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的奥秘》与《子夏易传》的理解与体会(上篇)

作者:于禁

排版:张飞

注:(以上内容是为对《易经的奥秘》第11章-乾坤人生前与《子夏易传》上经:第十二否卦前的倾情理解)

前叙:作为开篇之叙述,熟悉东泽的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也正如大家伙儿现在看到的这样,在分享读书时光的“旅程”中,大家都放松、愉快;不仅流露出对历史热爱的真情,对文化交流的诚意……其中还有这一点,也同样很重要,那就是为您推荐相关图书的、使您走上热爱读书道路的那个人。

而为我推荐所要讲述的《易经的奥秘》这部书的人,正是对我将来人生寄予厚望的“我的”爷爷奶奶。

我非常爱我的爷爷、奶奶!

这份爱是真实的,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力量源泉!

这份爱也很伟大!我是芸芸众生之中爱我爷爷奶奶的普通人…但就因为普通、简单、没有粉饰加工,所以我说…

这份爱永远,永远都很伟大!

而且,他们对我一直喜欢读书,热爱历史文学的这颗心呀,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所以,就在2015年的金秋时节,是一个应有收获的季节。

爷爷奶奶在忙碌完单位的工作之后,乘坐火车返回长春老家来看我们。

还特地为东泽一家带回来2本书。其一为老师所著的《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我的父亲选择了它,并且已经读完。)

另一本书就是使我对《易经》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的,如同“引路人”般的-曾仕强老师《易经的奥秘》。

我当时或许冥冥当中与它有缘,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部书。

我真正觉得每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大有收获。

所以今日很高兴能就读书内容并结合卜夏-《子夏易传》来将一些理解分享给大家。

希望与大家能够愉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六章“易有三义”的理解和心得

曾仕强老师在这章开篇,就提到了这一概念,即,“易”有三义:一为简易,二为变易,三为不易。

这一概念出自于《易纬·乾凿度》。其中对三义的内容又写道:'管三成,为道德苞籥。’说得正是在“三义”的总领之下,能够使“大”道德成存于天地之间,又能够将“易”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囊括总结起来。

在《易纬·乾凿度》又阐明了'易者,为言其德…’后能'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傚易无为,故天下之性莫不自得也。’

您就会不知觉地发现其内容在曾仕强老师总结的“简易”二字中也被体现了出来。老师在书中讲到了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写字工具-毛笔。

他提到:'以前我们用毛笔,只要一支,想画细就可以细,想画粗就画粗,各种变化一支毛笔就足够了。现在不是,笔拿出来都是一排一排的,选一支,太粗了,再选一支,又太细了,光选笔就要忙死了。毛笔就是简易,结构很简单,但功能却变易无穷。’

您看这不就是“易”在实际生活中“简易”的体现吗?

又好比将要表达情感的一种状态,那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好,现在请大家将心放松下来,并且能够将自己处于世俗喧嚣中的那种忙碌疲劳的状态从时间、空间之中挣脱出来,安静般恢复到这最原始的、最平衡的、“一阴一阳”的自然状态上来,然后自己在这样的自然状态中体会由深处至纯至洁之心所要传递的信息,即心声。它均匀般的由里及外,通过平和舒顺状态下的发音器官将心灵之声抒发出来,成为了人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它真是悦耳美好呀…

那么,这样的声音为什么说是最为简易的呢?因为这样的声音最为自然,最美好又不至于过分。最为真诚,不掺杂附着对话外的人情世故。因此“言语有德,合也乎道”,又怎能说它不“简易”呢?这是易义在理上的简易之道哇!

正所谓是“言行合一能自然,正是谓之道。”真是用浑然天成、一尘不染等词汇亦都不能形容的呀!

谈完了易义中的“简易”,再来谈谈“变易”。

《易纬·乾凿度》中说道:'变易也者其气也。’又举例:'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所讲的是阴阳内部欲求易动,则气、势就会发生变化,出现了咱们所说的“包罗之万象”。所以又有句古话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说的是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人们无法预测的。

但今天咱们接触《易经》,目的就是为了要逐渐学习和掌握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为的是使人们能够趋利避祸,不再担心我们会预料不到一些事情。这就是《易经》告诉我们的道理啊!

