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卓越领导者的三大平衡
领导者个人及其所在组织的成功都离不开战略,实际上如果没有战略,机会也就不能称其为机会。否则,我们就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推动组织实现其预期的成效、什么占用资源、什么分散资源。但是,如果无法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话,再宏伟的理念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不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突破性的思维将只是胡思乱想,再多的学习也无法带来实际价值。所以,领导者必须关注战略与执行的平衡。
管理学家德鲁克
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变革和连续性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组织越接近变革的引导者,它就越需要保持内部和外部的连续性,越需要在快速变革和保持连续性之间取得平衡”。创新包含了变化与革新。创新之所以要与连续性保持平衡,主要有以下两个缘由。
一是促进知识的共享,即组织应采取各种措施消除部门之间、个体之间知识与信息的壁垒,搭建知识的共享平台,建立知识共享机制。如原来一名员工个人绩效突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知识管理要求其除此之外还必须与他人共享其与工作相关的专有知识;
二是保持组织知识链的连续。断裂的知识链迫使人们不断地重新发明轮子,重复做一些无效的创新活动。因此,组织应特别注重知识的储存与延续,避免无效的创新活动。
创新与严格的秩序是相对立的,因为秩序是对过去事物的肯定与保护。创新的最高境界是“突破秩序,实现混乱”,而秩序又是正式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机制。在这里,对组织和组织内部进行分类就成为必须。也就是说,要区分出哪些领域是不容许出任何差错的,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管制;哪些领域是允许失败、需要不断创新的,对这些领域就需要放松管制。要做到严格管制和放松管制的平衡。
观念陈旧的领导者是不可能被人们看作优秀领导者的,所以,领导者的观念是不能落后于时代的。当今社会变化的速度用瞬息万变来形容应该说并不为过。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如何用变化来应对变化,对每一位领导者来讲都是一种挑战。与之相伴随的是,下属的特征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显示出新的特点。
假如原来代沟的产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间隔的话,现在年龄相差5岁的年轻人对事物的看法就存在着颇大的差异,更不用说领导者与下属年龄相差10岁、20岁、30岁了。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观念差异要比通常想象的还要悬殊。同时,知识更新的节奏也日渐加快。可以这样说,每一名领导者原来在校园所学知识的90%以上已经被淘汰或更新。过去的知识已很难指导新的领导实践,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是现代领导者的必然选择。
领导者的思想、理念可以超越时代,这有助于领导行为方向的选择。但是,做领导和做学问有着明显的不同。做学问要追求思想和理念的超前,而做领导是现实的行为艺术,符合未来的不一定符合现在。所以,领导者的思想、理念可以超前,但行为不可逾越时代,忽视了这一点,所有勇于进行超前改革的领导者都可能陷入挫折与失败的泥潭。
摘自 | 《领导文萃》2021年1月上
稿件来源 |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