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禹王碑”论证夏朝都城阳城在开封
甜的咖啡
史书记述夏朝都城在阳城,而阳城在哪里?此文从分析“禹王碑”,论证夏朝都城阳城在今天的河南开封。 开封禹王台龟背形建筑禹王庙的西厢房内,有一通“岣嵝碑”。由于此碑内容是颂扬夏禹ᄃ治水的故事,所以又被称为“禹王碑”、“夏禹碑”、“大禹功德碑”。长期以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此碑原刻于湖南南岳的衡山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禹王碑”原刻果真出自湖南衡山岣嵝峰吗?夏禹王都阳城和治水之地果真在湖南衡山或山西阳城等地吗?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人通过对开封人文历史的探讨,对“禹王碑”的产生、内容、传承情况和夏禹王都阳城以及治水之地产生了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商榷求教。 一、 “禹王碑”产生和传承的历史脉络
(一) “禹王碑”的由来
公元前约5500多年发生在中原的大洪荒,到了尧帝时期海水再次反弹,倒灌内陆,泛滥成灾,百姓愁苦不堪。尧帝的执政官虞舜巡视天下,改用大禹主持治水之事。大禹治水成功后,接任尧帝帝位的舜帝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把一块名称“理水”的黑色玉圭赐给大禹,以表彰他治水的功绩。不久,又封大禹为夏伯,以夏地为其封国。舜帝在位33年时,任命大禹为执政官代替自己执政。17年后,舜帝在南巡中逝世,大禹为其治丧三年后,避居在夏地阳城ᄃ,将帝位让给帝舜的儿子商均ᄃ。但天下诸侯仍朝见大禹。在诸侯们的拥戴下,大禹正式即天子位,却谦逊地坚持“称王不称帝”。他以阳城ᄃ为都,国号为“夏”。
禹治水时,河水中浮出了神龟,背负文字,有数一至九,后人称之为“河图洛书”。大禹用它制成了以“五行”居首,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九类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河出图”、“洛出书”是太平时期到来的祥瑞之兆。开封自古就是“龙马负图”、“神龟负图”历史文化的发生地。陈留东北的河图村和市内北大寺包公石刻“龙马负图处”,就是“河图洛书”曾经出现在开封的明证。
禹王在位15年后逝世,葬在距离王都一带的会稽ᄃ山。会稽ᄃ山在大禹治水时与九尾狐氏女娇ᄃ在涂(菟、兔,或蜍)山ᄃ桑社野合之地,也就是古代开封陈留“灉水”的空桑一带。据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可见,“会稽ᄃ山”在大荒之中的“青丘之山”一带,而大荒之地就是被洪水淹没的中原地区。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氏)与白兔(氏)、蟾蜍(氏)、三足乌(氏)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祺。“祯祺”就是吉祥的意思。因此,大禹治水时和女娇ᄃ所居之城,大多被称为“祺”城,或“丌”、“期”、“萁”、“杞”、“启”等同音字名。说明“九尾狐”氏与同居于昆仑丘,即“青丘之山”地区的西王母,都是不同时期女系氏族的首领。据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东汉班固《白虎通》也记载:“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九者,子孙繁息也;于尾者,后当盛也”。说明“九尾狐”出现也是一个吉祥之兆。后人为了怀念夏禹治水的功德,便在中原夏禹“涂山”、“会稽ᄃ山”的“祺”城建庙祭祀,并撰刻了“禹王碑”纪念大禹。由此,“禹王碑”产生在大荒之地的中原一带。
(二) “禹王碑”随中原文化而传承 我们认为:大禹治水的地区主要在河北东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南部,以及淮河北部的大荒之地,即中原地区。但是,“禹王碑”却被普遍认为出自湖南衡山的岣嵝峰,这其中有着很深历史渊源。 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 山经 中山经》记载:“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豰、柞树,多黄垩,白垩。”又据西汉《战国策·魏策一》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而禹放逐之。”其实,“中山”、“彭蠡”、“洞庭”、“文山”、“衡山”,以及“长沙”、“九嶷山”、“苍梧”等全是《山海经》“大荒”中的地名。由于夏、商、周文化断代,后人不知这些地名的具体方位在那里。