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泽州和村遗址发掘简报

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05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城市文物研究所、晋城博物馆。

内容提要∶

2011年底,为配合晋城至阳城一级公路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泽州和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仰韶、二里头、两周等多个时段的文化遗存。这是晋城市首次科学发掘的先秦时期居址,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晋东南地区这些阶段文化面貌的认识。首先,和村仰韶时代中期遗存,进一步明确了晋东南庙底沟文化早期的具体文化内涵。其次,和村夏时期遗存的揭露,初步展示了沁河上游地区二里头时期的文化面貌,也为进一步辨识这一时期山西漳河流域和沁河流域的文化类型奠定了基础。此外,和村周代遗存弥补了晋东南两周考古居址材料的空白,特别是无足根袋足鬲大量出现,与有足根联档鬲并存的情况, 展现了晋东南两周之际居址材料中别具一格的一面, 这也为探讨其与中原文化关系打开一扇窗口。

和村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川底乡和村东南,长河西岸的台地上。2011 年底一 2012 年初,为配合陵沁线晋城至阳城一级公路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晋城市文物研究所和晋城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遗址地层堆积较简单,①层耕土层,为浅黄土堆积,土质松软,含大量植物根茎,厚约15 厘米。②层扰土层,主要为红褐土堆积,土质略致密,含少量炭屑、料姜等,出土有现代瓷片,堆积厚约17一26 厘米。②层下即可见浅黄色生土层,还有仰韶、二里头及周代等多个时期的堆积。

此次共发掘700 平方米,遗迹单位以灰坑为主,共计 98 座,其中两周时期的堆积最为丰富,这也是晋城盆地首次系统发掘的先秦时期居址。

一 仰韶时代中期遗存

和村遗址仰韶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发现较少,仅有零星的几个灰坑,包括筒状和不规则状两种。灰坑出土陶器流行细泥陶和粗砂陶,浅红色和红褐色居多,灰陶极少;器形以双唇口尖底瓶、折沿盆、叠唇盆、铁轨口夹砂罐、敛口瓮为主;器表多素面和线纹,附加堆纹和组纹,其次有极少量的斜向篮纹、弧线三角纹彩陶;部分器物内壁可见明显的泥条盘筑痕迹。以 H15、H18 出土物最为丰富。

H15 位于T7南部,开口于②层下,被H10 和H14 打破。平面形状呈圆形,口部明显,坑壁不规则,圆底略平整。坑口直径344、自深 2.48、坑底直径 1.77米。坑内为灰褐土堆积,夹杂少量炭屑,出土大量泥质红陶片,还有少量夹砂褐陶,器类有钵、瓶、盆、瓮、罐、碗等。

敛口钵 敛口,折肩,斜腹或曲腹,小平底;口沿附近磨光。

H15∶22,细泥质,黑陶,口沿局部呈黄褐色。圆唇,敛口,折肩,腹部斜收,小平底。素面。口径 2.9、底径73、通高9.6厘米(图四∶ 5)。H15∶1,钵,泥质浅红陶。尖圆唇,宽敛口,斜腹。磨光,器腹内壁有横向旋抹痕迹。口径24、残高32厘米(图四∶1)。H15∶2,钵,泥质红陶。尖圆唇,口微敛,斜腹。磨光。器腹内壁有横向旋抹痕迹。口径 4.9、残高4厘米(图四∶2)。

敞口钵 H15∶23,细泥质,黄褐陶。敞口,斜腹,平底。素面。口径1.6、底径75、通高72厘米(图四∶3)。

尖底瓶 H15∶3,泥质浅红陶。双环口,束颈,上下唇间呈斜面,上唇尖圆,下唇窄厚。口沿经轮修,素面。口径32、残高48厘米(图四∶4)。花边碗 H15∶24,泥质灰褐陶。圆唇,斜腹,花边饼足,外壁有竖向刮痕,内壁粗糙。口径19.4、底径9.4、通高71厘米(图四∶6)。

彩陶盆 细泥红陶,圆唇。 H15∶4,细泥浅红陶。圆唇,折沿外倾,短颈,溜肩。器腹外表磨光,内壁亦较光滑;口沿满饰黑色窄带,肩部饰黑彩弧线三角,口径 367、残高5厘米(图四∶8)。H15∶5,泥质,浅红陶。圆唇,敞口,宽折沿,溜肩。器表磨光,绛红彩,口沿之上饰斜向平行线纹,边缘以横向平行条带作界隔,颈部饰网格纹,网格之下为三角,器腹内壁有旋抹痕迹,口径 25 8、残高5 6厘米(图四∶ 9)。

