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89: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是强者吗?
一、成语集锦
休戚相关(同祸福)
休戚与共(是主动)
息息相关(有联系)
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关系密切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休戚相关多指客观上祸福相关,利害一致的人、集体、国家;休戚与共多指主观上愿意一起承受祸福,同甘共苦;息息相关指一般的关系密切,无祸福可言。
哑然失笑(笑起来)
忍俊不禁(忍不住)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忍不住发笑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哑然失笑偏重在笑了起来,而且笑出了声;忍俊不禁可指笑了出来,也可指未笑出来,至少未笑出声。
湮没无闻(名声没)
默默无闻(不出名)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不出名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湮没无闻指声名被埋没,原本有名声;默默无闻强调的是不出名。
严阵以待(军威盛)
厉兵秣马(做准备)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做好战斗准备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严阵以待偏重在整个军队摆好阵势,等待来犯之敌;厉兵秣马偏重在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言归于好(朋友聚)
破镜重圆(夫妻和)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重新和好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言归于好可用于夫妻,也可用于朋友,而且不限于两人;破镜重圆只用于夫妻离散后重新团聚。
二、古韵寻音
诗词之妙:炼迭字
迭字又称重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付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顾炎武《日知录》云:“诗用迭字最难,'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迭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诗中迭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迭,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前人皆极欣赏此四迭字,郭彦深云:“'漠漠阴阴’用迭字之法,不独摹景入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妙处悉在此四字之中。”翁方纲《石洲诗话》亦云:“右丞此句,精神全在'漠漠阴阴’四字。”又如: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丁丁为状声词,漫漫为状形词,两相衬映,将秋夜里之秋声秋色表露无遗。又如: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苏东坡: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赵克宜云:“诗中运用迭字,使其余五字精神毕现,最佳。”由以上诸例,可证明迭字如运用得当,足使全篇生色。然迭字之运用贵在新颖、变化。如说杨柳必以“依依”形容,说雨雪必以“霏霏”描绘,即落前人坑堑而殊少神味。要能创新出奇,方为杰构。如徐师川词“柳外重重迭迭山”之句,以“重重迭迭”状山之多。又如:
云山一一看皆异,竹树丛丛画不成;(苏颋:扈从鄠杜间)
以“一一”状山之多,“丛丛”状竹之密,亦各得其当。又如: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黄山谷:咏雪诗)
八字相迭,亦可谓匠心独运矣。
诗中迭字,有用于句首者,有用于句末者。明杨升庵曾就“杜诗”析其例云:“诗中迭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今按七律中,有用之于句首者,如: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颈联)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新亭颔联)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颔联)
有用之于上腰者如:
宫草霏霏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滟滪颔联)
云石荧荧高叶晓,风江飒飒乱帆秋;(简吴郎司法颈联)
有用之于下腰者如:
穿花蛱蝶深深现,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颈联)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颔联)
碧窗宿雾蒙蒙湿,朱栱浮云细细轻;(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颔联)
有用之于句尾者如: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之三颔联)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涪城县香积寺官阁颈联)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暮归颔联)
而五言诗之迭字如: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野望首联)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亭颈联)
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寒食颔联)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梅雨颔联)
野径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二首之一首联)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白帝城楼颈联)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遣意二首之二首联)
相逢虽衮衮,告别莫匆匆;(酬孟云卿次联)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题张氏隐居次联)
范晞文《对床夜话》云:“双字用于五言,视七言为难。盖一联十字耳!茍轻易放过,则何所取也。老杜虽不以此为工,然亦每加之意焉。观其'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不用'纳纳’,不足以见乾坤之大;不用'行行’,则不足以见道路之远。又'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则一气转旋之妙,万物生成之喜,尽于斯矣!他如'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野径荒荒白,春流泯泯清’,以及'地晴丝冉冉,江碧草离离’,'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相逢虽衮衮,告别莫匆匆’等句,俱不泛。至若'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则全用诗语矣!”
三、热点时评
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的是强者吗?
陆玄同《中国青年网》
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满世界都是钉子。”同样,对于一个自诩为强者的人,眼里所见皆为弱者。
今天朋友圈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的一篇致辞刷了屏,有媒体评价,叶敬忠院长的致辞,充满浪漫的情怀和朴素的思想,希望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与真实,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同时他告诉学生,要记住人文与发展学院倡导的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尤其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是因为他们是强者吗,当然不是。这样温情的表达,只是叶教授的一种劝诫之语或者一种期望。农业大学的学习,将来避免不了要跟农村农民打交道,而农民向来是所谓强者眼中的弱者。
当然,这种强弱的对比更多的是思想和学识上的一种类比。希望他的学生在面对不理解的事情时,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
或者说,他希望他的学生有包容的精神和博爱的情怀。在一个强调“出头”“成功”的浮躁环境里,寄语学生沉下去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其实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知晓,平凡并不可怕,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才可怕。
可到底什么样的人是弱者?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其实哪里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是世俗的功利观催生的一种带有先天性歧视的表达。
在此方面是弱者,在彼方面可能就是强者。弱肉强食本身就是一种残酷的生存现实,但这种所谓的生存法则是建立在不对等条件下的。再者,从生物观点来看,世上并没有真正的弱者,只不过是彼此所存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心态决定强弱关系。韩愈说,“有其翼者去其角”,可见不可能强者愈强,而强弱对比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一个人人都渴望成为强者的社会里,强者会因胜利而被拥戴,弱者会因失败而被嫌弃。鄙视产生的那一刻,我们就已经是思想上的弱者了。
实际上,是功利的社会让这中强弱对比在生活中对比得更加明显。而“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其实很难。在一个崇尚“强者”的环境里,要求一个所谓的强者去保持一个弱者的心态,确实很难。因为这些所谓的强者拥有权力、资源或身份优势,而所谓的弱者是在一种资源不对等条件下的自然对比。
生活中,我们可能是强者,也可能是弱者,环境不同地位不同,产生的对比也不相同。关键是,不管我们处在何种地位,拥有何种优势,都能保持一种谦卑的心态,对别人始终充满温情。强者不是一切物质充盈的代名词,而是精神生活富足的自然表达。乐观面对生活的人,都是生活的强者,只要内心坚强,没有什么能够轻易击倒。总是把自己的软弱、悲情或愚蠢,化作晶莹的泪珠,逢人便刷地往外流的人,才是弱者。
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激进,不妄为,才能感受到这世界没有强弱之分,高下之别,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和谐友善。
参考点评:
文章由类比说理开篇,由社会热点事件引入“弱者”话题,打破世俗看法,辩证看待所谓强弱,重新定义强者与弱者。强调做人应看重精神的富足与内心的强大,时常保有一颗平常心,不激进,不妄为,你会发现世上并无强弱之分、高下之别。
四、美文品读
四字诀
“静”中藏一个争字,“稳”中藏一个急字,“忙”中藏一个亡字,“忍”中藏一个刀字。
越想争越要静,越心急越要稳,越忙越要照顾好自己,越忍就越有刀刃的锋利。
两只狼
两只狼来到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它看不见肉,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它知道,有草就有羊,这是视野。
视野能超越现状,使人看到人生目标。
每个人都有眼睛,但不是都有眼光;每个人都有脑袋,但不一定都有智慧。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