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不记得是在哪里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你看。
   此剧中的松子正是应验了这句话。
   小时候的松子,天真活泼可爱,还有一幅美妙的歌喉,长大了成为一名老师,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合唱教室里,正在教学生唱歌的松子是那么优雅,美丽,端庄,在游船上跟学生们一起唱歌的松子如同一阵清风,柔和而清新,和着那波光粼粼,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然而,开端愈是美好,结局愈是残酷。这大概就是悲剧的定理了,唯有如此,这巨大的反差才更能衬托出可悲可叹与可惜。
   松子小时候的家境应是小康,仅仅从家庭出身来说,她后来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落入如此境地,但是当镜头转向了她妹妹的时候,便开始能预见到她人生的悲剧已经早就埋下伏笔,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
   她的妹妹从小体弱多病,因而获取了全家人特别是父亲的全力关注与照顾,松子被严重地忽视没有存在感,在她离家出走前,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父亲的关注与认可,想成为父亲的好女儿。在亲密关系中的这个特质转移到人际关系中,就出现了后来遇到学生偷窃不肯承认,她又偷同事的钱来顶罪,在上司的胁迫下脱衣以求隐瞒,再后来事发还被学生诬陷终被解雇。与怀才不遇的作家同居,被虐,被抛弃,又与作家的竞争对手,一个已婚男人开始一段婚外情,因为希望与对方生活在一起直接去对方家中拜访结果反而因为关系暴露而再度被抛弃。生活的压力和情感的无望让她开始从事浴室女郞的职业,因为年轻貌美成为头牌,赚得一些钱,与偶遇的一个小混混一起去外地做生意,被对方骗钱再次面临被抛弃,松子杀了对方,在自杀未遂时认识了一个理发店老板,开始了一段正常而温馨的生活,好景不长,才一个月就被警察抓住,有了八年的牢狱生活。牢里出来后靠自己学的手艺在美容店做发型生活,和牢里认识的小姐妹一起相互鼓气,以前那个诬陷她的学生遇到了她,两人同居,松子还是被虐待,对上门来劝自己的小姐妹说:哪怕是地狱,我也要和她在一起!后来因为这个加入黑帮的学生不肯脱离黑帮,松子自己也不再工作,也替黑帮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最终这个同居的小男友因为被追债而被毁容还牵连到松子,松子在逃命过程中摔成了瘸子。找到男友后,她甚至为了男友愿意服毒自杀。男友自首入狱,松子则一直等着男友,但是近十年的刑期过去后,松子去接男友出獄,男友却因为害怕再次伤害松子而推开了松子。至此松子彻底放弃了人生,租住在一间简易房内,任凭垃圾满屋臭气熏天。多年后,在医院她依旧光鲜靓丽的小姐妹听到她的名字认出了根本就认不出的松子,塞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希望能帮助她。松子却扔掉在河边,晚上想起来再去河边找时,却因为教训一帮中学生而被棒击至死。
    松子的故事,一环扣一环,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不幸接着一个不幸,然而每个不幸都是她必然的选择,希望她能摆脱宿命的观众会想,如果当时她不这样做那样做就好了,但是,对于松子来说,她只能也必然地会这样在命运的每个转折点都去向着那个自我毁灭的方向去选择。
