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者的行测应试技巧:资料分析篇
前一段时间,信哥请上岸的小伙伴给大家介绍成功经验,深受大家的好评,今天信哥给大家请来的是经历过2次公考,最终以笔面双状元成绩上岸的揽月同学。
我们请揽月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资料分析题部分的经验和技巧。
基本情况
我是2019年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当年笔试成绩很差,距离进面有近10分之差,一度我很沮丧,也对自己产生了深深地怀疑。后来偶然一次,刷头条时看到了信哥的文章,随后就开始关注起来。跟着信哥,我的笔试能力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应试技巧方面更是开了眼界,原来笔试还可以这么考,原来笔试拿高分这么简单。
信哥说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大家要搞清楚,为什么这种题型叫资料分析而不是资料计算。这句话打开了我的新世界,也让我的行测成绩直接突飞猛进。是的,看透了事物的本质,也就会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解题经验
在上一次的公考中,我就是吃了资料分析题的亏,致使最终落榜,上岸失败。所以,信哥又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对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总结起来,做资料分析题要做到“快准全”。
首先,“快”字是速度要快。资料分析题,阅读量比较大,如果细品每个地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完成下一步的计算、分析和选择。最好的办法是根据问题找资料,不要上来就读题,读了也记不住。其次在平时要结合公式进行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最后,最好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学一点蒙答案的方法。
其次是“准”,审题要准,对名词定义的把握要“准”。资料分析题几乎都是由时间、题型指示词、主体词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与时间有关的就有同期、基期、环比、同比等;主题词决定了我们要在题干中找什么数字;而题型指示词则告诉我们解题会用到什么公式,比如增加了多少元、比重是多少等。
最后是“全”,题干材料中数据都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不仅容易找错,更容易遗漏,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主语来查找。而且,如果是与同一个选项相关的数据,往往会相对集中,大多在同一段落里,或者相距不远。最主要的是,还是要把公式记全,根据公式来找数据。
注意事项
第一次参加公考时,我老老实实地按照题目的顺序往下做,结果做到最后才发现资料分析题竟然如此简单,但是我却没有时间再去做了。所以,经过信哥的提醒,我自己又做了一些总结,资料分析题有些事情必须要引起注意。
1.不要等到最后再来做。资料分析题还是比较简单的题型,而且分值也是非常高的,一道分析题相当于2道常识题,实在无法进行战略性放弃。所以,做完常识题后最好就直接做资料分析题,至少不能最后做。
2.不要读完题目再来做。这种题型题干比较长,强烈建议大家读完题目再看资料,用题目倒推我们去查找数据。因为就算你认真读完了资料,那么多的数字,你也记不住,做题时还得重新找,太浪费时间。
3.不要单纯依靠计算做。既然是资料分析题,那肯定还是以分析为主,很多题甚至都不需要进行计算,或者进行口算就可以解决。做这类题,不要上来就动笔计算,读题的时候就要想一想能否通过比较、推理或借助直尺等工具就可以解决问题。
4.不要追求所有都要做。大多数的资料分析题,前3个小问都是比较简单的,所需的数字也是非常直观的,这样的题不要放过。后面2问可能会需要综合使用一些数据,或数据分得比较散,或计算量比较大,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弃,用蒙答案的技巧来解决。
虽然我已经上岸了,但我知道前途漫漫,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今天在信哥的鼓励下,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福所有的小伙伴都能顺利成公、前途无量!
用真题,成绩才更好!信哥免费送大家《历年江苏省考真题及解析》,原汁原味,网上搜不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