折沿盆 H15∶6,细泥红陶。厚圆唇,折沿外翻,斜弧腹。素面。口径 35.7、残高5厘米(图四∶10)。

敛口瓮 H15∶16,夹砂灰陶,厚胎。圆唇,大口,内敛,宽沿。颈部有六道凹旋纹,口沿附近及器腹内壁周圈有横向旋抹痕迹。口径 2.9、残高 7.6 厘米(图四∶ 11)。

鼓腹罐 H15∶8,夹粗砂,红褐陶。敞口,尖唇,窄平沿,鼓腹。器腹内壁有泥条盘筑的接茬。器表多素面,仅在最大腹径处饰压印附加堆纹一周。口径138、腹径178、残高 12厘米(图四∶7)。

旋纹罐 H15∶ 14,黄褐陶,夹粗砂。敞口,厚圆唇,内侧唇面有一道凹旋纹,溜肩。腹部饰旋纹。口沿保留浅细旋抹痕迹。口径 26.6、残高 7.2厘米(图四∶ 12)。

敛口罐 H15∶ l5,泥质浅灰陶。敛口,叠唇,溜肩。颈部饰横向旋纹,肩部以下饰竖向深绳纹,口沿经轮修。口径 24,1、残高5.8厘米(图四;13)。

石球 H15∶ 26 圆形,灰色砂岩。表面经琢磨。直径7.2 厘米(图五∶ 2)。

石环 灰色砂岩,半成品,有未经穿透的对钻孔。 H15∶27,直径约17 厘米(图五; 4)。 H15∶ 29,内侧留有划痕,直径约16厘米(图五;3)。H15;30,直径15厘米(图五;5)。

骨器 H15∶ 28,骨质,弧形,一端呈锥状。全长 20.4厘米(图五;1)。 H18 出土器类以钵、瓶、盆为主,多素面,不见彩陶。

散口钵 泥质红陶。薄胎,散口,斜腹。素面。H18∶1,口径30.9、残高69厘米(图六 ∶D。 H18∶2,口径 19.3、残高5.5厘米(图六∶2)。

尖底瓶 H18∶4,泥质红陶。双唇口,已退化,束颈,溜肩。颈部饰斜向相线纹,腹部饰交错线纹。口径 4.3、残高 10.8厘米(图六∶3)。Hl8∶5,瓶底,尖底,饰斜线纹,略有交错。残高6.4厘米(图六∶5)。

葫芦口瓶 H18∶3,细泥红陶。圆唇,葫芦口上部内敛,下部硬折,束颈,溜肩,肩部饰斜向线纹。口径 4.7、残高 IⅡ.1厘米(图六∶4)。

折沿盆 细泥红陶。折沿外翻,斜弧腹。素面。H18∶7,口径 36.7、残高&2厘米(图六 ∶6)。H18∶ 9,口径 36.4、残高9厘米(图六∶7)。

叠唇盆 泥质红陶。叠唇,敛口,圆腹弧收。素面。H18∶10,口径 29.2、残高 7.6厘米(图六∶8).

旋纹罐 H18∶13,夹粗砂的褐陶。敞口,斜肩,折腹,小平底。颈部附加堆纹,肩饰旋纹,下腹素面。口径 I7.2、底径 6、腹径18、通高14.5厘米(图六∶ 9)。

二 二里头时期遗存

二里头时期遗存主要为灰坑,分锅状坑、筒状坑和不规则状坑等。出土物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粗大石斧、梯形石铲和卜骨。陶色以灰陶为多,褐胎黑皮陶其次,器类主要包括高领鬲、斜腹藏、双盔盆、双整罐、盆形鼎、敛口瓮、圈足瓮、敛口尊等。

H13 位于T22 北壁,②层下开口。仅发掘一半,平面形状似为椭圆形,被 H12 打破,并打破H16。弧壁,壁面粗糙,平底。坑口最小径3.45、坑深1.26、底径1.08米。坑内填土为呈浅灰色,土质湿软∶出土物有陶、石、骨,可辨器形有鬲、颢、瓮、盆、鼎、豆、尊等。

