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追逐远方的能力,就别说朝九晚五的生活没有意义

职场丨认知丨思考

这是我的第236篇原创

今日主题:远方和当下
Ray先森说✎
2019年还有半个月不到就要过完了,这一年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有些事情需要积累,而有些事情需要清零,希望这一年你能有所收获,有所清零。

本文共3204字

阅读时间:9分钟

前几天,12月刚刚到来的那会,整个朋友圈都在感叹时光无多,2019年的目标和计划估计又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了。
有人说,说好了想去浪漫的土耳其也没去;
有人说,甜甜的爱情什么时候轮到我;
有人说,2020年的工资敢不敢再往上蹭点;
还有人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总之,大家对于当下的一切,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满。
有不满,很正常,但是最怕的就是不自知的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一边嫌弃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没有意义,一边又没有追逐远方的能力。

1 

想去的到不了,拥有的不珍惜
所有的困顿都是欲望和能力的失衡
 
厄普代克曾经在《兔子快跑》讲过一个不停挣扎和选择的故事:
26岁的哈利先生被困在二流的生活当中,一个经常酗酒的妻子,一个到处是脏碗盘的房子,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和一份看不到头的工作。
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他从自己宾州的家里逃跑了。
当然,他没能跑远,一个不甘平庸的男人试图从二流的生活中私奔,但是作为一场私奔,他缺少一个女主角,于是驾车公路上狂奔了一夜之后,他回到了小镇。
他没有回到妻子詹尼丝身边,路上他认识了妓女露丝,他跑去跟她同居了。在跟她同居几个月后,他又跑回了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身边。跟妻子共处几天之后,他忍无可忍,又企图跑回露丝身边。在新生女儿意外死去之后,他又跑回了妻子身边。在女儿的葬礼之后,他又跑回了露丝身边。
总之,哈利就这样不断在现实的困顿生活和渴望的完美爱情之间,不断来回奔跑。
这看起来就像一只四处找窝的兔子,四处奔跑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找着,反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疲惫之中。
多年过后,刘瑜在她的文章里用一句话道明了真相:
自我是一个深渊,它如此庞大,爱情不可填补。
可是,对于自我一切的不满,又岂止是爱情所不能填补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法填补:
想要迷人的完美身材,却连早起跑步都做不到;
想要追逐诗和远方,却对眼前的风景视而不见;
想要升职加薪赚大钱,却连一份会议纪要都写不好;
想要找寻自己soulmate,却对眼前的爱人爱答不理。
想去的到不了,拥有的不珍惜。
成人世界所有的自我困顿,不过是欲望和能力的失衡。
有时候,有欲望不可怕,能力差也不可怕,怕就怕:
在欲望太强的时候偏偏自己能力还太差。
2
能力和欲望失衡的背后
意味着你注定要面对现实
 
