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茶:一個非佛教徒眼中的“禪茶一味”
聲明:
1、這是應一位台灣茶友要求所寫的“點題之作”,為方便其閱讀,故使用繁體字,內地茶友可以音頻輔助閱讀。——一片上好的老茶換一次解惑,我們認為這還是蠻公平的。
2、空山並非佛教徒,故文章不帶有宗教傾向。但“禪茶一味”畢竟源自佛教,故空山會引經據典,并以“冷靜的獨立思考,樸素的哲學思辨”來為你闡釋他眼中的“禪茶一味”……
不明覺厲
是觀有茶之所在,便總能看到這句“禪茶一味”。講究的,或做高懸匾額,或置為墻上中堂;不那麼講究的,壁紙、桌旗、茶盒、茶服、茶器刻繪,林林總總,統統如此,是為濫觴。
電視欄目、書刊雜誌,但凡與茶有關者,也都會把這句當個背景、水詞兒之類的掛在嘴邊。但你若要多問一句,
“這'禪茶一味’究竟何意啊?”
那換來的回答要麼是不知所云的演繹,要麼就是環顧左右而言他了……
你還別怪人家,怪也只能怪你自己——不識趣兒!
本來么,初見禪茶一味,便不明覺厲于心了,——一群”止步於初見“之人,光知道它高大上了,誰還顧得上對它”再探究竟“呢。
说来,我也挺不識趣兒,自以為是的要在這兒說說這”禪茶一味“的究竟道理。
偈語本相
說來話長,但首先要明確,關於茶與禪的相關性,是在禪宗東漸后的中原大地上才得以提出的。唐代趙州從諗禪師“喫茶去”的偈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而到了宋代,圓悟克勤禪師于湖南夾山著述禪宗一書《碧巖錄》時悟得“禪茶一味”之道,并手書“茶禪一味”四字贈予日本弟子榮西法師。原跡現藏日本奈良大德寺,其思想也一直影響著日本茶道的發展。
從其中的發展流變來看,我們可以推想出這樣的一個結論:
“禪茶一味”是對偈語“喫茶去”的進一步解釋,
——習禪為何“喫茶去”?因為“禪茶一味”耳。
偈語,本為佛家禪宗高僧高徒間參傳禪妙之法的方式,——因為妙不可言,且又不得不傳,故用奧義、簡潔之字句或行為進行表達,留待機緣洽和、慧根具足之人參破玄機,以得開悟。
而禪宗素有“以偈應偈,以偈釋偈”的慣例,顯然“禪茶一味”也同為偈語,——紅塵中的世俗之人弄不懂、參不透,也便不足為奇了。
於是也便生出了許多朦朧,並被刻意營造出一種指向不明的美感,意味雋永而抽象。你這樣理解便會產生這樣的味道,她那樣解釋便會生出那樣的味道,於是這禪便愈參愈有了味道,——世俗的味道……
禪定前修
禪,本是真切、明確的體驗,需要通過修習來獲得,——平靜安寧、無上清涼,——是與五味雜陳之世俗氣毫不相干的。既然如此,那我們不妨再来聊一聊“禪”……
警告!以下内容燒腦,請自備普洱降溫~~
蛻變
我們首先從字面來理解。印度天竺語的jana,音譯為“禪那”,後世便以單字“禪”稱謂此類行為至今。古漢語中的“禪”可通“蟬(即知了)”,取其蛻變之意,甚是妥帖!因為禪定本就是一種內在的蛻變過程,追求終極的頓悟,就像知了猴蛻變為能飛的蟬,毛毛蟲作繭自縛蛻變為蝴蝶一樣。
自先秦時期便有類似行為的記載,但無確定名稱。后達摩祖師東游傳揚禪學,經後世弟子修改并融入本土內容以適應中原弘法之用。到六組慧能法師,禪宗在中原已相當成熟,世間參禪之風甚盛,外邦也來參修禪學,如日本、高麗等國,并回國開枝散葉。
禪修的過程本身其實是非常內化的,難以假手於外。同樣這種體驗也是完全內化的感性認知,無法使用語言工具充分表達。
正因于此,在看到他人開悟之後的質變時,人們則更願意相信其是“頓悟”,而非習禪日久的“漸悟”。這種根植于本性的偏執,便將很多人阻擋在了禪門之外。
意識之上的意識
(燒腦開始……)
當你在思考晚上是喝粥還是吃面時,你有沒有意識到這是你在思考還是你的本能在思考?
當一杯茶湯入口,又是誰在對這口茶湯產生了好惡取捨呢?是你么?
你的呼吸,是你在控制么?如果不是,那又是誰在控制著它?
你可曾發現,我們雖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能力,卻很少能夠這般客觀冷靜的觀察自己。
你會說:“我作為'主體’,外物既為'客體’,明確的主客之分是'客觀’審視一切的前提。”
那么,你確定你就是“主體”么?或者說在你的“肉體”與“意識”兩者之間,誰又是“主體”呢?當你在思考時,又有誰是”主體“,誰是”客體“呢?
