系一下光吧!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水波涟漪,在水中腿看上去怎样?还有孩子好奇的问题,海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我的解释是由于地球是圆的,那为什么水能在圆球上呆着住呢?倒在地球仪上的水就会流下来呢?地球引力怎样来的?为啥会有一层层的波浪?我的解释是潮汐能?但怎样给孩子解释清楚潮汐能,我有点儿懵,一个准小学生最直接的是体会,理论谈不上了吧?而且这里的树明显的向阳生长,树荫下和阳光下温差之大是超出我的想象的。水比热容大的应用也一直讲,但我没体会,这次体会一下,如果下水游泳,浮力也会来个深刻体会的,可惜我不敢,但游泳池里的体会,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忙碌了一天之后,才到正门口的超市买东西,发现两侧的“湖水”真好,水中倒影图不禁拍摄了一下,又多了一个素材,是不是三句话不理本行?累并快乐着吧!

物理难就难在了与社会与生活联系太广泛,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太少。其实何止是学生,就连我这个从教二十年的老师都觉得理论联系不了实际,觉得自己与社会脱节、与生活和高科技脱节严重,上课说到新事物总有种虚飘飘的感觉。

但愿来年能多几次这样的机会,行万里路,悟书中理,把物理知识与实际完美链接,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旅行中收获的点点滴滴。

白雪玲 河北省隆尧县实验中学物理教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