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顺亮:儿时校址感怀(新韵)
儿时校址感怀(新韵)
(配图为国民师范学校旧址,图文无关)
前注:余儿时学校是柏杨林生产队的一栋木瓦粮仓的半间小屋,我们大清湾和柏杨林20多个放牛娃和割草妹就在这里完成了1——3年级。启蒙老师是家门中的三哥余顺栋,今年85岁,依然健在。那时候没有家长接送的待遇和娇气,有的是手提竹编火炉抵御严寒;没有皮鞋胶鞋,有点是光脚板沿路来回奔跑或仓库嗮坝跳绳。10岁时,我离开该校,到了山盆小学就读。后来土地承包到户,仓库随之消失,该校亦先后搬迁至柏杨林余顺栋家中和大清湾余官银(已故)家中,后来又合并到红芽小学,今年红芽小学又整体移交山盆小学。
(配图为国民师范学校旧址,图文无关)
儿时学校已不复存在也!余近日返乡,特到原校址观看,追寻儿时记忆,不甚感慨,遂作律存念,权当日记,供他日昏聩备查。
(配图为国民师范学校旧址,图文无关)
学校而今已变田,
高粱水稻立其间。
余怀愁绪秋心壮,
燕舞长空丽日悬。
曲径弯弯生小草,
黄花朵朵映蓝天。
清泉一捧香如故,
不见提炉几少年。
2020.8.25初稿祈正。
(配图为国民师范学校旧址,图文无关)
余顺亮往期佳作精选:
(以下链接可以点开阅读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