好了,估計再這樣問下去你就該瘋了!宣佈答案吧:
其實在你的意識之上確定存在著某種更高層次的意識,但這需要你去進行洞察與覺知的訓練,——這便是以開悟為目標的禪修。
宇宙的脈動
在很多人眼裡,修禪是為了回歸一種寧靜。而我的說法則更直接,——禪修就是幫你除去那些宇宙原生頻率之外的一切律動。導致那些律動的因素有情緒、欲求、極端環境等。當你修煉到這些因素已無法再影響到你的心緒時,你便回歸了那最初始的寧靜。
一旦實現了同宇宙的節奏同步,你便會覺察到一種異常宏大的感受與洞見,我們稱之為”開悟“。
所謂的”一葉障目,不見天地“,指的就是被某些因素的噪波干擾,使你無法去感知自我的宇宙頻率。
以上是一些有必要在禪修之前稍作解釋的概念,雖浮光掠影、淺嘗輒止,但已為下面的踐行階段埋下了體悟的種子……
究竟法門
無論從古印度佛教中的瑜伽還是本土禪宗中的禪定修行,都一直在延續著”觀呼吸“的禪修之法,——它既是“入門之法”,也可作為後期的“精進之法”,深入淺出,一以貫之。所以我們也將沿袭舊制,以此法為例,帶你進入那奧妙神奇的”禪定世界“。
呼 吸
從古至今,之所以人們一直选择通過“觀呼吸”來作為探索禪修之門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偷不得懶,——你可以說自己天生鈍木,沒有慧根,但你卻不能說自己沒有“呼吸”。其實這也是在闡釋佛教“人人皆有佛性”的樸素觀念。
當我告訴你,“禪修先從觀照自己的呼吸開始”時,它沒有額外深奧的含義,很淺顯,很直白的理解即可。但人們很容易會錯意,他們會去“刻意的”進行呼吸,再去觀照這種“刻意的呼吸”,——這就錯了。
回答上面那個問題,“你的呼吸,究竟是誰在控制?”——是本能,生物的本能。一個正常的人不可能保持半小時不呼吸,因為那不符合你本能的吐納節奏,那也是宇宙賦予你的節奏。所以你無需去刻意呼吸,在本能的驅使下自然呼吸就好。
接下來你會遇到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我作為呼吸的主體,如何做到客觀專注於這源自本能的呼吸呢?
——把呼吸視作一個客體事件來看待。
關注腹部的每一次起,每一次落,每一次預起,每一次預落,每一次充盈幾何, 每一次虛空幾多……
一次呼吸會被我分解成了十幾個連續的動作片段(當然,分解程度因人而異),這其實也是在將意識本體從肉體本能中獨立出來的過程,——你將學會如何將自己視作一個客體來進行觀照了。
同時,隨著你對“觀呼吸”過程的愈加熟練,你會發現雜念的升起將愈來愈少,——沒有了那些噪波的干擾,只剩下那宇宙本生的原始頻率,你將體驗到那最初始的寧靜,你會理解佛家所謂“放下”的境界。
“觀呼吸”的過程熟練后,行、坐、臥皆可,但初期提倡“盤腿而坐”,尤其是“雙盤”,這是因為“雙盤”之下,人的身體結構相對來說最為穩定,不用將意識過多的投注于穩定身體上。當然,“雙盤”是有難度的,需要練習,故初始“散盤”即可。
剎那的生滅
在觀照“呼吸”這一線性的過程中,觀照本身也便具有了線性屬性。那麼它的次第順序、時長時刻,及其精微變化,也都是要細膩觀照到的。
一旦到達這個階段,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神奇:最初所觀照到的一個長達數秒的確定動作,會被你逐漸分解為若干個時長不足一秒的小動作,更進一步的細化則會達到無法進行時間描述的短暫時刻,——“剎那”。而在這剎那間的升起與落下則是佛家所說的“生滅”。同時你也會清晰地看到每一個剎那的細微不同,這便是“無常”。如此完整深刻的體驗過程,你完全可以把每次呼吸都視其為一趟“輪迴”。
倘若我不提醒,你可能意識不到,在你充分享受“內在觀照”的過程中,外在的時間、空間兩個維度,已經被你忽略掉了,——因為這兩者對一個“內觀”的過程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隨之你會建立起另外一種更加恢弘的時空觀。在這個時空觀下,甚至于連你自己都消失了……
如你所見,這也是一個體悟佛家幾大基本概念內涵的重要途徑與方法,所以我們也可稱其為“眾妙之門”。
踐 行
說歸說,做歸做。這一切沒有你聽起來的那樣簡單,真知需要你去踐行。
初時因為你對觀照尚不熟練,所以會很慢,這不重要,誰的開始都是如此,所以你也不必擔心什麼。
在“禪坐”久了之後,作為調劑也會有“行禪”的功課,你要觀照你這每一步時動作心念的升起與落下,——同樣,最初你也會走得很慢,甚至於發現自己突然不會走路了。慢慢來。