到了战国以后,“洞庭湖”、“九嶷山”、“苍梧”和“长沙”等地名随着中原氏族的南迁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开始在江南湖广一带出现。于是,《山海经》“大荒”中的地名便顺理成章地被安置在了江南湖广地区。 但实际历史到底如何呢? 经考察,湖南“长沙”之名,为公元前206年项羽灭亡秦朝,分封诸侯国之后,由“临江”改名而来。说明战国之前,“长沙”并不在湖南之地。而“洞庭湖、“苍梧”、“衡山”等地名大致也出现于吴起在楚国变法,中原氏族及文化向江南大迁徙、大传播的时期。 公元292—372年,东晋长沙相罗含在湖南衡阳ᄃ最早的文学作品《湘中记》记载:“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474年前,南北朝时期具有“南岳九仙”之一徐灵期在《南岳记》中记载:“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导山通渎,刻石名山之巅。”同一时期的南梁寻阳太守刘显(481—543年)在《粹玑录》中记载地更为详细:“萧齐高祖子铄封桂阳王,有山人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而献之。王宝之,爰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 这说明,通过战国和汉代中原文化大传播之后,湖南长沙衡山开始出现关于禹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玉牒”、或称“蝌蚪文字”、 “禹王碑”的传说和记载,但却无法见到当时并不存在的“禹王碑”实物。
“禹王碑”隐现之谜 北宋元丰二年(1079)之前,无数人访遍湖南长沙衡山,谁也没有见到“禹王碑”存在的实物依据。唐代散文家韩愈、文学家刘禹锡ᄃ均曾登上衡山,都因未见到禹碑的踪迹而大发感慨和深表惋惜。韩愈赋诗发牢骚说:“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ᄃ拿蛟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北宋淳化年间(990年—994年)出版的《淳化秘阁法帖》中,虽然有“夏禹书”的存在,同样没有“禹王碑”,即“岣嵝碑”的记载。北宋神宗年间(1067—1085),着名金石家欧阳修和赵明诚曾遍搜天下着名碑刻,也不见有“禹王碑””的记载。 这说明,“禹王碑”当时还没在衡山出现,也未被世人认可。 直到北宋元丰二年(1079)之后,才有居住在北宋开封的朝奉郎(文散官名)刘跂将“禹王碑”刻石在岣嵝山上的记载。据明代书法理论家丰坊《书诀 宋石刻》记载:刘跂“官终朝奉郎。临夏大帝玉册文变大,刻石在岣嵝山。”自此之后,衡山才开始出现“禹王碑”的实物。 此后,南宋ᄃ四川人何致、明代ᄃ长沙太守潘镒等人找到“禹王碑”“刻石”,以拓本的形式传播全国,进而名闻于世。云南ᄃ大理ᄃ、四川ᄃ北川ᄃ、江苏ᄃ南京ᄃ栖霞山ᄃ、河南ᄃ禹州ᄃ、陕西西安ᄃ碑林、浙江绍兴ᄃ、湖北武汉ᄃ均有“禹王碑”的翻刻。
据湖南方面史料记载:“禹王碑”碑文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中国最古老的碑刻,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可是,大禹治水到底在哪里呢?
二、“禹王碑”记述了大禹在开封一带治水的历史 明代,黄河南迁,开封历遭河水灾。为怀念治水功绩卓着的禹王,开封人根据他在“吹台”附近居住和治水的历史传说,于1523年,即正德嘉靖二年,在台上建了神龟形状的高台,还在高台上修筑禹王庙和大殿,铸造了高八尺的大禹铜像,企望大禹的神灵佑护开封免受黄河水害。神龟形状的“禹王台”建筑,取自于古代开封“神龟负图”于禹王之说。“禹王台”之名也由此得以传承。 神龟形状的“禹王台”上也有一通“禹王碑”,即《岣嵝碑》,和南岳衡山“镇山之宝”文字内容一样,共七十七字。 自明代起,不少学者都曾对“禹王碑”碑文进行解释,内容略有不同。近年河北唐山现代考古学者马贺山先生所作的释文是: 承帝冢然,翼辅雝卫。灾洚矢发,沮恒往行,三河飞涌。北过冀而奠,姒若忘鸟。宿岳麓庭,昶溢酉祈,水庐弗长,往求永定。华岳泰衡。崇楚事裒,劳余神禋,鬯曼吉徙。南渎衍昌。衣则食备,万邦皆宁,疆无漾漭。
释文的内容大致为:
受帝命冢宰答应,辅助舜帝治理灉水卫水。水灾降临,誓师出发。在沮水恒水之间奔忙。三河洪水泛滥,北过冀州而祭奠祖先神灵,姒忙于浚水忘记南部故乡的鸟地。治水在外常宿高山庭院,用酒祭祀天地,祈望河水畅通不在外溢,水到房前不要再涨了,希望洪水平定。从华山ᄃ到恒山ᄃ再到泰山ᄃ、衡山,非常推崇有才智的人疏导河流,从此洪灾减少。平时治水之余以烟祭祀神灵,用芬芳的美酒以享神,神灵昭示;迁徙大吉。南方的沟渠已经顺畅,草木兴盛,丰衣足食,万邦安宁,国之疆土再也不见洪水泛滥。
为便于理解马贺山先生“禹王碑”释文的有关内容,现对其中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冢宰”:是指舜帝的太宰,即执政官大禹,后来被授予总领百官, 辅佐舜帝执政的权力。
