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情
□陆钟其
近日,太仓师风馆开馆,馆中有一件由吴仲裔基金会赠送的吴健雄博士生前的旗袍,我不由想起伯母穿旗袍的种种往事。
伯母吴健雄喜欢穿旗袍,我是听大伯婆的女儿,也是我的英语老师陈汝雨舅妈讲的。她说:“健雄表姐从小就喜欢穿旗袍。那时他们家的生活十分俭朴,健雄很体贴家里的难处,自小省吃俭用,她一直穿一身土布旗袍,脚上是方口布鞋。她在苏州、南京读书返家时,穿着在学校中常穿的青布旗袍,也毫不讲究。但是对于喜欢的书籍则常常倾囊购归,从不吝惜。”
后来我曾私下印证过这件事情。伯母笑着说,她确实从小就穿旗袍,那是(伯母的)祖母手工做出来的“土旗袍”,用的粗布上面也没有什么图案,做出来的粗布衣服谈不上好看,但很耐穿。伯母笑着说,这种旗袍不仅“土”,而且有点像男生穿的长袍,但从中能深深体会到大人的“爱”。
伯母进入中等学校后常穿青布旗袍也是事实。伯母说那是当时女学生的标配,还很自豪地告诉我们,那时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既是文明的象征也是时尚的先导,所以一些社会名流时髦人物也都纷纷仿效我们女生的穿着打扮。伯母还说当年由学生开始掀起的“旗袍热”,还助力中国旗袍在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斩获了银奖。
1936年,伯母为求学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此后,她更是视旗袍为祖国的象征,终其一生,一直执着坚持穿旗袍,始终不忘她是“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三尺讲台上,穿着旗袍的伯母,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把深奥的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美国的大学生称呼这位旗袍老师为“龙女”,因为他们认为旗袍代表中国,而龙是中国的图腾;继后又对伯母的严格要求产生敬畏,在“龙女”后再加上“强人”而称其为“龙女强人”。
在伯母成名后的照片中,她始终是穿着旗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1957年1月,伯母身着深色旗袍在纽约宣布宇宙不守恒的革命性实验获得成功;1975年,伯母破天荒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时,身着素色旗袍接受证书;1976年10月18日,伯母荣获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科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最高荣誉,伯母更是隆重地穿着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到白宫接受福特总统颁奖。科学家身着中国旗袍现身白宫,当时有人甚至形容在白宫出现了一面中国国旗……凡此种种,让伯母又获得了“旗袍科学家”的美誉。
我第一次正式看到穿着旗袍的伯母是在1973年9月。他们夫妇在阔别故土37年之后,回到故乡浏河探亲。当时伯母就是穿着旗袍与乡亲们见面的,她说当年她是穿着旗袍出去的,今天穿着旗袍回来,表示她永远是浏河的女儿。
在同年的10月15日,伯母穿着旗袍在北京接受周恩来总理接见。其后,1977年和1982年伯母再度回国,仍主要穿旗袍,并再度进入中南海。
那时还流传有伯母穿着旗袍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当我问她时,伯母笑着解释说,那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事情源于1941年4月26日,当时伯克利所在地奥克兰郡的《奥克兰论坛报》刊出报道《娇小中国女生在原子撞击研究上出类拔萃》说:“在一个进行原子撞击科学研究的实验中,一位娇小的中国女孩和美国一些最高水准的科学家并肩工作”“这位年轻的女孩就是新近加入成为加州大学物理研究所成员的吴健雄”“在陌生人面前,她显得害羞而沉默,但是在物理学家和研究生面前,她却是自信而机敏的。”后来伯母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她在伯克利的研究成果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研制原子弹的事情在许多年中一直是绝密的,于是外界就张冠李戴地把上述事情传为穿着旗袍研制原子弹的场景。“事实上,”伯母说,“当时他们配发的图片用的是护照上的照片,只有头像,根本看不到衣服。”接着伯母笑着说:“于是又出现了一次张冠李戴,就是把《时代》周刊封面上我在旗袍外面罩着实验服的工作照给搬了过来,证明这一传言。”
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妇女的标志性服饰——旗袍,始终伴随着伯母,伯母还有自己的解读: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有旗袍出现,也不是每个女性都能穿出旗袍的风韵,但只要出现婀娜多姿、高贵典雅的旗袍,那么,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确认她是中国女性,都能看到一颗永远不变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