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明|书法家的“情人”和“情书”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爱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很多人大概会记得《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苏轼在《江城子》写下对妻子的怀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从神话传说到真实事件,从小说剧本到诗词歌赋,都有很多关于爱情的描述和记录。现代社会,更是炮制出无数有关爱情的影视剧。

管道升《秋深帖》(赵孟頫的妻子,她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铄“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王献之行草《奉对帖》,太元元年(376年)王献之33岁写给前妻的信。

(释文: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颜真卿《与夫人帖》

杜牧《张好好诗并序》
(该帖是公元834年(唐文宗大和八年),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妓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与她此首婉丽含蓄的长诗。大和三年杜牧为沈传师子弟沈述师幕府,其间,与沈府家妓张好好相识,互生爱慕之情。未及表达,沈述师即将好好纳为妾,二年后弃之。数年后,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城东酒肆相见,好好当垆卖酒,物是人非,杜牧不胜伤感,遂作此诗。)

现实中,完美的爱情似乎很少,理想的爱情多半存在于小说故事中,那些无一例外的大团圆结局,就像《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浪漫情缘。其实未必尽然,《杜十娘》中十娘就所托非人。因为从来没有固定的“爱情模式”,也没有绝对的爱情定律和秘诀,只有无数关于真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不一样,因为有不一样的男女主角。尽管中国社会有“三纲五常”,却出现了白素贞和许仙,董永与七仙女,牛郎和织女等期望爱情而抗争的传说,在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更是塑造出书生和狐狸精的爱情。人人心底都埋藏着一个叛逆者的影子,又是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在所不惜。

鲁迅《两地书》

林觉民《与妻书》真迹

很多人期望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其实更关键之处在于,彼此之间的真诚,是否真正地相爱过。被棒打鸳鸯的焦仲卿,不能说没有爱情。陆游那首《钗头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八十多岁,还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很多人依照结局来判断爱情的有无,难免会得出了现实中缺少完美的结论。即便像唐明皇与杨贵妃,面对爱情的最终结局,也是无可奈何。期望“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结果却是“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毛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

毛泽东《虞美人 枕上》(1921年)

杨开慧手迹《偶感》

之所以有现实中的爱情与剧本中的爱情的区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度关注了名人的爱情。现代社会中过度炒作,异化成绯闻,最终爱情也会变成无情。另外一层原因在于,忽略甚至无视普通人的爱情。富豪大款纸醉金迷,时常感喟爱情的可贵,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朴实平淡,并不妨碍收获真实的爱情。所披露的刘国江和徐朝清的故事,就是一例。当年他们私奔进入深山老林,为让妻子能安全出行,刘国江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凿出六千多级“爱情天梯”。事情被曝光之后,才知道有这样一段故事。其实在这之前,仅仅只是两个人的爱情而已。爱情不是用来秀的。从来只有当事人,才能领略其中真味。

羌女(大约写于三国至十六国前凉时期),史上最早的情书

现今所能见到最早的情书实物,是一位羌女写给汉族情人的。“取别之后,便尔西迈”,“每念兹时,不舍心怀”,能够写出这样的句子,不仅充满真情,也显现出良好的文化修养。这是一封未曾发出的信,散落在原地,最终被埋在黄沙之中。这封少女的情书,曾深深打动了诗人卞之琳。1933年,专们为此写下了一首《寄流水》的诗。要读懂这两件有关爱情的物事,还需要专业水准。书法家是文人。书法家的爱情最重要见证,就是彼此之间的鸿雁传书,笔墨传情。

1936年 徐志摩撰 《爱眉小札》

沈从文著《湘行书简·天明号音》

近代史中,有两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不时让人想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精美无比的情书。

一对是诗人徐志摩和陆小曼,一对是沈从文和张兆和。令人感慨的是,徐、陆想象过一种“草香人远,一流清涧”的超然生活,却好景不长,而沈、张最终成为“神仙眷侣”。《湘行书简》是沈氏平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美得很,我想你一同来坐在舱里,从窗口望那点紫色的山。我想要你来使我的手暖和一些、一个絮絮叨叨撒着娇的男人,因为思念,像是单纯明净的孩子,让人心疼。”沈从文始终相信真爱的存在,于是就有了“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回想今天,在这纷扰的世界,人心浮躁不安,还有几人能静心给深爱的人,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呢?

