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
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改变为主证,伴有经色、经质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称为月经失调,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本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绝经前后诸证、经行乳房胀痛等。
一、概念
月经周期提前8〜9天以上,甚至1个月2次来潮者称为月经先期,也称经行先期、经期超前。本病多以血热、气虚为主要病因,以气虚统摄无权或热邪迫血下行为主要病机。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月经周期提前8〜10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月经量多、色鲜、质稠或量多、色淡、质稀。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二)鉴别诊断
经间期出血本病若提前至10余天一行者,需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出血量少,或表现为透明黏稠的白带中夹有血丝,出血常持续数小时以至2~7天,常自行停止。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须重视平时的调治,按其证候属性或补或清。但不论实热虚热皆不宜过用寒凉,以免损伤阴血。
(二)分证论治
1.气虚证
证候:经期提前,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心悸气短,或小腹空坠,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调经。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基本处方:人参10g(另煎),黄芪15g,甘草10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0g,白术15g。
2.阳盛血热证
证候:经期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黏,伴心烦胸闷,面红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代表方:清经散。
基本处方:丹皮15g,地骨皮20g,白芍15g,熟地黄20g青蒿15g,黄柏15g,茯苓10g。
3.肝郁血热证
证候:经期提前,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或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或胸胁胀闷,乳房胀痛,或少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解郁调经。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基本处方:丹皮10g,炒栀子10g,当归12g,白芍12g,柴胡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
4.虚热证
证候:经期提前,量少,色红质稠,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代表方:两地汤加减。
基本处方:生地黄30g,地骨皮10g,玄参30g,麦门冬1Sg,阿胶10g(烊化),白芍1Sg。
四、中医适宜技术治疗
(一)针刺疗法
取穴:关元、三阴交、血海。实热加行间;虚热加太溪;气虚加足三里、脾俞。
操作:常规进针,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二)推拿疗法
1.气虚证
(1)取仰卧位,用手掌顺时针摩全腹5分钟,并置关元穴震颤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穴各1分钟。
(2)取俯卧位,用中指叩击八髎穴100次。
2.血热证
(1)取坐位,先将患者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小鱼际贴于右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再将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小鱼际贴于左足底涌泉穴,反复擦30下。
(2)取俯卧位,用指擦法擦八髎穴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大椎、命门、长强穴各2分钟。
五、药膳食疗
参枣粥
适用于气虚型月经先期。
原料:花旗参15g,大枣15g,粳米100g。
制法:将上述原料文火同熬1〜2小时,每日1剂,连服5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