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选集太空篇901-1000
探索选集太空篇901-1000
作者:王东镇
目 录
901. 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现象 2020.1.28
902. 局部连续核聚变与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 2020.1.29
903. 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核内与核外组合 2020.2.1
904. 古代炼金术士的路线错误 2020.2.2
905. “溴”不是原生海洋的元素 2020.2.3
906. 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2.5
907. 星际磁场对偶层次运动速度的思考 2020.2.5
908. 高熔点金属元素的共同点 2020.2.7
909. 宇宙中没有黄金、铂金、钻石星球 2020.2.15
910. 宇宙膨胀与星球碰撞是相互矛盾的 2020.2.16
911. 关于地壳中地核元素由来的思考 2020.2.16
912. 原子表层结构的扩容和浓缩扩容改变 2020.2.16
913. 高端元素跨周期连续核聚变核裂变的终止 2020.2.17
914. 关于悬臂现象的思考 2020.2.17
915. 悬臂与磁场排斥 2020.2.19
916. 类星体与暗悬臂 2020.2.19
917. 单核与多核星系的思考 2020.2.20
918.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 2020.2.25
919. 连续核聚变元素形成规律的思考 2020.2.27
920. 宇宙是时空的无限延伸 2020.2.27
921. 旋涡星系磁场的扭曲和浓缩 2020.2.28
922. 内核形态决定系统形态 2020.3.2
923. 正负偏电荷的等量对偶与倍量对偶 2020.3.4
924. 核外电子构型与物理化学属性 2020.3.8
925. 正反物质的微观与宏观组合 2020.3.16
926. 宇宙是物质形态之和 2020.4.4
927. 物质形态的元素重组和分子重组 2020.4.14
928. “陨冰”未必是固态水 2010.4.15
929. 没有地核星球存在地核元素的可能性 2020.5.25
930. 关于星球元素重组放射性残留的思考 2020.5.26
931. 金星拥有远古文明的概率为零 2020.5.30
932. 星球成长与地震 2020.5.30
933. 光子、核外电子、星系与星际关系 2020.6.1
934. 多核星系的困扰 2020.6.4
935. 从对偶星系到多核星系 2020.6.4
936. 银河系内核可能是双黑洞系统 2020.6.5
937. 地日引力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最大? 2020.6.10
938. 通过问题阐明观点的成功尝试 2020.6.12
939. 影响星球环境的若干因素 2020.6.13
940. 轨道弹性与星际关系的抻拉挤压 2020.6.15
941. 元素的熔点变化和星球层次差速运动的可能性 2020.6.16
942. 物质形成的规律性 2020.6.22
943. 太阳系边缘不可能存在四万度火墙 2020.7.1
944. 岩层扭曲产生的压电效应 2020.7.6
945. 如果太阳轨道是悬臂形状 2020.7.23
946. 警惕局部强磁场的出现 2020.7.26
947. 我看地球 2020.7.30
948. 火星文明复活的可能性 2020.8.1
949. 强对流天气与磁场中的光子循环 2020.8.2
950. 星球层次结构与地震 2020.8.5
951. “钠”可能是海洋元素 2020.8.8
952. 核裂变中阿尔法、贝塔、伽马射线的思考 2020.8.19
953. 造山运动与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2020.8.27
954. 火星可以恢复生机吗? 2020.10.16
955. 重新认识星际关系 2020.11.7
956. 核外电子与星系 2020.11.13
957. 地球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物理意义 2020.11.14
958. 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0.11.16
959. 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 2020.11.26
960. 日本古陆与日本沉沦 2020.11.28
961. 银河系的小行星带 2020.11.30
962. 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2020.12.1
963. 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2020.12.6
964. “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 2020.12.7
965. “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12.9
966. 利用月壤的两点建议 2020.12.21
967. 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2020.12.22
968. 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2020.12.23
969. 需要厘清的物理学 2020.12.31
970. 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 2021.1.5
971. 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1.12
972. 太空环境决定星球环境 2021.1.15
973. 冷寂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思考 2021.1.21
974. 莫把假说当真理 2021.1.22
975. 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2021.1.23
976. 正反物质可以化学反应吗? 2021.1.24
977. 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1.1.27
978. 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2021.2.5
979. 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2021.2.7
980. 季风、洋流与地底风暴 2021.2.12
981. 星球内部物质存在形态的思考 2021.3.18
982. 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983. 基础核裂变、核聚变 2021.4.5
984. 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985. 系统内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2021.4.7
986. 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原子结构的递增趋势 2021.4.10
987. 化学元素结构上的渐进和突变 2021.4.12
988. 层次塌陷?还是直接形成? 2021.4.12
989. 生物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2021.6.8
990. 阳光为什么不能温暖太空? 2021.6.8
991. 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6.10
992. 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 2021.6.14
993. “蓝色星球”源于氧元素的大量存在 2021.7.4
994. 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激波和热障 2021.7.7
995. 相对稳定的板块运动与核聚变区间 2021.7.14
996. 光子是什么? 2021.7.14
997. 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2021.7.15
998. 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2021.7.16
999. 地球偏负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1.7.17
1000. 宇宙是光子形态原子形态的放大 2021.7.23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4336.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现象
2020.1.28
如果核外电子齐全,正反物质都是电中性物质。只有离子与核外电子共轭,产生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现象。
从总体看,正反物质的差别是很小的:正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离子形态不过是一个偏电荷光子的不同;总体不过是一个正负电子的不同,1与1833个电子质量之比(没有计算中子与核外电子的质量)。
所以,正物质人类可以在反物质月球登陆,却难以深入融合(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单个原子的离子形态,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在微观形态难以融合,所以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只有在太空尺度,正反物质对偶聚集,组成星系。
分析离子形态的原子核,原子的形成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所谓强、弱作用力不过是一种表象,没有正反质子结合在一起的物理现象。即使化合物形态,也没有不同核外电子的结合。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星系的形成,是远吸、近斥的核力发挥作用,依靠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也没有万有引力的身影,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因此,银核永远不会吞噬太阳,太阳永远不会吞噬地球,地球永远不会吞噬月球。双子星的内核虽然接近,也不会合二而一。所谓黑洞合并、中子星合并(假设中子星真的存在),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核内质子、中子可以合并吗?核外电子真的可以压缩到核内吗?如果不能,宇宙怎么可以聚集为一个奇点呢?“万有引力”害人不浅!
4338.局部连续核聚变与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
2020.1.29
通过《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结构和它们在星球内部的形成区间,我认为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唯一可以在外太空形成的元素。同时,也是质子和中子结合的基本架构,在不同重力条件都可以形成,才能成为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结构。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只能形成于大气层的重力条件。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这是根据现在已经发现地球元素进行的推测,仅供参考。
曾经让我大惑不解的是它们都可以在地壳中找到,是怎么来到地球表面的呢?特别是地核元素,地核与地幔之间有一个磁悬浮区间,所谓古登堡不连续面,是地核元素来到地球表面的天然屏障,形成于地日磁场与地月磁场的相互排斥。难道地壳挤压也能形成不同元素吗?
思考大气环流和强对流天气形成原因时,我想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地表物质运动的对应关系:地表物质运动可能间接反映地下物质运动,形成原因类似星际对偶关系,源于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运动。
星球表面和内部都存在热运动,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主要因素,光照和宇宙射线冲击影响是次要因素,因为地下根本就没有光照和宇宙射线冲击。正负电荷可以聚变成为光子,产生磁场温差,形成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维度温差和季节温差。光子可以聚变为原子,不是放热反应,而是吸热反应,连续核聚变可以产生非常低的局部温度,形成星球表面和地下的强烈物质运动,深入地核,就可以把地核物质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星球内部的火山通道也可以实现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地壳中丰富的元素种类来自地壳形变挤压,还是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或兼而有之,深入研究才能知道,我倾向后者。据此,我大胆推测:地球大气热层到中间层之间数千k的温差也存在强烈的物质运动,不亚于太阳系巨行星表面的大气运动,只是空气稀薄、透明度较高,不易看到罢了。
4341.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核内与核外组合
2020.2.1
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核内组合是一个“氖”原子,而核外组合是水分子,都是地球大气成分。
“氖”原子是地球热层之内形成的最后一个化学元素,产生于光子的连续核聚变。水分子是氧原子形成以后与氢原子结合的产物,可以形成于大气层,也可以形成于地壳和海洋中。
分析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氖”原子形成于赤道附近的概率最高,因为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最低,而两极的温度最高,中间过渡区间可能依次形成第二周期元素,不排除某些变化的可能。
第一周期元素只要光子条件具备在任何重力条件都可能形成,所以氢原子总是最先形成的化学元素,氦原子继之。
化合物重组也能形成水分子,难以形成“氖”原子,因为“氖”原子是大气层元素,只能形成于大气层的重力条件。这也是第二周期碳元素难以在地壳和地幔中形成的原因,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碳是第三周期元素和地壳中化合物在软流层重组产生的。
二氧化碳在地壳中蓄积与氢元素结合可以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连续蓄积和转化可以连续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只要碳循环存在,油气资源就是可再生能源。
地壳物质重组主要发生在板块结合处,二氧化碳主要沿地质断裂带蓄积,油气和煤炭资源也主要形成于这些地方。
元素和化合物都是物质存在形态,前者主要形成于连续核聚变,后者形成于物质重组。深层次的物质重组有可能形成新的化学元素,否则不能解释星球新层次、新周期化学元素的出现、星系的成长和扩大。
不同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不同,形成消耗的光子量也会不同,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所以,地球大气热层以下中间层的温度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地球大气热层的温度变化也是参考因素。《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元素相互衔接的、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可能间接反映不同元素形成区间的不同光子密度。星球内部不同对偶层次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强烈物质运动也与连续核聚变的降温效应密切相关。
化合反应理论上不会消耗能量,也不会产生能量,光子密度只是条件之一。伴随核聚变、核裂变情况就不同了,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未必不会伴随核裂变、核聚变反应,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氢元素是随时随地可能形成和裂变的。
4341.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核内与核外组合
2020.2.1
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核内组合是一个“氖”原子,而核外组合是水分子,都是地球大气成分。
“氖”原子是地球热层之内形成的最后一个化学元素,产生于光子的连续核聚变。水分子是氧原子形成以后与氢原子结合的产物,可以形成于大气层,也可以形成于地壳和海洋中。
分析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氖”原子形成于赤道附近的概率最高,因为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最低,而两极的温度最高,中间过渡区间可能依次形成第二周期元素,不排除某些变化的可能。
第一周期元素只要光子条件具备在任何重力条件都可能形成,所以氢原子总是最先形成的化学元素,氦原子继之。
化合物重组也能形成水分子,难以形成“氖”原子,因为“氖”原子是大气层元素,只能形成于大气层的重力条件。这也是第二周期碳元素难以在地壳和地幔中形成的原因,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碳是第三周期元素和地壳中化合物在软流层重组产生的。
二氧化碳在地壳中蓄积与氢元素结合可以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连续蓄积和转化可以连续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只要碳循环存在,油气资源就是可再生能源。
地壳物质重组主要发生在板块结合处,二氧化碳主要沿地质断裂带蓄积,油气和煤炭资源也主要形成于这些地方。
元素和化合物都是物质存在形态,前者主要形成于连续核聚变,后者形成于物质重组。深层次的物质重组有可能形成新的化学元素,否则不能解释星球新层次、新周期化学元素的出现、星系的成长和扩大。
不同化学元素的原子量不同,形成消耗的光子量也会不同,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所以,地球大气热层以下中间层的温度变化可以间接反映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地球大气热层的温度变化也是参考因素。《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元素相互衔接的、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可能间接反映不同元素形成区间的不同光子密度。星球内部不同对偶层次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强烈物质运动也与连续核聚变的降温效应密切相关。
化合反应理论上不会消耗能量,也不会产生能量,光子密度只是条件之一。伴随核聚变、核裂变情况就不同了,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未必不会伴随核裂变、核聚变反应,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氢元素是随时随地可能形成和裂变的,氢化物的燃点和形成光子密度是不同的。
4342.古代炼金术士的路线错误
2020.2.2
分析元素结构,我们可以发现汞、铅是比金高端的化学元素,二者的合金是不可能转化为金元素的。即使与低端元素配伍,达到金的原子量,化合物也不会是金元素。所以,化学法点石成金是路线错误。
金是第六周期“铂核”元素,形成于外地核的深处,来到地壳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稀缺成为贵金属。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大规模生产,也不会成为贵金属了。
以铂原子为靶标,氢原子轰击,有可能产生金原子。但是它们的同位素很多,必须配伍准确才行,这就不容易实现。即使轰击出了金原子,也是原子级别,没有多大意义,而耗电和设备折旧、人工费都是天文数字。而高端元素的天然裂变到84号元素就结束了(金是79号元素),才有黄金现在的尊崇地位。
到外太空寻找黄金更是幻想,小行星一般是宇宙射线氢、氦元素形成的冰球,黄金陨石你见过吗?
所以,立足地球找矿,努力降低成本,才是目前黄金生产的捷径。
4345.“溴”不是原生海洋的元素
2020.2.3
网上搜索海洋元素,发现了“溴”是海洋元素的说法。
据说海洋中有八十多种元素,“溴”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之一。但是,“溴”是第四周期“镍核”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7。是第四周期的倒数第二个元素,可能形成于上地幔的深层。
海洋中还有第七周期“铀”元素,含量远高于陆地,我们能说“铀”也是海洋元素吗?
我所说的海洋元素是原产于海洋重力条件的元素,不会超出第三周期元素,所以只选了“钠”、“镁”两种元素,“镁”元素还不是十分确定。
我所以说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因为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元素;说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因为最有可能形成于大气层重力条件,生命元素“碳”、“氮”、“氧”是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其他各周期元素依其结构和地球层次依次归位是第五周期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内陆核元素。虽然有形而上学之嫌,不是没有道理。
目前普遍认为铁、镍是地核元素,其他高端元素来自外太空恒星的毁灭。可公认的宇宙年龄才138亿年,地球年龄是45亿年,恒星毁灭,再形成地球是多少年?所以,我认为地球元素是原生地球的元素。其中前五周期元素可以在连续核聚变中依次形成,是地球元素重组(初始地球可能由小行星带聚集产生,只有“氢”、“氦”两种元素。)以后的初始元素,形成地球初始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组成地日磁场;第六、第七周期元素是以后形成的元素,对偶产生月球,形成地月磁场。第七周期元素目前还很少,依附第六周期元素存在,以后可能形成地球第三对偶层次,对偶产生第二个月球和地球的第三个磁场。“溴”是“镍核”元素,形成于“镍”元素以后,怎么可能是海洋元素呢?
我的看法目前还是独树一帜,仅供参考。
4347.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2.5
火焰是由什么构成的?是由一定密度的光子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燃烧现象看成某些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
分析不同元素的形成过程,氢元素都是光子聚变的初始元素,也是最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元素。氢化合物的燃点也是相对较低的,许多氢化物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
在生物体内,氢裂变的温度可能更低,我们才能保持相对较低的体温。
光子存在不同的类型,才能形成正反物质形态。我将光子区分为正负偏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和巨光子五种形态: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正光子由偏正电荷光子与核外负电子组成;反光子由偏负电荷光子与核外正电子组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根据质子、中子与电子的质量比,我们可以确定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是为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物质基础,说明能量是物质的,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所以,聚变能没有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核聚变有两种情况:一是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是为放热反应;二是不同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是为吸热反应。无论外太空,还是星球内部,低温都是核聚变形成的,寒流一般来自局部的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
光子裂变为电子也会带来局部降温,强对流天气冰雹的产生与局部磁场中的部分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有关。
也许有人会问:阳光来自哪里?首先来自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其次来自与太阳相反宇宙射线的冲击。
许多人不知道地球大气边缘也有一个热层,温度高达上千k(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温标),阳光的影响很小,外太空所有恒星辐射的光子密度不过使宇宙背景温度保持在2.74k左右。宇宙射线冲击引发的核裂变是地球大气边缘热层存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磁场温差的存在。即使没有阳光,地球也不会冷到2.74k,因为还有星际正负电荷交流形成的光子。
磁场温差可能与磁轴的距离有关,所以表现为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
地下没有阳光,每深入百米,温度上升摄氏3度,就是磁场温差的表现。
阳光和太阳宇宙射线只影响地球昼夜温差,磁场温差是相对稳定的,伴随磁轴的“漂移”变化。
核聚变和光子裂变是影响地球温度的重要因素:地球热层下面的中间层温度降到摄氏零下45-85度,主要是核聚变产生的。没有核聚变,就没有地球大气成分。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仅带来光子,也会裂变光子,所以地球没有成为热窟。
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个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十一个磁场,十五周期元素(第一对偶层次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以后每周期元素形成一个对偶层次),不可能是一个气体星球。太阳系巨行星也不会是气体星球,可能拥有七个对偶层次、十一周期元素。太阳表面可能是太阳温度最高的区间(与银核的一部分交流正负电荷,还有宇宙射线的冲击),内核可能是温度相对较低的区间,因为与水星交流正负电荷。
放射性元素在它们形成的环境可能没有放射性,来到星球表面才产生放射性,因为环境不同。所以,放射性元素裂变解释不了星球内部的高温。
星球内部也不会处处高温,因为核聚变存在,才形成不同的对偶层次。
您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吗?
4348.星际磁场对偶层次运动速度的思考
2020.2.5
星际对偶关系不是星球对偶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对偶关系。例如: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与地球初始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地核与月球(只有初始层次)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交流正负电荷的相对量可能决定相对运动速度,磁极方向可能决定运动方向。其中地球的公转速度可能与太阳对偶层次的自转速度相同,地球表层的自转速度远远高于地核的自转速度,地核的自转速度可能等于月球的公转速度。我缺乏电磁学理论基础,只能做如是猜测。
地球的两个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存在磁悬浮区域,也就是古登堡面,由惰性气体和软流体充斥其间起到润滑作用,不同的运动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分析《元素周期表》,各周期的0族元素都是气体元素,初始s区域和最后p区的元素熔点相对较低,成为润滑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地球只有两个对偶层次,太阳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太阳系巨行星有七个对偶层次,与对偶星球的对偶层次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拥有完全不同的运动速度,没有磁悬浮区间是难以想象的。
本文属于我的猜想,物理化学的许多理论其实都是猜想,证实或公认以后就会成为真理。所以,真理也具有相对性。
不仅星球对偶层次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太阳系八大行星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才有轨道倾角,产生季节温差。相互排斥即使“九珠连线”、“十珠连线”又如何?不会产生引力叠加和世界末日。
星系是不同物质星球对偶形成的,所以具有不同偏电荷现象,分别聚集和交流正负电荷,产生星际磁场。
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宇宙有可能聚集产生奇点,不会产生星系。没有万有引力,只有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有不同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对偶层次的磁场关系。所以,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不同磁场有不同数量正负电荷的交流,因此形成不同运动速度,也就顺理成章了。
4349.高熔点金属元素的共同点
2020.2.7
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在《元素周期表》上,我们很容易发现高熔点金属元素集中在d区。d区的前后是过渡区间:s区和ds区,都只有两个元素。S区的元素熔点从低到高;ds区的元素熔点从高到低。P区都是低熔点金属元素,并且向非金属元素过渡。F区出现在第六和以后中间由32个质子、中子对构成的元素周期,不同周期元素熔点有递增趋势,相同周期元素熔点变化不是很大。与前后区域元素的熔点对比,也是过渡区间。
细分d区,第4、5、6周期的第5、6、7个元素熔点最高,且不同周期三个元素的熔点温差以近千度递增,第六周期三个元素的熔点达到摄氏三千多度。
第1、2、3周期没有d区和ds区域元素,第2周期s区域的第2个金属元素铍的熔点直接从第1个金属元素锂的摄氏180.55度跳跃到摄氏1287度。以后非金属元素硼的熔点也很高,为摄氏2030度,紧接着的元素“碳”更创下《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熔点的最高纪录摄氏3727度。
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碳元素以后的四个元素都是气体元素,包括氮和氧。
第二周期的铍、硼、碳三个元素所以有这么高的熔点可能与形成在地球大气热层有关:地球内部的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地核,而是出现在大气边缘的热层。太阳的最高温度可能也是这样:与银核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产生的磁场温度叠加银核宇宙射线冲击太阳大气表面引发核裂变的温度,大气热层温度可能也是太阳内部的最高温度。
月球没有这样的待遇,因为只与地核交流正负电荷,还由于也是反物质星球,排斥太阳宇宙射线,笼罩在太阳磁场之下很难与太阳竞争来自银核的正物质宇宙射线,所以没有大气热层,或热层的温度也很低。
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量都很低,甚至不到第六周期元素原子量的十分之一,是制造航天器的首选材料。第四、五、六周期元素的熔点虽然有递增趋势,原子量也以接近倍数递增,要综合考虑熔点和质量的关系。
分析《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都是不同周期元素的初始元素,不同程度的存在核外电子相对缺位,d区元素无一例外相比0族元素少了一个层次的核外电子。熔点最高的元素既不是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最多的元素,也不是最少的元素,而是适中的元素,可能与核外电子共轭深入的不同程度有关。
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发动机的相对落后,发动机的相对落后受制于材料科学的相对落后,所以耐高温材料的思考是本文的重点,仅供参考。
4351.宇宙中没有黄金、铂金、钻石星球
2020.2.15
浏览网页,经常可以看到宇宙中存在黄金、铂金、钻石星球的报道,言之凿凿,吸人眼球。
分析《元素周期表》,黄金、铂金是第六周期元素,形成于外地核,没有其他元素包裹,如何裸露于星球表面?
钻石由碳元素组成,碳是大气层元素,经过物质循环进入星球内部,通过物质重组和火山喷发来到星球表面,在极为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钻石,怎么会有整个星球都是钻石构成的呢?
迄今为止,我们在外太空只发现“氢”、“氦”两种元素,也是宇宙射线和小行星的基本物质成分。
小行星汇聚到一定规模,成为星系的一部分,经过物质重组,也就是超新星爆发,才能产生其他化学元素,初始成分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五周期元素,构成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产生第二对偶层次,也就是拥有第六周期元素和卫星以后,才能拥有黄金和铂金,也是深埋地下,星球的核心部分,只有微量通过火山喷发来到星球表面,怎么可能覆盖整个星球表面呢?
