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第十九讲:学习书法,实践与经验要远比“秘笈”有用!
多年以后,你我还在挥毫,必然会发现,经验要远比教科书上所谓的“秘笈”有用。有这样一位卖板栗的老板,平日出售板栗不用秤,来者只要说买多少钱的,他用手一掂便知。“不用称了,还多给了你5毛钱的”。“我不信”。“不信,那我们就放在秤上称”。“哇塞!老板你的手太厉害了,果真是多给了5毛钱的”。那么,这与孙过庭的《书谱》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学书人的“一掂便知”。“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大意:通过一定的时间学习,下笔就能来去自由。但整个章法布局,则需要逐一安排。下笔时若有一丝偏差,艺术效果就会相去千里。若懂得其中诀窍,很多技法就可以兼通。用心学习时不厌其精,动手书写时不忘其熟。若运笔达到精熟程度,规矩便能藏解胸中,自然可以纵横自如。像桑弘羊理财那样,收入支出安排得当;又酷似bia庖丁宰牛那样,闭上眼睛就能将牛一一拆解。这段话最关键的就是“精”和“熟”,此二字最当玩味。孙过庭借用了两个典故——“桑弘羊理财”与“庖丁宰牛”——对应的正是“精”和“熟”。相传,桑弘羊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财政官员(职务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当时,他推行了很多有关金融的政策,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汉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至于庖丁宰牛就有意思了。相传,庖丁是先秦时期的一位厨师,一日为梁惠王宰牛,根本没有用眼睛看,就把牛的身体部件全部解刨了,而且刀子所触肉、骨时发出的声音,竟然还与《桑林》《经首》两首曲子节奏合拍。桑弘羊理财说的是精明有条理,庖丁宰牛说的是孰能生巧。借用这两个典故,无非是要告诉学书人,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还有,“苟知其术”中的“术”字,指的是书法的“秘笈”。其实秘笈就是先辈们总结的经验。而“苟知其术”是要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倘若庖丁只是为了宰牛而宰牛,从不总结经验,最后也只是个宰牛的。书法学习也一样,每天抱着书只会感叹先辈,而不去实践或是实践不总结经验,最后也只是个呆子。上学那会儿,老师经常说要研墨尽量不要使用墨汁。墨汁这么方便还使用研墨,岂不是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研墨不但不会滞笔,而且墨色也比墨汁自然,最重要的是,研墨期间可以思考,思考章法布局。这应该就是孙过庭所说的“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另外,“差之一豪,失之千里”一句也很好理解——庖丁在宰牛时,如果刀子偏差一毫米,牛身体的部件则不可能一一分解;写字也一样,下笔时偏差一点,则达不到想要的艺术效果。最后,孙过庭又说:“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纵未穷于众术,断可极于所诣矣。”这句话是在说,有很多学者向我(孙过庭)请教,我粗略的讲述了其中的要点,他们便能心领神会,虽然还不能完全领略各家所长,但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了。著名愤青二小先生总结:不断重复同一件事,便可孰能生巧;不断实践总结,便可知其所以然。正如上面那位卖板栗的老板一样,卖得多了,手就变成了秤。而学者实践多了,总结多了,手就会变成板栗老板的手,手中的毛笔就会变成庖丁手中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