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九)分清行为动机和行为表现

我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意识,我要借助身体做出行为把自己的意志体现出来。

行为,可以分为行为动机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行为动机就是属于意识层面的认知,行为表现属于物质层面,有形有相。

我做出任何行为必然是为了某个目的,即行为一定存在着一个动机。有动机才会产生行为,做出行为表现,得到结果。也许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就是做了。那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动机是什么,而不能说行为没有动机。动机是因,表现是果。有因才有果,世上绝不存在无因之果。

比如,此刻你的行为:看这篇文章,一定是符合了你的某个需求。也许是因为标题吸引了你,也许是朋友极力地推荐,也许只是单纯因为无聊想打发时间……总之,你看书的行为一定有一个动机,不是无缘无故的。

通常提到行为,我们只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行为表现,看不到背后的行为动机。而行为表现是有欺骗性的。不同的动机,可以做出同样的表现。比如爱一个人和利用一个人,都可以做出关爱的行为。相同的行为表现,背后可以是不带着情绪的,平安的;也可以是带着情绪的,不安的。比如同样表现出来不怕死,是真的因为看破生死,还是用强大的意志力克制住了恐惧,他人无法知晓。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动机是真的,表现是假的,即无法作为判断的确定依据。

修行,修行,修的是行为动机,不是行为表现。重要的不是该怎么说,而是为什么说;重要的不是该怎么做,而是为什么做。

所有行为的动机本质就是:满足需求。我想要得到什么,我才会去做什么。

因此,只有确定动机,确定我的需求是什么,行为表现才能有的放矢。

修因才能正果。在果上修自然是徒劳无功的,最多取得一时的效果。

如果我希望感受到真实,那么我的行为动机一定要是真实的需求。

因此,判断一个行为是对是错,不能看行为表现,必须要看行为动机是什么,是否是妄念,带着分别心。

也因此,我们无法判断他人的动机是真的是假的,是好的是坏的,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不能借此评判他人行为的好坏,不能借此认为他是好人坏人。这就是许多灵修书籍中讲“不要判断”的原因,因为判断的前提不确定是真的。

我们只能用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行为:

我此刻有情绪,那我把情绪表现出来的行为,其动机一定是来自妄念。对应“我想要平安”的需求,便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通过接纳感受去追溯行为的原因,看看是哪个错误的认知(妄念)引起我的情绪。看到了,妄念就会消失,不会再产生情绪。

认清自己的行为动机,我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表现,得到正确的结果。

根据正确的逻辑,行为动机一定要确定,才能得到确定。

虚假的生活,就是许多目标,行为标准都很模糊,无法确定,然后把时间花在纠结上。

真实的生活,就是目标很确定,行为标准很确定,因此不会产生迷茫纠结。

比如,我现在确定不清楚哪个方向是正确的,那就只有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去尝试。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确定。

而在虚假的生活里,就会不断把时间纠结在恐惧上:怕走错所以始终不敢迈步。那对判断对错没有一丝帮助。

关于接纳感受的做法这里要再强调一下。

接纳感受这个方法,就如同睁开眼睛去看,你只要想看就能看到。所以没有“我看不到”,只有“我不愿意去看”,不想睁眼。因为睁开眼睛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不痛苦,随便就能睁开,对你又没有任何损失,还可能有好处,那为什么不看呢?

因此,当你说感受不到时,看不到的时候,只能有两个可能:

1 你不愿意做。

这个不愿意,是指你的内在此刻的意愿,不是你认为自己是愿意的。出自认知的我愿意,实际意思是“我应该是愿意的”,所以不是真的愿意。

这时候如果能够看到并承认自己内在确实是不愿意的,是很大的进步。

2 练习中出现偏差。

接纳感受的前提是愿意放下自己此刻的认知,这样才能感受到看到其后面的东西。大部分人现在的认知都是属于妄心,它根本不肯被放下,因此会百般加以阻挠。许多朋友在练习的时候都说:我什么也没有想啊,我在按照你说的做啊。但是在我的追问下,他们会看到自己其实常常被想法带跑:或下了判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抱有期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啊;或产生怀疑,这样做对不对啊;或被身体的不适岔开,头疼了,胸闷了,我要去处理......总之就是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上。

接纳感受,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在的感受上,只要发现注意力溜号了就立刻拉回来,溜号了就拉回来......

只要你的注意力在感受上,你会发现感受会变化。当它平息后,你会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认知,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