H13 出土典型器物有鬲、甗、瓮、盆、鼎、豆等。

鬲 H13∶1,泥质灰陶。仅存口沿及领部,敞口,高领,素面。口径 28、残高 11 厘米(图八∶1)。

甗 夹砂灰陶。束腰,有腰隔,腰部饰一周索状泥条,腹饰绳纹。如H13∶3、26(图八∶ 2、3)。H13∶23,花边敞口,斜腹,饰竖向绳纹。口径 28.1、残高 12 厘米(图八∶6)。

瓮 H13;5、6,泥质灰陶。圆底,下附饼状圈足(图八;4、5)。H13;12,敛口,未出沿,斜腹,口部附近磨光,腹部饰绳纹。口径 24、残高10.9厘米(图八∶9)。H13∶13,颈部绳纹之上刻划一周连续三角纹。口径24.8、残高 10 厘米(图八∶ 7)。H13∶9,泥质灰陶。敛口,广折肩,肩部贴附桥形耳。口沿磨光,腹部饰旋纹。口径1l、残高10.5厘米(图八∶ 13)。

盆 泥质灰陶。散口,微折肩,斜腹弧收。H13∶4,口沿附近磨光,腹饰绳纹。口径 34.5、残高1l.4 厘米(图八∶8)。

鼎 泥质红褐陶。敞口,鼎腹呈盆形,平底,下接三个低矮的扁刀足。H13∶8,三足外张,素面,口径 23.4、高16 厘米(图八∶11)。

豆 H13∶24,泥质灰陶。敞口,折腹,豆盘呈盆形,下腹硬折。盘径 26.3、残高 5.3厘米(图八∶10)。

尊 泥质黑皮陶。圆唇,敛口,折肩,斜腹直收。H13∶21,肩部磨光,下腹饰连续的'回'字纹,口径 13.2厘米、腹径16、残高 8.3厘米(图八∶ 12)。

H31 出土器类丰富,型式多样,以鬲、瓮、盆、罐、鼎为主。

鬲 灰陶。H31∶1,细砂陶。散口,高领,多素面,局部可见隐约竖向篮纹。口径 20.3、残高9.1厘米(图九∶1)。H31∶31,鬲足,夹粗砂,锥状实足,足跟饰绳纹。残高 10厘米(图九∶13)。

瓮 粗泥灰陶。H31∶2l,敛口,磨光,口沿以下饰竖绳纹。口径 21.1、残高 12厘米(图九∶2)。H31; 2,仅存底部,泥质灰陶,圆底,下接圈足,底部及圈足均饰粗乱绳纹。底径l5.2、残高51厘米(图九∶4)。

盆 细泥陶。分双帮盆、浅腹盆和素面盆。H31;24,双帮盆,深灰陶。敞口,圆弧腹,

平底略内凹。盆腹及底部饰竖向中粗绳纹,双整之间间以两条旋纹。口径 27.8、底径 10、通高18厘米(图九;5)。H31;8,双帮盆,黄褐陶。直口,腹壁微鼓,平底,腹壁中央置舌状双据,上腹及口沿磨光,下腹近底部及器底饰绳纹。口径 22.8、底径 16.7、通高 12.4 厘米(图九∶6)。H31∶27,浅腹盆,黄褐陶。敞口,侈沿,斜弧腹较浅,平底略内凹。口沿内外均磨光,下腹及底部饰绳纹。口径 26.2、底径10. 8、通高 7.8厘米(图九∶ 7)。

碗形豆 H31∶3,灰陶。散口,卷沿,斜弧腹,颈肩之间有明显折棱。素面。口径 26.8厘米(图九∶3)。

罐 形式多样,有双握罐、小口罐和大口罐之分。

H31∶25,双整罐,夹砂黑陶。直口,口沿外附双整,深鼓腹,最大腹径居中,平底略内凹。腹部饰交错绳纹。口径 l3.6、底径8、通高 227厘米(图九∶9)。H31∶10,大口罐,夹砂灰陶。敞口,深弧腹,腹部饰交错绳纹,中腹间旋纹一周。口径 28、残高 17 厘米(图九∶ 10)。H31∶ 33,小口罐,泥质灰陶。圆唇,敞口,圆肩。肩以上磨光,肩以下饰绳纹。口径 121、残高 10.5厘米(图九∶11)。H31∶32,小口罐,泥质灰陶。圆方唇,敞口,束颈,溜肩,肩部饰旋断绳纹。口径 138、残高 6.2厘米(图九∶ 12)。

