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遮不住的千年风雅
文震亨曾在《长物志》里提及:屏风之制最古。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
古代称之为“扆”,亦写作“依”,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
《辞海》上载有“黼扆”“斧扆”“斧依”,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
屏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民族图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马王堆漆屏正面
在我国,屏风的使用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留存的实物甚少。
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屏风,可说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屏风实物。
这是一具彩绘漆插屏,木胎,长方形,通高62厘米。屏板长72厘米,宽58厘米,厚2.5厘米。屏板下安有两个承托的足座。此屏风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
马王堆漆屏正面
屏面髹漆,一面红漆地上满绘浅绿色油彩,中心绘一谷纹圆璧,周围绘几何形方连纹,边缘髹黑漆地,朱绘菱形图案。
另一面髹黑漆地,以红、绿、灰三色油彩绘云纹和龙纹。
但见一条游龙飞舞于长空之中,昂首张口,腾云遣雾,体态轻盈矫健,形象神奇生动,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魅力。
清乾隆 卢葵生款剔红郭子仪贺寿图屏风 展开高213.7厘米 长375.9厘米
屏风起源很早,它的使用在西周初期就已开始。
起初,我们先祖的家具陈设是非常简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于是,家具中的屏风制作也应运而生了。最早大多放在床后或床侧,后逐渐由固定的发展为活动的,式样和功能也不断出现了各种变化。
卢葵生款剔红郭子仪贺寿图屏风局部
屏风的诞生,开始是专门设计于皇帝宝座的后面。它以木为框,上裱绛帛,画了斧钺,成了帝王权力的象征。
《史记》中也记载:“天子当屏而立”。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发展,屏风开始普及到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葵生款剔红郭子仪贺寿图屏风局部
古人在屏风上绘画题诗的形式各异,而以山水画为最早,在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屏风,里面有山水的形象。
最为著名的还是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画中绘有多处大幅的屏风,而屏风当中绘有山水的图案,起到分割画面的效果。
而后,屏风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博古、书法等等。
清雍正 黑漆泥金贴鸡翅木玻璃炕屏
其实,自明代以后人们不仅使用围屏,更是又衍生出了挂屏等各类屏风,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清代屏风的种类更为齐全,制作手法愈加多样。通过外官进献、内务府采办或招募各地优秀工匠进宫制作等方式,屏风源源不断地汇集于皇宫大内。
常见的屏风带有古香古色的中式韵味,山水泼墨、刺绣仕女或者古木镂空,与古典家具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之美。
但古典的中式屏风,毕竟不太适合现在的住宅,虽然本身还是很美的,但是放在家里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觉得闷。所以现代屏风最终大致发展成如下几个形制:
南宋 刘松年《罗汉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罗汉,背三扇围屏而坐。
清早期 黄花梨大理石地屏
美国明那波里斯博物馆藏
清代《康熙皇帝便服写字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沈阳故宫博物院 芝兰室
清代 青玉鱼樵图砚屏
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屏风作品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