最后谈下易义的第三点就是“不变”。

《易纬·乾凿度》:'不易也者,其位也…’,又举例:'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从天地关系,君臣位次,父子伦理三个方面来谈,说明有些事情是变化的,但像这样铁定的“道”是存在不变的,也可以说是不易改变的。

这里曾仕强老师很贴切的为咱们举例-即用时间来说明这“不变”的道理。

'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示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里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也是不能变的。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

在《论语·微子》中说道的,楚地狂人接與为讽劝孔子而又歌曰:'往者不可谏,来者不可追。’

提醒孔子既然政治失意,不如还而隐居。

但咱们取其前半句,就能清楚地理解到,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我们所能保证的是做好手头现在的,甚至再稍远点的将来。

这是咱们从《论语》里学习到的易义中的“不变”之理。

所以曾仕强老师对我们说:'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变,而什么时候又不该变呢?’

曾仕强老师就这一问题,为我们总结了三个履行的原则,并从容地告诉我们只要懂得掌握了这些,咱们也就能对事情应对得妥当了。

三个原则:

一.权不离经:即不管怎么变,都不能超越这个规矩,合理是检验的标准,变得合理,大家就会同意;变得不合理,大家就变得摇头。

二.权不损人:所有的权变不可以损害别人,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叫变通。

三.权不多用:假如常常变,就表示原来的很不成熟,就说明自己的规矩有问题。树立一个规矩,最好是不要乱变。而一个人,如果变到连根本都不要了,那才是最可怕的。

曾仕强老师为此特作补充,又提到《道德经·上经十六》:'不知常,妄作,凶。’也说明一个人不知道常规,就开始乱变,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字--凶。

既然大家渐渐的了解了“易”的义理及原则。大家就会共同想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生活,我们能否借用“占卜”来预知未来呢?而正如孔子所说的,为什么又“不占而已矣”呢?

那么请大家接下来看…

○第七章:对于“善易不卜”的理解与体会。

其实在提到孔子“不占而已矣”(善易不卜)之前咱们先来谈谈《易经》的四大功能,即曾仕强老师书中的'象、数、理、占。’

·'第一功能便是象。天文是天的象,地理是地的象,同样的道理,人有人的相,因为人的相是由心来决定的,心决定相的转换,叫做相随心转。心转了,人的相就跟着心变了,所以人的相貌是时时刻刻在变的。所以,正心,很重要,心一正,五官就都正了。’

·'第二个功能是数。《易经》里的数是活的,而我们现在谈到的定数,是指最后的结果,并不是所谓的宿命论,只不过讲得不是人生历程罢了。’

·'第三个功能是理。《易经》中的理是推理。一个人按照道理去推,他就可以未卜先知,不需要占卜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因为那个'理’是固定的,所以照着理去做事的结果是固定的,这没有什么神奇,而是理所当然,势在必然。形势到了这里,结果就一定是这样的;顺着道理去走,最后就是这样子。这其实并不难。’

·'第四个功能是占。很多人看到吉凶就认为《易经》主张命定论,其实这样有待商榷。因为《易经》的吉凶是有条件,是可以变动的。会占卜的人不会铁口直断,凡是铁口直断都是不太会占卜的人。如果按照《易经》的道理讲,如果这样做结果会是吉,如果那样做结果会是凶,大家就认为你不过是讲道理而已…这就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

这样我们了解了《易经》的四大功能,那么孔子对于占卜的态度正如咱们提到的“不占而已矣。”此语出自《论语·子路》。

南人有言曰:'人无恒德,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最后说此的意思是:这'不占而已’是对于那些无恒久信念的人所说的。

而且《论语集注》引杨时说的话,其大意为'君子在对于《易经》稍有理解后,就会因绕有兴趣而尝试性地随意占卜未来。结果尝试者多以为这世间的变化实在莫测,再尝试下去预料自己未来还是没有一个定位,再这样下去'脚下本没跟’的去推测真是自取其辱,自讨没趣呀。’

·孔子为《易》作《十翼》,后来被人们称为《易传》,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十分深远。

曾仕强老师书中为我们分析:孔子会占,而且还常常占,如果一个人不会占卜,又从来没有占过,又怎么会有资格去否定占卜呢?

