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我的生命!”——访当代学者型墨竹名家沈子琪

艺术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在沈子琪的世界里,竹便是她全部的生活,十多年来,相竹为伴,笔墨浸染,直抒写竹人生。她爱竹成痴,敬竹成魔,十多年如一日,细心观察竹的生长和四季习性,用心感悟竹之风骨和精神。她倾注满腔热情,挥毫泼墨,笔耕不辍,创作了一幅幅意境高远的墨竹作品,终有当今的艺术成就。她既是诗人,又是散文家,文笔流畅,学养深厚,哲理深刻,常在诸多刊物上论述学术观点,深受艺术界关注,堪称一代才女。

沈子琪作品 《满林清风》 136*69cm

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作为“四君子”之一,蓬勃向上,天地挺拔,其虚心高洁、傲骨迎风的品质为世人钟爱。它是青山秀水的一道美景,也是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更是众多画家青睐的题材。古今画竹之人中少有女子,沈子琪堪称其中颇具影响的一位,其墨竹作品深受收藏家和投资者的喜爱与追捧。

沈子琪作品 《傲雪》 144*366cm

作为学者型艺术家,沈子琪平日深居简岀,全身心投入研习古今中外的艺术经典,立足传统,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内涵,在通往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笃力前行”。近日,笔者走访了著名画家沈子琪,倾听她走进墨竹世界的精神诉求,体会她与竹之生命的相融之美。

记者:素闻您尤爱竹之品格,并提出“竹有九德”之论,让我们对竹之精神的认知更加深刻。您常以竹的精神鞭策自己,对竹饱含敬仰之心,请谈一谈竹之精神对您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哪些影响?

沈子琪:我在学生时代喜好体育,活泼好动,涉足写竹,从内心到体能确实不适应。我悟“竹之九德”,源于内心长期孤寂与痛苦的感受,同时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做到自律,经常大半年不走出房门。我想与读者分享一下有关毛竹生长规律的知识:竹子前三年不长,第四年仅仅长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仅用六周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竹子懂得生长需要打好基础,前三年只长根系,这为了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成长。人生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要耐住寂寞。

沈子琪作品 《萧萧入云》 69*46cm

记者:您在墨竹绘画中独创了“一叶式”写竹理念,在笔法、墨法和章法上均有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请您具体讲一讲“一叶式”写竹的与众不同之处。

沈子琪:从古至今,我们看到《芥子园画谱》等讲授墨竹技法的书中都说,画竹叠叶,需用“个”字、“人”字、“川”字等。但我认为绘画不应程式化,否则作者的思想会受局限,无法灵活地创作,没办法生动地表现个人情感,情绪也不能痛快淋漓地得到释放,呈现出来的作品往往比较死板。我提出“一叶式”创作理念,正是为了解放思想,摆脱束缚,也能更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变化中的各种竹子。简化创作,也便于大家很快能学会,竹的精神也能更好地得到传播。

记者:苏轼曾赞誉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诗与画相融,笔墨清新,格调高雅。观赏您的作品时,先为“画意”扑面,又渐入“诗意”萦绕,后绵于“情意”浓浓,由“画意-诗意-情意”构建了扣人心弦的画作。您能否介绍一下您创作时的心境?

沈子琪: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绘画是作者心性的流露,情入画,方显竹的神韵。以饱满的激情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气韵才能生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都是哲学艺术,缺一不可,失也,画便无情趣了。世界上唯有绘画和音乐是两种相通的语言,尽管我创作的本民族独有的传统题材,但我创作时助兴的往往是西方音乐,例如《神秘园》的美感能更让我将想象力转为创作力。

沈子琪作品 《春意》 69*46cm

记者:您平日深居简岀,醉心于绘画、吟诗、抒写散文,而且在书法、音乐等方面亦造诣颇深,请谈谈这些艺术涵养积累为您的绘画带来了哪些裨益?

