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礼仪之邦,家里同时来了舅舅和岳父,就餐时谁应该坐主宾?
在山东礼仪之邦,家里同时来了舅舅和岳父,就餐时谁应该坐主宾?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及时,因为正月里家里客人多了,难免不会碰到这种情况,如果安排座次正确,会被夸奖懂规矩、有见识,如果胡乱安排,则会被耻笑不懂礼教,没见过世面。
在我们老家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件因座次安排的不正确而使酒席不欢而散的故事。
某村有位小伙子结婚第一年的正月,定在某一天岳父前来认门,小伙子找来了自己的叔叔大爷做陪,还请来了2个舅舅、2个姨夫,加上亲爹和自己,正好8个人,舅舅、姨夫来的早,一进门就坐下了,因岳父离得较远,开席的时候才来,岳父到酒桌时,发现只剩了三客(三宾)一个座位,按照规矩他应该是主客(主宾,下同),岳父当时心里就不太高兴,但也不好意思提出来自己不能坐三宾位置,因此就势坐下,但是喝酒的时候,坚决推辞,滴酒不要。这时,座位最错误的二舅,他应该是三宾,但是坐了主宾位置,拿着酒瓶子来到小伙子岳父跟前说道:“大哥,我听说你酒量挺大的,你今天如果不喝酒就是瞧不起我们。”岳父听了反问道:“那你今天瞧起我了吗?”二舅本来就是个二愣子,他根本就不知道是自己抢了人家的座位,已经有错在先,说道:“你只要喝酒我就瞧起你,不喝酒我就瞧不起你。”岳父听他这么说,心里一下变了主意,拿过酒杯来说:“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今天喝多少,你们就跟着喝多少。”众人齐说“好好好”。殊不知,岳父是3斤白酒的量,而且2两的酒杯一口一杯,开始喝酒后,根本就没有按照套路来,第一杯酒岳父就说了话:“自从咱们成了实亲戚,我是第一次来亲家家里,我先敬在坐的三杯酒。”未等有回应,他一扬脖就把酒干了,等其他人把酒喝了,他立即给每人添满了酒杯,没等众人夹菜,又拿起酒杯一口干掉了,等3杯白酒下肚后,大家一口菜没吃,等到第5杯的时候,二舅当即瘫软在了桌子底下被人抬了出去,6杯酒后,就剩下了小伙子的岳父和叔叔,其他人都喝跑了,叔叔没走不是在继续喝酒,而是趴在桌子上动不了了。后来这个故事被传了很久,人们都说是这家人不懂规矩,惹恼了岳父,结果是7个陪酒的被一个人全部灌倒了。
根据这个故事,就得普及普及山东的酒席座次知识了。在山东,酒座座次安排不太一样,东部西部各有不同,我们胶东这里座次安排的比较有特色,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胶东的酒桌规矩。
先看座次人数。胶东这里一个酒桌最标准的人数是8个人,分别是主陪、副陪、三陪、四陪、主客、副客、三客、四客。为啥标准人数是8个人,寓意就是八方来客。
再看座次安排。在酒桌上,面对房间门口而坐是主陪,对面就是副陪,主陪右手边是主客,左手边是副客,同样,副陪右手边是三客,左手边是四客,在主客右手边而坐的是三陪,三陪对面就是四陪。
谁坐主客位置:非自己家人、辈分大的、职位高的、岁数老的、距离远的、有功有恩的等等。
舅舅和岳父谁坐主客:一般情况是岳父坐主客,因为自己与舅舅有血缘关系,属于自己家人,舅舅理应是陪客的,而岳父既是辈分大的,又与自己无血缘关系,还对自己有恩(把闺女给了自己),所以岳父要坐主客位置。但是,如果自己与岳父住在一起,或者经常在一起,而舅舅不经常来做客,偶尔来一次,属于稀客,那么就得让舅舅做主客,岳父则成了陪客。
最后普及一个一般人不了解的知识:为啥主陪领6个酒(6杯或6口),副陪领3个酒(3杯或3口)?
这是一个意义比较深远的知识,来胶东做客,会听到主陪说我领6个酒,副陪说我领3个酒,为什么会出现6和3这两个数字呢?其实,主陪的6个酒分别代表的是忠、孝、礼、义、信、仁,副陪的3个酒分别代表的是天、地、人,意思是大家坐在一起要讲忠心、讲孝道、讲礼仪、讲义气、讲诚信、讲仁义,上敬天、下敬地、中间敬人,所以说山东是礼仪之邦,而酒文化应该算是精髓之一。
上面回答了舅舅和岳父谁坐主宾的问题,捎带着也介绍了几点胶东地区的酒文化知识,当今社会有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在山东,酒桌文化仍然方兴未艾,这或许就是山东礼仪之邦深厚的文化底蕴吧。
我是天润土元帅,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