而孔子不占,按照曾仕强老师说,也有他的三个原则呢。

第一,如果相信占卜,就违背了伦理的立场。

第二,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第三,我们做人做事的动机要很纯正。

最后总结道,只问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

又说道:'应该做的事,纵然有万难,也要想办法去排除,纵然最后会很凄惨,也要坚持去做,因为那是你的责任!’

'做任何事情,动机比结果重要,过程也比结果重要,可我们现在完全陷在结果论里面,这是每个人好好反思的事情。’

○东泽对于泰否二卦及其各爻的初步理解。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子夏易传》的阅读和分析,不仅让我增进了对《易经》的理解,更使我体会到了《易经》中运动变化的道理。所以接下来就由东泽结合山西古籍出版社的《易经》版本的泰卦及否卦题解来引出咱们分析的题目吧!

◎泰卦第十一:

《易经》P60:【泰卦题解】:《泰》卦象征着自然界的风调雨顺,国家的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是《泰》卦的最佳状态。根据卦辞、《彖传》以及《象传》认为:这种状态出现的根源在于阴阳相交,在《易经》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立而统一的相应形式。理解《泰》卦的深刻之处,在于认识相交演化相背,泰极必然否来的道理。

【卦辞】:泰,小往大來,吉,亨。

按照《易经》的通例:阴为小,阳为大,阴者向上向外,阳者向内向下。也指明了其卦形是坤阴在上,乾阳在下。

而之所以'吉,亨’,是因为阳清轻而上浮,阴重浊而下降,二气相交,阴阳和畅,自然吉祥亨通了。

其中《彖》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这里的关键字是'交’,天地因'交’而通,上与下'交’,就是保持着思想上的和谐统一。'内君子而外小人’正是'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的现实体现。这时的状态,大家看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就知道是好的趋势,因为君子的思想行为之道影响日益增大,反之小人的则日渐消亡。

又《象传》说道:'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解释说:天地相通,为泰,理想而和谐统一。(后:君王、帝王)更为合理地使天地间的自然'物产资源’丰富起来,依从天地间万物四时生长的规律,按时取需,从而引导(左右)百姓过上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日子。

接下来,东泽特为大家选取了泰卦中的'九三’、'六五’两爻进行简单的介绍。

先看'九三’爻辞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大家请看,【正是说明天底下没有始终都是平坦地方,也没有始终倾斜的土坡。

这就好比人生路上,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只要突破困难险阻,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也没有离去之后就不会归返回来的。

这就好比学子十年寒窗苦读,后来得以拜官受爵,终究衣锦还乡。

后面说明,艰难地坚守正道自然没有过失,不要怀疑自己当初的信念,幸福生活一定会到来的。】

后文又有'平陂則险矣,有往則复矣。君子见其交会,思其所終,虑患而艰守之,不失其正。则可无咎而全其吉,保食其福也。’

这里的'君子见其交会’,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当处于天地交会(将会发生变动的)时(候)应当考虑好自己的去就和将来的定位了。而且一旦选择好了就要作最坏的打算并且坚持度过难关,其间做人又不失正道,只有这样才能没有过失,保全自己,甚至由悲转喜,逢凶化吉,幸福才会渐渐初有端倪。

再看'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帝乙:商代帝王。)

又《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体现了,六五在具备居中不偏的品格条件之下,可以开始实现自己的志愿了。

后文道:'居贵有祉,理得于中。愿心而行,非权之逼也。忘巳而与能,圣人之道也。故元吉矣。’

