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我走过最深的路,就是诸葛亮的套路
看《三国演义》,有个问题一直想不通:
刘备,汉室宗亲,根红苗正,仁义忠厚,德行天下。手下武有关张赵马黄,个个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文有卧龙凤雏,号称得一可安天下。
这样一个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正义之师,为啥三国争霸,蜀国最先挂了?这事儿不光是我,连刘备都没整明白。
公元223年,白帝城内,刘备在病榻之上,目光呆滞地看着诸葛亮这个自己一生最信赖的男人,长叹一声:
“当初三顾茅庐,你跟我说只要严格按照你的计划行事,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此,大事小事都听你的,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是三足鼎立?说好的光复汉室,一统天下呢?”
弥留之际,刘备终于想到:当初,我是不是被这帮孙子给骗了?
这事儿要从头说起。
经常听人讲:男人嘛,应该以事业为重。啥叫事业?在古代,所谓追求事业就是求取功名。
功名?为啥不直白一点,不就是当官嘛。但一般不这样说,太庸俗,我们说——事业。
凡事都讲究含蓄,只有女生的大腿才讲究直白。
基本上依靠世袭和举荐。
诸葛亮先祖诸葛丰、父亲诸葛珪都曾是做官的,也属于官二代,完全有希望凭借家庭关系举荐入仕。可惜,诸葛亮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叔诸葛玄生活。
诸葛玄是豫章太守,也是混官场的,可是祸不单行,诸葛亮长到16岁,就快该找工作的时候,叔叔又去世了。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想进入体制混个一官半职,必须得动点脑筋了。
当然,世间总有一些有风骨的人,视功名如粪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种追求身心自由的生活方式,后来逐渐流行开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士。
其次你必须要“隐”,要低调,最好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偶尔出去打个酱油之外基本上跟外界不来往,手机微信QQ一个都没有,谁都找不着你。
附近的人也不知道你是谁,曾经多么辉煌根本没人知道,自己也不问世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才是真的隐士。
归隐山林还要大张旗鼓,一天发20条朋友圈,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淡泊名利岁月静好,这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历史上这样的人可多了,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著名隐士。
都著名了你还怎么隐啊?比如,著名隐士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孔明为此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安排,先是在卧龙岗做隐士,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然后,为了吸引舆论关注,故作惊人之语。
《三国志》记载:
“诸葛亮高卧隆中,抱膝长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一个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个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神,在历史上大名鼎鼎。
再看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出头,未出茅庐,未建寸功,就自比管乐,根本就是大言不惭,难怪“时人莫之许也”。
只有好友崔州平、徐元直因为经常在诸葛亮家喝酒侃大山,所以才会“谓为信然”。
舆论造出去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到了刘备那里。
刘备集团,因为实力弱小,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六家豪强,但因为薪资待遇等方面问题,频繁跳槽,没有一处干长久的。
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了20多年,如今一把年纪了,还是一事无成,每次喝酒想到这些,刘备都忍不住掉泪。
张飞不解,问:“哥你哭啥呢?菜不合口咋地?”
刘备长叹一声道:“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
张飞问关羽:“二哥,大哥啥意思?我没听懂。”
关羽一脸凝重:“可能是菜太辣了吧。”
你猜水镜先生咋说?他微微一笑:“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大家忙问:“哪二人?”
司马老师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众皆愕然。都见过吹牛逼的,但没见过牛逼吹这么大的。
司马老师趁热打铁,紧接着又跟上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一说,刘备死活也得请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出山啊。
皇叔亲自登门拜访,诸葛亮应慌忙出门迎接,好酒好茶接待?这样可不行,哪像个隐士的样子?一去,不在家。二去,还不在家。
虽然总是扑空,但奇怪的是,每次都会遇到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先是崔州平,后是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的兄弟以及他的岳父。无一例外,所有人都吹嘘诸葛亮如何了得。传说中的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差不多是一个神了。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看明白,所有这些铺垫和安排,现在有一个学名,叫做:套路。
第三次,总算把人逮着了。
刘备诚心诚意请教:“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微微一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台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未出茅庐,便三分天下,吧啦吧啦把刘备说得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演讲最后的结束语是:“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刘备的心坎儿里,脑子一热,当即决定,聘请这位年仅26岁,既无文凭又无工作经验的新人出任公司首席战略执行官。
诸葛亮当时还假意推辞了一下:“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刘备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诸葛亮这才勉为其难地说:“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
自此后,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刘备父子两代都对诸葛亮寄予厚望,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而诸葛亮从一介村夫摇身一变成为集团副总裁的整个过程,堪称著名隐士成功出山的典范,中国忽悠界的经典案例。
真的隐士,敢于直面寂寞的人生,敢于正视生活的清苦,他们厌倦了仕途的尔虞我诈和生活的喧嚣嘈杂,视功名如粪土,归隐山林,追求的是诗意的栖居和本性的回归。
而那些假隐士,则喜欢在城乡结合部盖个小别墅,种一小块菜地,养一条狗,两只鸡,平时在院子里假装晒晒太阳看看书喝喝茶发个朋友圈,号称回归自然,其实就是个农家乐。
依靠各种套路和假象,全力打造神秘莫测身怀绝技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世外高人形象,待价而沽,坐等用人单位主动上门,以获得高官厚禄。
比如诸葛亮。
但六出祁山,屡遭败绩,劳民伤财,一无所获,只得偏安一隅,复兴汉室的终极目标始终无法实现。
公元263年,蜀国灭亡,成为鼎足而立的三国中最先挂掉的国家。
作者:大圣
来源:大圣的小宇宙(ID: SJSHPL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