鼎 泥质灰陶,仅见刀足。H31∶18,扁状矮刀足。残高约 5 厘米(图九∶ 8)。石铲 H31∶45,深灰色砂岩。略呈梯形,薄弧刃,器体磨光,刃部密布竖向的磨蹭划痕,铲面两侧保留浅细的斜向划纹。刃宽 7.1、柄宽 5.5、全长 I7厘米(图一O∶1)。H31∶ 44,深灰色砂岩。呈梯形,器体磨光,薄弧刃,边缘两侧保留打制的片疤,刃部密布竖向磨蹭划痕,铲面有浅细的斜向划痕。刃部宽78、柄部宽 6、全长11厘米(图一O∶2)。

石斧 H31∶35,深灰色砂岩。器体厚重,略呈梯形,器表经琢磨而成,边缘两侧残留打制片疤,刃部磨制。刃宽 5、柄宽 4.5、全长 12.3厘米(图一〇∶ 3)。

三 两周时期遗存

和村遗址两周时期遗存发现较多,时段主要集中于两周之际至春秋中期,遗迹以灰坑为主,口部多为圆形,还有少量长条形。

H6 位于T6 东北角,②层下开口,打破 H11。平面近似圆形,弧壁略直,近平底。坑口直径343、自深1.65、底径 2.5米。坑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松软,出土有鬲、小口罐等。 H12 位于T21、T22 之间,②层下开口,被 H11打破。平面近似椭圆形,弧壁,圆底,底面较平。坑口长径 6.25、短径3.5、自深1.67、坑底直径 2.25米。坑内填土为深灰色,土质疏松,夹杂少量炭屑,出土大量陶器残片,可辨器形有鬲、盆、盆形盂、豆等。

两周时期遗物以陶器为主,器类较固定,有鬲、盆、盆形盂、豆、小口罐等,灰陶为主,多泥质,流行粗深绳纹和磨光。

H11 多见鬲、盆、罐、圆陶片等。

鬲 H11∶ 4,夹砂,陶色不一,底部呈红褐色,上部为黑色。圆唇,宽折沿,内倾,腹较直,分裆,低裆,袋足末端呈圆锥状。通高小于器宽,且口缘略超出袋足边沿。通体饰斜向绳纹,绳纹细且规整;肩部间以一道旋纹,袋足底部绳纹略粗,器腹内壁光滑,且不见裆线。口径 20.8、通高 I7.8厘米(图一三∶1)。

盆 H11∶6,泥质,深灰陶。圆方唇,宽仰沿,折肩,深弧腹。全器饰斜向绳纹,沿面外侧绳纹经抹饰。口径 35.5、残高 13.8厘米(图一三∶2)。H11∶2,深灰陶。圆方唇,宽仰沿,圆肩,深弧腹。饰绳纹,肩部旋纹一周,沿面外侧可见隐约绳纹。口径31.6、残高 10 厘米(图一三∶5)。H1l∶5,泥质,褐胎黑皮陶。窄方唇,宽折沿,内斜,束颈,圆肩,斜腹,平底。腹部绳纹被抹饰,器底饰粗乱绳纹∶口沿内侧磨光。器腹内壁粗糙,隐约可见泥条盘筑痕迹,器底套接。口径17.7、底径10.1、通高12厘米(图一三∶ 4)。

小口罐 H1∶1,泥质深灰陶。敞口,尖唇,矮领。口径 18.6、残高5厘米(图一三∶6。圆陶片,Hl1; 3, 泥质灰陶, 圆形。一面磨光,一面饰绳纹。直径 4.1一4.6 厘米,厚约0.8厘米(图一三∶3)。

H12 出土标本有鬲、盆、豆、盂、盆形钵等陶器,还有骨笄、石铲。

鬲 夹砂,圆方唇,宽仰沿。H12 ∶ 3,深灰陶。鼓肩,束颈。肩部饰旋纹,腹饰粗深斜向绳纹。口径18、残高 10厘米(图一四; 1)。H12;1,深灰陶。斜腹。沿面饰数道旋纹,腹部饰粗深绳纹。口径 29.5、残高9厘米(图一四∶3)。H12∶14,鬲,夹砂深灰陶。联裆,实足,饰粗深绳纹。残高&.8厘米(图一四∶ 4)。

