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拔苗助长,多点耐心守望

杨国营

“鸡娃”背后,是无数家长的五味杂陈。“给孩子打鸡血”,俗称“鸡娃”,在如今的大城市,是众多家长热衷的育儿方式。家长不停催着孩子跑,让孩子拼学习,拼成绩,拼才艺,从“青蛙”一步步升级为“牛蛙”“素鸡”……最近,“鸡娃”在舆论场中的再度走热,并不让人意外,这几乎已成为周期性热点,每逢寒暑假或考试季,经常被媒体拿来炒作一番。

“鸡娃”成为流行语背后,虽有部分媒体刻意推波助澜,但众多家长的教育焦虑却是真实的,且不分职业和社会地位。最近,“有名校家长未必有名校孩子”在教育圈引发新一轮热议。起因是在一些出身名校的家长看来,自己当年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都考上了名校,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优越了不少,没有理由考不上名校。然而,不少自信满满的家长却失望地发现,无论如何“鸡娃”,自家孩子的天赋秉性、学习能力实在平平无奇,与同龄人中的拔尖者存在一定差距,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家孩子只是普通人这一现实。应当说,勇于接受这一现实的家长是智慧的,他们的孩子也是幸运的。毕竟,即便在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当下,所谓名校的招生名额始终有限,最终能跻身名校的孩子始终只是少数,家长出身名校就想让孩子也进入名校的期望经常无法兑现。

正如有媒体指出的,“家长焦虑是不愿接受孩子普通”,尤其是那些通过自身奋斗取得不凡成绩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可以延续自己的成功轨迹;但现实却是,没有任何单一因素能确保孩子成才,父母的身份不可以,孩子的智商不可以,老师的教导不可以,甚至考上名校本身也不能确保孩子走上社会后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些家长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但无论自身条件如何,家长总希望能培养出“贵子”,因此他们愿意竭尽所能,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外部条件,这类心态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联系到最近有媒体报道的“用人单位第一学历偏好”问题,家长们的焦虑也就不难理解。当整个社会的用人机制充满了重视学历、追捧名校的倾向,众多家长虑及孩子前途,也就不得不躬身入局,在孩子身上大手笔投资。

即便一些不太富裕的打工家庭,也很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一双760元的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为明星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日前有媒体报道,“贵养”在打工家庭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鲜见。即便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宽裕,一些父母本着“宁苦自己不苦孩子”的精神,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舐犊情深固然感人,但倘若这些家长以为“贵养”就是给孩子多花钱,实属片面。“贵养”更大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诚信、博爱、自立、勤勉、知礼等高贵品格,这才是父母能够给予子女的更为丰厚的精神财富,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在物质层面与其他享受高消费标准的孩子强行拉平。

无论职业、社会地位如何,家长们“鸡娃”的核心目的,无非为了孩子在父母打造的基石上能够继续向上攀登。但家长们也要认清一个现实:孩子不是商品,教育不是流水线,无法依照模具,通过大量金钱和时间堆砌出一个优秀人才。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教育实验:十年前,北京一家社会机构在全市的打工子弟中挑选出智力出众的一批所谓超常儿童、少年天才,把他们集体送入一所知名小学,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因材施教的优质教育,让他们不浪费天分,希望他们能不断升入知名中学、大学,最终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再次印证“教育改变命运”的正确性。然而,这项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实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十年过去,只有很小一部分孩子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其他孩子有的升入一般本科或高职院校,有的甚至中途弃学。尽管这些孩子对能够参加这项实验普遍心怀感恩,但出众的智力、优质的教育加上难得的好运气,并未确保他们走向所谓的人生巅峰。

这项实验的发起人感慨自己的理想“失败了”,其实这位实验发起人和其他众多家长一样,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教育更像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面对一棵小树苗,不遗余力浇水施肥,想让它长成擎天巨木,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棵树的成长成材取决于诸多因素,并非人为可以控制。正如不是所有幼苗都会长成参天大树,人的成长成才更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中国教育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