所谓黄金、铂金、钻石星球是人类黄金梦的延伸,经不起推敲。又都距离遥远,不能开采与复核,只能吸人眼球。
4352.宇宙膨胀与星球碰撞是相互矛盾的
2020.2.16
宇宙膨胀是目前最时髦的学说之一,也是光速极限论和宇宙爆炸说的重要补丁。星球碰撞也经常见诸媒体,为了证明引力波的存在。
局部时空的宇宙膨胀是可能的,因为任何爆炸都会产生冲击波,但是影响具有时空性,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就是原子弹爆炸也会产生收缩反应,出现蘑菇云。因为核裂变也会伴随核聚变,放热反应也会伴随吸热反应。
任何系统形成以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伴随星系的成长会有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影响星系的稳定性,却不会改变星系的基本形态,因为还有更为强大的核力维系星系的稳定。
生物体内的核裂变与核聚变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生命体并没有因此崩溃,反而欣欣向荣,因为影响是局部的,维持生命新陈代谢必须的。
为了解释客观存在,我们创造了无数假说,有的成为一时真理,都是正常现象。相互冲突和矛盾也不足为奇,才会有更为合理的解释出现。
宇宙膨胀就不会有星球碰撞;有星球碰撞就没有宇宙膨胀。其中的道理就不需要我来解释了。
4353.关于地壳中地核元素由来的思考
2020.2.16
目前的《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根据地球元素编撰的,是否适宜所有星球还不能确定。即使如此,不同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产生不同元素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元素周期表》有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让我大惑不解的是地球存在地日和地月两个相互排斥的磁场,在地球内部存在磁悬浮隔离带,也就是古登堡面,第六、第七周期的地核元素是怎样来到地壳的?难道真的存在沟通两个磁场的火山通道?
还有一种可能:地球形成之初的元素重组就形成了部分第六、第七周期元素,与部分轻质元素以化合物的形态存留在地壳之中。证据是氢弹爆炸可以产生第七周期的100号元素“镄”,地球元素重组产生的核爆炸就有可能形成地壳中已知的部分其他地核元素。
如果在月球、金星、水星等理论上没有第二对偶层次发育的星球上发现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第二个判断就可以成立。目前还只能作为一种猜想,可能性很大的猜想。
4354.原子表层结构的扩容和浓缩扩容改变
2020.2.16
分析不同元素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的改变是通过表层结构的扩容实现的。核外电子构型的变化是:2;2,8;2,8,8;2,8,18,8;2,8,18,18,8。一方面是层次的渐次增加,一方面是表层质子、中子对承前启后的渐次增加。最为突出的是第四、第五周期元素中间层次的改变,前一周期元素的表层结构成为本周期前十个元素表层结构的一部分。而从第六周期开始,出现了中间32个质子、中子对的结构,变化不是从倒数第二个层次开始,而是从中间层次开始,原子表层结构不再是简单的扩容,而是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核外电子构型2,8,18,18,8)最上面的两个层次被全部压缩到第六周期初始元素的表层,也就是第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出现了2,8,18,27的改变,我称这种改变是浓缩扩容改变。
这是一种“跳跃式”改变,而前五周期元素都是渐进式改变,可以依次通过每一种元素形态形成最后一个元素。所以,我认为前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第六周期和以后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星球内部层次,对偶形成新的、物质形态相反的星球。
由于原子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聚变未必是两个不同,或相同元素的聚变反应,更有可能是以连续核聚变的形式成型。即:储备了足够数量的光子,一次批量通过以前元素的各个形态,形成与重力环境适应的化学元素。
由于这种核聚变是强烈的降温过程,必定引发岩浆的强烈对流运动,甚至深入底层岩浆,对偶引发星球表面的物质运动,产生龙卷风和热带风暴。
也许还有相对和缓的、规律性的聚变反应,对偶产生洋流和大气环流,有的推动板块运动。
由于不同物质分子形态的偏电荷现象,不仅会在空间对偶产生星球和星系,也会在星球内部和表面之间产生对偶物质运动。
本文主要说明重力环境与不同元素形成的内在联系和表现形式,我为什么将前五周期元素与星球初始层次联系在一起,以后各周期元素形成相对独立的星球层次。
4355.高端元素跨周期连续核聚变核裂变的终止
2020.2.17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第六及以后周期元素可以在周期内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却不能跨周期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据此,我认为它们可能组成星球内部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不同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相关。
即使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各周期元素的熔点也各不相同,存在类似的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变化曲线,可能与形成环境的光子密度有关,因此在星球内部也会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再依据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地球内部已知层次一一对偶,我将第一周期元素称为太空元素和初始元素,第二周期元素称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称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称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称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称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称为内陆核元素。
这种划分打破了传统的地核由铁镍元素组成的理论,铁镍不过是上地幔元素的一部分。也打破了高端元素来自外太空恒星的毁灭的传统认识,确认它们就来自地球自身的重力环境。当然,星球元素重组过程的爆炸反应(超新星现象)也会形成部分高端元素。
上述发现来自细分每个元素内部结构之后,特别是第六和以后周期元素与之前周期元素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的终止。四层结构的第六周期初始元素铯,总不能裂变出五层结构的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氪吧?五层结构的氪聚变出四层结构的铯吗?同样,六层结构的第六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氡,能够聚变出五层结构的第七周期初始元素吗?即使可以,能够出现逆过程吗?显然不行。而在同一周期内的元素可以依次连续核聚变核裂变。
至于高端跨周期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可能从“镍核”(第六周期)、“铀核”(第六周期以后周期)形成以后就开始了不同的内部结构形成路线。说明:不同重力环境形成不同化学元素;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可能不是已有元素的核聚变,而是通过光子的连续核聚变形成的。
4356.关于悬臂现象的思考
2020.2.17
悬臂是一种等分磁场的现象:庞大星系的所有二级恒星等分为若干集团,相对匀速环绕核心运动,才能产生悬臂现象。
如果是一个核心产生的悬臂,核心就被等分为若干等分,类似橘子结构。如果每个悬臂对偶统一核心星球,这就是一个多核心系统,就像双子星系,我倾向后者。
我们身处的银河系就是悬臂系统,多少悬臂就有多少一级主星。所有二级恒星可见,只有主星不见,说明所有主星都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与正物质地球相互排斥,因此我们看不到;而所有二级恒星都是反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因此进入我们的视野。
我是想了许久才想清楚悬臂现象形成原因的:原来以为悬臂现象是运动过程二级恒星的自然等分,主星也会等分,整个系统的扁平形态就难以解释了,主星也是扁平的吗?直到刚才,想到核心由若干星球组成才恍然大悟!同时,双子星系的子系统是什么样子也得到完美答案。
4357.悬臂与磁场排斥
2020.2.19
同一星系有多个内核就会形成多个相互排斥的磁场,影响子系统的形态,产生悬臂现象。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是不会有多核星系存在的,光子就是一种多核现象。
光子由电子组成,电子是一种正负电荷集聚的极值现象,与万有引力定律背道而驰。
光子还是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形态,内核由正负电子不对等聚集形成,才能产生正反物质形态。
星球可能也存在极值现象,才能解释多核星系的形成。
内核是正物质星球就会表现为黑洞,是反物质星球就会表现为类星体,是正反物质星球的集合体就会出现黑洞和类星体的组合。每个主星的不同对偶层次产生对偶星球环绕主星运动,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若干主星集聚就会出现若干相对独立的磁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排斥,产生悬臂现象。悬臂是统一磁场中相对独立磁场相互排斥形成的,所以界限分明不会相互吞噬。
光子很小,我们难以观察。星系很大,形成规律可能与光子相同,有多少种星系就可能有多少种光子。
光子可以组成质子和中子,进一步组成原子和分子,不同化合物形态和其他物质形态,星系同样可以组成更为庞大的系统。浩渺宇宙看似无序,可能在一定范围存在相对有序的物质运动。
如果悬臂星系由一颗主星形成和统领,就会分裂主星结构,产生橘子形态。我就是困扰橘子形态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和运动才想到多核星系的,连带解决了双子星系的形态困扰。
4358.类星体与暗悬臂
2020.2.19
类星体是看得到的黑洞,暗悬臂是看不到的二级恒星系统,源于正物质恒星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星系就可能由黑洞和类星体,悬臂和暗悬臂共同组成。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可能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受益者是太阳和月球。
正负电子组成不同光子可能有相对稳定的比例,也可能不同物质星球有不尽相同的比例,不同物质形态的初始元素就会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偏电荷光子也会受不同物质星球的影响具有“选择性”,这是黑洞和类星体现象的主要原因。当太阳系巨行星“燃烧”以后,有可能转化为二级黑洞,反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
有偏电荷光子存在,就可能有不同物质主星组成的内核系统,产生明暗两种悬臂,让我们看到黑洞和类星体组合,单刀和双刀悬臂,较大的悬臂间隙等等现象。双子星很可能是三子星,黑洞和类星体组合,只不过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我们看不到而已。而我们看到的宇宙,不过是宇宙的百分之五十。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形成,也让我们看到类星体没有二级恒星,许多星系没有主星的假象。
本文只是我的理论推理,有待科学研究证实,仅供参考。
4359.单核与多核星系的思考
2020.2.20
基于光子和星系形态由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决定的认识,一级恒星可能都是多核系统,二级恒星和行星系统可能都是单核系统。
例如:银核不是单核,而是多核,才有悬臂现象出现。太阳系等二级恒星和地月等行星系统,由于规模较小,都是单核系统。
多核的组成类似光子的组成,剔除偏电荷光子的短暂形态,只有正光子、反光子、巨光子三种形态,前两者是类似正反光子的四核,后者是相对一致的六核。但是正物质恒星表现为黑洞,只能看到悬臂;反物质恒星表现为类星体,看不到悬臂。所以,悬臂可能有两暗两明,三暗三明基本形态,类星体有双子星和三子星的不同。由于没有实际观测条件和实践,不知道有没有对偶偏正电荷光子类型的单臂多核星系的存在。
悬臂现象源于磁场排斥,使二级恒星聚集在主星的一侧,同样分割主星对偶层次,面对悬臂的方向对偶层次细碎化,影响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但是多核的发现使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全部在系统内实现也是一个突破,似乎更为合理。更广泛的星际关系可能类似原子、分子、星球的形成,另有客观规律支配。
4360.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
2020.2.25
据说宇宙形成于奇点的爆炸,那个曾经的奇点在哪里?应该不难确定。
据说从地球看宇宙,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银河系的星系也在离我们远去吗?银河系岂不是正在崩溃?
如果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就是曾经的奇点,可能吗?
4361.连续核聚变元素形成规律的思考
2020.2.27
元素的形成离不开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那么,每周期元素最先形成的是原子量高的元素,还是原子量低的元素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元素结构来看,基本架构都是氢、氦形态的质子、中子对,没有它们的形成就没有高端元素的形成。因此,任何核聚变都要有氢、氦形态质子、中子对的形成。
但是,按部就班很难有高端元素的形成,因为核聚变是吸热反应,初级元素就消耗了大量光子,高端元素何以形成?因此,连续核聚变很可能是一定重力环境高端元素的首先形成,然后是低端元素的依次形成。
这未必是一厢情愿。想想龙卷风和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放到岩浆中就是深入高端界面的连续核聚变。再看看《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元素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高端元素和初始元素都是低熔点元素,与它们形成消耗的光子密度正比,难道是偶然的吗?
所以,连续核聚变很可能首先形成一定重力环境相对高端的元素,然后向低端过渡。
4362.宇宙是时空的无限延伸
2020.2.27
最近有朋友问我宇宙是什么?我的答复是:时空的无限延伸。
这不是新的认识,却是相对简洁的认识,时空有限论的否定。
看看时空有限论,现在已经步入死胡同:我们发现的时空范围在不断扩大,宇宙膨胀论和多元宇宙说不过是时空有限论的补丁。
曾几何时,人类都不知道大海之外是什么,现在能够谈论宇宙的范围和起始已经是不错的进步了。囿于人类科学的发展进步,存在某些错误的认识不足为奇。
当人类的视野只有138亿光年的时候,将宇宙的范围定位138亿光年情有可原。当人类的视野扩大到930亿光年的时候,光速极限的理论就不攻自破了,起码要修补过去的局限。
其实,星系的去和光线的回都需要时间,当我们发现930亿光年所谓宇宙的界限时,按照宇宙膨胀论宇宙的界限又扩大了不知多少。
任何爆炸都有影响范围的,不会扩大到整个宇宙。
通过宇宙射线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原始星云的物质成分只有“氢”、“氦”两种元素,一般小行星的物质成分也是这两种成分。所以,元素重组和超新星的爆发是宇宙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都是以后形成的,都要经历元素重组和超新星爆发的过程,并不能破坏太阳系和银河系的稳定,因为还有核力的束缚,138亿年前的爆炸就可以产生宇宙的膨胀吗?
任何作用力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宇宙物质不可能聚集为奇点,也不会一个奇点的爆炸就产生整个宇宙。
电子有正负之分,物质有正反之别,即使全部宇宙物质可以聚集也不会是一个奇点。
宇宙中的物质分布不可能是均衡的,才有星球和星系的成长壮大。
整体的无序和一定范围的相对有序是宇宙物质分布的客观规律,一粒沙子放大无数倍也是小小的宇宙。
承认宇宙的无限比较有限论主动,也更为切合实际,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补丁,还不能自圆其说。人类迄今为止连火星都没有登陆,有什么资格划定宇宙的界限?
占卜和鬼神曾经都是人类认为的真理,现在还有多少人信以为真?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物理化学领域有许多假说,有的被确认为真理。
伴随科学的发展,现在的某些真理有可能转化为谬误,我们应该欢迎这种进步。
我没有读过中学物理化学,钻研自然科学属于半路出家,也少了对权威的迷信,以批判继承的眼光面对现有科学成果,才有《探索集科技篇》的诞生。如果有误,敬请批评指正。
4363.旋涡星系磁场的扭曲和浓缩
2020.2.28
太阳系和地月系统都是单核星系,其形态我们比较熟悉。银河系很可能是多核系统,拥有两个正物质内核与两个反物质内核、两个二级正物质恒星系统与两个二级反物质恒星系统,表现为两个暗悬臂和两个明悬臂。
单核星系一般拥有椭圆形轨道和星际磁场,涡旋星系二级恒星的轨道则是扭曲的椭圆形,靠近内核更是浓缩的星际磁场!运动速度惊人的不同:远离内核相对缓慢,靠近内核可能要接近光速!并且,大量的二级恒星拥挤在相对狭窄的空间,排斥力和宇宙射线辐射异常强烈,附属的行星系统简直就是经历一场炼狱!
以上是基于涡旋星系是多核星系的思考,如果也是单核星系,可能不会出现上述情况,悬臂现象又如何解释?
4364.内核形态决定系统形态
2020.3.2
由于没有观测条件和手段,我不能确定网上看到的太空图片和星系图片是否真实,也就不能深入分析和研究。但是,核外电子和太阳系的分析让我知道星际关系不是偶然形成的,内核形态决定系统形态,系统形态也会反映内核形态。并且,正负电荷是宇宙的物质基础,物理属性决定宇宙的基本形态。所以,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电磁作用力一定会在星球和星系的形成上发挥作用,电子、光子形态可能构成星系内核的基本形态,原子、分子形态可能构成更为广阔星际关系的基本形态。
可是,推理终究是推理,需要证实。否则,就是假说和猜测,聊胜于无。
以往的分析我经常在一级恒星的跨星系关系中考虑类光子结构,涡旋星系的分析让我想到星系内核就可能存在类光子结构的一级恒星系统,这是一个突破,却也困扰于黑洞和类星体并存的图片从未见过。是真的没有,还是掩盖在二级恒星汇聚的光芒之中?我不知道。
黑洞,可能是正物质恒星;类星体,可能是反物质恒星。悬臂,可能是反物质恒星系统;暗悬臂,可能是正物质恒星系统。黑洞统领悬臂,类星体统领暗悬臂,理所当然。但是,黑洞和类星体同时出现在一级恒星系统的核心才能证明。
自然界存在自由电子,宇宙中就会存在自由星体。没有对偶聚集,很难形成规模,不会产生光子和星系。光子是正负电子的最小聚集,对偶聚集的微观系统,星系是偏电荷物质对偶聚集的宏观系统。
自然界有光子形成,一级恒星系统的内核就有可能存在类光子组合,这是我目前想到的悬臂星系最好的解释,需要证实。
以前我觉得星系之间的类光子组合太远,现在放到统一星系的内核考虑解决了那个困扰,却又产生了证实的难题。并且,双子星如何解释?一定伴随黑洞和悬臂系统的存在吗?
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推理提出来也好,可能有助于他人的研究,发现真相。我以往的许多设想现在不是已经实现了吗?群策群力才有科学和祖国的发展进步。
4365.正负偏电荷的等量对偶与倍量对偶
2020.3.4
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偏电荷是等量对偶,因此核外电子的数量和分布反映核内质子的数量和分布。
星际对偶层次偏电荷的对偶可能是倍量对偶,就像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的对偶。例如:月球对偶地核的偏电荷形成,地核的直径却是月球直径的一倍,偏电荷的量至少也是一倍,甚至更多。因为地核的单位质量肯定大于月球的单位质量,单位空间质子的数量更多,分子结构产生的偏电荷现象更为突出。考虑到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的比例关系是倍量关系,地核内部的情况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倍量关系可能符合客观规律。
这样推理,主星对偶层次偏电荷的量可能全部倍量对偶星球对偶层次偏电荷的量,比较双方的质量,基本符合实际。
扩展到星系对偶关系,双子星系对偶两个单核星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银河系的内核可能是双黑洞系统,也就是两颗正物质主星对偶两个悬臂的反物质二级恒星系统,对偶层次偏电荷的量是倍量关系。与银河系对偶形成的,应该还有两个距离不同的单核反物质主星系统,我们只能看到如影随形的两个类星体。
个人遐想,仅供参考。
4366.核外电子构型与物理化学属性
2020.3.8
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间接反映质子、中子对的分布。所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了解原子结构是可行的。
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元素具有核外电子构型的唯一性,知道核外电子构型就可以知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知道一般物理化学属性。
遗憾的是核外电子构型只能精确反映核内质子的数量和分布,不能精确反映中子的数量和分布,结合原子量的分析才能大体了解中子的数量和分布,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原子量大体反映了质子、中子的总量。
《元素周期表》的横排显示元素的周期,竖排显示元素所在分区,核外电子的层次和数量渐次增加,物理化学属性也渐次改变。比较明显的是熔点的改变,因为我只进行了熔点的分析,只了解熔点的相关情况。
S区只有两个元素,是熔点渐升区间。ds区也有两个元素,是熔点的降低区间。d区是高熔点区间,p区是相对的低熔点区间。F区只有第六周期和以后周期元素才有,是连接s和d区的中间区间,元素熔点处于两个区间之间,元素区间的熔点相对接近和稳定。
分析《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集中在左下角,非金属元素集中在右上角,分界线两侧是半导体材料。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产生金属元素,相对完整产生非金属元素,没有缺位的是气体元素。越是靠左的元素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越高,向右递减,直到完整。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与元素的物理化学属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导电性能和亲和度是它们最显著的差别: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越高,导电性能和亲和度可能越好;相反越差。
因此想到电子和光子的驻留:核内可能排斥自由电子和光子的驻留,才能形成原子与核外电子的相对稳定。只有核外电子之间,或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容留自由电子和光子的驻留,产生导电和温差现象。高温离子和热熔现象可能与偏电荷光子的出现和占位有关:相反偏电荷光子与核外电子的结合可能分解原子通过核外电子之间的联系,瓦解分子结构。原子内部的光子其实只要两种:或者正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或者反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巨光子和正反光子的瓦解(进一步分裂),才能产生偏电荷光子。
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与元素结构的“势能”有关:“缺位”越多,“势能”越大,导电性和亲和度越好。“势能”是在一定重力条件下形成的,元素固有的,表层核外电子的相对缺失。
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原子的单层结构,大气层环境产生两层结构,地壳和软流层产生三层结构,上下地幔产生四、五层结构,地核产生六、七层结构,形成所谓周期。
越是高端元素,形成需要的光子越多,达到临界点才能发生连续核聚变。连续核聚变是强烈的降温现象,产生强烈物质运动,具有偶发性和必然性。所以,星球内部的无限高温是不可能的,不同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形成不同化学元素,热核聚变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通过热核聚变释放能量是不可能的。
核外电子构型只能决定元素与核外电子相关的物理化学属性,与原子结构的进一步联系有待深入发掘。
4367.正反物质的微观与宏观组合
2020.3.16
原子由光子组成,不同光子组成不同原子。
光子至少有五种形态,有正负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不同,才有正反物质的差别。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相反偏电荷核外电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转化为巨光子。
在微观环境和星球范围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质相互排斥,没有原子和分子结构;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组成巨光子形态。因此,正反物质星球分别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
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没有正反差别;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差别微乎其微。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15分钟裂变为质子或光子。所以,宇宙中没有中子星。
正反物质的离子与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形态产生偏电荷现象,较大规模的偏电荷现象产生正反物质的对偶聚集,形成星系。原始星系和原始星球只有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组成,经历元素重组才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
原始星球和星系的化学元素重组可能经历气化和爆炸(裂变为光子)的过程,高温高压和不同重力环境产生不同高端化学元素,形成星球不同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组成星系。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不同对偶层次对偶聚集形成的,不是整个星球的对偶形成,而是对偶层次的对偶形成。所以,庞大层次可能对偶产生若干对偶星球,形成“同轨多星”现象;一颗主星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不同相反物质星球,产生次星系。银河系及主要二级恒星系统、太阳系与巨行星系统可能同期形成,以后渐次形成新的二级恒星系统与太阳系的类地行星系统。
因此,元素重组以后的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对偶,而是不同物质的对偶层次对偶,产生共同磁场。太阳目前有九个主要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其余八个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八大行星的初始层次(有的初始层次表现为整个星球,例如水星、金星和月球),还有两个正在形成的对偶层次对偶产生两个小行星带。
同电相聚产生原子和星球,原子和同一星球一般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强行登陆除外)。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和星系,拥有远吸、近斥的物理属性,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核外电子不可能由于重力作用进入核内,组成光子的电子也不会由于距离较近相互湮灭,或者合二为一。双子星和庞大星系的存在都是万有引力的否定。
正反物质在微观环境相互排斥,宏观环境相互伴随,呈现对立统一关系。
电子和光子的存在显示了某种极值现象,星球和星系的存在是否存在极值现象呢?