“灉水”:是流经开封的汳(汴)水。此水自开封向东流经河南虞城的一段被称作“灉水”,是汳(汴)水的下游地区。据东汉ᄃ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河灉水,在宋。”“宋”即开封东部的宋国,今商丘一带。又据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ᄃ《尔雅》记载:“灉反入。又水自河出为灉”。就是说流经开封的汳(汴)水,从上游的黄河流出以后称“灉水”。再据战国时期魏国《尚书 夏书 禹贡》记载:“灉沮会同。又或作澭,亦通作雍”。其中“雍”,即开封杞县,古称“雍丘”。灉水,即“雍水”,经“雍丘”北东流到“宋”,即商丘。 “沮”:为《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的“沮”水。据山东《姓出炎帝之孙墨家巨子后裔》对“巨”氏家谱解释:“封鉅曾被封于一个叫做'丰沮’的地方,所以起名为封鉅。封鉅的后代中以祖名字为氏的分别姓'封’和'鉅’,后鉅氏去金字旁,简化成了'巨’”。“封鉅”,即封父国之地,在开封北部的封丘西南。“灉沮会同”之地在开封西北和封丘西南汳(汴)水和沮水相汇处,也称“(长)翟渠”,或称“白沟”。 “卫水”:主要指流经卫国故地武涉、新乡、浚县及其东北部一线的卫河ᄃ。 “恒水”:发源地在四岳之一的河北恒山,上古时期“恒水”地跨黄河ᄃ,辖区分属冀、兖二州。因避讳汉文帝刘恒名讳曾改名“常山”。 “沮水恒水之间”:是指流经河南开封、杞县“灉沮”水以北和河北恒水之南地带。 “三河”:大致是指“灉水”、“卫水”和“恒水”。当时尚无黄河之名。 “飞涌”:指三河水势汹涌澎拜。 “冀州”:在开封西北方,治所在今河南沁阳一带。 “姒”:大禹的姓氏,泛指大禹。 “浚水”:即疏通堵塞的河水,也指开封北部的浚水。 “鸟地”:夏商时期,居住开封一带的氏族有着浓厚的鸟崇拜ᄃ观念,如汉代《史记 殷本记》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卯,简狄耿取吞之,因孕生契……。”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开封“浚仪青邱亦曰玄池,女简狄浴于青邱之水,有玄鸟遗卵吞之,生契,即此水也。”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在夏、商氏族心目中,玄鸟,即凤鸟、太阳鸟、鸷鸟等就是他们先祖氏族的图腾,而开封的“玄鸟遗卵”之地,就是卵生鸟族人的祖地和故乡。 “从华山到恒山再到泰山衡山”:上古时期不大可能有现在的华、恒、泰、衡“四岳”之地,充其量不过包含有嵩、泰、恒山之内。原释文中的“华岳泰衡”很可能就是《山海经》里的山岳,也可能都在中原一带,如郑州东南部的华阳山、开封西北部的岳台等。 从以上分析来看,大禹治水的大致范围南到豫皖的淮水、北到河北的恒水、西到河南沁阳的冀州、东到山东的巨野,基本以中原开封卵生鸟族的祖地为中心。大禹在治水中,汲取了前人的教训,变堵塞为疏导,体现出他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非凡勇气和聪明才智。大禹治水的精神和业绩,使他赢得了天下民心,为之后继承舜帝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三、“禹王碑”首现地开封是夏都阳城 开封禹王台,也称繁(婆)台,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夏王”、“乘夏车”的魏国惠王接待和宴请各国诸侯的“范台”,或称“范宫”,又是春秋时期着名音乐家师旷到开封,跟着善于演奏《九韶》的舜帝后裔学习吹奏乐曲的“吹台”。 禹王台是大禹的故乡—鸟人之地 中原开封一带,上古时期是炎帝、仓颉帝、黄帝,直到帝喾、尧帝、舜帝帝都或居住地,也是东夷人的一支——长翟(狄)人的祖地。其中帝舜,也称“帝浚”,或“帝俊”,其原因:一是帝舜出生在开封北部的浚水,古人以地为名,称其为“浚”。所以,古代“浚”与“舜”相通;二是舜帝将凤凰一类的鸾鸟,即俊鸟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所以“舜”与“俊”也相通。帝舜的帝都在开封西北部浚水之滨的黑池一带。 长翟(狄)氏为东夷人,是舜帝的后裔。东夷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崇日崇鸟”,即以太阳鸟为图腾,以太阳神为祖先神。太阳鸟被后人称为“凤凰”,即“鸾鸟”、“风(后)鸟”,或称“逢(封、蜂)鸟”等。无论怎么称唿,都与开封一带的“浚”水、“逢”泽、启“封”、“阳”城等地名密不可分。 所以,帝舜的后裔长翟(狄)人,甚至东夷人的故乡也在中原开封,都是以太阳鸟为图腾的鸾鸟氏族人。《水浒》中李逵之所以要“杀去东京(开封),夺了鸟位”,就与东夷人文历史有关。 