郁达夫致王映霞的情书手稿

郁达夫 书法对联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如今,世人匆匆忙忙,还没来得及确定对方是不是那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跨越中间那段距离。名份看起来是有了,然而很多世间之事,看不到真相。我希望一个人,可以给爱情多点时间,不要那么唐突或很随便,很轻易地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把一份真心慢慢的渗透到对方生活,无声无息却又可以感知,能够从容接受,细细回味。然而这样的想法,在这个极其势利的社会,有些过于理想化,于人于己可能勉强为难。人越长大,越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付出。更何况,在许多人看来,谈情说爱,已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付出与回报的现实问题,甚至是赚与赔的生意问题。

张大千书法 (北方有佳人 遗世而独立)

张大千致山田喜美子信札

(爱的喜媺:得到您的回信看了又看十分的欢喜。绿窗新话诗、酒玩江楼六册书昨天也收到了谢谢您。郭先生去美国了,我一个人在巴里甚是寂寞,洗澡换衣没有人照应,想起在偕乐园您每天是陪着我洗澡,照应我换衣服的,现在我真的苦极了。您要我来东京我一定来,只要我的事情稍为顺心一定快快的来。麻布的王桑回东京了没有?衣服带了来没有?五月廿八日写给爱的喜媺,爰。请买人绢、风吕敷二枚速寄巴里要深绿色的。)

当今整个社会充盈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更多人更愿意与金钱牵手,与权势相拥,似乎一切都可以商品化,能够出售。爱情的纯洁度不断降低,不禁让人怀念和向往那些曾经的倾城之恋。

爱情没有法则,只有用心守候。要学会随缘。相信爱情,做好爱情来临时的准备,放慢脚步,抱着一颗柔软的心。缘分来了,好好把握珍惜。给自己一点时间发现彼此美好中的缺陷,缺陷中的真实。爱情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所谓真实,就是给对方一点时间接受浪漫之外的世俗,在世俗中寻找温暖的浪漫。

丰子恺   阳春白雪 

梅花三弄 姜育恒 - 往事回味精选Ⅰ

作者:薛元明,艺术批评家,专栏作家。

(0)

相关推荐

  • 婚内出轨,中年分居,说了一辈子情话,沈从文还是辜负了她

    1969年冬,在68岁的沈从文下放改造前夕,张允和前去探望.面对这间无处下脚,一片狼藉的屋子,张允和兀自感慨.待她临走之际,沈从文将她留住,从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封皱巴巴的信,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举着 ...

  • 爱不能等丨今天,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很多人说这是民国时期的"最美情话". 然而纵 ...

  • 优柔的执著

    相约周四,共享美声 就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我们从沈从文年轻时的照片上,可以看出他的紧张.不安和迷惘.自从他和张兆和结婚后,我们看到的沈从文,似乎就是那个一脸平和.淡然.微微笑的形象了.到了晚年,我们看 ...

  • 薛元明|书法家被谁养?

    书法家被谁养?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在脑海中形成这个标题之时,起初连自己也觉得纳闷.想必会有同道认为我是故作高言.口无遮拦,把书法家当成什么人了?况且自己好歹也算圈中人.其实看官不必 ...

  • 薛元明|罕见两版本!吴昌硕《修震泽许塘记》技法解析

    吴昌硕<修震泽许塘记>技法解析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说到吴昌硕的篆书,自然要说到<石鼓文>.吴昌硕发掘了石鼓文,石鼓文成就了吴昌硕.虽然涉猎石鼓文的非吴昌硕 ...

  • 薛元明|《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技法解析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刻于山东泰山,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计44行,每行10-125字或不等,凡2799字 ...

  • 薛元明|展览如烟

    展览如烟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世界各国对香烟的定位非常有意思,公开申明为"吸烟有害健康",但因有高额的税收收入,难免"禁而不止".事实上,要让 ...

  • 薛元明:书法应酬之作害人害己的“十大罪状”

    所谓应酬,凡是书家自己不想写而又要勉强去写的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应酬对每个书家来说,几乎不可避免,无论是名家还是一般爱好者,就是刚刚入门的也会有应酬,比如说写个春联什么的.名气大,找的人多,但可以收取一 ...

  • 薛元明|人未老,字先老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人书俱老"常被用来形容一些老书家的创作,年龄.艺术修养以及书法创作一道升华,达到某种高超的艺术境界.近来观摩一些青年书家的创作,一味追求夸张 ...

  • 薛元明:不趋于俗—徐渭仁篆书联赏析

    不趋于俗 ---徐渭仁篆书联赏析 薛元明 徐渭仁(?-1854),字文台,号紫珊.少年时与梁同书友善,继而与陈鸿寿.张廷济等结为金石书画之艺友.收藏碑帖甚丰,精于鉴赏,时人称为"巨眼&quo ...

  • 薛元明:伊秉绶罕见篆书,百年难遇!!

    伊秉绶罕见篆书 百年难遇!! 作者:薛元明        伊秉绶篆书作品极少,迄今所见不过三:两件是临作,一是临<浯庼铭>,选唐篆"冷门",可见其偏好,笔画细致轻盈,字 ...

  • 薛元明|所谓“大家”

    所谓"大家" 文|薛元明    牛墨王说书原创首发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经说过一段众人皆知的名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书法之"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