4372.宇宙是物质形态之和
2020.4.4
我曾经说过:宇宙是时空的无限延伸。
我还要说:宇宙是物质形态之和。大到无限大,小到无限小。
这是从不同层面看宇宙,所以有不同的说法。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设正负电荷是物质最小形态,因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带有电磁属性,电磁作用力是基本物理作用力,正负电荷产生电磁作用力。
这样,我们就有了研究的起点。
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是什么?宇宙的物理属性就有可能是什么,基本物理作用力就有可能是什么。
分析物质的原子层面,我们可以发现核外电子现象,原子结构的氢、氦五种形态和组合,进而发现正反物质形态及其宏观组合,星球和星系形态。
进一步剖析原子和光子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光子的偏电荷现象和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电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组合的相对极值现象和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扩大了基本物理作用力的认识。
回过头看基本物理作用力,确定的只有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电磁作用力,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模糊不清,万有引力是错误的,物质的不同形态是基本物质形态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组合。
——这样,我们就有了相对统一的宇宙观。我的宇宙观就是这样形成的。
4374.物质形态的元素重组和分子重组
2020.4.14
任何释放能量的燃烧和爆炸现象都可能隐藏着物质形态的元素重组和分子重组。
能量是物质的光子形态,可以通过正负电子聚变形成,也可以通过原子裂变产生,不会无中生有。
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局部温度高达摄氏上千度,紫外线反应是解释不了的,因为所有恒星释放的能量也不过使外太空维持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2.74度)的所谓太空背景温度,只有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可以解释如此高温。
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原子、百分之十的氦原子、百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等物质组成,而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高速撞击地球大气层必然引发裂变反应,产生高温,继而引发聚变反应和化合反应,形成地球大气成分。
只有裂变反应,没有聚变反应,地球表面就会成为炼狱,不会出现地球大气中间层的低温。只有阳光普照,没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不会出现地球内部和表面的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和局部的热运动。
所以,任何温度变化都可能隐藏核裂变、核聚变。
初始星球一般形成于正负偏电荷物质的相对聚集,而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元素。所以,拥有高端元素的星球都要经过元素重组过程,这种元素重组过程类似氢弹爆炸,产生局部高温高压和聚变反应,产生高端化学元素。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形成不同化学元素: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地壳是软流层的一部分);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可是地壳中可以找到《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乎所有元素,火山喷发是原因之一,星球元素重组过程中的化合物残留可能是另一个原因。
一般情况下第七周期元素只能形成于内陆核条件,类似氢弹爆炸的星球元素重组可能形成部分第七周期元素,与某些轻质元素组成化合物,漂浮在表层岩浆中,凝固在地壳里。所以,月球、水星等依据重力条件只能产生前五周期元素的年轻星球的地壳里也可能存在部分高端元素。
通过核裂变、核聚变形成新元素的过程是元素重组,没有核裂变、核聚变过程的物质形态改变一般是分子重组。冶炼和化合物的分解组合一般属于分子重组。
星球内部有没有元素之间的核聚变反应我不清楚,光子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一定重力条件下的连续核聚变可能是客观规律。所以,星球内部稳定的连续核聚变与突发的、偶然的连续核聚变可能同时存在,才有局部相对稳定和强烈的物质运动。
核裂变、核聚变都会产生局部光子密度的巨大变化,分子重组光子密度只是条件,没有实质的增加和减少。所以,无中生有的聚变能是幻想,气候变化可能隐藏物理变化。
4375.“陨冰”未必是固态水
2010.4.15
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来自哪里?许多科普读物告诉我们的答案是“陨冰”,我认为不严谨,因为外太空环境不能产生氧元素,也就不能形成水分子,何来固态水?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百分之八十九是氢元素,百分之十是氦元素,百分之一是基本粒子等物质成分,没有氧元素和水分子的身影,所以“陨冰”未必是水分子,很可能是氢元素和氦元素的固体形态。
如果“陨冰”是水分子的固体形态,其他星球也应该存在丰富的水资源,因为“陨冰”不会偏好地球。
宇宙射线主要是气体形态的氢、氦元素,彗星和一般小行星可能是固体形态的氢、氦元素形成。它们高速通过地球大气层时会产生高温高压和裂变、聚变反应,可能有部分转化为“陨石”、“陨铁”,或氨基酸成分,未见陨石由更为高端化学元素组成的报道。所以,类似地球、月球的形成可能需要元素重组过程,表现为超新星现象。超新星现象是氢元素(不知是否包括氦元素)裂变为光子重组化学元素(不仅氦元素)的过程,类似氢弹爆炸,大规模的超新星现象可能被误认为宇宙的诞生。
火山喷发可能有部分岩石进入太空转化为陨石、陨铁,未必包括水分子。所以,我排除了“陨冰”是固态水的可能性。
地球上的水资源只能形成于地球环境,首先要有氧元素形成的可能,因为氢、氦元素可以形成于任何环境,所以成为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地球经常性的外来元素只有氢、氦元素,以“太阳风”,即宇宙射线的形式与地球表层大气的氢、氦元素剧烈撞击产生裂变、聚变反应形成相对高端的地球大气成分,包括水分子。还有部分水分子来自二氧化碳与氢元素的化学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和水分子。
宇宙射线不仅光顾地球,但是密度不同,引发核裂变、核聚变的程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大气成分。地球目前的位置正好形成地球目前的环境,所以地球是幸运的。所有类似太阳系的二级恒星系统都可能有一颗行星拥有地球环境,原因就不用解释了。
地球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目前的轨道,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也未必永远一样,地球目前的环境也是暂时的。距离太阳在地球以远的行星环境是地球未来的星球环境,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近的行星未来可能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因为太阳系也是不断成长发育的。
拥有目前地球环境的星球如果是反物质星球我们也难以生存,因为正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排除了我们向太阳系巨行星的卫星移民的可能性(我认为它们是反物质星球)。向其他星球移民也存在这个问题,立足地球解决地球问题是最佳选择。
任何气体都可能有液体和固体形态,未必是水分子。所以,“陨冰”未必是固态水。
4379.没有地核星球存在地核元素的可能性
2020.5.25
不同元素形成于不同环境应该是客观规律,星际磁场相互排斥也是客观规律。地球拥有两个星际磁场,两个对偶层次,在地核与地幔之间形成了古登堡面,可能隔绝两个对偶层次之间的物质交流,地核元素是怎样来到地球表面的呢?有两种可能:通过层次间的火山通道,或者是星球元素重组产生的元素残留。
如果月球、金星、水星等没有第二对偶层次和两个星际磁场的星球表面也存在第二对偶层次元素,也就是第六及以上周期元素,就可以确定星球元素重组可能形成超过第五周期的元素。如果地球已经有了四十五亿年的历史,还要考虑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因素,计算地球元素重组时形成的高端元素。
对比金星与地球现在的质量和体积,金星元素重组(大爆炸)的规模可能超过地球元素重组的规模,表面可能存在超过地球的高端元素。即使考虑半衰期,也可能存在超过地球的高端元素。如果能够得到证实,对于天体物理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猜想建立在对偶层次产生对偶星球,星球环境决定星球元素,核爆炸可能产生高端元素的认识,仅供参考。
4380.关于星球元素重组放射性残留的思考
2020.5.26
由于太空环境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元素,原始星球也只有这两种元素。经历元素重组,也就是所谓“大爆炸”,才能形成类似地球、太阳、月球这样复杂元素星球。
“大爆炸”产生的光子密度和重力环境可能形成少量非常高端的化学元素,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星球表面,这可能是地球表面存在部分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的原因。
分析元素结构,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及以上周期元素由于中间出现了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不能跨周期形成,有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星球层次,我称这种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对偶层次,必定对偶形成相对独立的相反物质星球,组成星系。
元素存在于不同重力环境会出现不稳定现象,直到相对适应环境,这可能是部分放射性元素出现衰变现象的原因,在其形成的环境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大爆炸”是非常极端的环境,有可能出现非常极端的元素。氢弹爆炸都会有第七周期元素形成,星球元素重组是超级氢弹爆炸,形成少量非常高端的元素是完全可能的。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地球拥有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形成了古登堡面,可能将自然形成的第六、第七周期元素封闭在地核以内,地球表面的第六、第七周期元素有可能是“大爆炸”的残留元素,甚至是衰变后的残留元素。
有鉴于此,我们考察其他星球时一定要考察放射性残留。金星表面的异常高温与较高的放射性残留可能不无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可能。
4381.金星拥有远古文明的概率为零
2020.5.30
最近,在网上看到金星可能拥有远古文明的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仔细分析却站不住脚。原因如下:首先,太空环境相对稳定,距离太阳越近,太阳宇宙射线的影响越强,金星不可能出现类似地球的环境;其次,金星对偶的太阳层次质量,或偏电荷程度明显超过地球对偶的太阳层次,原始金星的质量超过原始地球的质量,元素重组发生的超新星爆炸强度也会超过地球,产生的放射性残余物质也会超过地球,可能是金星拥有异常高温的主要原因,不可能产生金星文明。
以前,我是通过宇宙射线强度和磁场温差分析金星环境的,以为金星也会拥有昼夜温差、高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总有我们相对容易登陆的环境,不相信金星表面都是摄氏四百多度的高温。最近开始考虑星球元素重组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残余,半衰期可是相当长的,成为影响星球环境的重要因素,为金星表面的异常高温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金星迟于地球形成至少十几亿年,没有卫星,也就是没有第二对偶层次形成,磁场强度肯定低于地球,宇宙射线影响仅限于昼夜温差,表面温度没有理由高于地球那么多。距离太阳越近,第二周期元素的形成越是靠近《元素周期表》的右侧,二氧化碳的形成不可能超过地球,哪来那么强烈的温室效应?所以,金星表面的高温必须另外寻找原因。
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可是相对稳定的。没有第二对偶层次产生不见得没有第二对偶层次元素形成,甚至更高周期元素形成,核爆炸产生的局部光子密度和重力环境可是难以想象的!原始金星大于原始地球,元素重组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残余超过地球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将来金星运行到现在的地球轨道,能否产生目前的地球环境也未可知!
星球和星系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周期性的新星产生和元素重组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不必杞人忧天,地球文明也不可能来自外星。任何星系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足以毁灭一切星系文明!
4382.星球成长与地震
2020.5.30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我的一贯看法。今天有网友希望我在群里做一次学术讲座,我就以此为题谈谈个人看法。
宇宙不是一次形成的现实存在,我们随时都可以观察到宇宙的发展变化,最直观的是地球和太阳系的发展变化。当然,最多的还是宏观分析,因为尺度太大。
地球在太阳系排行老六,在类地行星里最大。前面有四颗巨行星,全部类似小太阳系,仔细分析是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它们可能与太阳同期形成,以后伴随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产生了它们各自的系统。
这说明了什么?星球和星系都是发展变化的。
星球不同于生物,至少地球表面有一个地壳,束缚地球的成长,需要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摆脱束缚。
星球成长来自空间物质的聚集,陨石仅仅是一个方面,经常性的聚集来自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聚集,后者是潜移默化的,每时每刻通过磁场进行的,可能延伸到太空非常广阔的范围。
正负电荷可能是最小的物质形态,在一定范围聚集为电子,正负电子对偶聚集为光子,光子对偶聚集为原子,原子对偶聚集为星球,星球对偶聚集为星系。
原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元素,通过元素重组才能成为多元素星球,这是一个气化、膨胀、爆炸、重新聚集的过程,表现为超新星爆发。
原始星球规模不同,超新星爆发和星系形成规模也会不同。所以,有的形成银河系,有的形成太阳系,有的只能形成单个行星。
太阳系是伴随银河系形成的,同时形成的还有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不过没有它们的卫星,它们的卫星是以后形成的。
电荷有正负之分,物质有正反之别。任何光子都是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的,任何星系也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分别带有正负偏电荷,对偶聚集正负偏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共同成长。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不能,因为中间出现了32个质子、中子对的结构。
元素形成是吸热反应,每个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每个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每个巨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一个偏负电荷光子组成,所以是降温反应,形成星球层次,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组成星系。
每个星球都有初始层次,由前五周期元素组成,以后各周期元素组成相对独立的层次。只有初始层次对偶主星对偶层次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其余层次对偶自己系统的卫星初始层次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星际关系是对偶层次关系,不是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关系。
地球大气层到下地幔组成第一对偶层次,对偶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和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地核对偶形成月球,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与地日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产生古登堡面,拥有各自不同的旋转速度。
太阳拥有八大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应该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怎么可能是一颗气体星球?
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是银河系和太阳系形成以后陆续形成的,月球也是产生地核以后形成的,地壳中的高端元素可能形成于地球元素重组产生的大爆炸。星球内部新层次的形成规律深入分析才能清楚,小行星带的形成应该是星球内部新层次形成的外部表象。
星球内部新元素的产生可能需要能量积累,连续核聚变可能产生强对流天气一样的强烈物质运动,对偶产生洋流、大气环流、板块运动、气象变化。地震伴随强烈天气变化是可能的。
地壳有很强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才能引发地震,也是地震的一个诱因。强烈地震应该是强烈物质运动引发,或长期积累因素引发,应该有所前兆。所以,地震研究不是无用的。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383.光子、核外电子、星系与星际关系
2020.6.1
在沈阳市三好街租房时楼下有一盏路灯,为我提供了夜间的照明。夜深人静时,我开始思考光是什么?想到光来自电,于是认为光可能是电子的受激反应。
自学大学本科物理化学以后,我发现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于是想到电线里流淌的可能是正负两种电流,其一不畅,就可能电流受阻。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发现核外电子的数量受制于核内质子的数量,核外电子的分布可能反映核内质子的分布,核外电子的存在不是由于万有引力,而是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于是想到了星系的形成可能是相同的道理,提出了原子是缩小的星系,星系是放大的原子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认识。
进一步分析原子结构,没有发现反质子的存在,同一星球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的存在,于是提出了同电相聚可能是客观规律。
接着,就是偏电荷现象的分析:质子的偏电荷只能来自光子的偏电荷,因为原子可以裂变为光子,必定由光子组成。没有光子的偏电荷,就没有原子的偏电荷和正反两种物质形态。于是提出了光子五种形态的猜想: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分别拥有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就有了正反光子;它们相互纠缠,对偶聚集,就有了巨光子的可能。
书上介绍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与质子的偏电荷现象存在矛盾,倒是与中子的巨光子组合相仿,于是大胆修订为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4倍。也就是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与中子相差两个电子质量,而不是一个电子质量;质子的离子形态与中子相差一个偏电荷光子。以上势必影响到中子衰变为质子的分析。
我关于光子类型和质子、中子质量的分析应该可以得到证实,只是我没有证实的条件。谁来证实,有可能获得诺奖!
质子与核外电子只是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而不是质量的相对均衡,星际关系与此类似:偏电荷的相对均衡可能取代偏电荷物质的相对均衡,无形均衡可能取代有形均衡,直到有型均衡取代无形均衡。
物质存在离子形态和分子形态,存在核外电子共轭的可能,必定产生偏电荷现象,为星系的形成带来了可能。
同一星球不仅没有正反质子组成的原子形态,甚至没有正反原子组成的分子形态,我们只能认为正反物质在微观形态相互排斥,相反光子也可能受到排斥,可能是“黑洞”形成的原因之一。
正反物质微观环境的相互排斥不等于宏观环境仍然相互排斥:正反物质的离子和分子形态必定导致偏电荷现象,产生一定范围相反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这是星系形成的合理解释。万有引力只是同电相聚的片面表象,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能产生星系。
还有,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作用范围,所以宇宙物质不可能聚集为一个,或两个奇点。
现在我们可以讨论偏电荷现象了。坦率的说,我也不知道偏电荷现象的物理原因,只能承认是客观规律。有偏电荷光子存在,必定有多核星系,双子星系。两个或数个内核虽近,不会合二而一,星系的悬臂现象可能源于多核的存在。“多核”现象可能存在于同一星系,也可能存在于对偶星系,同样需要证明。
电子可能是电荷聚集的一种极值现象,多核星系的“多核”现象说明星球的形成也可能存在极值现象。不同电子可以共存于光子统一体,不同星球也可以共存于星系统一体。书本上的所谓“核力”,就是不同物质星球远吸、近斥的物理现象。仔细分析,原子结构属于同电相聚,找不到强作用力是什么东西。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存在,脱离质子只能存在15分钟。所谓弱作用力是“氚”结构中某个中子的衰变现象,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有些牵强。去掉万有引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基本物理作用力只有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电磁作用力了,宇宙不就是正负电荷的不同存在形态吗?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太空环境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元素,原始星球只能由这两种元素构成,通过元素重组才能产生多元素星球。所谓“大爆炸”,不过是局部星球的元素重组过程。宇宙物质不可能聚集为奇点,也不会形成于奇点的爆炸。
大爆炸可能产生局部非常高的光子密度和重力环境,形成新的元素。元素的形成是光子转化为原子的过程,是吸热反应。越是高端原子,形成所需能量越多。不同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产生不同原子,伴随降温过程形成星球层次,对偶产生相反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形成星系。
由于星球层次是依次产生的,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对偶,而是对偶层次对偶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初始太阳有五个对偶层次,只有表层对偶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四个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的磁场,相互排斥,而不是相互吸引,产生磁场倾角。
初始地球只有一个对偶层次,形成地核的过程对偶产生月球,形成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也是相互排斥,在地核与地幔之间产生古登堡面,古登堡面是磁悬浮面。
地球、月球、太阳、银核是复杂的星际关系,不仅吸引力产生潮汐现象,排斥力也会产生潮汐现象,合力更会产生大潮。
地球表面属于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主要受太阳对偶层次和地日磁场影响,月球的影响是间接的。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所以即使排成一条直线也不会是地球末日。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384.多核星系的困扰
2020.6.4
我们生活的太阳系是单核星系,地月系统也是单核系统,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可是银河系不是单核系统,至少有两条悬臂,也可能更多。有多少条悬臂,就可能有多少个内核。
目前关于悬臂的解释还是单核解释,悬臂被看作一种视觉现象,类似车轮旋转,什么车轮和轮速可以转出悬臂效应呢?
双子星系大家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就是双星并列。银河系就不可能是双子星系吗?
我们看到的双子星系由反物质双星组成,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所以有非常高的亮度。它们对偶的一级恒星和二级恒星是正物质恒星,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难以抵达正物质星球,被正物质人类感知,所以表现为“黑洞”,银河系的内核就是“黑洞”,对偶某个双子星系形成。
双子星系也有悬臂,不过是暗悬臂。
双子星系的每个单核都有自己的二级恒星和行星系统,类似太阳系,不过子系统的运行轨道扭曲为悬臂式样,值得深入分析。
首先是非常高的运动速度:双星之间拥挤了大量的二级恒星和它们的子系统,相互排斥,高速通过是唯一的选择;悬臂末端拉出的畸形轨道扩大了子系统之间的距离和主星之间的离心力,没有强大的吸引力不可能保持系统的稳定。
其次是核心温度和宇宙射线的强度可能远远超过边缘区域,同一轨道生态环境会显著不同。地球目前随太阳系运行在银河系内核与边缘的中间位置,环境的显著改变还有多少时间?
好在银核宇宙射线对地球影响不大,对太阳的影响可是异常强烈,会间接影响到地球环境,不能不防。好在宇宙尺度很大,客观规律也难以避免,不必杞人忧天。
物质拥有多核是普遍现象。原子中只有质子是单核,其余都是多核。核外电子构型的起始就是双核,或者四核(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的“氦4”结构)。以后依次出现“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我们看到的星系没有那么复杂,放开眼界难免不会出现类似系统。
双子星系的形成不能用万有引力解释,只能用同电相聚和极值现象解释,与星球的成长还有矛盾。可能原始星球的元素重组损失了大量物质,形成了继续成长的空间吧?
以上不过是我目前的主观分析,也许情况不同,还可以高枕无忧。
4385.从对偶星系到多核星系
2020.6.4
正负电子对偶聚集产生光子,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产生星系。
光子有五种形态,星系的形态也不会少于五种,出现多核星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星系融合也会产生多核现象。星系融合只能遵循同电相聚客观规律,相同物质主星组成统一系统,保持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也会产生悬臂现象。
银河系是形成就是多核,还是后来与类似星系融合?两种可能性都有,因为原始银核也有充当核外电子的可能。
两个主星对偶层次不可能对偶形成一个星球,只能产生各自的系统,环绕主星运行,是为悬臂。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386.银河系内核可能是双黑洞系统
2020.6.5
从银河系的照片来看,银河系是双悬臂结构,地球与太阳系位于其中一条悬臂的中间位置。
两条悬臂没有显示主星的存在,应该是两个黑洞统领两条悬臂,与另一双子星系对偶存在,不知是哪个双子星系?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太阳就是反物质星球,银河系的两条悬臂也由反物质主星组成,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两个黑洞则是正物质星球;与银河系对偶存在的双子星系的主星是反物质星球,两条暗悬臂由正物质主星组成。银河系双黑洞的第一对偶层次与双子星系主星的第一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它们双悬臂二级主星的第一对偶层次与内核主星的其余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层次与所属一级行星的第一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银河系是我们看到的星系,对偶“双子星系”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星系。
银河系可能初始就是由双黑洞内核组成的系统,也可能由两个独立黑洞内核统领的星系融合而成,表明相同内核星系可以共处统一体中,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
分析《元素周期表》,“氢”以外所有元素的核心内核都由双质子与中子对组成,内层都是双核外电子构型;据说宇宙中的双内核星系也是普遍现象,多于单内核星系,不知黑洞融合和中子星碰撞说是否成立?
4389.地日引力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最大?
2020.6.10
我们都知道地球环绕太阳运行是椭圆形轨道,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那么,它们之间的吸引力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最大?
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是如何形成的?
我认为: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是由于银核对地球的吸引力形成的。
地球与银核同属于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相互吸引。而太阳属于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在地球的近日点与地球相互排斥,远日点相互吸引。所以,地日引力是远日点最大。
不仅地日引力远日点最大,地球与银核之间的吸引力也是远日点最大,因为地球距离银核相对更近。
任何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共同组成的:银核是正物质星球,环绕银核运行的太阳等二级恒星必定是反物质星球;环绕二级恒星运行的行星反过来是正物质星球,环绕行星运行的卫星是反物质星球,无一例外。因为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
看核外电子:正质子的核外电子必定是负电子;反质子的核外电子必定是正电子。因为正质子偏带一个电子量的正电子,反质子偏带一个电子量的负电子,自然存在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核外电子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所以,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
但是,核外电子会由于分子形态质子的核外电子共轭(相邻质子共同拥有一个核外电子),或者质子的离子形态出现核外电子的相对“缺失”,导致偏电荷现象。就会出现相反偏电荷,或相反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出现磁场,对偶吸引正负电荷,裂变其间的光子,出现局部降温、雷电现象和强对流天气。
任何星系都是局部正负电荷和偏电荷物质对偶聚集形成的,不会是单电荷或单电荷物质的孤立聚集。所以,宇宙不会形成于奇点的爆炸。就是形成奇点,也是若干奇点,还是奇点吗?
