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中蕴藏的哲理

公道杯中蕴藏的哲理

作者:周时安

饭局上,少不了两种饮品,那便是一酒二茶。两者间,酒被人们习惯于“礼让三先”,把不得人家多喝一点,而一壶好茶,却叫“来者不拒”。

今天几位朋友坐下来,主人用心,便在每人面前摆放好两套公道杯,免得大家告席后,争个你多我少,弄得是不可开交。它无形中为我们饮酒提供了个计量方便,放在各自面,喻示“公道”就在眼前。

讲到这里,大家也心知肚明了,不管能喝还是不能喝,自有公道在,也好给你往后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画上个刻度,也好给你长个记性,免得你“醉生梦死,不晓得下势。”

又有人开口说道,这个法子是蛮好,我还真不晓得是那个发明这种平衡公道的办法。

你不知道吧?今天主人就简单地给你介绍一下,这公道杯的前世今生。

公道杯的前世缘起于明代洪武年间,当时浮梁县衙为讨好皇帝朱元璋,便下令御窑厂,设计制作出一种“九龙杯”,由于器型制造工艺复杂,釉色讲究,制作难度相当大,而生产工期又短,弄得工匠们是寝食不安,日夜艰辛,县太爷亲自督制。衙门有言在先,做得好大有奖赏,做得不好那是要重重的处罚,好在县衙不惜成本,加上御窑厂里制瓷高手云集,历经数月,反复几十次的试剃,该品种终于研发成功。县太爷见精心品出的“九龙杯”,那是喜笑颜开,便亲自携带“九龙杯”快马加鞭地赶赴京城。

皇帝朱元璋见浮梁五品之县奉上的瓷器“九龙杯”,爱不释手,连声夸赞御窑厂制瓷技艺高超,不愧为天下制瓷高峰。按官府常理,一般县衙为七品官位,由于浮梁衙门为御窑督陶要职,因而以五品官位设置。这次精致的“九龙杯”供奉有功,深得皇上的赏识,不久县太爷便加官晋级了,由五品县令,升迁为饶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这时的皇上得到“九龙龙杯”后,便常常使用“九龙杯”盛宴朝廷文武大臣,有一次宴会,朱元璋有意赏识几位心腹大臣多喝点酒,特意把御酒添得满满,而又对平时直言进谏忠言的大臣筛得浅浅的,大臣们都高兴得喝上皇帝恩赐的御酒,这时的元璋见心腹大臣与其他大臣神情不一,此刻他甚是不解。究竟何由?在太监的耳语下,皇帝方知“九龙杯”的奇妙之处,他大声笑道:妙哉!妙哉!此杯盛酒最为公道……

公道杯得巧妙,真是匠人的用心,它抓住了贪杯的习性,此杯盛酒只能浅平,不可过满,满杯则有漏,而且是一滴不剩。“九龙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

平衡不要去刻意超越,因为公道自在人心,哪怕是一杯茶,太满会溢出,话满易出祸。我们从饭局茶席,再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公道在践行中就是平常,平常心是道。

(0)

相关推荐