進食,也是一個用來練習“觀照”的上好方法,——首先它補充了能量!同時進食也為你關注到身體內部的運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建議用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它會增加對手接觸食物時的觸感觀照。注視食物,唾液分泌,口腔潤滑,伸手,接觸,抓取,送至嘴邊,張嘴,入口,咀嚼,感知味道,愉悅感升起,下嚥,過喉,入食道,進入胃,被消化,滿足感升起……這又會是一個漫長的感知過程。很多高僧保持著每日一餐的習慣,但一餐會吃上兩到三個小時。
區別于潛意識
隨著逐步深入,在能夠充分觀照像呼吸這樣具體的動作之外,諸如想吃那個蘋果、想要動一動眼睛、對那朵花心生愛慕等心念的升起,你都可以清晰的觀察到。你可能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正在觀察“意識層面”的應該是“潛意識(下意識)層面”。
那你可又錯了……
當你正在專注于“觀呼吸”時,會有一些莫名的意象猶然升起,無關現實,不知來由,卻奇妙異常。這才是“潛意識”的產物。有點兒亂吧!沒關係,我們慢慢理。
心理學領域通常將被意識層面壓抑,基於原始本能的那部分區域稱之為“潛意識”。“意識層面”極少直接感知“潛意識層面”的內容,“潛意識層面”的內容往往需要通過變形為意義含混模糊的“意象”才得以矇騙過“意識層面”的審核,上升到“意識層面”,得以被感知。所以,既然你能清晰意識到心念的升起,那你這“意識”顯然不是“潛意識”,它應該是凌駕於“意識”與“潛意識”之上的一種“高級意識層面”。“精神分析心裡學派”擅長結合具體情況分析各種意象以獲得表象背後的答案,精熟者甚至能在自我的夢中清醒的意識到當下所處的夢境狀態,并實時分析夢中出現的各種意象。這便是那個“高級意識層面”,它等同於禪的境界。
勇 氣
以前說過,之所以人類精神世界要分化出意識層面與潛意識層面,就是因為人類的原始動物本能阻礙了人類社會的形成與發展,所以要通過社會規範去壓制那些原始的動物本能。這些本能雖被壓制但卻未被消滅,他們一直存在著,蛻變為潛意識中的內容。
所以,讓習慣了社會道德規範的人們去直面自己潛意識中的那些原始本能,是需要無比勇氣的。同樣,當要進入禪定的某種境界,也必須捨棄你一直固守的那些妄念執著, 這時你不會是心生歡喜,而是油然而生一種無邊的憂傷。正如電影《臥龍藏虎》中李慕白(周潤發飾)入定后所感受到那種悲哀之情,恰恰正因為他心中有那割捨不下之物。所以真正的禪修也是需要勇氣的。
可見,真正的心理學家與偉大的禪師都是經歷了一番身心的掙扎,最終超越了自我的人,他們凡事都會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洞見。
禪茗相參
終於說到茶了,——著實不容易。其實當你了解了以上禪修的基本內容後,剩下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
“茶究竟是怎樣與禪相通、相參、相一味的?”
祖先巫筮之術借茶以通神的功用,皆有記載。而在茶中刺激物對身體適當的作用下,會使你興奮、愉悅,以激發你精神,有利於專注你當下的觀照過程。
當你對觀照過程愈加熟練之后,飲茶本身便常被作為修煉觀照能力的一種種“方便法門”:一道茶完整的層次起落變化,一口茶湯的前中后表現,沖泡過程中的精確操控,無一不是修煉觀照之法的上佳對象。
同時,“誰都沒喝過兩道完全一樣的茶”,“一道輪迴一道茶”,“沖泡之要,無我之法”……,這看似描述茶的箴言,其實正是在闡釋佛法。
所以,禪與茶怎能不一味呢……
參禪,怎能不“喫茶去”……
跋
顯然,這篇文字不是那種“大道至簡”的筆風,卻多了些樸素與詳實。細讀之下,——哪怕是細聽之下,也定會使你對禪修,對心理,乃至於對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種認知被前人概括為“禪茶一味”,卻又被我拉拉雜雜的折騰出這好長一篇。
如果還要回歸那至簡的偈語形式,那麼我會說,“走,喝道普洱吧……”
如果還嫌啰嗦,那就一起“覺茶”吧……
我是空山,這裡是空山茶話
參考書目:
1、《五燈會元》普濟 編著
2、《碧巖錄》宋 圓悟克勤禪師 著
3、《意向對話技巧》朱建軍 著
4、《弓道之禪》【德】奧根·海瑞格 著
5、《內觀基礎》【緬】馬哈希法師 著
6、《佛教與東方藝術》張錫坤 編著
7、《印度佛教史》【英】渥德爾 著
— 往 日 精 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