教科书中有一种物理作用力叫做“核力”,具有远吸、近斥的物理属性,星球轨道就是这种“核力”形成的。
我们知道星球存在层次现象,不同层次产生不同化学元素。伴随星际物质的不断聚集,星球层次会逐渐增多,增多的层次会对偶聚集相反偏电荷与相反偏电荷物质,产生新的星球,星系就是这样扩大的。
星际关系不是简单的星球对偶,而是不同物质星球之间的层次对偶,层次偏电荷的等量,或者“倍量”对偶(鉴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宇宙中可能存在某些正负电荷的“倍量”对偶现象),组成共同磁场。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加上初始层次与银核局部对偶层次的对偶关系,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
我们现在还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通过星系结构考察星球结构不失为一种办法。
另外,星球表面物质运动可能通过不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间接反映星球内部物质运动,我们可以通过星球表面物质运动间接了解星球内部物质运动。
“地月”关系类似地日关系:月球与太阳同属于反物质星球,同电相聚、相互吸引,却与地核对偶形成,拥有共同磁场,所以不会脱离地球,运行轨道存在近地点和远地点。近地点相互排斥,远地点相互吸引,远地点引力最大。由于地球表面属于地日磁场,“地月”关系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地球表面的潮汐运动和地震、火山等现象主要受地日关系决定。
4390.通过问题阐明观点的成功尝试
2020.6.12
最近,贺教授希望我在某QQ地震监测群做一次天体物理与地震关系方面的学术讲座,于是我写了《4382.星球成长与地震》(2020.5.30)。感觉不够全面,又补充了《4383.光子、核外电子、星系与星际关系》(2020.6.1)。还是觉得与地震监测方面存在的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又写了《4389.地日引力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最大?》(2020.6.10),自我感觉抓住了地震监测在天体物理认识方面的传统误区,相对简明的阐述了全新的宇宙观,是近几年相对满意的文章。果然,收到了《奇点天文》的通知:“主题:文章被推荐到首页通知。内容:尊敬的奇点天文作者:很荣幸通知您,您的文章《4389.地日引力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最大?》已经被推荐至奇点天文网首页,https://www.dprenvip.com/6465/建议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感谢您支持奇点天文网(dprenvip.com)”。
《奇点天文网》是我比较喜欢的天文网站,也是我过去了解太阳系的主要渠道。以前不知道还能发表文章,是网友看到我喜欢写天体物理方面的文章,建议我投稿这个网站,没想到很受欢迎和重视。
我的文章多是批判传统认识方面的误区,宣传新的宇宙观,能够受到专业学者的欣赏非常荣幸,所以写了本文,扩大宣传。
物理研究最难的是微观不能深入,宏观难以抵达,所以充满假说,可能误人子弟,故我投入很大的精力,从原子结构和地球大气边缘热层形成原因开始拨乱反正,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渐成系统观点,成为新的宇宙观。
文章发表以后,网上搜索相关认识,比较统一的是近日点引力大于远日点,都是万有引力定律惹的祸。
月球与地球几乎在相同的轨道运行,宇宙射线的密度大体相同,产生的环境却完全不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地球吸引太阳宇宙射线,月球排斥太阳宇宙射线,因为二者属于不同物质星球。太阳系各行星的不同环境和大气成分均源于此。
地球轨道太阳宇宙射线冲击正好形成“碳”、“氮”、“氧”三种生命元素,所以生机勃勃。到达火星轨道,就会出现火星环境;到达木星轨道,就会出现木星环境,这也是月球是反物质星球的最好证明。
传统观点认为正反物质相遇会相互湮灭,其实正反物质的差别很小:中子完全一样,质子只有一个正反光子的差别,由一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怎么可能相互湮灭?
鉴于宇宙没有正反物质结合的原子形态和分子形态,我认为它们在微观环境相互排斥,一定的宏观环境相互吸引,组成星系。
正负电子相遇也不是相互湮灭,而是成为光子。正反物质相互湮灭完全是不负责任、只赚噱头电视剧惹的祸!
我们学者就没有责任吗?
4391.影响星球环境的若干因素
2020.6.13
影响星球环境至少存在三个因素:太空环境;元素重组残留放射性元素;星际磁场的层次。
地球至少经历过大小冰河期、洪水期,那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的环境变化,只能从太空环境寻找原因。
首先,星球轨道位置不同,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就会不同,影响星球大气成分和昼夜温差不同。其次,太阳轨道不同,整个太阳系的环境都会受到影响:银河系存在两个悬臂,太阳系如果沿悬臂轨道运行,距离银核会经常发生变化,数十万年周期有时会在银河系中心,有时会在悬臂的中间,环境不可能一样。还有,银河系也在不停运动,外太空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光子密度、正负电荷的分布未必是均衡的。最后,每一颗新星诞生都会经历元素重组,释放大量能量,整个系统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会显著改变局部太空环境。
分析宇宙射线成分:“氢”占百分之八十九;“氦”为百分之十;其他成分百分之一。原始星球只能由“氢”、“氦”元素和少量其他成分组成,经历元素重组才能拥有《元素周期表》上的其他元素。元素重组类似氢弹爆炸,是一次凤凰涅槃,爆炸规模不同残留放射性元素也会不同,会在衰变期内影响星球环境,强烈的可能掩盖宇宙射线和磁场强度产生的温差。
磁场温差是经常性因素: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会产生光子,成为能量。距离磁场中心不同,光子密度不同,影响星球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不同星球磁场的层次不同,影响也会不同:太阳有十一重磁场,烈焰滚滚;太阳系巨行星均有七重磁场,距离太阳虽远,表面温度也不会很低。
核聚变也会影响环境温度:星球表面的局部温度变化和强对流天气主要源于星球内部的局部核聚变。因为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
以上因素都会影响星球环境,不同时期程度会有所不同,要具体分析。
4392.轨道弹性与星际关系的抻拉挤压
2020.6.15
无论是地球的近日点、远日点,还是月球的近地点、远地点,都说明星球轨道存在一定的弹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说明磁轴位置也存在一定的弹性。
核外电子的位置是由核内质子的位置决定的,不可能发生“跃迁”现象;星球轨道是由星球对偶层次的位置决定的,不会出现“越位”现象。“跃迁”不过是人们的想象,包括“地球流浪”。
银核虽然庞大,却与地球没有直接的磁场关系,只能凭借同电相聚间接影响地球轨道;太阳虽然庞大,与月球也没有直接的磁场关系,凭借同电相聚间接影响月球轨道。星际关系也有主次。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虽然都是正物质星球,却与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拥有相对独立的磁场,分别交流正负电荷,同极相向,所以相互排斥,而不是相互吸引,这也是轨道倾角的形成原因。
地球拥有两个磁场,必定拥有两个磁轴,只是至今还没有获得公认!
还有,“莫霍面”可能是一层致密结构,“古登堡面”很有可能是磁悬浮面!星球内部不同对偶层次之间可能都存在磁悬浮和不同运动速度的现象!
不知什么原因,我得到许多地震QQ群的邀请,不得不在地震研究方面分散一部分精力。星际关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会对星球产生抻、拉、挤、压,有助于释放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积累的应力。地球位于远日点会出现太阳和银核吸引力之间的抻拉现象;位于近日点会出现太阳排斥力、银核吸引力之间的挤压现象。地球不停的自转,这些作用力对于地球的每一点不过是瞬间的事。考虑到天体物理与地震的关系也不过如此,还是一一列出吧!
4392.轨道弹性与星际关系的抻拉挤压
2020.6.15
无论是地球的近日点、远日点,还是月球的近地点、远地点,都说明星球轨道存在一定的弹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说明磁轴位置也存在一定的弹性。
核外电子的位置是由核内质子的位置决定的,不可能发生“跃迁”现象;星球轨道是由星球对偶层次的位置决定的,不会出现“越位”现象。“跃迁”不过是人们的想象,包括“地球流浪”。
银核虽然庞大,却与地球没有直接的磁场关系,只能凭借同电相聚间接影响地球轨道;太阳虽然庞大,与月球也没有直接的磁场关系,凭借同电相聚间接影响月球轨道。星际关系也有主次。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虽然都是正物质星球,却与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拥有相对独立的磁场,分别交流正负电荷,同极相向,所以相互排斥,而不是相互吸引,这也是轨道倾角的形成原因。
地球拥有两个磁场,必定拥有两个磁轴,只是至今还没有获得公认!
还有,“莫霍面”可能是一层致密结构,“古登堡面”很有可能是磁悬浮面!星球内部不同对偶层次之间可能都存在磁悬浮和不同运动速度的现象!
不知什么原因,我得到许多地震QQ群的邀请,不得不在地震研究方面分散一部分精力。星际关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会对星球产生抻、拉、挤、压,有助于释放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积累的应力。地球位于远日点会出现太阳和银核吸引力之间的抻拉现象;位于近日点会出现太阳排斥力、银核吸引力之间的挤压现象。地球不停的自转,这些作用力对于地球的每一点不过是瞬间的事。考虑到天体物理与地震的关系也不过如此,还是一一列出吧!
4394.元素的熔点变化和星球层次差速运动的可能性
2020.6.16
地球拥有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对偶地球古登堡面分开的两个对偶层次,很可能存在不同的运动速度。例如:下地幔以上的第一对偶层次每天自转一周;外地核为代表的第二对偶层次每月自转一周。前者自不必说,后者有月球的自转速度作为参照。
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每个对偶层次很可能与对偶星球的对偶层次保持相同的运动速度,不会出现层次摩擦吗?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点,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周期元素拥有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从低熔点到高熔点,再到低熔点;末尾都是气体元素。对偶层次之间不但存在磁悬浮的可能性,还有磁悬浮分离面的润滑元素。
特别是地球,有我们熟悉的古登堡面地震横波的消失,是磁悬浮存在可能性的有力佐证。星球内部不但存在相对独立的磁场,相对独立的层次,还可能存在相对独立的运动速度。您想过这些可能性吗?
4395.物质形成的规律性
2020.6.22
一九六六年开始不久就赶上十年动乱,我读初中二年,物理讲到小孔成像,化学还没有开讲。大学我读的工业会计,也与物理化学无缘,这块知识的空白就成为我的心病。所以,社会科学的研究告一段落,我就开始补习大学本科物理化学知识。
不是我想越过中学阶段,而是我家附近的图书馆售卖中学教科书,只能借阅大学教科书。
我读书侧重问题研究,其他一带而过,属于知识了解,所以印象不深。
我念念不忘的是学生字典后面的《元素周期表》,喜好的是天文方面的知识,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就成为我关注的重点。
我发现无论微观还是宏观,物理化学充满假说,远没有社会科学成熟,发表个人意见也就无所顾忌。
即使如此,课本知识也是浩如烟海,让人无暇他顾,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似乎有些停顿,为我的遐想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分析《元素周期表》,我发现核外电子构型的变化是非常规律的,化学的发展变化应该类似。我认为原子不过是化合物的特殊类型,核物理不应该停顿在原子物理阶段。核物理的延伸,就是化学。
我果断抛弃了原子结构的夸克理论,通过质子、中子对的基本形态分析原子结构,成功编制了《元素结构分析表》。发现了中子递增趋势;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的可能性;以后周期元素结构的“跳跃式”改变,及在星球内部形成相对独立层次的必然性。
通过燃烧现象,我确认了光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使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有了科学的基础。
通过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我提出了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假说,提出了五种光子类型,原子和星球的形成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光子、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否定了万有引力定律,间接否定了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将基本物理作用力统一为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电磁作用力。
通过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大气层和岩浆的物质成分,不同周期元素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我认为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产生了星球的层次现象。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星球的层次现象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产生了星系。我们可以通过星系结构了解星球结构,通过核外电子构型了解原子结构,通过星球表层物质运动了解星球内部物质运动。
光子类型、原子类型、分子类型可能间接反映星系类型,因为它们是相同客观规律形成的。不同的视野会看到不同的宇宙形态:有限的眼光看到有限的宇宙;无限的眼光才会发现无限的宇宙。
4396.太阳系边缘不可能存在四万度火墙
2020.7.1
最近在网上看到太阳系边缘存在四万度火墙的报道,觉得非常荒谬。火墙来自哪里?唯一的可能来自星际宇宙射线的撞击,可太阳宇宙射线带给地球大气边缘的高温也没有四万度,到了太阳系边缘的密度还有多少?如何产生四万度的高温?
温度是物质,是一定密度的光子形成的。太空背景温度只有2.74k,才有茫茫夜空。如果有四万度火墙环绕太阳系,我们还有夜晚吗?还能看到繁星点点吗?
所以,即使来自所谓的权威报道也未必准确,要有清醒的头脑。
4398.岩层扭曲产生的压电效应
2020.7.6
我这些年一直关注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对地震预测缺乏研究。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了地震学家的注意,应邀参加了几个地震预测群,倾注了一些思考。
地震是星球成长的标志,所以地震不可避免。但是地震又是很难预测的,迄今为止人类成功的地震预测可能只有海城地震一次。这是指相当级别的地震预测,群里每天都有若干地震预测,也有一定的准确度。
看了大家预测的依据:有根据云图预测的;有根据身体感应预测的;有根据电位变化预测的;有根据磁场变化预测的,等等。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我也赞成。
有没有准确度很高的预测方法呢?我想到了岩层扭曲产生的压电效应,因为强震主要来自地壳的岩层扭曲。
压电效应会产生局部磁场的改变,局部磁场中心可能就是地震中心,磁场强度可能反应地震强度。利用卫星遥感可能监视全球范围局部磁场的变化,重点是地质断裂带附近的局部磁场变化。结合其他方面的异常现象,可能做出相对高价值的地震预报。
4399.如果太阳轨道是悬臂形状
2020.7.23
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不是很大,对气候和地质变化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如果太阳轨道是悬臂形状,太阳与银核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是以若干万光年计算!
如果银河系只有一个核心,所有二级恒星环绕一个核心运动,轨道变化不会很大,最多类似地球轨道。因为对偶银河系的距离很远,对银河系反物质二级恒星的轨道变化影响很小。
如果银河系是多核心系统,类似正反光子,或者偏电荷光子结构,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一个系统之中就会出现两个正物质核心星球,或者两个正物质核心、两个反物质核心星球,分别拥有二级恒星系统,太阳系属于其中之一的二级恒星系统,只环绕其中一颗恒星运动,银河系就会出现悬臂现象,太阳轨道也会呈现悬臂形状。有时在银河系核心区运动,有时在银河系边缘,或者中间位置运动。接受银核反物质宇宙射线的影响会显著不同,释放太阳正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显著不同。地球伴随太阳运动,气候和地质变化也会出现周期性改变,冰河期和洪水期的出现也可以解释了。
一颗新星的形成可能需要十几亿年,太阳环绕银核运行一周可能只要若干百万年,或者若干千万年,若干亿年,也会使文明发展面对周期性夭折。我们现在面对的些许气候和地质变化,又算得了什么呢?
4400.警惕局部强磁场的出现
2020.7.26
磁场可能由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形成。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星球相对稳定的磁场,磁性矿物、岩层扭曲和局部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也会产生局部强磁场,有的相对稳定,有的具有暂时性。
岩层扭曲产生的局部强磁场可能源于压电效应,应力消失,局部强磁场也会消失;强对流天气可能源于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偏电荷物质消耗殆尽,局部强磁场也会消失。
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始于正负电荷的核聚变,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偶发性。相对稳定的核聚变产生相对稳定的物质运动,偶发的核聚变产生突发的物质运动,后者可能产生灾害性。所以,局部强磁场的出现,可能预示局部强地震,或强对流天气的出现。
人工破坏局部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可能延缓局部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却不能解决地震的发生。岩层扭曲产生的局部强磁场可能预示地震的等级和破坏力,在众多物候中可能具有相对的准确性。所以,特别值得注意。
4401.我看地球
2020.7.30
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元素形成的规律性:不同周期元素伴随不同的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形成;拥有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及以后周期元素的结构出现“跳跃式”改变,统一在“镍核”基础上形成,不再具有连续性。所以,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星球一个相对完整的层次,以后各周期元素各自形成所有星球相对独立的层次。
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也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可以在外太空环境形成,是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可以在地球大气层环境形成;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主要在地球的相应区间形成。
是否如此,我们还不得而知,目前属于假说。
第六周期元素可能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可能是内陆核元素。由于第七周期元素较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我们可以统称它们地核元素。
以上分析基于地球环境和已知元素,其他星球可能类似,也可能有所不同。地壳中存在的少量高端元素可能部分来自地球内部的火山通道,部分来自元素重组过程的物质残留,以化合物的形态留在重力条件较低的环境。
由于外太空只有“氢”、“氦”两种元素,初始星球只有通过元素重组才能产生高端元素,这是一个气化和爆炸的过程,表现为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会产生极高的光子密度和不同的重力环境,形成相应的化学元素,在收缩过程中形成星球相应的层次。
由于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不同层次与此类似,会对偶聚集相反电荷与相反偏电荷物质,形成星系。所有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相对独立的磁场。
初始太阳元素重组以后可能拥有五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九周期元素,对偶形成四颗太阳系巨行星。伴随新对偶层次的形成,依次形成四颗类地行星。现在,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其中两个发育尚不完善的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两个小行星带。
地球目前拥有两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包括大气层到下地幔,对偶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地核对偶产生月球,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地球拥有两个磁场,两个磁轴,相互排斥,对偶层次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古登堡面”可能是磁悬浮面。
太阳宇宙射线可能是伴随阳光辐射形成的,属于正物质宇宙射线,自发的向正物质形态的八大行星聚集,密度递减,与八大行星的大气层撞击产生核裂变,重新释放光子,是所谓阳光和地球热层能量的主要来源,重组产生八大行星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地球主要形成“碳”、“氮”、“氧”三种生命元素,所以生机勃勃。
月球是反物质星球,排斥相反正物质太阳宇宙射线,所以没有地球环境。
光子有偏正电荷光子与偏负电荷光子之分,拥有核外电子形成正反光子,对偶聚集产生巨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中子伴随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15分钟。所以,宇宙中不可能存在中子星。
正反光子可能与相反物质形态相互排斥,所以宇宙中没有正反光子统一形成的化学元素,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化学元素组成的分子形态和星球。
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原子和相同偏电荷物质的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和星系。电子、原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星球和星系会继续成长。
光子品种不全不会产生聚变反应。高温主要产生于光子形成过程的核裂变或光子品种不全,低温主要来自光子向化学元素转化的核聚变。形成化学元素的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所以没有聚变能(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除外)。
地球伴随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伴随地核形成,太阳伴随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银核可能是多核系统,各自产生二级恒星系统,相互排斥,是以产生悬臂现象,太阳轨道也会出现悬臂形态。地球伴随太阳运行,空间环境会显著不同,所以有冰河期、洪水期。银河系也不是静止不动的,太空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加上周期性的新星诞生和超新星爆发,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星空寥廓,星球和星系成长缓慢,地球环境相对稳定,不必杞人忧天。
地日、地月之间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远日点、远地点相互吸引,近日点、近地点相互排斥是为“核力”。地球表面属于地日磁场,潮汐变化主要受地日磁场变化影响;月球影响是间接和次要的。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磁场温差,表现为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和季节温差,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不大。太空所有恒星辐射的光子密度不过2.74k,阳光直射、斜射关系多大?加上宇宙射线的影响不过产生昼夜温差,季节温差可能源于磁场倾角和磁轴位置的相对“漂移”产生的纬度变化。
我们无法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可以依据星系形态间接了解星球结构。我们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物质运动,可以通过星球表层物质运动间接了解星球内部物质运动,因为二者之间可能通过正负电荷的相对聚集产生的对偶关系。岩层扭曲可能产生压电效应,导致地磁变化,产生生物反应,成为地震前兆。
本文集中了我与传统观念对于地球的不同认识,仅供参考。
4402.火星文明复活的可能性
2020.6.1
星球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星球环境是否适宜生物生存。一个恒星系统同一时期可能只有一颗星球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幸处于严酷的太空环境,整个星系都可能没有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例如:如果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核心位置,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会极为强烈,导致太阳活动极为强烈,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系统能够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吗?如果太阳处于银河系边缘,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极为稀薄,也会影响太阳正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间接影响行星和卫星环境。不过,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还是有可能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如果太阳在银河系中目前的位置相对稳定,地球目前的环境就会相对持久,火星目前的环境也会相对稳定。如果太阳在逐渐向银河系主星接近,地球环境就会向金星环境接近,火星环境向地球环境接近。在太阳系没有新星诞生的情况下,火星环境有可能向地球环境转化。反之,有可能更为恶劣。
星球环境由系统环境决定,包括附近的太空环境,主要因素是环境中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强度。
正负电荷可以聚变为光子和化学元素,宇宙射线可以裂变为光子,转化为新的化学元素。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星球表面化学元素的种类决定能否产生生命要素,适宜的星球表面温度和化学元素是星球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鉴于宇宙射线的密度伴随距离递减,对系统内星球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星系不可能所有星球同时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其中之一拥有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若干行星转化为三级恒星,情况可能发生变化,若干卫星同时出现文明可能与所有行星文明的消失并存。
当我们的目光局限在太阳系范围的时候,火星就是“过气”的地球,不可能重新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当我们把目光扩大到银河系范围太阳的运行轨道,火星还有一线希望。
4402.火星文明复活的可能性
2020.8.1
星球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星球环境是否适宜生物生存。一个恒星系统同一时期可能只有一颗星球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幸处于严酷的太空环境,整个星系都可能没有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例如:如果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核心位置,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会极为强烈,导致太阳活动极为强烈,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系统能够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吗?如果太阳处于银河系边缘,来自银河系主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极为稀薄,也会影响太阳正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间接影响行星和卫星环境。不过,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还是有可能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如果太阳在银河系中目前的位置相对稳定,地球目前的环境就会相对持久,火星目前的环境也会相对稳定。如果太阳在逐渐向银河系主星接近,地球环境就会向金星环境接近,火星环境向地球环境接近。在太阳系没有新星诞生的情况下,火星环境有可能向地球环境转化。反之,有可能更为恶劣。
星球环境由系统环境决定,包括附近的太空环境,主要因素是环境中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强度。
正负电荷可以聚变为光子和化学元素,宇宙射线可以裂变为光子,转化为新的化学元素。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星球表面化学元素的种类决定能否产生生命要素,适宜的星球表面温度和化学元素是星球文明存在的必要条件。鉴于宇宙射线的密度伴随距离递减,对系统内星球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星系不可能所有星球同时存在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其中之一拥有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有若干行星转化为三级恒星,情况可能发生变化,若干卫星同时出现文明可能与所有行星文明的消失并存。
当我们的目光局限在太阳系范围的时候,火星就是“过气”的地球,不可能重新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当我们把目光扩大到银河系范围太阳的运行轨道,火星还有一线希望。
4403.强对流天气与磁场中的光子循环
2020.8.2
强对流天气往往伴随电闪雷鸣,暴雨或者冰雹。
我们看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看不到的可能还有深入地下的偶发核聚变,强对流天气不过是一种表象。
强对流天气仅仅发生在夏季,活跃的气象变化反应了星球磁场一定纬度区间偶发核聚变的相对活跃。
强对流天气总是伴随深厚的云层,带来局部磁场的增强和降温现象,紧接着就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和冰雹。
没有局部光子的反复裂变就没有持续的电闪雷鸣。没有局部光子的深度裂变,也不会有冰雹和暴雨的形成。所以,光子在一定范围的强磁场中裂变为正负电子是可能的。
不仅如此,没有光子的经常性核聚变、核裂变,也不会有相对适宜的温度,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
综上所述,光子不仅可以聚变为化学元素,还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参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
电闪雷鸣中有没有水分子的裂变,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也未可知。
地球上的相对水平衡是如何形成和稳定的,与强对流天气有没有关系,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原子的离子和分子形态使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使正负电荷相对均衡。可是正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负电子,正物质星球反而难见正电子,反物质星球难见负电子。正负电子在不同星球如何分布,也是有趣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蒸气是分子形态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对偶聚集负电荷。地下负电荷的聚集也可以对偶聚集正电荷与偏正电荷物质,产生深厚云层。这种对偶聚集形成局部强磁场,裂变光子产生强对流天气。
至于孰先孰后,就不重要了。
4404.星球层次结构与地震
2020.8.5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元素形成规律。如果我们把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还可以发现各周期元素类似的熔点变化曲线: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熔点变化,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这种熔点变化可能是星球层次形成的物理原因。