开封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区 开封有很多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据东汉时期《水经 河水》记载:河水“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北魏郦道元注释说:“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开封一带的先民最先使用了火、最早驯化了狼或狗为家犬,世人称其为“狄(翟)”人,也称“天狼氏”,或“狼荡(汤)氏”。大禹在开封治水修建狼荡渠,就因狼汤氏,即狄人居住地而得名,至今开封西北部仍有狼城岗的地名存在。开封的“蒗荡渠”,也称“鸿沟”、“汳(汴)水”,是大禹早先治水的地方。 开封杞县古称“雍丘”,是《禹王碑》中所叙述的“灉水”流经之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肥阳城,县东北二十里,按(三国魏文帝时期)《城冢记》云:'禹治洪水时,在肥之阳所筑’。”其中的“县”为雍丘,在今杞县东北古浪荡水南岸。 《太平寰宇记》还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如:杞县雍丘有“祺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按《陈留王袭封雍丘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汉光武迎其神,移在雍丘城内。......《尔雅》曰:'祺者,吉祥名’。”又如:开封北部的封丘有“期城,在县西南七里。按《城冢记》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期城”在东夷鸟人长翟(狄)氏居住地——长丘,也是《禹王碑》中叙述“沮水”的所在地。再如:开封兰考有“簸萁城,在(古考城)县北四十六里。按《城冢记》:禹治水时所筑。”簸萁城大致在今兰考东北方向。这里历史上河水频繁泛滥,是大禹治水的一个重要地段。 开封周边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还有很多,充分说明这里处于上古时期《禹王碑》所叙述的“三河”地区,是舜、禹帝王都的畿地,自然也是治水的重点区域。大禹治水的成功,直接给上古时期的开封人民带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开封人民爱戴大禹,不仅有很多赞扬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而且还修建了多处祭祀之地缅怀他的功德。开封禹王台、杞县禹祠就是其中的重要证据。 大禹居住的阳城在今开封南郊 舜帝出生于开封北部的浚水,是开封俊鸟氏族领袖,他和妃子娥皇、女英,或称羲和、常仪在开封的舜帝帝都九成台成亲。据先秦古籍《山海经 大荒南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日”即十个太阳鸟部落,其中包括长翟(狄)人。羲和、常仪是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部落,她们出自对历象观测具有较长历史和丰富知识的母系氏族,也称“西王母”氏族,早期曾经是黄帝政权的官。据东汉天文学家刘洪《律历志》记载:“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综此六术而着《调历》。”所谓“占日”、“占月”,是指观测太阳、月亮,计算日历和月历,确定季节,安排历法。直到了舜帝时期,羲和、常仪所在的母系氏族仍与舜帝氏族保持着通婚关系。 舜帝去世后,下葬在封丘东部黄陵冈鸣条苍梧山一带。这里距离舜帝帝都九成台(即黑池)和夏都阳城(禹王台)均约30余公里;距夏代七世王杼的王都老丘,即开封县杜良乡国都里约10公里。大禹作为帝舜执政官,其封地和居住地必然不会距离帝都九成台太远。否则,无法行使执政管理职能。 据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记载:“禹都阳城。”赵国史书《世本·居篇》也记载:“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据明代《如梦录》记载,开封“西门内大街,有大爪儿隅头、小爪儿隅头”。“爪儿隅头”,也称“隅头山”,或称“隅山”、“嵎山”,是大禹后裔居住之地。阳城位于“隅山”的东南方向,彼此相距约5公里。阳城的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逢泽,也称“逢忌”、“逢池”、“蓬池”、“服泽”、“百尺陂”等,是大洪荒时期海水退潮后,在中原地区遗留下的几个大泽之一。 阳城地处大梁隅(嵎)山东南、逢(服)泽之北,按照“山南水北为阳,是上等风水”的古代习俗观念,大禹称王之后,便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王都。所以,开封后人一直将其称之为“禹王台”,以表达对这位先祖的爱戴和敬重。总之,开封是“禹王碑”所记载的大禹治水之地,也是夏禹所都之阳城所在之地。