盆 H12∶ 11,泥质褐陶。方唇,唇面有一道凹旋纹; 宽折沿,内倾,束颈,圆折肩,深腹弧收,小平底。腹部及器底饰粗浅绳纹,口沿内侧及颈肩部位磨光,口沿外壁绳纹被抹饰。口径 34.2、底径16.2、通高 2.8厘米(图一四∶ 7)。H12∶7,泥质深灰陶。方唇,宽仰沿,深腹,圆肩,下腹斜收。口沿外侧绳纹经抹饰,上腹饰竖向绳纹,下腹饰交错辑纹。口径 29, 1、残高17.5厘米(图一四∶6)。

盆形盂 H12∶12,泥质浅灰陶。圆唇,宽仰沿,束颈,圆折肩,斜腹。肩部饰数道旋纹。口径Z.5、残高9.5厘米(图一四∶8)。 H12∶8,泥质浅灰陶。圆唇,窄沿内斜。直颈内束,弧腹斜收,小平底。素面,口沿内外侧有轮修痕迹。口径19、底径75、通高9.3厘米(图一四∶5)。

豆 H12∶13,泥质灰陶。圆唇,窄平沿。敞口,折腹,浅盘∶豆盘底部有一内凹的圆窝,其内可见与豆柄套接的茬口∶矮粗柄,呈竹节状,中空,底座较矮,呈喇叭状。口径188、足径128、高 10.5厘米(图一四∶9)。

骨笄 H12∶17,骨质。锥状,柄部呈扁平的三角状。全长10.5厘米(图一四∶11)。

石铲 H12∶15,灰黑色,石英砂岩。器表光滑,略呈梯形。边缘残留打制的片疤,器表经磨制,刃部保留竖向的磨蹭痕迹。长约12厘米,宽 2一14.5厘米,厚约1厘米(图一四 ; l2)。H12∶ 16,灰黑色,石英砂岩。器表光滑,梯形。器表经磨制,弧刃,刃部密布竖向且平行的磨踏细纹,柄部两侧有交错状的划痕。刃宽 7、柄宽 10.5、全长14厘米(图一四∶ 11)。

H19 出土豆、盆、盂、瓮等陶器,均泥质。

豆 H19∶1,泥质,灰黑陶。方唇,直口,浅盘,中腹硬折,下腹急收,细柄,中空,盘底胎壁加厚。口沿内外经轮修,器表磨光,豆盘内外壁饰暗旋纹。口径 16、残高 6.1 厘米(图一五∶2)。H19∶2,泥质,深灰陶。方唇,直口,浅盘,中腹圆折,下腹斜收,细柄,中空。口沿内外经轮修,器表磨光。口径 l5 6、残高5厘米(图一五∶ 4)。

盆 H19∶4,泥质,浅灰陶。尖方唇,唇面有一道凹槽,宽仰沿。沿面近唇部有一道凹旋纹,沿面内侧经轮修,沿面外侧绳纹被抹平,内外壁均较光清。口径32、残高 6.4厘米(图一五∶3)。H19∶6,泥质,浅灰陶。方唇,折平沿,束颈,折肩,斜腹弧收。口沿内外经轮修,肩部饰规整旋断绳纹,器腹内壁较光滑。口径 37.7、残高 16.3 厘米(图一五; 6)。

盆形盂 H19∶3,泥质,灰黑陶。尖圆唇,宽仰沿,沿面略内凹,束颈,折肩。口沿内外经轮修,沿面两侧边缘各饰一道凹旋纹,肩部饰凸旋纹。口径 26、残高 5.4厘米(图一五∶1)。

瓮 H19∶5,泥质,深灰陶。方唇,直口,口部胎壁加厚,溜肩。口沿内外经轮修,肩部饰暗旋纹,器腹内壁较光滑。口径 23.8、残高 7.4厘米(图一五∶5)。

H21 以鬲、豆、盂、罐等陶器为主。

鬲 H21∶1,夹砂深灰陶。圆方唇,宽仰沿,溜肩。口沿内侧饰数道旋纹,肩部饰竖向绳纹,肩以下饰斜向绳纹。口径 27.3、残高9.4厘米(图一六∶ 1)。H21∶9,夹砂灰黑陶。尖圆唇,宽折沿,向内倾斜,直腹,分裆,三袋足垂立,袋足末端呈扁锥状,俯视呈亚腰的等边三角,裆底几乎触地,器腹内壁无档线。整体口径大于通高,口缘宽度逼近袋足边线。器腹外壁饰粗绳纹,裆底饰粗大绳纹。口径 19.1、通高 1.2厘米(图一六∶2)。