除此之外,不同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有关: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在地球大气层形成;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也是地壳和软流层的主要物质成分;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个人看法)。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六周期开始中间层次出现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化学元素的形成从“钯核”元素再次转变为“镍核”元素。以后周期全部出现类似改变,不能从前一周期元素直接聚变为新周期元素。因此,我认为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每周期元素构成相对独立层次。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通过吸收相同星际物质,包括宇宙射线和陨石,相同偏电荷,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继续成长。
分析太阳系: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行星都没有卫星。初始太阳可能拥有五个对偶层次,九周期元素,初始层次拥有五周期元素,对偶银核主星某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伴随时间的推移,星球的成长,现在太阳拥有八颗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也各自拥有四颗主卫星,两个小行星带。现在的太阳可能拥有十一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
再看地球:初始地球只有大气层到下地幔的一个对偶层次,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伴随地核的形成,地球有了月球,也就是第二磁场。目前第七周期元素很少,依附第六周期元素形成,相对完整时,就会出现第二月球,第三磁场。
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目前还是我的个人看法,源于对天体物理的发展学说和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
分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没有正反质子形成的原子和分子结构,也就没有正反物质统一形成的星球。原子的离子形态和分子形态使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两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原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太空元素,通过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和超新星爆发,完成元素重组和星系的形成。
恒星表面虽然炙热,核聚变主要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连续核聚变可能形成非常低的局部温度。例如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与宇宙射线的冲击形成了数千k的高温,到了地球大气中间层就只有摄氏零下45-85度的低温了。不要忘记,所有化学元素都是光子聚变形成的。没有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吸热反应,就没有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放热反应。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吸热反应,形成了星球层次。
目前,我们还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层次,深源地震说明星球的深层次同样存在相对的刚性结构,对地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浅层地震。
我们都知道蛇蜕和蝉蜕,星球的成长只能通过地震和火山实现。
地球依附太阳存在,太阳依附银核存在。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轨道却可能是悬臂形态,接受银核宇宙射线的影响变化极大!间接影响地球的成长发育。
还有,太空物质和能量的分布未必均衡,也会影响地球的成长发育,带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均衡。
星球内部的核聚变也有经常性核聚变与偶发性核聚变。经常性核聚变产生季风和洋流,推动星球的板块运动。偶发性核聚变带来突发性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
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因为那些地方是星球层次的薄弱环节。压电反应可能是特有反应之一,带来局部磁场的增强和一系列物候,与地震强度有正比例关系。
我不是职业科学家,也不是地震学家,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地震是灾难性物理现象,主要源于星球的成长,复杂的星际关系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通过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成长,同时不断吸纳空间物质壮大自己。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也需要不断吸纳空间物质。
· 同电相聚是星球成长的原动力。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和偏正电荷物质,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和偏负电荷物质,只有单一电子是不能形成光子,产生化学元素的。所以,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星球成长的必要条件。所幸,任何星系都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遵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有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就会有正负电荷的对偶交流,产生星际磁场,组成系统,产生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杰作,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产物。前者只能形成天下归一,后者才有繁星密布。
·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伴随太空正负电荷的分布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星球的成长速度也是不均衡的。成长旺盛,必然地震频发。成长缓慢,地震和火山活动也相对平和。超新星爆发会集中释放大量光子,迅速改变局部太空环境,可能带来影响范围内翻天覆地的星球变化。所以,监测地震要从宏观环境的监测开始。
· 宏观环境还有复杂的星际关系:远日点地球会受到银核与太阳的双重引力;近日点地球会面对太阳排斥力和银核吸引力的双重作用。月球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不是没有:近地点地月之间相互排斥,主要是地核与月球相互排斥;远地点地月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地核与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太阳系七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轨道排斥力,而不是吸引力。
·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伴随太空正负电荷的分布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星球的成长速度也是不均衡的。成长旺盛,必然地震频发。成长缓慢,地震和火山活动也相对平和。超新星爆发会集中释放大量光子,迅速改变局部太空环境,可能带来影响范围内翻天覆地的星球变化。所以,监测地震要从宏观环境的监测开始。
· 宏观环境还有复杂的星际关系:远日点地球会受到银核与太阳的双重引力;近日点地球会面对太阳排斥力和银核吸引力的双重作用。月球的影响要小得多,但也不是没有:近地点地月之间相互排斥,主要是地核与月球相互排斥;远地点地月之间相互吸引,也是地核与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太阳系七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相对有限,主要是轨道排斥力,而不是吸引力。
· 地下物质运动会影响地壳的物质运动,产生挤压现象,导致地电异常。某些物质的压电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电场异常可能也是临震标志。类似标志还有地热异常、氡元素异常、小震频率异常、生物反应异常等等,都是需要对比才能发现。所以,资料的积累和分析非常重要。
· 宏观分析,加上微观分析,地震预测还是可能的,只是精准存在难度,因为临界点很难把握,基础工作还不完善。
· 酷暑,说明环境中的光子密度较高,地球内部和外太空的光子密度也会相对较高,新陈代谢就会加快,星球成长也会加快。
· 地壳在形成的时候会发生收缩,留下许多断裂带,有的成为峡谷,有的成为火山通道,地热异常往往与地质断裂带和火山活动相关。板块运动也会产生许多地质断裂带。
· 地球不会蜕皮,只能通过开裂成长,地震与火山就是成长的标志。
· 地球不止一层壳体,每一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所以还有深源地震和深层火山通道。深层地震和火山喷发虽然不会对地面建筑造成严重影响,却会改变地心压力,间接影响地壳运动。因此,与下地幔化学反应对偶形成的地震云也会间接反映地表物质运动。
· 有朋友认为“地震云”来自“氡”衰变,我有不同看法:“氡”是阿尔法衰变,也就是“氦”粒子衰变,不会释放电子,也不会因此形成地震云。
· 水蒸气是带电粒子,会与地心偏电荷物质对偶聚集、对偶运动是完全可能的。不仅如此,空气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所以,热带风暴和龙卷风可能显示下地幔正在酝酿和发生局部核聚变!
· “氡”是地球已知最重的气体元素,形成于内外地核之间,外地核的底层,质量比黄金还要高七个级别,来到地面也是沉在下面,二次、三次衰变才会释放电子,有一个相对长的周期。所以,“氡”异常可能预示地震,不会产生地震云。
·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暖流现象,也与地心物质运动密切相关。所以,酷暑也会带来厄尔尼诺现象的活跃。
· 电子、光子、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地球才没有成为炼狱,地震与火山活动就是转化的代价。所以,高温与地震是孪生兄弟。
· 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关系,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存在的关系。举例来说: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太阳等二级恒星必定是反物质星球;它们的行星是正物质星球,行星的卫星还是反物质星球。并且,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类似不同层次核外电子与不同层次质子之间的关系。
· 人类一直在寻找反物质,其实反物质离我们很近,月球就是反物质星球,太阳也是反物质星球,太空中我们看到的星星几乎都是反物质星球。因为只有反物质星球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可以被我们看到,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被正物质地球和地球人排斥,所以表现为黑洞。
· 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四颗太阳系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都是原始太阳形成以后陆续形成的,同时形成的还有太阳系巨行星的四颗主要卫星,遵循的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 所以,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
· 举例来说:地球不是与整个太阳对偶,仅仅是地球的初始层次,也就是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和上下地幔)与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内外地核与月球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地球拥有两个磁场,两个主要星际关系。
·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与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由于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所以存在轨道倾角。
· 太阳拥有十一个磁轴和十一对磁极,地球只有两个磁轴和两对磁极,地表是地日磁极,还有一对地月磁极我们没有确定。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只有地日磁场,地月磁场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间接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
· 影响星际关系的主要是核力,这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不是万有引力。形成核力的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所以正原子拥有核外负电子,反原子拥有核外正电子。自由电子再多,核外电子不会增加一个,万有引力就是多多益善了。
· 影响星际关系的还有同电相聚作用力,主要形成原子和星球,间接影响星际关系,星球的椭圆形轨道主要受同电相聚作用力影响。在银河系,银核是主要正电荷引力源,所有正物质星球的远端轨道都受银核影响形成。银核所以不能将它们吞噬,因为它们还有反物质主星吸引,吸引它们的不是万有引力,而是核力。
· 所以,地球面对的星际关系主要是地日关系、地月关系、地球与银核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与八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地球与八大行星之间主要是排斥关系。
· 了解了星际关系,天体与地震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源于星球的成长,而星球的成长源于星际物质交流和积累,这是每时每刻都不会停止的过程。所以,地震的风险时刻存在。
· 地震的危害主要集中于强震,一般小震不被人们重视。可小震频发就是危险信号了,可能是强震的前兆。强震的前兆还会有其他方面,如地磁、地电、地热、地下放射性气体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等等,甚至包括生物的异常反应和强烈的气象变化,都可能预示强震的发生。所以,平时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通过多种症候的对比,才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强震预测。
· 地球不止一个壳体,一个对偶层次,第三周期及以后周期的化学元素都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质层次,所以地震有浅层、深层之分。震源也会不同,可能是内部膨胀,也可能是应力释放,还有可能是地质塌陷、断裂,甚至是岩浆入侵引发的“水爆”现象。
光子、原子之间是会相互转化的,强烈的核聚变会产生强烈的岩浆运动,对偶产生板块位移和强烈的大气运动。所以,气象变化与地质变化密切相关
· 地下不同层次的物质运动可能引发大气不同层次的物质运动,因为它们都可能产生偏电荷现象,发生对偶聚集和运动。所以,我主张通过气象变化研究地下物质运动。可是云层只形成于靠近地表的位置,高层气象变化和空气的运动难以观测,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可能仅仅反映下地幔的物质运动,对地表物质运动的影响是间接的。地球大气不同层次与地球内部不同层次物质运动的对偶关系是否成立,如何对偶,也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知道。我是支持气象变化与地震预测研究的,但是前者反映地下物质运动敏感,后者相对迟钝,甚至没有反应也是可能的。
· 天道酬勤,在地质断裂带和地震多发区建立地震监测网,积累相关资料,可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强震预报。
· 就像原子存在层次现象一样,系统内星球一般都存在层次现象,因为系统内星球全部是庞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和逐步的成长过程。
· 小行星带是系统内星球的孕育过程,可能全部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没有层次现象。一旦融合为一体,就会发生化学元素的重组过程,产生层次现象。一般表现为超新星的爆发,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裂变为光子,然后发生化学元素的重组,产生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同时在收缩过程中产生层次现象。
·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熔点,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的熔点都不相同,并且存在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从低熔点向高熔点元素过渡,再向低熔点元素回归。原子量越大、核外电子构型越是完美的元素熔点越低,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
· 核聚变是降温过程,也是光子转化为原子的过程。不同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产生不同元素,所以任何系统内星球内部温度都是不同的,存在相对的高温层次和低温层次的演变过程。就像地球表面存在地壳一样,上下地幔之间可能还有相对低温的中间层。
· 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才能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形成共同磁场,关系类似原子与核外电子。
· 分子现象和离子现象必然产生偏电荷现象,所以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产生磁场和星际关系,而不是万有引力使然。星际关系也不是星球对偶,而是不同物质星球的对偶层次对偶。例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对偶层次形成,只与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而不是与整个太阳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
· 星球形成以后会继续成长,可不同对偶层次之间存在相对的壳体结构,也就是相对的低温区间,壳内压力超过壳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火山和地震现象,它们是星球成长的标志。
· 由于星系形成过程中太空物质基本瓜分完毕,所以星球的成长非常缓慢。空间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也不是均衡的,在不同空间位置星球的成长速度也不相同。所以,星球的成长也不是均衡过程,增加了地震和火山喷发预测的难度。
· 由于同一系统星球的成长发育存在相对的一致性,还要面对超新星现象的周期性问题:所有银河系二级恒星的新行星可能同期形成,它们的新卫星也可能同期形成,同期发生的超新星爆发可能带来系统内星球一定时期的疯长,甚至毁灭整个星系!我们看到地球表面的破烂不堪,可能不止一次面对超新星的爆发。
· 局部核聚变和局部地壳应力的失衡也会引发地震,所以地震是不可避免的。
· 我们很难预知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地震预测很难。但是应力变化可能引发正负电荷分布的变化,可能发现一些地震的前兆。问题是误判可能带来恐慌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破坏,所以很难下决心进行预防。
· 小震密集可能发生大震,地壳缝隙加大可能渗透深层气体元素,还有许多物候可能预示地震,提前预测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准确性难以把握。
· 影响地面最大的是浅层地震,气象反映主要发生在地球大气的中间层,距离我们太远,难以观察。深源地震可能反映在对流层的气象变化,对我们影响有限,地核地震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通过卫星监测地球大气中间层的异常现象,可能有利于地震预报。
· 人类活动只能诱发小型地震,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与天然地震重合了,也是无可奈何,我还是认为不必杞人忧天。
4406.“钠”可能是海洋元素
2020.8.8
“钠”是第三周期的第一个元素,也是第一个“氖核”元素,拥有一个表层核外电子,很容易与拥有一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氯”元素结合,成为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我所以认为“钠”可能是海洋元素,源于海水中存在核聚变现象,导致海水温差与地壳中磁场产生的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升高摄氏3度的深度温差不符。海水越深,温度越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哪里去了?
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查第三周期元素,只有“钠”形成于海洋的可能性最大。“镁”也有一定的可能性,看海洋沉积中“镁”的含量就清楚了。
复杂化学环境可能有利于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海水属于复杂化学环境,本文目前属于我的猜想。
4407.核裂变中阿尔法、贝塔、伽马射线的思考
2020.8.19
核裂变释放阿尔法、贝塔、伽马三种射线。阿尔法射线是“氦4”射线,射程不超过七公分,穿透力很低;贝塔射线是电子流,正物质释放负电子,反物质释放正电子;伽马射线是电磁波,也就是光子流,穿透力最强。
三种射线揭示了原子形成的秘密:同电相聚产生电子;正负电子对偶聚集产生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对偶聚集产生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结合产生“氚”结构;一个中子最多与两个质子结合产生“氦3”结构;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产生“氘”结构;两个“氘”结构自发的结合在一起产生“氦4”结构;“氦4”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中子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中子最多存在十五分钟;“氚”结构中子之一具有电子不稳定性,通过裂变一个巨光子为偏电荷光子和正负电子,转化为“氦3”结构;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使正物质形态元素中没有反光子和反物质形态,裂变时只释放负电子。反物质元素内部没有正光子和正物质形态,裂变时只释放正电子。
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氘”、“氚”、“氦3”结构极少,原子内部每一层次的“氘”结构可能最多只有一个,“氚”结构有递增趋势,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位素源于“氚”结构的递增。
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质子一般独立存在,原子内部则以质子、中子对形式存在。所以,第一周期元素显示了质子、中子结合的基本形态,高端元素主要由“氘”、“氚”、“氦4”三种结构组成,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形成规律可以分析所有元素结构。
阿尔法射线的穿透力虽然较弱,仍然可能与紧密结合的某些原子聚变为新的化学元素。所以,“铀235”可能通过阿尔法辐射转化为“钚239”。
在原子形成的环境,所有元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改变可能破坏原子的稳定性,弹性范围构成“临界点”。
核裂变以阿尔法射线形式,还是以贝塔射线形式,或者伽马射线形式,或兼而有之,取决于不同的元素和环境条件。因此,只有少数元素成为能源与核材料。
“氦3”现象使某些阿尔法裂变可能存在“氦3”粒子,伴随贝塔裂变的阿尔法裂变可能存在“氦3”粒子。“氦3”结构在高端原子中可能难以存在,自发的转化为“氦4”结构,或者分裂出去。
4409.造山运动与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2020.8.27
星球存在造山运动,是我们通过肉眼就可以发现的事实。可是至今都没有认真的研究造山运动的由来。
分析银河系结构,我们可以发现银河系是多核结构,所以存在两个悬臂。有没有暗悬臂,要看多核结构中有没有类星体。如果银河系的核心不但存在“黑洞”,还存在“类星体”,就是银河系不但存在正物质核心,还存在反物质核心。如果银河系的核心结构只有“黑洞”,没有“类星体”,就一定存在与银河系对偶的以“类星体”为核心的“暗悬臂”星系。
太阳系是单核星系,它的行星系统也是单核星系,星球轨道近似椭圆形。
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二级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所以二级恒星系统的运行轨道呈现悬臂形态。
二级恒星沿悬臂轨道运行,要依次经过银河系核心区间和相对的边缘区间,经历排斥力和吸引力的挤压、拉伸,强烈宇宙射线和较弱宇宙射线的冲击,星球成长速度会显著不同。越是靠近银河系核心区间,成长速度会越快,依附二级恒星的行星系统的成长速度也会加快,出现相对短周期的造山运动。
分析太阳系不同类型的行星系统,我们会发现巨行星系统、类地行星系统和小行星带。巨行星系统是早期行星系统,类地行星系统是近期形成的行星系统,小行星带是孕育中的行星。可见星系形成以后也会面对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也会显著改变星际环境,带来星球周期性的“疯长”,产生相对长周期的造山运动。
每一次造山运动,都是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大面积“超新星”爆发,有可能毁灭整个星系。
4412.火星可以恢复生机吗?
2020.10.16
从外观来看,银河系是由两个黑洞统领的双子星系,因此拥有两个悬臂。
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推理,太阳是反物质星球,银河系的两个核心仍然是正物质星球。
在天文尺度来看,银河系核心的两个黑洞近在咫尺,却不能相互吞噬、合二而一,无疑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其实,星系的存在、光子的存在、核外电子的存在,何尝不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
本文主要讨论火星的未来。如果太阳系是环绕银河系的两个核心运行,火星是已经死去的地球,不可能恢复生机。如果太阳系是环绕银河系两个核心之一运行,伴随太阳辐射强度的改变,火星还有一定时期内恢复生机的可能。
据说银河系的直径是十万光年,还有二十万光年之说。太阳系目前运行在银河系悬臂之一的中间位置,可能在向银河系的中心靠近,也可能在远离银河系中心。向银河系中心靠近,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就会越来越强烈,太阳释放的宇宙射线也会越来越强烈,火星也可能在一定时期恢复生机。远离银河系中心,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就会越来越弱,不仅火星恢复生机在一定时期无望,地球也有一定时期失去生机的可能。当然,距离银河系中心太近也有失去生机的可能,金星环境也不适合生物生存。
太空环境决定星系和星球环境。所以,必须结合太空环境研究星球环境。
4414.重新认识星际关系
2020.11.7
牛顿关于地心引力的发现是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却也导致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错误认识。因为物质有正反之分,正反物质之间有不同的物理定律支配。
从物质构成分析,正反物质的差别不是很大:拥有完全一样的中子,仅仅是质子的构成有所不同。正物质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反物质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同样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就是一个正反光子的差别,产生了正反两种物质形态。
正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一个负核外电子组成;反光子由一个偏负电荷光子、一个核外正电子组成;巨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与一个偏负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正反物质的离子形态和分子形态产生偏电荷现象,虽然微乎其微,集腋成裘,就会产生不同物质星球的偏电荷现象。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和相同物质形态的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不同种类的光子和星系现象。
所以,宇宙中没有万有引力,只有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这种对偶聚集产生的电磁作用力,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大一统理论也有了相同物质基础的基石。
这是全新的宇宙观,是物理学的深刻革命,有一个普及的过程。在没有成为基本常识之前,地球流浪、消灭月球、宇宙诞生于一次爆炸、正反物质相互湮灭、黑洞吞噬、中子星合并、恒星和巨行星是气体星球、聚变能,等等荒谬的认识还会存在,普及新的宇宙观任重而道远。
4415.核外电子与星系
2020.11.13
分析《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的存在是最重要的现象。其次,是核外电子数量与质子数量的对偶关系;核外电子构型与核内质子、中子对存在形态的对偶关系。虽然人类至今不能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存在与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规律,仍然使原子结构的分析成为可能。我对原子结构的分析,就是源于上述对偶关系。
强作用力的存在源于人类至今不能分解原子结构,这是非常模糊的物理作用力,侧面反映了原子结构的牢固,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源于同样的物理作用力。所以,星球结构和星际关系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核外电子“跃迁”不过是人类的猜想。除非核内质子、中子对的位置可以“跃迁”,核外电子的位置才能“跃迁”。
核外电子现象源于质子结构中正反光子的存在: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正反质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分别拥有一个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产生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产生巨光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集产生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是裂变为质子,还是巨光子、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我没有找到相关答案,所以还不清楚。因此,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光子结构不是万有引力形成的,可能源于正负电子结合的某种极值现象。正负电子的形成也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与某种极值现象。原子、星球、星系的形成同样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使然。所以,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质子、中子结合有五种基本形态,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其他原子形态是第一周期元素形态的延伸。外太空环境只能产生第一周期元素,所以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星球环境才能产生其他元素,所以星球的形成经历元素重组过程,产生超新星爆发现象。
了解了光子、原子、星球与核外电子现象的基本原因,星系的形成就不难理解了:星系的形成类似核外电子的形成,源于主星结构的偏电荷现象。
正常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处于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没有偏电荷现象。离子和分子现象产生偏电荷现象:核外电子的“缺失”与两个质子共同拥有一个核外电子都会产生偏电荷现象。大规模的偏电荷现象会产生相反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是以产生星系。星系不是万有引力使然,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所以,星系是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不是相同物质星球的汇聚。月球不可能来自地球的一部分,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必定是不同物质形态!