夏商开封建都与方国
沙 爽
开封历史悠久,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位于黄淮大平原中东部,北临黄河,境内为一片广袤无限的大平原。自古以来,这里就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评价开封说:“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开封四通五观之郊利于战·····资大梁(开封)之沃饶,表里河山,提封万井。”开封地处中原,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4000年前的夏朝时期,夏人就在开封陈留附近的老丘建都。到了商代,开封境内不仅诸侯方圆林立,争霸一方,且有“夷”族在开封建立属国。春秋以降,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以及金朝又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故后人赞誉开封“夷门自古帝王州”。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其统治区域,主要处在河南中西部的河洛地区和山西南部一带。据司马迁《史记》中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表明了夏朝的政治中心是在中原地区,自开封从东向西的黄河、济水、伊河、洛河一带地区。《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禹避商均迁都何处,古今史家说法不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尚有四种不同说法:一为开封陈留浚仪说;二为山西晋城说;三为山西翼城说;四为河南登封郜城说。以上四种观点较有说服力的开封陈留浚仪说为不少学者所认可。因为此说不仅可见于文献的《帝王世纪》所记载的“禹避商均浚仪”。而且,夏帝的第七世季杼,将国都迁到了开封陈留附近的老丘。古本《竹书纪年》载:“帝宁居原,自迁于老丘”。帝宁史称杼,是帝少康之子,为夏王朝第七代君主。帝宁在位期间曾东征王寿国(亦称三寿国),在位17年,把夏王朝的疆域扩展至东海之滨。以后夏王朝在老丘历经槐、芒、泄、不降、扃诸帝,至夏朝十三世王胤甲(廑)即位,再迁都于西河(今安阳东南)。夏王朝此次在老丘建都187年(一说214年),因此老丘作为夏王朝鼎盛时期的都城,而彪炳史册。 夏朝末年,夏桀无道,汤败夏桀于鸣条(今开封东北封丘境内),汤遂灭夏,夏桀逃南巢氏,夏朝灭亡。 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历史上称殷商。商族早在建国以前就是一个多次迁徙的民族。自契至汤先后八迁。张衡《西京赋》中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前八”是指商朝建立前自契至汤八次迁其政治中心。“后五”是指商朝建立后又五次迁都。商朝建立初期,汤始居亳(一说建都于西亳)。其后五次迁都为,仲丁迁嚣,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至纣王灭国273年,“夏不徙都”。据此可知,商朝建立之后,先后以亳,嚣(隞),相、邢、奄、殷为都。 商初汤以亳为都,历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计12帝都亳。早在商汤主政时,汤就举开封人伊尹为国政。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生于空粲(今杞县空桑)。据史载,伊尹夏朝末年为有莘氏之家奴,曾做庖人,因为陪嫁之臣随有莘女到商汤之处。伊尹聪明多谋,汤三以聘之,始徙就汤。汤伐桀,灭夏,遂主天下,伊尹之功为多,汤尊之为阿衡。伊尹助汤灭夏,又助汤完善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使商朝初期社会稳定,经济强盛,从而名扬天下。商帝仲壬即位后,以伊尹为“卿士”执掌朝政,以朝诸侯。仲壬死后,太甲即位。太甲暴虐、乱德、不遵汤法,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摄政当国以朝诸侯,放太甲于桐宫。太甲居桐宫七年,悔过自责反善,伊尹乃迎帝太甲而复授之政。伊尹一生辅政商朝五代帝王,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 关于伊尹之死,史书上尚有不同之说,《史记·殷本纪》中载:“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帝王世纪》中载:“伊尹····年百岁卒,大雾三日,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之。”