《奇葩说》中,有一个辩题说“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精致穷”曾经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
什么是精致穷?
精致穷,形容一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生活方式。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变穷,穷的明明白白,也活得开心闪亮。
简而言之,就是日子已经足够辛苦劳累,为什么不想办法让生活好过一些,而变得精致就可以用来装饰疲惫的生活。
我倒觉得,其实精致和穷富并无本质的关系,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维度的定义:
什么是精致,而什么又是穷?
归根结底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有没有必要在自己消费能力之上,去构建一种美好的生活?
可事实上,不少年轻人在精致穷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真的是“越精致越穷”,当及时行乐超前消费大行其道之时,带来的后果,与最初只是想让生活变好的期待也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效果。
前段时间看过自媒体创业者糖糖总的文章《为什么穷人总喜欢买奢侈品》,文中写道:
相当多穷人虽然穷,相对而言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
一方面信贷如此容易,填个号码就能放贷,关键是很多人贷款之后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去购买奢侈品,一部苹果手机、一个LV的包、或者办一场豪华的婚礼,一不小心最后被高利贷压得喘不过气,一步步难以脱身。
而另一方面,自己对于现实的偏差认知,导致自己陷入过度消费的泥潭无法自拔,但到头来买买买并没有让自己走上人生的巅峰,反而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这样的场景简直随处可见:
戴森吸尘器除了拆开包装之后,是不是再也没用过;
头脑发热买下Kindle,最后都只会拿来盖泡面;
口红到底是为了拿来涂的,还是拿来摆拍的?
花钱的本质是,你即将拥有的东西,是否对自己长期发展有真正的意义。
如果真的喜欢一件物品,适当地奖励自己无可厚非。但试想,如果频繁地花钱为了得到某类物品,它对你而言是变得让人麻木了,还是让你幸福了?忍不住反复要去即时满足,不正是在花钱玩老虎机吗?
一边是让人焦头烂额的花呗与信用卡还款,一边是消费主义和提前消费双重刺激下的快感满足。
当代年轻人的困顿之一,就是在偏离现实生活之上,用超过现有能力去构建和拼接一种不现实的假象。
然而,这样的假象破碎之后,是不得不偿还巨额债务和残酷的现实代价。
3
好好经营平凡的生活
并不是一种懦弱
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子交流时,一男生语出惊人:
“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
梁晓声问:
“那什么是不平凡?”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要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
所谓摆脱平凡,就是要有钱有名有权。
后来,梁晓声接待一美国朋友时,
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梁晓声答:“怕一种平凡的东西。”
朋友追问:“究竟是什么?”
梁晓声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无比惊讶:
“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其实平凡没有错,错的是很多人自以为是的定义了平凡。
月收入低于1万的年轻人,不配拥有爱情;
只有1500元的神仙水,才对得起精致的生活;
毕业三年月薪不超过3万,都是扶不起的loser;
30岁还没做到管理层,注定被人瞧不起。
最近看到一个新词汇,叫做“1/4人生危机”,常用于25到30岁的年轻人,在人生进入稳定阶段前面临的挑战。
在这期间,一个人的理想、情感、健康、事业都处于混沌状态,身份的转变、社会现实带来的落差,会不停打磨我们,并让我们缓慢变为一个成年人。
而同时,这个时代有太多信息和现象在左右着你的选择和思考,他们常常以夸张于现实的情况出现,又深谙你急于求成渴望财富的心态,为你输出一篇篇让你怦然心动的“价值观”:
Hunter Thompson 曾经写过一句话:
有良心的写作者,必须有看清真相的勇气。
看清真相的勇气,并不是让我们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而是让自己更理性的面对现实,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在这个时代,太多人渴望拥有标配的生活,急着用普世价值观衡量自己拥有的一切:
没有的人,急着拥有。拥有的人,急着拥有更多。
总之,仿佛安安稳稳过着现在的生活就是一种过错。
我以前总觉得男人总该做一番事业,见一片天地,这几年在社会上历练之后,初心虽然不改,但也渐渐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伏低做小,这并不是懦弱,而是他能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甘愿放下曾经的骄傲和自矜。
接受平凡,是我们这辈子做的最不平凡的事。
而我始终相信,好好经营平凡的生活,并不是一种懦弱。
4
了不起的人生
不一定都是辉煌和高潮
多年以前,菲茨杰拉德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辞掉了工作,还清了债,买了身新衣服,在前程似锦的早上醒来。
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他写的一本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在人生大红大紫之前,菲茨杰拉德二十四岁之前的人生是与贫困为伴,父亲经商失败,全家依靠母亲继承的家底和亲戚的帮扶度日,
而就在24岁那年,菲茨杰拉德得知自己的小说被出版社接纳后,他兴奋地说了这番话,可是谁又知道当他经历人生的辉煌和巅峰之后,妻子挥霍无度精神失常,最后晚景凄凉无人问津。
有时候我时常想,当我们拼尽全力去堆积一个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美好幻象之时,也请你看看身边,其实你所追求的一切,或许早已以另一种形式默默出现在你的身边。
了不起的人生,也不一定是充满辉煌和高潮。
那些面对想要而不可得的经历,才是让你在人生之河面对野渡无人的困境中,默默泅渡到彼岸的动力和勇气。
早九晚五的生活并不一定就没有意义,如何让那些在乎自己的人好好生活才是意义的本身,

而这才是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全部。

-End-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

转给朋友们欢迎你的“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