我们不可能深入太阳考察太阳结构,却可以根据太阳系的形态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推理太阳结构:目前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另外十个对偶层次对偶产生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根据不同周期元素形成于不同物理环境,前五周期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形成于相对独立星球层次,太阳可能拥有十五周期元素。太阳系其他星球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元素也可以依次推理。
根据电子、光子、原子的相互转化规律,可以推理质能定律,质能定律也是物质不灭定律,改变的只有物质存在形态。星球温度不可能无限增加:一定光子密度必定导致核聚变,产生降温效应。磁场中的光子也会产生核裂变,转化为正负电子。强对流天气就是局部磁场中部分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再转化为光子,或者化学元素的过程。
黑洞和类星体现象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吸引相同物质宇宙射线,导致黑洞和类星体现象。黑洞和类星体的辐射强度可能相似,只是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在不同物质星球和生物眼中表现为黑洞和类星体。
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前者表现为吸引力,其实只是片面表象。后者表现为“核力”,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产生星球轨道。
自然环境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银核与太阳的引力很大,不会吞噬系统内的对偶星球。看似无序的宇宙,其实有内在规律支配,相对有序的运动。理解了以上内容,您还会妄想地球流浪,或者消灭月球吗?
4416.地球“莫霍面”与“古登堡面”的物理意义
2020.11.14
目前,人类不能深入地球内部考察地球层次,只能通过地震波分析地球结构,“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存在是两个特殊的现象。
“莫霍面”在地球岩石圈,可能反映地球岩石圈板块的存在。“古登堡面”存在于下地幔和地核之间,可能反映地日和地月两个相对独立磁场的存在。
“莫霍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古登堡面” 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
“莫霍面”地震横波和纵波加速,“古登堡面”地震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前者显然是岩石层的特征,后者可能是磁悬浮现象存在,本文主要分析后者。
地球不是单一磁场:从大气层到下地幔主要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我称其为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也是所有星球初始层次的物质构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核聚变连续形成。第六周期开始出现了元素中间结构的巨大变化,核聚变只能在同一周期元素内连续进行,可能形成星球内部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产生新的星球。
分析太阳系巨行星和类地行星的不同,我认为星系由主星不同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类似核外电子现象,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相对独立的交流正负电荷。
初始太阳可能有相对独立的五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层次对偶产生太阳系四颗巨行星,组成共同磁场。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以后伴随太阳的成长渐次形成,发育程度不同,拥有不同数量的卫星。
是否如此?还有哪些特殊现象,需要深入研究。
地球地日和地月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很可能产生磁悬浮,交流正负电荷量的区别也会产生运动速度的不同。所以,地球内部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可能拥有不尽相同的运动速度。
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加上初始层次,目前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相对独立的磁场,相互排斥,产生磁场倾角。
星球每个新对偶层次的形成都会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发生元素重组带来的超新星爆发,星际环境的重大改变。地球表面岩层的破烂不堪,未必是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影响,金星、水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卫星的诞生对太阳系和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都是深刻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潮汐现象主要归于月球引力的影响,很可能是错误的。地球表面属于地日磁场,只有地核与月球组成共同磁场,间接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
星际关系也不仅仅是引力关系,还有排斥关系:远日点、远地点相互吸引,近日点、近地点相互排斥,都会影响潮汐运动。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核与地球同属正物质星球,太阳与月球同属反物质星球,也有相互影响。地球的近日点、远日点,月球的近地点、远地点,可能有银核和太阳的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古登堡面”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意义。只有了解星球对偶层次产生的星际磁场关系,才能了解“古登堡面”产生的物理原因和物理意义。
4417.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0.11.16
核外电子的距离远远小于系统内星球的距离,可以相互吞噬吗?自由电子可以相互吞噬吗?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以相互吞噬吗?原子内质子和中子的距离更小,合二而一岂不是更为容易?那样,还有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吗?
浏览网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报道,某黑洞一天吞噬一颗恒星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黑洞”是否存在都是问题,一天吞噬一颗恒星更是无稽之谈。
所谓“黑洞”,只是我们视野中的现象,并非光子都不能外泄形成的。真是那样,还有星系存在吗?宇宙早就再次成为奇点了!
由于宇宙庞大、原子微小,我们都难以深入考察,产生了许多假说,有的还堂而皇之的成为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的内容,甚至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目前的真理,不足为奇。所以,科技创新,采用更为合理的解释认识客观事物是科学工作者永远的责任。
在我看来,黑洞与类星体不过是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在一定尺度相互排斥形成的。
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组成光子是客观规律。在太空,或一定范围正反光子的比例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产生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初始元素。
如果一定尺度内正反光子或初始元素相互排斥,两种物质星球就会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受到相同物质星球的吸引、相反物质星球和生物的排斥,出现“黑洞”和类星体并存的现象。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光子,或正反物质形态组成的原子、分子,就是证明。
宇宙中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就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磁场和星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作用力的体现。
每个星球和系统的形成都是广阔空间物质的相对集中,才有太空寥廓,庞大星系悬浮空中。看似很小的空间,可能异常寥廓,两个系统相遇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相遇,也有融合与排斥两种可能,系统重组与平衡打破会出现什么现象,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必是相互吞噬那样简单。
我们地球全部由相同物质形态组成,也能看到排斥现象,遑论宇宙?
我认为,星系是由正反两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不仅存在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同时存在排斥力,才能组成系统,相安无事。太阳引力再大,不会吞噬系统内行星,夺走月球。“黑洞”与类星体的辐射强度可能类似,两个“黑洞”近在咫尺未必会合二而一。
太阳膨胀,地球会离太阳更远,至少先把水星吞噬看看!
头脑是用来思考的,产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足为奇,出现各种假说,甚至成为真理,也不足为奇。科技创新更为重要,我致力于科技创新。
4418.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
2020.11.26
据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光顾地球,造成了恐龙的灭亡。
是否如此,我不知道,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因为恐龙终究是在那个时期消失的。
有鉴于此,人类对小行星光顾地球异常恐怖,许多职业和民间科学家日夜监视着不速之客的来临。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为什么不会因此增加一个?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岩层据说有四十六亿年,地球表面像样的陨石坑却不是很多,这是为什么?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质量各不相同,难道是偶然形成的吗?
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磁场排斥力的存在可能是合理的解释。
这种相对均衡可能是一比一的均衡,也可能是二比一的均衡,深入研究才能知道。
这种怀疑源于核外电子与质子偏电荷的比例是一比一,而偏电荷光子偏电荷的比例是二比一。还有,地核与月球直径之比;单核主星与双子星系的存在。
传统物理学主张万有引力,星际关系是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相对均衡。其实,物质有正反之分,拥有偏电荷现象,只有同电相聚产生吸引力,正反物质之间只有宏观对偶聚集作用力,一定范围是相互排斥的,才有相对稳定的星际关系。人造卫星如果没有追加动力,也会沦为陨石的。
星际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不是绝对均衡,所以有陨石光顾。光顾的陨石很可能是相同物质形态的陨石,也就是吸引力是有选择性的,并且是系统外小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是正物质星球,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但是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拥有相对独立的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所以老死不相往来,存在磁场倾角。
还有,太空元素只有“氢”、“氦”两种,一般小行星只有这两种元素,坠落地球属于“冰陨石”。只有火山喷发可以将部分软流层和上地幔,及地表岩石转化为小行星,成为“石陨石”和“铁陨石”,不会出现“铱陨石”、“金陨石”。因为“铱”元素和“金”元素都是地核元素,在星球表面属于稀有元素,更不可能在太空环境形成。
太阳系拥有两个小行星带,对偶太阳两个正在形成的对偶层次产生,处于“束缚态”和“扩容期”,小行星虽然很多,属于系统内星球,不可能光顾地球。威胁地球的只有正物质“游兵散勇”,还有两个小行星带和地球以远行星护卫。所以,有威胁的小行星不是很多。看似有威胁的小行星,也要区分正反物质星球和磁场排斥的可能,分别对待。
4419.日本古陆与日本沉沦
2020.11.28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的边缘,地震频发。因此,出现了许多以日本沉沦为题材的科幻小说。
可是,地球最古老的岩层据说是在日本发现的,已经存在四十六亿年了。想来,太阳系四十六亿年历史的说法也源于此。
地球是否已经存在四十六亿年暂且不论,以地球年龄推理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存在年龄也是四十六亿年是错误的,因为地球很可能产生于银河系、太阳系出现以后。
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系统,四颗巨行星都有数十颗卫星,四颗类地行星或者孤家寡人,或者只有一两颗卫星。详细分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都有四颗主要卫星,其余卫星分别属于两个小行星带,类似太阳系存在两个小行星带。我们可不可以以此推理太阳系四颗巨行星与太阳同期产生,原始银河系与原始太阳系同期产生?
这样推理就产生了星系成长说: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与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的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都是原始银河系、原始太阳系产生以后的数十亿年里陆续形成的。这样,所谓宇宙形成的大爆炸很可能是银河系形成的元素重组过程,才有所有星系离我们远去的可能。所谓宇宙年龄一百三十七亿年的推理,不过是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年龄。
中国古陆据说是长江以南的一片区域,靠近沿海,其余都是古海洋,我也是从某一本书上看到的。
人类的认知是不断发展的,不应该停滞在原有的水平,我的《探索集》就是理论创新的产物。只有理论创新,才有科学的发展进步。
4420.银河系的小行星带
2020.11.30
太阳系已知有两个小行星带,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分别拥有两个小行星带,银河系有没有小行星带?有多少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不是主星破碎形成的,而是伴随主星新的对偶层次形成的,新星成长发育的过渡阶段。所以,只要主星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还会成长发育,就一定会有小行星带出现。
分析太阳系和太阳系巨行星小行星带的形成规律,主星的每四次核心分裂可能出现一次层间分裂,水星与太阳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小行星带,银河系两个核心每四个二级恒星带之间都可能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是否如此,通过验证才能知道。
4421.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2020.12.1
我是通过原子结构分析星系结构和光子结构的。核外电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意义是突破口,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奇正现象、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存在、正反物质的存在是理论基础,产生了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的认识。所以,我想知道月球是否反物质星球。
是,我的一系列推理成立;否,我的现有认识需要重新研究,物理学关于反物质的理论也需要重新研究。
人类早已经从月球带回月岩,为什么迟迟没有相关结论?我不清楚,寄希望于我国带回月球物质的形态属性分析。
4423.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2020.12.6
我把人类的登月活动和月岩分析看作最近距离的反物质研究。
我是通过原子结构和电子、光子、原子的关系判断星际关系的:星际关系的实质是正反物质的关系。
地球是相同正物质星球,没有正反物质共处的原子和分子形态。据此,我认为正反物质的微观形态相互排斥,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
那么,反物质形态存在何处?通过核外电子形成原因的分析,我认为星际关系就是正反物质关系:正反物质在宏观形态对偶存在!
当然,不是等量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偏电荷物质的奇正关系:地核与月球对偶聚集形成,地核直径是月球直径的一倍,正负偏电荷之间可能是“倍量”关系。
核外电子的存在说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没有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和原子由光子组成,就不会有核外电子的存在和正反两种物质形态。
地球上没有反物质形态,反物质形态存在何方?不是虚无缥缈的暗物质形态,近在咫尺的太阳和月球都应该是反物质形态,才符合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才可能有正负电荷交流的星际磁场关系。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包括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因此形成星际关系: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关系、偏电荷光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核力”,近距离排斥,远距离吸引,产生星际轨道。所以,系统内星球不可能相互吞噬,也不会出现“地球流浪”。
我不奇怪人类飞行器可以轻易离开月球,感兴趣人类飞行器可以降落月球,排斥力何在?一定还有重力形成的原因,难道是电磁作用力?
正反物质之间存在核外电子的不同和微观排斥的可能,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存在疑问,还有一不小心“逃离”地球的可能。
正反物质之间如果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有地球“分析纯”毫无用处,如何分析月岩物质成分?光谱分析不知是否可行。
一次月球旅行可能耗资数十亿,两公斤月岩每克的价值都不能用金钱衡量,我期待科学上的重大突破。
4424.“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
2020.12.7
“氘”、“氚”结构是氢同位素的两种形态,在自然环境极为罕见,在原子内部却是平常形态。
“氘”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氚”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氘”在自然界的丰度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在自然界的丰度几乎为零。“氕”,也就是纯质子的丰度约为百分之九九点九八五。
在自然界,“氘”结构通常以“氘”、“氧”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也就是“重水”形态。分解“重水”,可以获得“氘”结构。
在相对高端的原子内部,“氘”、“氚”结构的丰度类似自然界纯质子的丰度,而纯质子的丰度近乎为零。特别是“氚”结构,越是高端元素的内部比例越高,我称其为中子递增趋势。
所谓自然环境,就是太空环境和大气层环境,人类可以观察的环境。
分析宇宙射线,纯质子约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结构约为百分之十,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约为百分之一。“氦4”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存在“氘”结构向“氦4”结构的天然聚变趋势?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观察原子结构,却可以通过原子质量与核外电子的数量分析原子结构中“氘”、“氚”、“氦4”结构的数量,方法极为简单,四则运算即可,我已经运用四则运算成功计算了《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的内部结构。第一次在2017年初,为简约总量分析,从单个元素分析到所有已知元素。第二次在2017年末,为逐层分析所有元素每层结构中“氘”、“氚”、“氦4”结构的数量,成果发表在许多国内论坛,收入《探索集》和《探索选集科技篇》,标题为《3970.元素结构分析表(再修订稿)》(2017.12.5)。
通过元素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元素结构的渐变规律和突变规律。与元素形成环境结合,可以大体确定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陆核元素。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第一对偶层次,第六周期和以后周期元素分别构成所有星球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所有星球元素重组发生的大爆炸可能产生与爆炸规模相关的若干周期元素,超越元素正常形成周期。所以,地球表面可以发现地核元素。
“氘”结构所以在“重水”中存在,可能与海洋环境有关,重力环境超过大气层和外太空。也可能与直接氧化有关,因为外太空和大气层也有“氘”结构存在,“氦4”结构由两个“氘”结构组成,大气层元素内部都有“氘”结构存在。
提到“氘”、“氧”结合,就要提到水分子的形成:有“氧”必有水,因为“氢”原子可以在任何重力环境形成才有高端元素的产生。
通过“氘”、“氚”结构的普遍性与稀有性分析,中子与质子、中子对的形成与重力环境密切相关,分裂也与重力环境的改变有关:元素在形成环境相对稳定。
伴随星球的成长,中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但是不会产生中子星。因为中子只能伴随质子形成,通过分裂产生短暂的独立存在形态。
另外,中子是电中性物质,中子星是正物质星球,还是反物质星球?不可能天然形成,也不可能存在于系统之中,不过是人们的猜想。
4425.“聚变能”是人类认识的误区
2020.12.9
环境温度由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核聚变能够增加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吗?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
一个正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一个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反过来,化学元素释放光子的极限不会超过化学元素形成吸收的光子,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
据说两个“氘”原子可以通过高温离子现象聚变一个“氦3”原子;一个“氘”原子、一个“氚”原子可以通过高温离子现象聚变一个“氦4”原子,同时释放贝塔射线。贝塔射线就是正负电子流,并没有光子产生,何来“聚变能”?
综上所述,除了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化学元素之间的核聚变只能消耗能量,不能产生能量,“聚变能”是伪命题。这也是人类“聚变能”研究耗时多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没有成功的原因。
太阳能量释放来自两个方面: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核聚变。地球大气边缘也有类似现象,形成地球大气成分。
至于氢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我认为来自核裂变的程度不同:所谓氢弹核裂变的光子转化更为彻底!
网上搜索:“氘”、“氚”的燃点,或闪点是摄氏400度。没有达到离子化的高温(据说需要上亿度)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还会有核聚变发生吗?
目前的“聚变能”研究类似对撞机研究,都是消耗国力、没有多大意义的烧钱项目,应该当机立断退出。
4427.利用月壤的两点建议
2020.12.21
一、研究月壤的物质属性,也就是核外电子是正电子,还是负电子。如果是正电子,说明月球是反物质星球;如果是负电子,说明月球是正物质星球。如果是前者,对于天体物理研究可能带来革命性的后果。
二、如果月壤是反物质形态,可以研究正反物质形态之间可否发生化学反应,这种研究没有反物质是不可能进行的。
取自月球表面局部区域的两千克月壤不可能全面了解月球,进行上述研究还是可能的。如果进一步测试正反物质之间是否相互排斥,对于研究地球、月球环境的不同可能有所帮助。
任何物理化学分析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数量。所以,两千克月壤弥足珍贵。
4428.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2020.12.22
据说银河系的直径是十到二十万光年。也就是说:以光速运动,穷尽几代人生也不可能穿越银河系。即使抵达最近的另一个太阳系,也超过2.5光年。所以,逃往另一个地球是不可能的(每个子系统只有一颗星球可能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
还有,伴随星系的成长,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是不可避免的。银河系的所有子星系几乎同时期有超新星爆发,会带来系统内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文明都难逃灭顶之灾!
看看地球表面破烂不堪的地壳,灾难到来时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存在。
地球是太阳系的倒数第三颗行星,仅仅经历两次超新星爆发。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已经经历四次超新星爆发,即使永远存在地球环境,文明可以再生,也难逃周期性的文明毁灭。
银河系有两条悬臂,说明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所有二级恒星系统都会环绕各自的主星运动,经历从银河系中心区域到各自轨道边缘的环境改变,也会带来周期性的灾难,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周期性的文明毁灭是客观规律。
4429.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2020.12.23
质子由一个正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反质子由一个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都是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全部是1836个电子质量,没有正反之别。所以,正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相同的。
最近浏览网页,发现有人将反物质宣传为超能量,很少就能够进行太空旅行,是一种误导。
正反物质的差别仅仅是核外电子的不同,核外电子的不同源于正反光子的不同,差别微乎其微。在微观尺度和星球范围正反光子和正反物质可能相互排斥,所以互不相容,没有正反物质组成的原子和分子形态,不同物质恒星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有的表现为类星体,有的表现为“黑洞”。
由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很难发现反物质现象,反物质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赋予了特殊能量和正反物质相互湮灭的神话。
星系可能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月球和太阳都可能是反物质星球,通过月壤就可以研究反物质现象和正反物质的相互关系。所以,有限资源不易分发,应该集中用于科学研究。
如果富裕,拿去炫耀和分享还是可以的,区区1700克属于富裕吗?
4431.需要厘清的物理学
2020.12.31
宇宙是在膨胀,还是收缩?外太空是绝对真空,航天器调整姿态的反作用力出自哪里?中子星如果存在,为何没有成为奇点?
我当然有自己的看法,大众却未必清楚,现代物理也缺乏明晰的答案。
举例来说:一边是宇宙膨胀解释现有宇宙年龄与宇宙边界的矛盾,一边是星系合并、碰撞和恒星吞噬的报道。孰是孰非?
没有作用力,就没有反作用力。对空气发力没有规模都不会产生反作用力,绝对真空环境的反作用力来自哪里?
中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质子与中子相差两个电子质量,前者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后者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即使核外电子可以压缩到原子内部,正反光子也不会转化为巨光子,质子也不会转化为中子,中子星何以形成?
现代物理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问题应该解决了!
四大物理作用力之一的万有引力就值得商榷:物质有正反之分,相互排斥才没有合二而一的现象发生,何来万有引力?
强弱是程度现象,没有回答原因,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怎么可以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恒星环绕黑洞,或者类星体运动,有进有出才能形成系统,怎么可以贸然称为吞噬?还有每天一颗、两颗的速度,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吞噬殆尽?
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时效性和作用范围,何以大爆炸的影响还在持续?甚至超过光速?
当一种理论不能解释现实,就应该有新的理论取代。所以,物理学需要厘清。
4432.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
2021.1.5
浏览网页,发现科学界对地核的年龄有了新的认识:从四十六亿年缩短为十亿年,这是一个进步。
我个人认为地核的年龄在二十亿年左右,与金星和月球的年龄相当。
我的依据是“星系成长说”,即星系形成以后会不断成长的,伴随星球内部层次的增加,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
星系的成长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太空物质的获得:星系的形成源于太空正反物质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因此形成星际磁场,不断成长。
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其次来自宇宙射线和太空物质的冲击。地球表面和内部高温的来源与此类似: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磁场温差;宇宙射线和太空物质的冲击主要形成了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
由于太空正负电荷和正反物质分布的不均衡,及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星系的成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导致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例如:银河系的悬臂现象说明银河系是多核星系,太阳系运行在银河系中心与轨道边缘的环境肯定不同,成长速度也会不同;太空元素只有“氢”、“氦”两种,初始星球主要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经历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才能产生第一周期以外元素,也会产生星际环境的周期性改变。
星系的成长是非常缓慢的,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都是伴随太阳的成长渐次产生的。它们的卫星则是伴随主星的成长渐次产生,月球伴随地核形成,金星同期形成。
所以,月球的年龄不可能与地球相同,可能与金星类似。地核的年龄也不会是十亿年,可能二十亿年左右。
443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1.12
根据质能转化定律,单位物质蕴藏的能量是固定的: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宇宙中的所有物质转化为光子,就会同此凉热。
那么,宇宙背景温度是如何形成的?应该是核聚变的最低光子密度。
正负电荷自发的聚集为正负电子,正负电子自发的聚集为不同光子,不同光子自发的聚集为化学元素,正反化学元素对偶聚集为星球和星系,就是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是历史的宇宙,因为物质形态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只是历史瞬间的宇宙。
据说地球一定高度两极的温度高于赤道的温度,因为赤道地区核聚变的深度超过两极。
靠近地壳,两极的温度低于赤道,应该是两极核聚变的程度超过赤道。
无论两极,还是赤道,光子密度都要超过外太空,因为磁场强度超过外太空,而磁场由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这种交流形成不同的光子密度,超过核聚变的速度,就会产生磁场温差。
宇宙射线对星球的冲击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核裂变,也会改变局部光子密度,在星球大气边缘产生一定程度的高温区域。阳光可以温暖地球,不能温暖外太空,因为在外太空主要以宇宙射线的形式存在,再次转化为光子,才是我们看到的阳光。
所以,直接来自太阳,甚至所有恒星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失去所有阳光,还有磁场温度和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温度,星球温度也不会低于2.74k的所谓宇宙背景温度。
4434.太空环境决定星球环境
2021.1.15
迄今为止,我们研究地球环境还是局限于地球自身的热运动。其实,影响星球环境最大的因素是太空环境。
为什么太阳系只有地球拥有地球环境?首先是地日磁场强度是相对稳定的,决定了磁场温差的相对稳定。其次是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相对稳定,决定了地球昼夜温差和大气成分的相对稳定。
月球是地球的伴生星球,环绕地球运动,与地核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吸引来自银核和地球的反物质宇宙射线,排斥来自太阳的正物质宇宙射线。所以,距离地球很近也没有地球环境。
伴随太阳系的成长,地球运行到现在火星的位置,来自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就会有所改变,地球环境和大气成分也会有所改变,可能形成类似现在火星的环境,不会与现在火星的环境完全相同。
太阳系还在环绕银核运动,处于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银核反物质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有所不同,间接影响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也会影响地球环境的改变。
银河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运动,不同的太空环境影响整个银河系的星球环境。
所以,研究地球环境不能局限地球自身的热运动,还要放眼太空环境。
4435.冷寂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思考
2021.1.21
我们看到的宇宙是物质能量相对集中的宇宙,每颗星球都聚集了广阔空间的物质和能量。并且,每时每刻还在继续集中的过程。如果没有逆过程存在,宇宙不可避免的会进入冷寂阶段。
能量的集中有多么恐怖,核武器的威力不过是部分展示。石油燃烧释放的能量,仅仅是其中氢元素释放能量的一部分。而每个碳元素蕴藏的能量是氢元素的十二倍,氧元素蕴藏的能量是氢元素蕴藏能量的十五倍以上。各种元素蕴藏的能量与原子量成正比例,越是高端元素蕴藏的能量越高。恒星爆炸释放的能量远远超过行星,黑洞和类星体爆炸代表广阔空间的物质能量重组。
任何星球和星系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绝大多数元素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爆炸和燃烧只是偶发现象,局部空间趋于冷寂可能是客观规律。
星球和星系磁场可能延伸非常广阔的空间,获得物质和能量的补给,这种补给来自哪里?宇宙背景温度已经是核聚变的极限,现有星球还是缓慢的成长,宇宙射线还在源源不断的形成,难道有无穷无尽的暗物质、暗能量吗?