豆 H21∶ 2,泥质深灰陶。方唇,敞口,下腹硬折。器表饰旋纹。口径 162、残高4.4厘米(图一六∶6)。

盆形盂 H21∶ 4,泥质浅灰陶。圆方唇,宽沿,略内倾。溜肩,中腹圆折,斜腹直收。上腹饰旋纹三周。口径 2l.6、残高9厘米(图一六∶3)。H21∶5,泥质浅灰陶。圆方唇,宽仰沿。溜肩,圆折腹。素面。口径 30.6、残高9.6厘米(图一六∶5)。

小口罐 H21∶ 6,泥质深灰陶。圆方唇,宽仰沿,唇面有一道凹槽,无领,溜肩。肩部饰竖向绳纹或斜向绳纹。口径 2l.6、残高l1.1厘米(图一六∶4)。

H84 出土器物极少,可辨识者仅陶鬲一件。

鬲 H84∶1,夹砂,深灰陶。圆唇,外翻,唇面有一道凹旋纹,宽折沿,内倾,束颈,略有肩,高弧裆,三袋足垂立。器宽略大于通高,口缘边线略超过袋足边沿。轮修口沿,器体外壁饰粗深绳纹,颈部绳纹经抹饰。口径14.1、通高 10 厘米(图一四∶ 2)。 H92 出土器物有鬲、罐、盆、豆等,还有个别骨器。

鬲 H92∶1,夹粗砂,红褐陶,局部有浅灰色斑块。圆唇,宽仰沿,沿面内凹,深弧腹,大袋足,袋足呈扁状,弧裆,裆部较低。沿面内侧饰凹旋纹,器腹外壁上部饰斜向粗大绳纹,下部饰斜向浅细绳纹,器腹内壁凹凸不平。口径 30.5厘米(图一七∶1)。

小口罐 H92∶2,泥质,浅灰陶。方唇,宽仰沿,直颈。口沿外侧及肩部绳纹被抹掉,肩部饰交错绳纹,口沿内侧经轮修,器腹内壁略光滑。口径17.4、残高 6厘米(图一七∶5)。

盆 H92∶3,泥质,深灰陶。仰沿,直口,弧腹。口沿内侧经轮修,颈部绳纹经抹饰,中腹饰三道凹旋纹,下腹素面,器腹内壁较光滑。残高&6(图一七;2),H92;4,泥质,红褐陶。尖圆唇,宽仰沿,圆腹。口沿经轮修,沿面外侧绳纹经抹饰,上腹绳纹被抹掉,中腹

饰竖向绳纹,器腹内壁较光滑。口径 2l.7、残高 7.4(图一七∶4)。

豆 H92∶5,泥质,黑皮陶,灰褐胎。圆唇,敞口,浅盘,上腹斜直,中腹硬折,下腹斜收,豆盘底部胎壁加厚。细柄,中空,器表磨光,豆盘内壁有同心圆状暗旋纹。口径 17.7、残高5.7厘米(图一七∶3)。

四 结 语

和村遗址仰韶时代中期遗存以H15 和H18 为代表,所见器形均是晋南庙底沟文化典型器物,其相对年代也较明确。H18 出土的杯形瓶口、钵、折沿盆与垣曲东关IIIHO04 同类器雷同四;同时其旋纹罐、钵与垣曲上毫 Y301 出土的同类器接近网。而和村H15 除出土与H18 相同的折沿盆外,H15;3 重环形尖底瓶口与上毫Y301;1相近。由此,可以初步确定和村遗址H15、H18 的相对年代,当与垣曲东关H1004、上毫 Y301相近。垣曲东关遗址IIIHl004 和上毫 Y301 均是山西境内庙底沟文化早期的典型单位之一,所以,和村 Hl5、 H18 相对年代也在其列。以往在泽州县邻近的阳城、沁水等县进行过一些调查,采集有这一时期遗存,部分遗存甚至可早到前仰韶时代,和村遗址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该地区庙底沟文化早期具体文化内涵,结合中留李高和襄垣北底0、长治小神【、黎城望北和东阳关圆等