沈子琪:探索古人,做到胸有成竹,才有自己的出乎意外。竹枝用书法线条,写出弹性的竹枝,竹才有生命力,这正是“书画同源”的道理。墨竹在宋代已独立成科,它的体系可谓精深,为此,不同门类我都要研习。功在课外,提高全面修养,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记者:为净化和规范收藏市场,您曾斥巨资在市场上回购自己早期的作品,以保证市场流通中的均为精品,这极大地增强了藏家的投资信心。请您具体谈一下此举的初衷和过程。

沈子琪:绘画给读者美的欣赏,同时更需启迪性和教化性,竹俱有较高的精神性,要求从业者的精神层面也要更高。书画有三境界:人文境界、笔墨境界和景物境界。墨竹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重要的收藏题材,今天你流出去的作品是要载入历史的,每位艺术家都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十年前有位山东的朋友,以五万元每平尺的价格收藏了我的《清影》和《竹报平安》两幅作品,尺幅也比较大(四尺整张)。那时我功力不够,用笔较软,前几年,我找了个机会加倍出资把这两幅作品收了回来,能收回自己以前不满意的画作是我的幸运。

记者:在焦躁的时代大环境下,画家怎样才能做到独善其身,不受世俗的侵染?

沈子琪:古人提倡宁静致远,无欲则刚。说者容易,落到实处就难,现今艺术品市场还不够规范,很多真正有实力的艺术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前几年市场导向又不正确,势必导致市场参与者人心涣散,急功近利。我能做到自律,还是得益于竹的品格,再加上艺无止境,我对自己的画作始终觉得不满意。

本文原载于《文物鉴定与鉴赏》

(0)

相关推荐

  • 中国历代国画名家墨竹作品集合

    中国历代国画爱好者都喜欢画竹,他们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一张张的风骨墨竹图就是很好的见证.因此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下面就让我们一 ...

  • 曾永松中国画作品鉴赏与收藏

    [艺术简介] 曾永松,广东龙川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早年随广西画家谢嵩毓先生学习花鸟画,1996年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201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写意 ...

  • 艺术名家推荐——沈子琪墨竹作品赏析

    艺术名人2018.5.12我要分享 沈子琪:竹,是我的生命!--访当代学者型墨竹名家沈子琪艺术源于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在沈子琪先生的世界里,竹便是她全部的生活.十多年来,相竹为伴,笔墨侵染,直抒写竹人生 ...

  • 当代名家沈子琪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气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院几乎无园不竹. 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名家 ...

  • 感谢您助张竹青重燃生命之火

    张竹青是我2014 - 2015学年带的高三48班的学生,孩子勤奋乖巧,是我们班学生的楷模,昨天孩子已经进入移植仓开始骨髓移植,预计要在仓内治疗30天左右,正在与病魔争夺生命,以下信息的真实性经我核实 ...

  • 这位画竹,老辣苍茫,被誉为当代郑板桥

    刘昌潮 (1907-1997 善画人物.山水.花鸟 犹以花鸟见长 其画竹素有"昌潮竹"雅称 与董寿平被誉"南刘北董" 他的花鸟作品前期比较秀劲,到了后期变得挥洒 ...

  • 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

    金日光,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 ...

  • 珍惜生命‖中国当代微信诗人平台执行主编(溪水冰)

    珍惜生命 文/溪水冰 穿过视野 眼前的倒挂金钟 争先恐后地 一朵一朵笑得娇艳 肆意晃着母亲浇灌时 小心翼翼的样子 忽略生活中自然生长规律 蓦然回首-- 抄绊的油盐酱醋 调整好心情充盈着胃的源泉 孩子, ...

  • 竹石皆有生命

    石涛 兰竹当风 石涛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驻锡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广教寺,后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 ...

  • 【松竹红评】 生命诚可贵 尊严价更高

    审核:十千  .青豆荚       编辑:红柳 痴红初语征文公告 征稿要求:无门槛征集小说.散文和<红楼梦>评论文章,作品字数原则上不低于800字. 本刊稿件实行无记名通审制,即稿件统一从 ...

  • 当代学者型书法名家王敬方精彩艺术人生

    王敬方先生以其独特书风与非凡实力,其作品曾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书法报><中国楹联报><中华诗词><书法·教育导报> ...

  • 大山的生命一一当代山水名家贾天浩作品欣赏

    贾天浩先生山水作品欣赏 备注:上述作品图片自上至下,其名称及尺寸分别为: 春水依依68x68cm 浓情夏日 68x68cm 秋日欢歌 68x68cm 千秋冬雪 68x68cm 金山红运 138x68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