无论万有引力,还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都是集中理论,不能解决宇宙中源源不断物质能量的来源问题。所以,要有物质能量的循环研究补充。
相对稳定的宇宙,源源不断的物质能量来自哪里?
4436.莫把假说当真理
2021.1.22
在人类的科学朦胧期产生过许多假说,中子星是最为耸人听闻的一个,曾经让我痴迷。
据说中子星的密度相当高,烟头大小的质量相当于三十六头亚洲象,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中知道的。
中子星高密度的原因在于所有原子没有核外电子,质子全部转化为中子,原子间没有了距离密度当然超过一般星球。
且不说核外电子可否压缩到原子内部,质子与中子的构造和质量就不相同: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拥有1836个电子质量。即使核外电子可以压缩到原子内部,质子也不会转化为中子。
还有,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核外电子进入原子内部物质就失去了偏电荷现象,物质的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就会崩溃,星球就会转化为无数基本粒子。所以,中子星不过是耸人听闻的臆想。
在人类不能深入原子内部和广阔空间观察客观世界的时候,产生许多假说不足为奇,当成真理就会谬之千里。
中子星都不存在,还会有中子星合并吗?
4437.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2021.1.23
木星是太阳系里质量最接近太阳的行星,于是有人问木星什么时候开始“燃烧”?
在这里,我们面对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太阳是什么时候开始“燃烧”的?
我们不能确认太阳从诞生就是现在的样子,因为太阳诞生时很可能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以后陆续有了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太阳系的每颗一级行星和每个一级小行星带都代表太阳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一重相对独立的磁场,加上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太阳目前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重磁场。一个星球拥有多少对偶层次,几重磁场开始“燃烧”,我不知道,初始太阳未必就是现在的样子是可以确定的。
也许太阳拥有地球或者金星以后才开始“燃烧”,木星就要等到自己的两个小行星带部分或者全部转化为二级行星以后才可能“燃烧”。也许还要靠后,因为我们不知道星球开始“燃烧”的具体条件。不过,太阳系的其他三颗巨行星很可能与木星一起“燃烧”,因为它们拥有相同数量的对偶层次和磁场。
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一起“燃烧”以后,我们是否就要面对五个太阳?我认为不会。因为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与地球一样是正物质星球,只能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被地球和我们的视野排斥而表现为“黑洞”,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远远小于真正的太阳。间接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太阳和月球是反物质星球,吸引反物质宇宙射线,间接影响地球环境。
4438.正反物质可以化学反应吗?
2021.1.24
正反物质的差别很小,仅仅是质子核外电子的不同:正物质是负核外电子;反物质是正核外电子。
通过正反物质差别的分析,我提出了五种光子形态的见解: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它们拥有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组成正反光子;它们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
我没有实验条件,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只能通过质能守恒定律证明这种可能。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的分子形态和原子形态,我据此提出了正反物质微观形态相互排斥的假说;同电相聚组成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组成光子和星系的假说;“黑洞”现象未必是光子不能外泄,可能源于不同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的假说;正反物质星球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星际磁场共同成长的假说;正反物质形态不能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的假说。
如此,即使某些太阳系巨行星的一级行星可能拥有氧气和水资源,正物质地球人类也难以利用和生存。
鉴于正负偏电荷光子可以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不排除不同核外电子对偶聚集组成分子形态的可能,那将是一种全新的物质形态,目前没有实例。
人类的成功登月证明正反物质形态可以近距离接触,还没有证明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也是物理反应,是核聚变的特殊形式。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439.系统内星球是不会相互吞噬的
2021.1.27
睡前看央视科教节目,介绍北大一个科研小组通过两个黑洞撕裂并吞噬一颗恒星的过程证明了双黑洞的存在,激起了我撰写本文的冲动。
双黑洞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银河系双悬臂的存在就可以证明双黑洞的存在,双子星的存在可以反证双黑洞的存在,而一颗恒星是不可能撕裂铺满轨道被两个黑洞分别吞噬的。因为太阳同轨大约2.5光年就会有一个几乎相同的太阳系,一旦发生撕裂和吞噬就不是一颗恒星的问题。
另外我要说明的是:星系不是由相同物质星球形成的,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不是整个星球的对偶,仅仅是对偶层次的对偶。
举例来说:与太阳对偶的不是银河系的双黑洞内核,而是其中一个黑洞内核层次的一部分。不是对偶整个太阳形成共同磁场,仅仅对偶太阳初始层次形成共同磁场。太阳的其他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它们的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关系。谁见过核内质子吞噬核外电子的过程?
任何星系都不是万有引力形成的,类似原子与核外电子的关系,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星际关系形成的核力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近则相互排斥,远则相互吸引,永远不会相互吞噬。
黑洞也不是光子不能外泄,而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和反光子,被正物质星球和视野排斥所致。其对偶形成的类星体辐射正物质宇宙射线和正光子,强度与黑洞类似。我们看到的满天繁星除了太阳系的正物质行星之外,可能全部是反物质恒星。
人类为了证明引力波想出了黑洞合并与中子星碰撞,为了证明双黑洞的存在想出了一颗恒星被两个黑洞撕裂。一个错误导致另一个错误,已经屡见不鲜。
由于不能深入考察,物理学存在太多假说,有待创新。抛弃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少走弯路。
4442.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2021.2.5
经常看到地球和太阳系、银河系与其他星球、星系大小的对比,不由得想到星球和系统可能无限大吗?
首先,太空中的一般物质密度应该是有限的,所谓全部宇宙物质聚集为一个奇点是不可能的,目前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爆炸的理论就是荒谬的。
其次,只有“氢”、“氦”元素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一般太空物质只有基本粒子和上述两种元素。而它们对偶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磁场和升温现象,引发爆炸和元素重组,不可能无限聚集下去。
所以,星球和系统应该有极值现象。
电子,应该是一定范围正负电荷聚集的极值现象;光子,应该是单位正负电子聚集的极值现象;化学元素,应该是一定重力条件光子聚集的极值现象;星球和星系,应该是一定范围空间物质聚集的极值现象。
所以,星球和星系不可能无限大。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还会成长,太空物质不可能无限增加。只有新陈代谢,也就是部分已有星球和星系的毁灭,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其他星球和星系成长所需的物质。
所以,我不相信星球内部的温度可以无限增加,也不相信星球和星系可以无限成长,太空物质无限聚集。某某星球多么大的说法未必可信,不是噱头,就是误判!一次系统内超新星的集中爆发可能在相当长的期间点亮一片空间,误判是难免的。
4443.通过原子结构认识宇宙结构
2021.2.7
每一本《学生字典》后面都有《元素周期表》,让我着迷。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看不懂《元素周期表》,因为十年动乱让我的学业停止在初中二年。恢复高考以后,我也只能选择文科,物理化学知识的“空白”成为我的遗憾。
术业有专攻,因为知识浩渺。接近六十周岁,基本实现我社会科学方面的贡献以后,我毫不犹豫的转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
并不是我好高骛远,想一口吃个胖子,而是附近的图书馆售卖中小学教科书,也就没有相关书籍借阅。
我的学习可谓生吞活剥,搞清楚原子结构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一本《奇异夸克》让我放弃了夸克理论,因为六种夸克会有无数排列组合,无助于原子结构的分析。已有的质子、中子理论使原子结构的分析相对容易,我的分析就从原子质子、中子结构的分析开始,编制和发表了人类第一张《元素结构分析表》。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做饭,每天都要同煤气打交道,从来没有思考过燃烧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因为科普知识已经告诉我们热能源于分子的振动,此时却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想到了核裂变的可能性。因为有光合作用,就会有原子向光子的转化,我为自己的创新认识激动,因为找到了质能守恒的基础和不同物质形态相互转化的基础,也是认识宇宙的基础。
在一本教科书的附录里面,我发现了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1836倍的记载,核外电子现象却与这种记载矛盾,我开始思考偏电荷光子存在的可能,提出了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和“巨光子”五种形态的光子理论,将质子质量修订为电子质量的1834倍,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从质能守恒定律出发,否定了聚变能的存在。
最近发现所谓“聚变能”来自“氘”、“氚”聚变为“氦3”,“氦3”聚变为“氦4”,倒是有质子和中子释放,转化为能量,不过与传说中的能量相去甚远,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得方便。还有,“氘”、“氚”、“氦3”在自然界的丰度实在可怜,在原子内部倒是相对充裕,不足以支持“聚变能”理论,坚定了我否定“聚变能”的立场。
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我发现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扩大到星球和星系结构的分析,否定了“万有引力定律”,创新了宇宙形成和宇宙结构理论。捎带着抛弃了模糊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与正负电荷基础物质存在的统一。
我是在人类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新,主要是理论分析,因为我没有实验观测手段,终究让沉寂了许久的物理界有了点新意。
物理化学终究是实证科学,我只能抛砖引玉,催促春天的到来。
4445.季风、洋流与地底风暴
2021.2.12
我们都知道大气层和海洋有着自发的运动现象,还有偶发的物质运动。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还有磁场温差和星球自身的运动,形成原因是什么?动力来自哪里?
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阐明了空间物质分配的一般规律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基础。正物质向正物质星球聚集,反物质向反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向正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向反物质星球聚集,产生星际磁场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磁场温差和星球自身的运动。磁场温差是能量的储存,达到临界点就会发生核聚变,核聚变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导致强烈的降温现象,是星球物质运动的原动力之一。
连续不断的核聚变产生连续不断的物质运动,偶发的核聚变产生偶发的物质运动。所以,星球温度不会无限增加,星球形态才有相对的稳定性。
动辄星球内部若干万度的说法不过是人们的猜想,高温也会产生核裂变,导致星球的毁灭。所以,太阳表面温度也许是太阳的最高温度也说不定,起码地球表面的最高温度形成于地球大气层的边缘。
质能转化定律说明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能量也是物质的,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分子的运动,是光子形态的物质和不同物质形态的光子。除了正负电子向光子的转化与核裂变的发生,“聚变能”是不存在的。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仅产生核聚变,还有可能产生核裂变以补充正负电荷物质形态的不足,同样产生降温现象。冰雹和强对流天气与局部磁场光子的裂变现象密切相关。
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我们难以观察,星球表面的物质运动则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表明自身物质运动,有的显示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不太容易区分,因为物质运动可能也有对偶现象。
所以,规律性的现象相对容易预测,偶发现象不太容易预测,但有规律可循。
以上是我的创新认识,没有成为普遍真理之前属于奇谈怪论。
4456.星球内部物质存在形态的思考
2021.3.18
化学元素的形成与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是说星球内部的物质是《元素周期表》那样以非常纯净的形态次第分布的呢?可能性不大。看看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就可以大体知道星球内部的物质形态。
原因之一是核聚变伴随强烈的降温现象,产生非常强烈的物质运动,并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尽相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看看地球表面的气象活动,就可以想象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什么时候产生什么规模和类型的核聚变几乎是不可知的,相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无序运动并存,无时无刻不在破坏星球内部的稳定性。
不同化学元素的熔点不同,形成时的光子密度也会不同。周期不同,重力条件也会不同。不可能形成的初级元素可能由于光子密度不够意外出现,与高端元素组成化合物形态,原有化合物也可能再次分解组合。
重力筛选还是存在的:较重物质形态下沉,较轻物质形态上浮是客观规律。但是,岩浆不会变成铁水,地壳中的铁元素和地核元素可能源于星球形成时期的元素重组过程。还有,化合物的比重没有超过地壳元素的比重。
4460.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星球的板块运动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物质运动,类似的还有洋流和季风运动。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星际磁场的存在应该是基本动力源,而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提示的是非均衡的规律性,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相关的研究。
我说的不是目前表象的气象学研究,而是星球内部核聚变的规律性研究,并且是星球内部不同磁场核聚变的规律性、关联性研究,也是地震学的深入研究。
直觉告诉我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可能存在均衡性,更可能存在非均衡性和相对的集中区域,是星球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的原动力,气象学和地质学应该深入到星际磁场运动规律和影响层面了。
仅供参考。
4462.基础核裂变、核聚变
2021.4.5
提起核裂变、核聚变,人们就会想到铀235、钚239。其实,基础核裂变、核聚变是氢元素的核裂变、核聚变。
我们日常所见的燃烧现象基本是氢元素的核裂变,而所谓光合作用则是氢元素的核聚变,核裂变不过是核聚变的逆过程。
我们熟悉的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核聚变,光子聚变为简单化学元素的过程。光子的无机核聚变过程我们还不清楚,却没有理由否定。
任何星球都不是它们诞生时的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主要物质来源就是正负电荷聚变为光子,光子聚变为氢元素,氢元素聚变为高端元素。铀235、钚239都是地核元素,形成于地核条件,或星球元素重组产生爆炸形成的类地核条件,相对容易发生连续核裂变,转化为光子和电子辐射。
夸克理论是原子核物理的“玄学”,不但晦涩难懂,也没有事实依据。化学元素的光合作用有燃烧现象佐证,质能定律作为基石,应该取代教科书中的夸克理论。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高端元素都由氢元素聚变形成,不过稳定性不同。有的成为常规燃料,有的成为核燃料,有的难以核裂变。如果所有物质形态都容易核裂变,我们还能够看到相对稳定的宇宙吗?
4463.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抛弃了原子结构的夸克理论,我们面对的就是原子结构的质子、中子对理论和“氢元素”的三种形态,也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三种形态。
其实,每种化学元素都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形成于不同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
在大气层环境,氢气的燃点据说是摄氏570度,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更低,煤油的燃点据说是摄氏80度。而磁场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据说每深入地壳百米增加摄氏3度,很快就会超过摄氏570度,高端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一种可能: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仅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相同物质的不同形态与重力环境也有内在联系,才有天然气的液化形态和油气资源在地壳深处的形成。
放射性物质在它们形成的环境可能没有放射性,环境改变使它们呈现不稳定形态,产生放射性。所以,环境与物质形态有着内在联系。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质子约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约为百分之十,基本粒子约为百分之一。氢元素的“氘”形态可能自发的趋向“氦4”核聚变,我们面对自然环境里的丰度才如此之低。而氢同位素的“氚”形态在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是稀有形态,在原子结构内部却有递增趋势,说明质子、中子对的形成,氢同位素的形成,与环境存在内在联系。
所以,我在分析原子结构时,双“氘”为“氦4”,“氘”为特例;“氦3”为特例。所谓“聚变能”,成为我嘲讽的对象。
理论错误会导致无效研究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聚变能”、“引力波”、“对撞机”可能都是实例,我们应该警惕“科学陷阱”。
正负电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不同光子,不同光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化学元素,才有我们面对的宇宙。强力对撞产生核裂变的概率远远高于核聚变,且原子形成自有内在规律,我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批判了“撞出来”的新元素。
4464.系统内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2021.4.7
我们看到的宇宙由许多无序和相对有序的系统组成。无序,泛指没有稳定的依附关系;有序,泛指组成星系的星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银河系是已知的一级恒星系统;太阳系是已知的二级恒星系统。地月是已知的一级行星系统;月球也有了卫星,就成为二级行星系统。
银河系是否与其他星系组成了系统,我们还不清楚。系统内星球具有相对稳定的星际关系,是已经观察到的事实。
星系的组成不是万有引力的杰作,也不是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相对均衡,而是相互依存的磁场关系,或亲缘关系,由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形成。所以,宇宙中的系统不是孤独的,具有类似光子的对偶关系。延伸开来,可能组成类似原子、分子和更为广泛系统的可能。
我们不能创造宇宙,只能通过现象研究宇宙。
分析核外电子的存在,源于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分析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光子的偏电荷现象。分析光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奇正现象,这种奇正通过核外电子与不同偏电荷光子的对偶聚集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所以,核外电子现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内质子位置不变,核外电子不会“跃迁”。核内质子不可能转化为中子,核外电子就不可能真正消失。由于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以质子、中子对的形式组成原子,“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我的上述认识,源于原子结构的分析,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
仅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还不能产生星系,还要有同电相聚作用力对偶聚集相对庞大的同类物质,形成对偶星球和星云,才能产生相对庞大的系统。
星系的规模有多大,就会产生更大范围的相对真空。元素重组过程的大爆炸,也会产生排斥现象,星系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构成,只有“氢”、“氦”两种主要成分,没有星球元素重组发生的大爆炸,任何星球都难以产生《元素周期表》上的其他化学元素。
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所以我认为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
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现象和离子现象产生正反物质的偏电荷现象。虽然微弱,汇聚起来足以形成对偶星球和星系。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使正负电子聚集为光子,正反物质聚集为星系,却不是完全融合,而是远吸、近斥,保持一定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教科书称为核力。
同电相聚作用力也是一种核力:原子的形成可能源于这种核力,因为质子是相同偏电荷物质。星球的形成也源于这种核力。所以,我否定了万有引力,质疑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的模糊表象性,建议基本物理作用力为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外加运动和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排除了“引力波”的存在,规范星球运行轨道的作用力是磁场。磁场拥有一定的弹性,制约了对偶星球的逃逸和吞噬。即使地球消失了,地球轨道还会出现新的地球,因为太阳的对偶层次没有消失。
系统内的星际关系不是简单的星球关系,而是星球之间的对偶层次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关系。所以,地球只环绕太阳运行,月球只环绕地球运行。
星球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小行星带是过渡形态,具有暂时性,也有长期性。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继续成长。所以,系统内的星际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466.基本物理作用力和原子结构的递增趋势
2021.4.10
原子结构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破解了原子形成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以质子、中子对无限递增的形式呢?应该与光合作用的极值现象有关。
一个正反光子最多与305个巨光子结合;一个中子最多由306个巨光子形成;一个质子最多相伴形成两个中子;两个“氘”结构自然聚变为“氦4”结构;两个质子可以且至少与一个中子结成对结构;中子是质子无限对结构的媒介;原子结构的扩大离不开质子、中子对的增加;过多的中子冲击可能破坏质子、中子对的稳定性,导致核裂变;质子、中子对的增减与重力条件密切相关,亦受制于光子密度和种类。
宇宙射线只有“氢”、“氦”两种元素,说明外太空的重力条件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以后各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的不同相关。大爆炸可能瞬间形成复杂和极端的重力环境,产生复杂的元素形态,完成星球元素重组过程,可能是恒星和行星形成的必然过程,超新星现象的原因。
如此,恒星和一定规模的行星不可能只有第一周期元素,也不是“煤球”在缓慢燃烧(所谓持续不断的“氢”——“氦”聚变)。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可能来自宇宙射线冲击和磁场核聚变,地球表面的热层亦是如此形成。地球大气成分和热层下面的低温主要源于大气层核聚变,地球表面的第二周期元素主要源于大气层核聚变。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氘”——“氦4”聚变没有能量释放。除了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聚变能”是不存在的。“氚”——“氦4”聚变释放的能量是两个中子发生的核裂变,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的实惠!
所以,耗费巨资、人力研究聚变能是浪费国力的“科学陷阱”。
4470.化学元素结构上的渐进和突变
2021.4.12
分析《元素周期表》,相邻元素的结构存在渐进和突变。
第一周期元素囊括了质子、中子对的五种形态,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也是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可以在零重力环境形成。
第二周期元素是在第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氦4”基础上形成的,变化的是“氦4”基础上的表层,“氦4”成为以后所有元素的共同内核。我称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大气层也可以形成第一周期元素,但是外太空的重力条件不可能产生第一周期以外的元素。
第三周期元素是在第二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氖”元素成为以后所有元素的共同内核。“氖”有三种同位素,以后元素的同位素更多。从化学元素形成的规律看:每增加一个质子,增加一种化学元素;相同元素每增加一个中子,增加一种同位素。“氦核”、“氖核”、“镍核”是以后所有化学元素的共同内核,“钯核”是第五周期其后元素的共同内核,第六周期及以后元素的共同内核是“镍核”,而不是“钯核”,这是一种突变,因为原子结构的第四层在“镍核”基础上出现了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以后各周期元素都会在“铀核”基础上出现类似改变,每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产生对偶星球和相对独立的磁场,形成新的系统。
例如: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只能在本周期内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元素重组以后星球的初始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相对独立的磁场。
例如:地球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对偶地核形成。近日点相互排斥,远日点相互吸引;近地点相互排斥,远地点相互吸引。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形成不同倾角。
地球海洋潮汐主要受地日磁场控制,地月磁场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
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核内质子的分布相对稳定,核外电子就不可能跃迁。
原子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星球的内部结构可以通过星系结构反映。小行星带是尚未成型的子行星和独立卫星,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相对独立的磁场,十五周期元素。当内陆核成熟以后,地球会拥有第二个月球。
4472.层次塌陷?还是直接形成?