仰韶时代遗址,基本构建了整个晋东南地区仰韶时代的文化序列。

和村二里头时期陶器以高领鬲、斜腹藏、双整盆、双整罐、蛋形瓮、盆形鼎为主,此外,还有深盘豆、碗形豆敛口瓮、小口瓮等。其中,H31 出土双帮盆、碗形豆与襄汾大柴

遗址的H5;19、H5;17雷同b,高领鬲作法与辉县孟庄VIIIT171M26;1相近b,孟庄

VIIIT17lM26 共存的碗形豆与和村H31;3也基本一致,大柴H5、孟庄VIIIT171M26 的年代均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和村 H31 应与之同时。和村H13 与 H31陶鬲的高领作法致,共出的敛口瓮、深盘豆与二里头遗址第三期的ⅤIM7;4、VIT4;11相近国。所以,H13

和H31的相对年代应在二里头第三期。

二里头时期和村遗址地处白燕类型、东下冯类型、下七垣文化、二里头类型交汇的前沿

地带,文化因素呈现显著的多元性特征。以H13 和 H31 为例,盆形晶、浅腹盆是受冀南豫

北下七坦文化的影响,深盘豆源自二里头类型,高领高、花边断更多地是受到白燕类型的影响.

双据盆、双据罐、敛口瓮、圈足瓮等与东下冯类型典型因素一致。与上党盆地的长治小神 四、屯留西李高 叫 等遗址相比,晋城盆地的和村遗址则明显缺乏实足蛋形瓮、罐形晕、敛口晕、无极盆等,且更多了一些双据盆,而据浊漳河调查情况来看 【,实足蛋形瓮应是上党盆地二里头时期主要器形之一。此外,太原盆地常见的各类盆形钵、侈沿浅腹盆,在和村遗址也不

见踪影。所以,长治小神、泽州和村遗址难以笼统地归为一类,两者可作为寻找实足蛋形瓮在晋东南'零界线'的重要突破口;若再结合双据盆、盆形钵、无辊盆等的出现频率及器物群,究河上游的和村遗址与东下冯类型联系应更为密切,而漳河上游的小神遗址与大原盆地同时

期遗存关系更为紧密,这也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小神和和村等遗址二里头时期遗存打开了一道重要窗口。

周代遗存是和村遗址最主要的发现之一。目前,中原地区两周考古发现与研究以墓葬为主,居址材料比较缺乏,以洛阳王湾和天马——曲村 4、荥阳官庄鸣 等为代表,和村遗址的发现首先弥补了晋东南两周考古居址材料的空白,也为探讨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提供了又一实例。

该遗址周代遗存多见宽沿袋足鬲、盆、矮柄豆、盆形盂、小口罐、三足瓮等陶器,除流行的袋足鬲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外,其他均是天马曲村遗址的常见器类,两者物质文化面貌有较大的一致性。

这里发表的六个单位,有如下打破关系∶ H19→H20→H21 H11→H12

根据这些打破关系及共存器物,初步可将上述单位分为两大组∶

第一组包括H12、H11、H21,盆多罐少,常见宽沿袋足鬲,且肩部多饰一道旋纹,流行中粗绳纹。H12 出土的鬲、盆、盆形盂与天马曲村居址西周晚期同类器一致。而和村图4∶1与天马曲村IIIH326∶ 38相近。H11∶4 与白燕 H348∶5圆、兴弘花园M127∶1基本相同,H21 鬲、盆形盂与兴弘花园M120∶ 1、4雷同啊。综合以上,将第一组的年代确定在两周之际更为稳妥。

第二组以 H19 为代表,不见宽沿袋足鬲,流行细把豆,并出现方唇折肩盆,多装饰规整的旋断绳纹,这类折肩盆与候马铸铜遗址H585;1相近 四,该组时代约为春秋中期。

和村遗址周代遗存豆、盆、罐、盂,与天马—曲村、干湾等同时期遗址无异,但陶鬲

类型的构成极具特色,主要可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为联裆鬲,个体较小,联裆,柱足或锥足,如 Hl2∶14、H84∶1。