说明了:处于贵位且有福,居中得当且在理。

根据自己的心愿而处事行为,并不是受到权势的逼迫。

这是忘记自己本在阳盛之时(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反而退让,这正是圣人的让贤之道。此乃发吉祥之开端,终将幸福大吉,万事顺利。

看完了《泰》卦的'九三、六五’,再来看下《否》卦。

◎否卦第十二:

《易经》P65:【否卦题解】:《否》卦与《泰》卦相反,说明的是阴阳隔绝,天地闭塞上下不通。所以我们要懂得运动发展的道理,知道否极会泰来。《否》卦勉励人们把握天道,竭力转闭塞为相通,创建新的社会秩序。

它的卦辞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这里的'匪(非)人’根据理解是不符合一般人本质特性的,即人道或人的理性。

而大家看到这里的就可知道,这和咱们之前看的《泰》卦情况正好相反。

再来看下其《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提醒的是当君子处于天地不交这一状态的时候,他就要收敛自己的思想了,为了避免将来会有祸患,还不能为外界的利禄所诱惑。(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在处于这个状态的时候,一定不能彰显荣誉,这时俭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到了收敛即,隐藏才德,方能躲避灾祸。)

下面我们还和上面介绍《泰》卦一样,也解释两个爻,分别是:'六二’和'九四’。

'六二’为: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这里'包’拿现在得话讲就是'围着某人转。’

'承’引申为'巴结奉承。’

这里写道:'小人吉’,后面又写'大人否,亨。’

可见小人是一时得势。因为将来大人会拒绝他们,所以处理了这些小人过后,就会亨通顺利了。

所以象曰:…不亂群也。

就是'驱逐小人,使之群体不乱。’

又书中又言道:'小人得一時之中,故获一時之吉。君子得其大中也,当其否也。不能包承于上,亦不能非小人,必避世异俗,安卑保命而已,故虽否而終通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假设的大群体中,小人虽然得势,获得一时之吉,然而君子依旧'得其大中。’,但这时君子当考虑处境在'否’,他既不能像小人那样巴结奉承,和群体中的小人'争锋吃醋’,又不能在大人不在之时处下非议小人。因此应该怀才避世,不同于世俗才好,形势上保全自己而宁居于下,虽然处于'否’的局中但终将会变化,以至亨通。

讲解完'六二’,再来看'九四’。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讲得是顺应天命,不会有过失。同伴们随着九四之人行动,距离祥福就越近。

(离:与福气相距的距离,表示正处于的某一状态。)

那为何无咎呢?

因为:五之休否,有命任已,卑以奉上,正以率下,其志得行,亦又何咎。

是由于九五纠正停止闭塞,而有命任用自己,恭敬地事奉九五,以正道统领以下,他的志向得以在现实中履行,又怎么会有什么过失呢。

听完了东泽的简单介绍,让我们随着曾仕强老师书中的内容来再次深刻地了解一下《泰》卦之间《否》卦的运动关系。

正如书中P169中图示这样:

万物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

正如今天和明天也是不一样的,随时都有新的花样出来,随时都有新的变数进来。泰的时候,你要知道下一步就是否。

因为《泰》卦在《易经》六十四卦里是第十一卦,而《否》卦是第十二卦,它就在《泰》卦的'隔壁’。看图可见,由泰入否太容易了,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由否如泰却是太难了,因为六十四卦循环一周,否极才能泰来。这便是曾仕强老师的观点了,简单易懂。

总结一下就是:万物相互联系,能量相互转化,万物都在浩瀚的宇宙间有规律的运动,需要观察,需要细心的你去探索《易经的奥秘》,探索大自然和社会间看不见摸不透的关系。

那么《易经》对于现实生活又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呢?《易经》在对于咱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与娱乐中又有那些值得去学习的意义呢?

我们留个悬念,在《读<易经的奥秘>与<子夏易传>的理解与体会(下篇)》继续就这些问题来结合书中内容和实际来交流探讨吧!

最后谢谢大家!

2017年8月10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