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伊尹即位,放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后人为纪念伊尹,在其家乡建伊尹庙,今杞县西空桑村仍存有宋真宗题伊尹庙古碑。 据历史记载,商都居亳最后主政的是中宗太戊。《史记·殷本纪》载:“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故称中宗。”中宗太戊为帝雍己之弟,其父太庚(又名小庚)为帝沃丁之弟。《史记·殷本纪》载:“沃丁崩,弟太庚立。”另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仲丁为太戊之子,太庚之孙。中宗崩,仲丁即位,当年把商之都城,从亳迁到嚣。《帝王世纪》中所载“仲丁徙嚣或曰敖”,皆言商都自亳迁嚣之事。 嚣(或作隞、敖),商周子姓国。《路史·国名纪》中载:“嚣(敖)仲丁居敖也,在陈留浚仪。”浚仪即今之开封市区西北。仲丁迁嚣后曾东征蓝夷(东夷的一支),蓝夷居地在今山东滕州东南。仲丁死后,弟外壬即位,仍以嚣为都。《史记·殷本纪》记载:“帝仲丁崩,帝外壬立,是为帝外壬。”古本《竹书纪年》载“外壬居嚣”,均可为证。 1983年在确山县竹沟发掘一春秋早期道国贵族墓,墓内出土一带有铸有铭文的匜。铭文曰:“嚣伯口夷,自作旅也,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嚣在历史上虽名不见经传,出土文物足以证明“嚣”为春秋时期一个“伯”级小国。 外壬死后,河亶甲即位,再次将国都从嚣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县境)。此后,嚣不再成为商的国都。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成汤受命,其存者三千余国。”表明自夏至商诸侯方国呈递减之势。《孟子·万章》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以诸侯曰附庸。”夏商时期许多诸侯方国都建都于中原。《太平御览》载:“王者受命创始,立都建国必居中土。”开封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建国立都之地。据文献与考古发现,夏商时期诸侯方国有逢、夷、聃、东莘、杞、戴、锡、戈、玉畅、弥作、顷丘、喦等。 逢:夏商姜姓国,唐虞之世逢人就在开封附近建造方国。开封古代东南的蓬泽即与逢国有关。商代晚期,逢人迁至山东临淄、蓬莱,其后融合为蓬莱之族,其地在今山东蓬莱境内。 夷:商王朝属国,地域至今开封市区东北域,夷人常供商王朝驱使,受商王之命办理王事。开封旧有夷山,夷山即为古时商代夷人所居之地。 聃:(音南)或作冉,晚商西周姬姓国,聃的地域在今开封市区至开封县一带。春秋早期聃与郑国为邻。罗泌《路史》载“河南开封有聃亭”,即为古聃国之地。聃之亡国因于郑姬,春秋初年为郑所灭。 东莘:商代娰姓国,地域在今开封陈留附近。莘是夏商时期之强国,商汤曾娶有莘氏之女为妃。《元和郡县志》载:“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今陈留东北18公里杜良乡国都里村即为古之莘城。 杞:商周娰姓国,杞为夏人之后裔,商汤灭夏桀后,把夏人一支封于杞。商代末年,杞国灭亡。周武王伐纣灭商,封禹之后裔东楼公于杞,使之重新复国。古代雍丘为杞之都城,位于今杞县城关一带。公元前739年杞国东迁,后居山东淳于,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 戴:西周姬姓国。《元和郡县志》卷十一载:“考城县古戴国也····后属宋,楚灭宋,改名曰谷。”旧考城县在今兰考县东北,戴国地望在今兰考、民权、杞县三地交汇地区。公元前713年,戴国被郑国所灭。 锡:商周御姓国。商周锡国在今杞县、通许、陈留镇三角地带。春秋初年郑国灭锡,部分锡人迁至湖北郧西一带,仍称锡国。 戈:亦称戈方,夏商娰姓国。据考戈在今开封杞县南至太康县境,其北境在杞县境内。 玉畅:或曰玉帐,古玉畅在今杞县东北30里。 弥作、顷丘、喦:皆在今杞县、通许、陈留镇三角地区。 综上所述,开封地处黄淮流域的河洛文化中心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夏商时期诸侯方国林立。夏王杼迁都老丘,正如古人所述的“大梁之沃饶,尽在中原”。夏商时期,开封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占据有重要地位,而且为后世在开封立国定都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大象出版社,1998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清·《杞县志》 清·《考城县志》 清·《陈留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