乙类为小袋足鬲,如H21∶ 1。器体较宽,宽沿,斜腹,袋足外张,裆底近平。这类陶鬲与股墟晚期陶鬲似有一定的承袭关系,一般也多见于商文化所达的京津以南至郑洛沿线。目前,乙类鬲在太行山西侧所见不多,但也有零星线索,如曲村 80J4T2∶ 4网、上马墓地 M61822;而和村遗址则是目前太行山以西出土此类陶鬲最集中的地点,这也是与天马曲村遗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而晚商文化对该区域影响之深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丙类与乙类一样,均是肥足无足跟袋足鬲,应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不同的是丙类腹较深,方体,器身较大,如H11∶ 4、H92 ;1,宽沿,深腹,联裆。同类陶鬲主要见于太行山西麓沿线及山西中北部地区周代遗址之中,如太谷白燕 H348;202、需具旮由H8∶2圆n。念丙类陶

鬲的白燕H348 发现以后,即被指出其是晋中考古的一项新课题网,固于材料一直未能有所突破。而太行山西麓沿线个别地点出现袋足鬲,尤其是面向中原的和村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深入认识白燕H348 这类遗存,指明了一个方向。

(0)

相关推荐

  • 杂志精选|| 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调查

    福建顺昌高付头窑址调查 文 图 / 郑皓元 栗建安 高付头窑址考古调查发现窑炉遗迹和窑业堆积, 采集到一批白瓷.酱黑釉瓷.青花瓷和窑具标本,其中多型式白瓷小罐是其主要产品,常见于福建.台湾的考古遗址和 ...

  • 豫北冀南地区龙山早期遗存新探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小时前 摘要:豫北冀南地区发现的龙山早期遗存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南麓的豫西北.豫北南部和太行山东麓的冀南三个区域.豫西北龙山早期遗存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是该文化的东 ...

  • 欣赏象博历代陶瓷,感受象山古代文明绚烂光芒

    从远古走到今天,从陆地走向海洋,象山发展的漫长历史,留下了以农耕为基础.海洋为特色.渔文化为亮点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本期特刊以陶瓷为线索,以象山县博物馆馆藏陶瓷为依托,精选县内传世及考古出土的十件陶瓷 ...

  • 【学术研究】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墓地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 六盘山余脉南华山东西横亘海原县境.菜园村位于山脉北麓,东距县城15公里.1985年至198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合作,在菜园村周围的山 ...

  • 四川蒲江九莲村东汉画像砖墓发掘简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蒲江县文物管理所 关键词:四川,蒲江,东汉,画像砖墓 摘要: 2012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蒲江县鹤山镇九莲村清理了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砖墓.该墓墓葬形制及画像配置与昭觉寺画像 ...

  •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4年Ⅰ区M7发掘简报

    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东南距塔儿山约10公里,西南距襄汾县城约8公里.因墓地多次被盗,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文化局组成考古队,分别于2014年7-9月.2014年12月至 ...

  • 考古发现 | 洛阳营庄村明代朱用夫妇墓发掘简报

    2016年9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洛阳市老城区营庄村的一座明代砖室墓(编号为M24)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座结构基本完整的明代单室砖券墓,据出土的两合墓志可知,为明代 ...

  • 陕西西咸新区坡刘村秦墓发掘简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 秦汉新城,坡刘村,战国晚期,秦墓 摘要:2017年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古墓葬发掘中,清理了2座并穴合葬形式的竖穴土圹墓.墓葬中出土铜.玉.铁.漆木器 ...

  • 河南启动仰韶村遗址第4次考古发掘

    河南仰韶村遗址22日重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距离上次已有40年,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黄河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等课题提供新的考古资料. "仰韶村遗址的历次发掘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成长,是探索中 ...

  • 考古发现 | 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春秋墓葬M23发掘简报

    瓦窑坡墓地位于山西省隰县县城北3公里的黄土塬上.(图一)由于墓地被盗严重,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和隰县文物旅游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17座,出土遗物丰富.根据资料整理和文物修复的进 ...

  • 考古界:浙江宁波奉化方桥何家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

    浙江宁波奉化方桥何家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宁波市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 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何家行政村境内,现为宁波宁南贸易 ...

  • 南京江宁咸墅村两座西晋“太康五年”墓发掘简报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江宁区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3年6-7月间,江宁区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发现并抢救性发掘了两座西晋墓.两座墓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朝向西南,东西并排,墓葬形制.大小有别.墓内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