    她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注,只能靠从马戏团学会的一个鬼脸才能得到父亲来之不易的一个笑容。在她离家出走后三个月父亲郁郁而终,妹妹在她在家的时候因病而争宠获胜,所以在松子离家出走前对妹妹暴发了自己由来以久的愤怒和不满“你一点也不可怜!”,妹妹但却在松子离家后不再需要争宠而撒手人寰。由此松子不被唯一的家人哥哥谅解,后来她回家看到父亲留下的每天日志中最后一句话都是:没有松子的消息。父亲关注她了,却是在她离家出走之后。即便是这样,也还是填补不了她心中的缺失。她在所有的关系包括亲密关系中都选择了伤害自己牺牲自己成全对方的方式来表达爱来换取爱。因为她无法爱自己,所以只能“无我"地爱对方,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和全部意义所在,然而这样忘我而无私的
   “爱”让对方感受到束缚,压力,捆绑,窒息。这样的“爱”又如此卑微更谈不上尊严。一个不会爱自己不尊重自己的人,在关系中必然地得不到对方的爱与尊重,所以松子在每段关系中收获的都是虐待与伤害和抛弃,也不足为奇了。
    她把与父亲关系中未完成的情结转移到其它关系中去试图完成试图弥补却无奈只是在一次次让伤害升级。因为她无意识地重复在原生家庭中不被爱,不被看见,不被尊重的部分,从来未能摆脱也没有能清醒过来将游戏的结局改变。你能看到她一次又一次努力地从新来过,从零开始,一次更比一次艰难,但也一次更比一次悲惨。直到再也无力爬起。
    果说爱的意义在于奉献,松子是一个为了“爱”而奉献了自己一生的例子,只是,看到这样的命运,不由得想诘问:爱的意义真的在于奉献吗?这是真爱吗?真爱倒底是什么?这样只图奉献无私忘我飞蛾扑火式的爱不是爱,是一种自我消耗,因为无法爱自己,所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交换到对方的爱,让对方来爱自己,为自己取暖,所以看起来是爱对方,实际上是要想努力去爱一个无法爱的自己。必然地在每段关系中都是被牺牲被虐待被抛弃,还有被嫌弃,是啊,将自己的整个人生乃至生命都寄托在他人身上,试问又有谁能背负得起?只能被嫌弃。并且,她每次选择的交往对象也都是有着明显人格缺陷的,松子想用自己努力的爱来温暖对方感化对方,却是一次又一次受到伤害,从小不被爱宠关注的松子成年后选择的对象也都不知道爱宠关注为何物,只会在亲密关系中伤害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松子炽热而毫无保留的情感让他们渴望,恐惧又想逃避。结局就是双方不断地相互伤害。而松子这一次又一次的被伤害也说明她在无意识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嫌弃来自我嫌弃,通过他人对自己的伤害来自我伤害。因为小时候她在原生家庭中被诅咒的咒语就是:你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是一个不值得爱的人,你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不值得更好地对对待,活着是多余的,只有讨好才能在关系中存在。这,就是松子的宿命,也是她践行的剧本。
    理解松子,懂得松子,或许是因为松子身上有着从前的自己的影子。如果不是选择自我成长,松子的今天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明天。 
    几年前看到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过这部剧,当时的我只是一言不发,沉默旁观,直到今天才看,正是时候。
居然找到影片中的插曲,觉得完满了。
纯净的童声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后来经历的坎坷惨痛人生形成鲜明对比