2021.4.12
分析第六周期元素结构,我遇到了中间层次结构的显著变化问题:第四层结构从第五周期元素的18个质子、中子对变为32个质子、中子对。表层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开始就是26(2,8,18,26),第五周期第五层的“钯核”元素似乎全部压缩到“镍核”为基础的第四层,出现了原子结构的“塌缩”现象。
核结构是不可能“塌缩”的,就像核外电子不可能压缩到原子内部。只有一种可能:新的重力环境形成新的化学元素。
初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多是质子“氕”和“氦4”结构,也就是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不足以形成高端化学元素。只有裂变为光子重新组合,产生足够的“氘”、“氚”结构,才能形成高端化学元素(中子递增趋势)。这一过程通常以爆炸形式出现,形成梯次重力环境和高密度光子,才能实现(超新星现象)。
分析原子和星球、星系结构,没有实物解剖和近距离观察,只能理论推理,是个漫长过程。
外太空和大气层丰度极低的“氘”、“氚”结构在重力环境改变的地下,甚至地心,可能成为“氢”同位素的普遍形式,单纯质子的“氕”形态可能成为稀有形态,甚至完全消失。
高端元素原子量较高,一般不会出现在低端元素形成的环境。大爆炸可能例外,核试验出现少量第七周期元素(地核元素)就是实例。
剖析某个元素的内部结构有多少“氘”、“氚”、“氦4”架构,四则运算就可以做到:原子量是质子、中子之和,元素序号是质子数量,余数是中子数量,序号倍数的余数是“氚”结构数量,双“氘”为“氦4”,余数是“氘”结构。依次逐层分析各周期元素,就可以编制《元素结构分析表》,理论上是成立的,你也可以试一试。
4481.生物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2021.6.8
如果分析原子、星球、星系结构是无机化学的话,分析生物结构就是有机和生物化学了。我没有多少知识储备,囫囵吞枣看的一些书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从无机化学到有机化学研究的过渡纯属自然。
生物的生存区间非常有限,不可能高温,也不可能非常低温,至少要有第一到第三周期元素存在,要有水分子存在,不是所有星球都具备这些条件的,所幸地球具备了这些条件。
地球具备这些条件纯属偶然,也是必然,任何恒星系统都可能有一些星球具备这些条件。由于星球和星系是成长的,生存条件的存在也是暂时的,地球迟早会丧失现有生存条件,转化为地球以远星球类似的情况。
太阳系伴随太阳同期形成的行星只有四颗巨行星,以后依次产生四颗类地行星,只有类似地球的轨道产生地球环境,也要银河系和太阳释放能量的大环境没有多少改变。所以,地球环境纯属偶然。
我们知道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基本粒子和其他成分组成,所有高端元素也由氢、氦架构组成,生物环境自然可以形成氢、氦元素,发生核聚变,而它们体内相对的恒温只有可控核裂变维持,所以生物体内存在低温核裂变核聚变。
我认为: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也可以裂变为相应光子。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电子由正负电荷组成,同电相聚和极值客观规律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和偏电荷客观规律产生光子和星系。生物的形成是复杂客观环境的必然结果,不是所有客观环境都能产生的,所以具有偶然性。氢、氦、碳、氮、氧,可能是蛋白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生命维系不仅是化合分解反应,也有某些化学元素的形成和裂变过程。自身不能维系,才从外部获取。超出一定的弹性,就是生命的终结。
生命存在的温度区间属于相对的低温区间,所以存在生物低温核聚变核裂变。
4482.阳光为什么不能温暖太空?
2021.6.8
据说外太空异常寒冷,只比绝对零度(-273.15度)高约摄氏2.74度。为什么阳光可以温暖地球,不能温暖太空呢?一般的解释是真空造成的,因为真空不能保暖,没有说服力。
环境温度由环境中的光子密度决定,太空寒冷是因为太空中的一般光子密度只有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2.74度)。原因有两个:一是太空寥廓发生的光子扩散;二是太空中的光子会转化为氢、氦元素组成的宇宙射线。正物质宇宙射线会向正物质星球聚集,反物质宇宙射线会向反物质星球聚集,与大气层撞击转化为光子和新的化学元素。我们看到的阳光直接来自所有恒星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其余的主要来自太阳宇宙射线的转化。
温暖地球的不仅只有阳光和宇宙射线,还有星际磁场温差:地下没有阳光直射,据说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升高约摄氏3度。因为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星际磁场,产生磁场温差。即使没有阳光,也会高于太空温度。
所以,太空寒冷不是真空造成的,而是来自太空磁场与恒星的光子密度只有2.74k。
448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6.10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聚变形成,也可以释放上述光子。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当然,正负电荷(电子)聚变为光子的核反应除外,一切光子形成过程都是放热反应。
保暖措施可以产生光子滞留,如果外太空不是真空,确实不会那么寒冷。恒星释放的光子如果没有聚变为氢、氦原子组成的宇宙射线,外太空也不会那么寒冷。只有光子形成,没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整个宇宙都不会寒冷,甚至可能酷热!
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又叫增温层,温度最高数千k,主要源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如果没有产生地球大气主要成分的核聚变发生,地球表面就是炼狱!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包括其中的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沉降汇聚才能成为矿藏。
地球大气热层下面赤道附近的中间层温度最低摄氏零下85度,两极零下45度,而地面两极温度最低,源于核聚变的深度不同。核聚变可能连续发生,直到停止的临界点。
核聚变发生不仅需要巨光子,还要有正反光子,正反光子的存在是首要因素。正反光子不过是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了核外电子,而不是对偶聚集为巨光子。所以,没有正反光子也不会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
正物质星球没有反物质元素存在,反物质星球没有正物质元素存在,可能压根没有相反物质形态的光子形成,可能受到排斥。前者可以解释星球内部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元素形成,后者可以解释“黑洞”现象的形成。
正反光子形成需要相同数量的正负电子,偏电荷光子形成需要不同数量的正负电子,核外电子共轭与离子现象都会产生物质的偏电荷现象。正物质星球偏向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向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交流产生的星际磁场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核聚变不仅需要光子种类数量的临界需求,不同化学元素还有重力条件的要求,存在持续核聚变与间歇核聚变的可能,产生岩浆、洋流、大气环流等各种运动形态,还有对偶运动形态。相对稳定的运动形态有相对稳定的客观规律支配。
本文研究寒冷源于核聚变,外太空的寒冷源于宇宙射线和星球、星系的形成,星球表面和内部的热运动(寒冷属于低温热运动)源于星球表面和内部的核聚变。
4483.寒冷源于核聚变
2021.6.10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聚变形成,也可以释放上述光子。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当然,正负电荷(电子)聚变为光子的核反应除外,一切光子形成过程都是放热反应。
保暖措施可以产生光子滞留,如果外太空不是真空,确实不会那么寒冷。恒星释放的光子如果没有聚变为氢、氦原子组成的宇宙射线,外太空也不会那么寒冷。只有光子形成,没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整个宇宙都不会寒冷,甚至可能酷热!
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又叫增温层,温度最高数千k,主要源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如果没有产生地球大气主要成分的核聚变发生,地球表面就是炼狱!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包括其中的金属、非金属元素,通过沉降汇聚才能成为矿藏。
地球大气热层下面赤道附近的中间层温度最低摄氏零下85度,两极零下45度,而地面两极温度最低,源于核聚变的深度不同。核聚变可能连续发生,直到停止的临界点。
核聚变发生不仅需要巨光子,还要有正反光子,正反光子的存在是首要因素。正反光子不过是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了核外电子,而不是对偶聚集为巨光子。所以,没有正反光子也不会有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发生。
正物质星球没有反物质元素存在,反物质星球没有正物质元素存在,可能压根没有相反物质形态的光子形成,可能受到排斥。前者可以解释星球内部也没有相反物质形态元素形成,后者可以解释“黑洞”现象的形成。
正反光子形成需要相同数量的正负电子,偏电荷光子形成需要不同数量的正负电子,核外电子共轭与离子现象都会产生物质的偏电荷现象。正物质星球偏向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向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交流产生的星际磁场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核聚变不仅需要光子种类数量的临界需求,不同化学元素还有重力条件的要求,存在持续核聚变与间歇核聚变的可能,产生岩浆、洋流、大气环流等各种运动形态,还有对偶运动形态。相对稳定的运动形态有相对稳定的客观规律支配。
本文研究寒冷源于核聚变,外太空的寒冷源于宇宙射线和星球、星系的形成,星球表面和内部的热运动(寒冷属于低温热运动)源于星球表面和内部的核聚变。
4484.核外电子与星系的形成
2021.6.14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原子外部有一层电子云,称为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数量与核内质子的数量相同,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的分布,亦即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因为中子依附质子形成和存在。
核外电子的存在源于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正质子存在一个正电子量的正电荷;反质子存在一个负电子量的负电荷。我认为质子存在偏电荷现象的原因在于形成质子的光子存在偏电荷现象: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聚变形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聚变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聚变为巨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一个正光子与305个巨光子聚变为正质子;一个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聚变为反质子;306个巨光子依附质子聚变为中子。质子与中子有五种结合形态,构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子转化为原子的过程,燃烧现象的实质是原子裂变为光子的过程。物质形态变化,质量不变,蕴藏的能量不变,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传统物理学认为星系的形成源于万有引力,产生“擒获说”。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为什么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那么多流星,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行星,或者小行星带?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什么没有被太阳吞噬,而是成为行星?“擒获说”显然缺乏说服力。
通过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偏电荷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出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光子的形成也是基于这种对偶关系,差别是均衡对偶与偏电荷对偶,最终达到均衡对偶。由此,双子星系的形成也是客观规律使然。
银河系有两个悬臂,我怀疑银河系也是双子星系,核心是两颗黑洞形式的正物质恒星,对偶产生的二级恒星系统分别形成两个悬臂。
星系的形成源于核力,教科书解释核力是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所以系统内星球不会相互吞噬,而是有序运动。
核力的形成源于正负电荷的相互关系:同电相聚、对偶聚集,而不是相互湮灭。所谓湮灭,不过是从相对独立的电子形式转化为对偶聚集的光子形式。
拥有核外电子的原子是电中性形态,分子形态和离子形态的原子由于部分核外电子缺失呈现偏电荷形态。星球一般呈现偏电荷形态,不同偏电荷形态的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
分析系统内星球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相对独立的磁场:太阳系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组成共同磁场,它们的卫星则与各自的主星组成共同磁场。不是太阳的磁场强度不够,而是形成的对偶关系不同。
不同的核内质子对偶形成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形成独立磁场的只有对偶质子,而不是整个原子。与八大行星组成相对独立磁场的是组成太阳的不同层次,而不是整个太阳。初始太阳可能只有五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与银核之一黑洞的某个层次的一部分对偶形成,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四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组成四个相对独立的磁场。以后伴随太阳新的对偶层次的出现,依次产生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地球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伴随地核形成。地球与太阳存在依附关系,月球只与地核存在依附关系。所以,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不是依据万有引力形成,而是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主要是地日磁场,而不是地月磁场。影响潮汐现象的不仅是吸引力,还有排斥力。
4488.“蓝色星球”源于氧元素的大量存在
2021.7.4
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地球拥有大气层和海洋。并非所有拥有大气层和海洋的星球都是“蓝色星球”,大气和海洋成分、状态,大气层厚度也是重要因素。
最重要的因素是氧元素的大量存在,有“氧”必有水,有水必有“氧”。
物质存在三态,达到临界温度会相互转化,并非所有的冰都由水分子形成。来自外太空的大量冰陨石很可能不是水分子形成的,而是氢、氦元素的固体形态。因为只有“氢”、“氦”元素是太空元素,可以在太空重力条件形成。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组成,可以为证。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子拥有一个核外电子,氧原子拥有两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二者正好互补组成水分子。所以,“氢”、“氧”元素自发倾向水分子组合。
“氢”是第一周期元素,也是所有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只有太空环境相对稳定,没有化合物形态。
“氧”是第二周期元素,也是大气层元素,一般形成于大气层重力条件。也是高端元素形成的过渡阶段,部分形成于高端元素形成过程的中断。
从一定重力环境形成一定化学元素的客观规律出发,地球成为“蓝色星球”与地球轨道的位置密切相关。
太阳系有八颗主要行星,只有地球是“蓝色星球”,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与地球表层大气撞击正好形成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所以,太阳系八颗主要星球的大气成分各不相同。太阳系里地球以远行星很可能曾经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距离太阳更近的两颗行星很可能在未来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
据说木星的某些卫星也有大量水分子存在,那是与木星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星际关系的形成规律,太阳是反物质星球,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木星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物质宇宙射线。木星的卫星是反物质星球,排斥太阳宇宙射线,吸引一切反物质宇宙射线,主要是来自木星的宇宙射线。木星虽然不是“火球”,星际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交流也有相反物质形态宇宙射线的形成。所以,氧元素和水分子都有正反物质形态,并非所有“蓝色星球”都适合地球人生存。
4490.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激波和热障
2021.7.7
太阳系边缘存在柯伊伯带是天文学家的共识,说明太阳第一对偶层次与第二对偶层次之间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不仅是这两个层次之间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说明与它们对偶的太阳层次之间也有新的对偶层次形成。
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是我依据核外电子现象提出的观点,彻底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说明正负电荷存在对偶聚集客观规律。这种对偶聚集可能是相对均衡的,可能是局部倍量的,通过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通过核外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发现原子内部的层次现象,对偶形成核外电子的层次现象。所以,核内质子不会“跃迁”,核外电子就不会“跃迁”,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是错误的。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不可能是气体星球(初始层次对偶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均拥有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说明拥有七个对偶层次,也不是气体星球。
我们很难深入太阳和其他星球内部考察结构,却可以依据客观规律与系统形态分析内部结构。这不是臆想,而是物理科学。
太阳同轨有若干类似太阳系存在,宇宙射线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激波与热障,不过微乎其微。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本就不是很高,到达太阳系边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才有数千k的热度,到达太阳系边缘怎么可能产生数万度的光子密度?真是那样,地球还有黑夜吗?
在互联网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未必全部真实。教科书也有许多假说,只能参考。
我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4493.相对稳定的板块运动与核聚变区间
2021.7.14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历史形成的,带来相对集中的地震、海啸和火山运动。
地球的板块运动是地球内部相对有序的核聚变活动推动的,所以相对稳定。
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共同成长。而星际与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分配应该有客观规律支配,层次对偶、磁场对偶是客观规律之一,相对的集中区间推动了板块的形成和运动。
太阳系八大行星第一对偶层次分别与太阳不同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相互排斥,影响通过轨道倾角体现,对星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作用不是很大。它们的卫星与星球内部的其他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对星球表面物质运动的影响是次要的。所以,它们是否处于一条直线对地震、海啸和火山运动影响不大。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均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地球第二对偶层次由地核组成,对偶形成月球,与月球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在地球内部两个磁场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影响星球内部的物质、能量交流。影响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地日关系,而不是地月关系。不仅仅是吸引力,还有排斥力。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有可能存在带电运动,引发海洋和大气层对应带电运动,反映地球内部物质的带电运动。海洋和大气层还有相对独立的自身运动,不可能全部反映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全面分析才能正确判断。
今天早晨看了几部反映海啸和大地震的片子,想到它们相对集中的区间必定与星球内部核聚变区域的相对集中有关,于是写了本文。
4494.光子是什么?
2021.7.14
光子是物质存在的光子形态,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也可以由化学元素裂变形成。
光子至少有五种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
一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结合聚变为正反质子;306个巨光子依附质子聚变为中子,脱离质子只能以中子形态存在15分钟。质子与中子的结合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基本形态,所有化学元素不过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
光子与化学元素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电子与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质量不变,是为质能守恒定律。
我对化学元素与光子相互关系的认识源于燃烧现象的分析:燃烧现象的本质不是分子的振荡,也不是简单的氧化现象,而是某些化学元素向光子的转化,核裂变的一种形态。我对光子五种形态的认识源于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有偏电荷光子存在,才有正反光子存在,才有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形态和正反物质形态。双子星的存在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可能受相同客观规律支配:“奇正现象”可能是普遍的客观规律,银河系的双悬臂可能证明银核是双子星系。
通过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光子的形成、星系的形成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而电子的形成、星球的形成、原子的形成,可能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前者具有远吸、近斥的物理现象;后者具有“万有引力”的表象,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有人问:光子到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是:或者聚变为化学元素,或者裂变为正负电子,或者滞留空间。环境光子密度,决定环境温度。
4495.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2021.7.15
我们看到的物质世界是有正反、公母、阴阳之分的,所以丰富多彩。可是光子形态之前的物质世界只有正负电荷和正负电子,即使拼凑出正负电子组成的光子,仍然单调。有了偏电荷光子和源于偏电荷光子的五种光子形态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宇宙中出现了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化学元素,星球和星系。它们全部源于偏电荷光子的出现,所以偏电荷光子是物质形态的正反基因。
偏电荷光子是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或者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光子形态。自发的倾向相互纠缠,或者获得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达到一定的数量组合,转化为质子和中子,形形色色的化学元素,星球和星系。
偏正电荷光子偏带正电荷,偏负电荷光子偏带负电荷,它们组成的质子在离子形态与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形态同样偏带正负电荷,就使宇宙中的物质和星球形态出现了正反之别,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成长发育。
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只能使“万物归一”。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使正反两种物质形态的星球组成星系,不断成长发育。
偏电荷光子这种正负电子的“奇正”组合是自然选择,还是客观规律,我不清楚。有没有一对正负电子组成的光子形态,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没有条件证实。我想到的就是偏电荷光子形态是正反物质世界的原始基因。
4496.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2021.7.16
从空间物质的形成规律看,地球依附太阳形成,太阳依附银核形成,地球初始就由正物质构成。但是,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形成概率可能是相同的,正反物质形态的形成概率可能也是相同的,为什么地球没有反物质形态发现?
首先,就没有听说有人对地球所有物质形态做过分析,理所当然的认为地球,甚至所有星球都是正物质星球,反物质形态的概念就没有多长时间。
人类已经成功登月,并且取回了月壤,分析过月壤的化学成分,分析过月球的物质形态吗?
人类对反物质形态充满神秘和恐惧,其实正反物质形态差别很小:每个质子只有一个正反光子的差别,305个巨光子完全相同;中子形态完全相同。正反光子都由4个正负电子组成,只是排列组合不同:正光子由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与核外负电子组成;反光子由一个偏负电荷光子与核外正电子组成。质子由1834个正负电子组成,中子由1836正负电子组成,约等于一个原子量。而碳原子有约12个原子量,氧原子有约16个原子量,正反碳原子只有6个质子(原子量)的区别,正反氧原子只有8个质子(原子量)的区别,相遇怎么可能相互“湮灭”,或者发生核裂变、核聚变呢?不要把电视剧和人们的臆想当成真理。
正反物质在微观形态可能相互排斥,所以没有混合原子和分子形态,至少目前未见报道。在宏观形态可能对偶聚集,类似不同光子的正负电子组合。电子、原子、星球的形成可能遵循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光子、星系的形成可能遵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
物理作用力不仅有吸引力,还有排斥力,远吸、近斥作用力。所以,万有引力是错误的,不存在的。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可能自发的排斥反物质形态,制约反光子和反物质的形成。地球是偏正电荷星球,聚集正电荷,通过星际交流获得负电荷,可能是等量交流,交流对象又是太阳的对偶层次,聚集正负电荷的量和需求就不相等,而正物质离子形态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而产生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光子和正电子难得一见。
稀缺不等于没有,一定是物理机制制约了地球反物质的形成,需要全人类的深入探索。
4497.地球偏负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1.7.17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通过与太阳、月球对偶层次交流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共同成长。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对偶形成、交流正负电荷,地球第二对偶层次与月球对偶形成、交流正负电荷,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所以,太阳不可能把月球从地球身边拉走。
地球第一对偶层次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上下地幔,第二对偶层次是地核,所以地幔与地核之间可能存在两个磁场之间的相互排斥,产生磁悬浮现象,表现为“古登堡不连续面”。
对比地核与月球直径,大约是倍数关系,即地核半径约等于月球直径。
地核主要由第六周期元素组成,密度明显大于前五周期元素。而月球物质构成不会超过第五周期元素,即使直径与地核相同,质量也会完全不同,聚集负电荷的能力不同。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存在同样问题。
偏电荷光子的形成就存在正负电子的比例不同,与核外电子的形成可能受不同客观规律支配,抑或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种差别可能有利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总不能获得的全部正负电荷都去用于交流。如果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是等量交流,就会出现正物质星球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物质星球负电子的相对匮乏。因为正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负电子,引发正物质星球偏负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这种相对过剩可能是系统内星球温度普遍高于太空背景温度和正物质星球辐射反光子、反物质星球辐射正光子的重要原因(开始是偏电荷光子,在太空转化为正反光子和正反宇宙射线)。
核聚变不仅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还是适当比例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如果地球光子比例全部适于核聚变,地球就会成为冰窟。
4499.宇宙是光子形态原子形态的放大
2021.7.23
宇宙是宏观物质世界,光子、原子是微观物质世界。没有微观物质世界,就没有宏观物质世界。
它们有没有共同之处呢?共同的物质基础决定它们必然有共同之处。
宇宙中无处不在的是正负电荷,设正负电荷是最小物质形态,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决定宇宙的基本形态。
电子是正负电荷的团聚形态,电子组成光子,光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更为宏观的物质世界,我们的分析从电子、光子、原子开始就可以了。
正负电荷组成正负电子,为什么不是更为宏观,或者更为微观的形式?可能是一种极值现象,阶段的极值现象。
中微子如果存在,就是更为微观的物质形态,我们无法分析。电子、光子、原子是已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形态,从它们开始认识宇宙就可以了。
电子、光子、原子形态的存在,说明物质世界的演化存在阶段性。电子不会无限大,光子和原子也不会无限大,星球和星系同样不会无限大,因为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作用范围。
所以,万有引力、宇宙源于一个奇点的爆炸都是不可能的。
正负电荷的存在就决定了宇宙不可能聚集为一个奇点。光子的存在说明物质形态的进一步演化需要不同物质形态的参与,是不同物质形态的对立统一。电子是同电相聚,光子就是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双电子”聚集是简单形态,不能形成更为高级的物质形态,偏电荷光子形态才有原子的形成。偏电荷光子有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巨光子五种形态,1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基本形态,以后每一种元素都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然后有分子形态,星球形态和星系形态。
星系形态应该是光子形态的扩大,原子和分子形态的扩大,受共同客观规律支配。
双子星未必是两个内核,应该是两个同质内核,还有相反内核,类似光子不同形态之一。
类星体是实实在在的星体,统领庞大星系的星体,与黑洞对偶的星体。黑洞是看不见的类星体,类星体是看得见的黑洞。一个是正物质星球,一个是反物质星球。
“双电子”光子不可能聚变出化学元素,才有更好的稳定性,传输电信号,进行探伤。核外电子应该是类似“双电子”光子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星系是类偏电荷光子组合的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产生远吸、近斥物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光子形态和星系形态,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它们都是万有引力的否定,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目前的基本物理作用力包括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应该修正为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电磁作用力、离心力。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