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寸口脉多种具体脉象的变化及主病

黄帝内经中寸口脉多种具体脉象的变化及主病

【原文】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1)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2)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仆(3)。

诸浮不躁(4)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5),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6),数动一代(7)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诸过者(8)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推而外之,内而不外(9),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10),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11),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12),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13),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注释】

(1)热中:粗大者,浮大有力之脉,是为实火,不但热浮于外而已,故谓之热中。

(2)少阴厥:指少阴肾气逆之阳厥病。

 

(3)眴仆:头眩而仆倒一类的疾病。

(4)躁:躁疾之象。

(5)阴:指手三阴经。

(6)足:指足三阴经。

(7)数动一代:数,阳脉,阴固于外,阳战于内,则脉厥厥摇动,名曰动脉。五来一止,七来一止,不复增减,名曰代,是为阳结。故病为滑泄下利,又为便脓血也。

(8)过者:即病脉。

(9)推而外之,内而不外:张介宾注:“凡病若在表,而欲求之于外矣,然脉则沉迟不浮,是在内而非在外。”(10)推而内之,外而不内:张介宾注:“凡病若在里而欲推求之于内矣,然脉则浮数不沉,是在外而非在内。”(11)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张介宾注:“凡推求于上部,然脉止见于上,而下部则弱,此以有升无降,上实下虚。”(12)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张介宾注:“凡推求于下部,然脉止见于下,而上部则亏,此以有降无升,清阳不能上达。”(13)脉气少者:脉气少,血气衰,正气衰而阴气盛。

【白话详解】

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故发为热中之病。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多好发为癫仆一类的疾病。脉象来时徐缓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多好发为疠风之病。患这种病的原因,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捍卫的功能,中了恶风,所以阳气先受病。有脉见沉细数的,是足少阴经脉之气逆乱的反映;如见脉沉细数散,为阳虚阴盛之寒热病。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凡见脉浮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为发热性疾病;如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凡见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如果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发现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如见涩脉是阳气有余,滑脉为阴气有余。阳热有余则身热而无汗,阴寒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积聚病。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身发热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上部,只见于上部,下部脉弱的,这是上实下虚,故出现腰足清冷之症。凡诊脉推求于下部,只见于下部,而上部脉弱的,这是上虚下实,故出现头项疼痛之症。若重按至骨,而脉气少的,是生阳之气不足,故可出现腰脊疼痛及身体痹症。

【按语】

本节主要列举了寸口脉多种具体脉象的变化及主病。切脉除脉象和至数外,还有脉的来去之势及内外上下之推法。疾病复杂,脉象多变,其切按脉象也宜仔细详察。因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而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故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况。其中来、去、内、外、上、下等,是诊脉时推求人体阴阳升降盛衰的具体诊脉方法,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元代滑伯仁又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诊脉有六字诀,他说的“察脉需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值得我们认真体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