: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专家,亲子教育顾问。一直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有了孩子后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在陪伴及观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将心理学,教育学深度融合到家庭,婚姻,育儿及生活之中,不断体验证实,知之行之不懈不怠。

感言: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但每个经历与感悟又折射出人性的共同之处,这让自我剖析与分享自我的成长经历如同镜子一般成为可能,让生命状态得以真实的呈现,全方位深度探讨分享婚姻家庭,夫妻及亲子关系及亲子教育等相关内容。

湘霞微信:yaya-2008
公众微信:asuxinli

湖南精神分析交流1群:34825446

湖南精神分析交流2群:334941791

阿苏心理网络课群:361621553

《妈妈讲堂》:http://www.ximalaya.com/20951194

(0)

相关推荐

  • 成年人的爱情,不只需要安全感

    好多读者说找不到我们公众号了 大家星标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哟~ "男朋友不秒回消息,我就想分手" 没有安全感的女生,真的不适合谈恋爱吗? 最近看到一个男生的投稿. 他苦苦追 ...

  • 当你有了“利用价值”,想遇到真心爱你的人,就简单多了

    "门当户对"这个词通常会在古装剧看到,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前提是各方面的条件能够匹配,这样才能够让两个人在一起. 在现实生活中,"门当户对"依旧是很多爱情能够在 ...

  • 从小缺少“父爱”的女生,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

    总是遇到渣男? 容易被年长的男性吸引? 在关系里死命"作"?   这些,都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造成的.   大家好,我是Juno,父亲节快到了,今天想跟你们聊聊,从小缺少& ...

  • 史上“最惨”美人,被5个渣男抛弃:她赌上一生,也不愿与父亲和解

    本期主播丨雪冬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豆瓣评分8.9,一部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电影. 主人公松子,拥有充满不幸和悲剧的一生. 因为从小被爸爸严重忽视,松子缺爱.自卑.讨好.依赖. 好不容易当 ...

  • 两性关系中,越是有“脾气”的女人,越是具有人格魅力

    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我们更偏向于喜欢和那些脾气好的人打交道. 因为这意味着一些事情不会轻易触及到对方的负面情绪,也能够让你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你们的关系. 包括在两性关系中,男人也更加喜欢好脾气的女人, ...

  • 缺爱的女人,都有这两个特征:

    缺爱的女人,都有这两个特征:

  • 《熔炉》观后感

    冬天里的生活,除了烤火和吃火锅,窝在家里看上一部电影还是挺不错的.有部豆瓣电影榜单靠前的电影一直没看,今天打开了这部电影,看完的感觉是挺复杂的.不过,在最后的邮件里,感受到希望和温暖,足以给人以力量. ...

  •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我要给此纪录片满分.评价纪录片的准则有很多:拍摄手法,拍摄画面,后期制作等等,但拍摄的内容才是它的灵魂.一部纪录片能够揭开了被掩盖了许久的幕布,带给大众震撼,可谓振聋发聩,这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一代大 ...

  • 《小兵张嘎》观后感

    实验小学    五年二班    郑俊秀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 ...

  •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五年二班 陈禹含 近日,我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令我感触很深.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七个历史性事件,每个事件都聚焦在其背后的小人物身上,分别有:工程师林治远,在开 ...

  • 【时评练笔】2021年5月1日《新闻周刊》观后感

    编者:人生价值什么?价值是责任担当,吴珊珊奋战一线,抗击疫情,救治他人实现价值:价值是我为人人,李飞用温暖咖啡,志愿医护人员,成就他人成就企业:价值是工匠精神,史丽秀精益求精,用现代交融传统,传递文化 ...

  • 陈务定评戏:中国戏曲学院演出《贵妃醉酒》观后感。

    文/陈务定 三天折子戏看过,戏迷们场外津津乐道的还是头天开锣戏<八大锤>的陆文龙,战岳飞及四锤将,每次下场枪花不同,出手万无失.台左右两次〈三起三落〉左右脚板(朝天蹬)都过后脑颈,腰腿之天 ...

  • 建党100周年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 作者:郑入铭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 ...

  • 最绝望的死法:1000度高温53小时烘烤,隧道成“熔炉”,39人殒命

    在人类史册上,因为工程问题造成的灾难事故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著名的勃朗峰隧道大火,这也被称为最绝望的死法. 勃朗峰隧道发生大火 勃朗峰隧道是意大利和法国之间通过阿尔卑斯山的一条隧道,宽8.6 ...

  • 【随笔】乾州蕞娃:​孤独者的脚印 ——《刘全禄书画集》观后感

    [内容提要]刘全禄先生是我的大伯父.<刘全禄书画集>是户族中所出的第一本书.人常说"字如其人",其实画作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不同的画作,构图.调色.运笔不同,画风 ...

  • 《小舍得》观后感

    <小舍得>是继<小别离><小欢喜>系列之又一"小"剧,初看此剧,我对<小舍得>的期待值还是蛮高的,整体"小"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